《现代性的后果》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现代性的后果

一、 抽象体系与亲密关系的转变

1、抽象体系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了大量前现代秩序所缺乏的安全。对抽象体系的信任既是时空延伸的条件,也是现代制度(而非传统世界)所提供的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的普遍性条件。在现代性条件下,就本体性安全而言,这种嵌入进抽象体系的常规是关键性的,然而,这种情况也造成了脆弱的心理奇特方式。

2、亲密关系的转变包括以下几层意思:

①现代性的全球化倾向与日常生活中的地域性时间之间的一种内在关系。

②自我构建作为一种反思性的“项目”,是现代性的反思性的一个基本部分;个人必须在抽象体系所提供的策略和选择中他或她的身份认同。

③建立在基本信任之上的自我实现的趋势:这种基本信任在个人化的情境下只有通过自我向他人“敞开胸怀”才能得以确立。

④个人和作为“关系”的情感纽带的建构受到相互自我开放的引导。

⑤对自我实现的关心,不仅是个人对几乎无法控制的带威胁性的外部世界的自恋式的防卫,而且部分地也是向全球化影响对日常生活环境冲击的一种积极调适。

二、信任与个人关系

在个人的早起发展过程中,对自我认同的稳定环境和周围环境(本体性安全)的基本信任,最初并不是建立在一种事物或事件的连续意义上的。相反,如我们注意到的,它是从对个人的信任中派生出来的,而且,它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建立起一种无疑会持久存在于生活中的信任他人的需要。对个人的信任建立在回应和它所包含的相互关系之上:相信他人的诚实是自我诚实和可靠干的一种最初来源。对抽象体系的信任为日常的可信赖性提供了安全保障,但是它的性质本身决定了她不可能满足个人信任关系所提供的相互性和亲密性的需要。

现代性对大规模的官僚组织的控制和“大众社会”的一般影响所导致的结果,是私人领域被“非制度化”了。换句话说,公众生活领域“过于制度化了”,其结果是个人生活变弱了,市区了原有的固定参照,由此人类的主体性发生了转向,在自身内部去寻找意义和稳定性。

三、 现代世界中的风险与危险

1、风险强度。我们风险强度的东西肯定是跟我们今天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可怕的外表”的基本要素。现今全球所有危险中,核战争显然是潜在的最直接和最可怕的危险。

2、风险环境。风险环境在世界范围扩张,所有脱域机制都使具体的个人和团体失去对事物的控制。

3、风险经验。风险被非专业人士普遍承认为风险,这个事实是现代世界和前现代世界之间发生断裂的一个主要标志。

四、现代性的现象学

有两种关于生活在现代性社会中的感受是什么的设想在社会学文献中占统治地位,但它们似乎都不够准确。一是韦伯的设想,根据这种设想,理性的束缚越来越牢固,它把我们囚禁在官僚程序的毫无个性的牢笼中。第二个设想来源于马克思和其他许多学者。现代性是一个怪物。他觉察到现代性的影响多么具有破坏性,并意识到它是多么不可逆转。

现代性的现象学,每一种都以一种内在的方式与书本前面的讨论密切相关:

① 非地域化与再嵌入:疏远与熟悉的交叉点。

② 亲密与非个性:个人信任与非个人纽带的交叉点。

③ 专业化只是与对知识的再占有:抽象体系与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能力的交叉点。 ④ 隐私与卷入:实用主义的接受与积极行动的交叉点。

现代性是“非地域化”的,地点变得变幻不居。可这是一种符合的或者矛盾的经验,而不仅仅是共同体的失落。非地域化的一个特征是我们进入了全球化的文化与信息环境之中,这意味着熟悉性与地域性不

再像从前那样始终联系在一起了。

五、 日常生活中的脱技能化与再技能化

专业化知识是现代性条件下亲密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表现为五花八门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建议,而且也出现在大量的书籍、文章和电视节目所提供的如何建立和搞好“关系”的技术信息中。

六、 评价与反思

1、吉登斯认为当代社会正处于激进现代性时期,而未进入现代性,这一点我非常认同。在社会学和历史学的意义上来说,后现性指的是一种不同于现代性基本制度性特征(如资本主义、科层制、民族国家等)的社会秩序,在那里,人的生活方式与当代社会应有质的不同。至于当代哲学、文学、绘画、音乐等领域出现的种种潮流只能被称作后现代主义,它们实则是现代性种种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虽然对现代性做出了种种反思和批判,但本身没有超越和挣脱现代性。比如,现代压抑的城市生活给很多人造成痛苦,艺术家把这种痛苦转化为先锋艺术,而这些“痛苦”被商品化之后反而被创造它的城市生活所消费,这成为了“痛苦”再生产的条件。这是个典型的资本主义逻辑。

2、吉登斯现代性动力论的核心是脱域机制。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创见的,它确实是现代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特征。但是要用它来概括现代性的总体属性,是有些勉强的。脱域机制难以解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种种后果(包括贫富分化),也难以概括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而以上两点是公认的现代性的重要标志。而且我认为吉登斯在此处出现了一些逻辑混乱,他把脱域定义为现代性的动力似乎是为了突出自己理论中最具原创性的部分,但他又不能抛弃经典理论,因而把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定义为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这似乎又倒置因果之嫌。我个人觉得前者更像后者的结果:正是资本的持续扩张创造了大规模复杂性交往的实际需求(比如金融市场),正是生产领域日益细密的劳动分工和社会结构中的科层制产生了所谓的专家系统,而工业主义下的技术进步(互联网等)使时空的延伸在事实上成为可能。因此脱域更像是现代性的特征之一。另外,我对所谓的知识的反思性的重要程度也表示怀疑。我认为迄今为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还没有强大到直接影响社会制度性变革的程度,它们只是通过推动经济变革间接地塑造历史。即使是启蒙运动甚至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也不是天然的知识性反思的结果,社会内部结构性矛盾的变化起着远未重要的作用。

3、很多人指责吉登斯的理论有欧洲中心论的嫌疑,我认为这是无法否认的,他丝毫没有提及现代性与不同文明的关系。这里我提两点:一、今天的被称为现代性的东西有很多是西方文明的自身个性发展的产物,这不等于其他文明的发展仅有这一种模式。只不过由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打断或者暂时压制了其他文明独特的发展道路,但不能说未来这些原有的可能性不会发挥出来。二、即使是今天的现代性也有非西方文明的成分,例如根据弗兰克的理论,世界经济体系原本就是东亚的创造。

4、吉登斯的分析缺乏历史感。我认为这正是今天的社会学家与马克思的差距(我说的是总体上,我承认吉登斯对马克思的很多批评是合理的)。马克思通过经济史透视社会史,不仅追溯了重大社会问题演变规律,还对历史发展的各个环节给出了系统性的解释。尽管这种宏大叙事在今天遭到了质疑,但理论家至少应该说清各种社会现象的源流,以及历史中那些部分可以用因果律来解释,那些地方纯粹是自组织的偶然性造成的。比如,吉登斯要用脱域解释现代性,他首先应该追溯脱域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以及脱域通过何种具体的方式使世界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如果这一切仅仅源于钟表的产生,那就太令人震惊了。

5、我赞成吉登斯的乌托邦现实主义以及他对乌托邦基本原则的描述。我们必须保持对现有社会的批判力和对未来社会的想象力,但任何改造都必须与现实的社会要求相结合,并尽可能降低风险。在某种意义上,我承认传统社会主义失败的必然性,但不可否认苏联和中国几十年的伟大实践确实在某些方面创造了人类理想的图画,例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教育实践中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正是对资本主义微观社会的批判和超越。我想这里离有一处吉登斯着墨不够的地方,那就是对现代社会所造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批判,尽管这些观点来自于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但毫无疑问,乌托邦必然是彻底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的社会。

另外,我不赞同吉登斯把希望寄托在发达国家的社会运动,甚至是跨国公司身上。未来乌托邦意味着对当今市场经济的重大改造,而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体系的受益者,可以通过转移矛盾来释放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相反,在亚洲、拉美等文化深厚的边缘地区,矛盾较为集中,工农群众与进步知识分子的结合更有可能接近历史的出口。

 

第二篇:读后感

正如一个人的杰出并不需要一个完美的人生,一本书的优秀并不因为它所表达的一切都是真理,而是因为他的某些部分表达了可能被忽视的真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带有典型的美国精神的书.书中讲的道理通俗易懂,字里行间都带着闯劲和拼搏精神,大力宣扬个人的命运控制受自己控制.随着中国的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渐建立,民众也渴望追求"拼搏"与"成功",一扫先人的儒雅之风.本书在国内风靡一时也不难理解.在读完这本书后,我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从改变自己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对事物的认知方法以及对竞争环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辅助一些必要和实用的有效方法.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 既讲到了个人要全力以赴确立目标,进行个人修炼,并由依赖转向独立,从而实现"个人成功",也讲到了要通过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等,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而不断更新更是涵盖了前六个习惯,督促我们从身心开始完善.其中让我启发最大的是"要事第一"这一种习惯."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己"的沟通,"统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会使每一个人走向世成功的彼岸.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为渴望成功的人给出了方法,对于渴望成功的人而言,"渴望"的程度和决心至关重要,要按照书中所写去做还是很难的.做事的恒心和毅力,决定了成功的可能性.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你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性格.本书没太多提及性格,但频繁的用了"习惯"二字.作者认为习惯是习惯是知识,技能和意愿的交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清楚应该怎么做,更有这个意愿去做,三者的交汇构成个人行事做人的习惯.通过改变个人的习惯,实现个人性格的改变,最终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下就七个习惯具体谈一谈感受

习惯一:积极主动

主动积极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主动积极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扬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怼别人,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觉,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他们选择创造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

如果你不向前走,谁又会推你走呢 因此,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实现个人愿景的原则. 主动积极是书中提及的第一条习惯,作者认为:客观条件受制于人,并不足惧,重要的是,我们有选择的自由,并且可以对现实环境进行主动积极回应;人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为自己创造有利的机会,做一个真正"操之在我"的人.其中很有份量的一句是"有选择的自由",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的个体拥有选择的自由.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潜规则是不能妨碍他人选择的自由.接着,个人必须为自己的选择导致的结果承担责任.当外界出现刺激时,积极主动的人必须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然后给出个人特色的回应.这种自由被视为"人类最终的自由",即在任何环境中,人有能力自由选择自己的态度及回应方式.这给广大没有做出选择的人提供了一线光明和希望.

我们经常说:"我不小心忘记了……, "我迟到,因为……","其实是有原因的……"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找借口或是抱怨,其实我们应该主动积极地创造未来,实现梦想.

所以,有效能的人士为自己的行为及一生所做的选择负责;他们致力于实现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地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他们通过努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身的关切范围和影响范围, 同时积极的心态能让你拥有"选择的自由".

习惯二:以终为始

高效能的人懂得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认真地计划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拥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确地写出,以此作为决策指导.因此,"以终为始"是实现自我领导的原则.这将确保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环境的影响.

确立目标后全力以赴,许多人在埋头苦干时,尚未发掘人生的终极目标,只是为忙碌而忙碌着,未曾洞悉自己心灵深处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审视过自己的人生信条:你到底要做什么 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 你生活的重心是什么 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实现,才有可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

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是在脑海里,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对个人,家庭或组织而言,使命宣言可说是愿景的最高形式,它是主要的决策,主宰了所有其它的决定.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之后,创造出一个文化.

实际中的创造是由心智来创造的,远期目标决定的是未来,而不是到了未来我们在做什么 书中提到了创造的顺序:第一步是规划预期的结果,二是实现预期的结果;区别只在于一个是规划,另一个是实现,但人往往缺乏的是规划,没人去想很远,所以目标管理是很重要的,看了书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得不到他们想要的 不是因为机遇,也不是因为能力,而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那又怎么能得到呢 得到的又是什么呢 所以说,活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是很悲惨的,这也让我明白了,当我得不到我想要的的时候,问问自己要过吗 有多么强烈的想要 目标都可以设定,会写字的人都会,但〖以终为始〗说的是"以结果为目标",因为目标有可能得不到,但结果是一个人一定得到的,所以你希望自己的结果如何,用此来刺激自己,调动自己的主动积极性,这才是好习惯,高效能习惯.

在以往的工作习惯上,我做事总是要问自己目标明确否 但也仅局限在做单件事情上,缺乏系统的目标,对事情过程控制不好,经常有头没尾;〖以终为始〗讲了一个"个人宣言",我认为很好,我太缺乏与自己沟通了,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只是就事论事,很多事情都偏离了目标,而我们还在拼命的去常识,这很是低效的. 习惯三: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与实践.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针对〖要事〗而来,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顺位.

〖要事〗是我们前一阶段讨论很久的一个概念,多么的好我就不说了,我认为〖要事〗是目标事情,是符合宣言中"以原则为重心"的目标,这样的事才应该被称为〖要事〗,如果弄不懂什么叫〖要事〗,就难以把时间管理好,〖要事〗也做不好.

每个人的〖要事〗都不一样,因为〖要事〗是因使命,价值观来定的,所以〖要事〗是因人而定的,而且事情的重要性是大于时间的,所以紧急不紧急是时间管理的事,而〖要事〗的完成是与〖以终为始〗的延续.

有效能的人会用少量时间处理的紧急,危机事件,他们将工作焦点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来保持效益与效率的平衡.

"有效管理"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的重点管理.先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自己掌握住重点并时刻把它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左右. 习惯四:双赢思维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患不足的敌对式竞争.双赢既非损人利己(赢输),亦非损己利人(输赢).我们的工作伙伴及家庭成员要从互赖式的角度来思考「(我们」,而非「我」).〖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一种信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

〖双赢思维〗我认为把人引向了更高的层次,也是做人的境界,似乎更高于佛家学说,既现实又大爱,这一点很难做到,又很容易做到.

大多数人的性格是做不到的,少数性格类似的人努力后会做到,所以〖双赢思维〗是我成熟所追求的目标,是对自己,社会了解的更深的表现,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是七个习惯中最难作到的,也直接影响着"统合终效".

在〖双赢思维〗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思维上都提到了人际关系,我也这样认为,双赢是人赢,而非物赢,那么要不伤害自己还要让双方都好,就必须有两好的人际关系,而书中的"主要流程"的第一点也说了"在勇气与体谅之间实现平衡,以需求共同利益",双赢还要需要勇气和体谅,所以要学会双赢的思维.

具有双赢思维的人,往往有三种个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态.他们忠于自己的感受,价值观和承诺;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觉,能以豁达体谅的心态看待他人的想法及体验;相信世界有足够的发展资源和空间,人人都能共享.

利人利己观念的形成是以诚信,成熟,豁达的品格为基础的.豁达的胸襟源于个人崇高的价值观与自信的安全感,所以不怕与人共名声,共财势,从而肯尝试无限的可能性,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宽广的选择空间. 书中提到了互赖,我是这样认为的,互赖是长期的一种合作方式,如果短期的合作,我认为互补比较好,可能更加实用. 习惯五:知彼解己

当我们舍弃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对方获得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与认可,进而卸下心防,坦然而谈,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流畅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在有了〖双赢思维〗的基础上,人就会耐心的去倾听,才会有合作产生,如果没有〖双赢思维〗的思想,就谈不上了解对方和解放自己,这一点我做得不好,很多时候别人的话是听不进去的,所以根本就不了解对方的意图,只是一味的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不可能协作好,

〖知彼解己〗需要的是主动,如果单方面去做是没有效果的,所以了解到此习惯的人一定要拿出诚意来,毕竟大多数人还是使用过去的观念去处理问题.

要培养设身处地的"换位"沟通习惯.欲求别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对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但却常常疏于倾听.众所周知,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泛

的准确信息,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态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扰和博采众家之言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习惯六: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了解彼此,甚至是称许彼此的歧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利基,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

〖统合综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为了同一个目标研讨的过程,我们目前有两套或者四套五套的方案,惟独缺少第三套方案,意思是说:大家很难达成共识,商讨出大家都认可的一太方案.

统合综效是对付阻碍成长与改变的最有力途径.助力通常是积极,合理,自觉,符合经济效益的力量;相反,阻力则消极,不合逻辑,情绪化和不自觉.不设法消除阻力的后果就等于向弹簧施加作用力,结果还是要反弹.如果将双赢思维,换位沟通与统合综效原则整合,不仅可以化解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为助力,"统合综效"就是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集思广益的合作威力无比,有当人人都敞开胸怀,以接纳的心态尊重差异时,才能众志成城.

习惯七:不断更新

〖不断更新〗谈到的是,如何在四个基本生活面向(生理,社会/情感,心智及心灵)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它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组织而言,七习惯提供了愿景,更新及不断的改善,使组织不至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之径.对家庭而言,七习惯透过固定的个人及家庭活动,使家庭效能升级,就像建立传统,使家庭日新月异,即是一例.

对于〖不断更新〗这项,我认为是要懂得去学习和自我批评,还要从以上四个方面去总结,不能停留在做完一件事再总结的层面,这是不够的,应该全面审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与素养就在提高整体,提高前面提到的六个习惯,这一切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要懂得磨练自己.生活与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爱的财富.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财富.

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习前人和他人的经验,是为了把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只有把从书中学来的东西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达到读书的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通过培养这七个习惯,我相信我可以循序渐进地获得不断的进步,逐渐成长为一位真正高效能的优秀教

第四篇:读后感:

应一位同学之请,我将分日把学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心得进行整理,张贴,讨论。一来分享新知的喜悦,二来提高自己的认识,三则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是上班族,时间有限,每天只能说一点。这样对我当然好,可以经常与大家见面。

1、 承认差异:

认为每个人有自己对世界、人事的独有看法,思维模式。而这些观念与模式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这些独有的东西决定自己的生活感受。这是本书开篇给予读者的一个前提。 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必先由内而外,修自己的思维,“唯有修养自己具备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它认为思维以原则为核心,如同道家说的“道”;马克斯主义说的“规律”。而由内而外则如同儒家的“内圣外王”。

本书系统讲述了内外兼修的七个习惯(建立属于自己的差异)。

可以说象多数西方人一样,作者善于构造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上,使人既有系统思维,又获得具体的真知灼见。

这七个习惯是:内——积极主动、以终为始(在蓝图下行动)、要事第一;外——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全——不断更新。名词很简单,实际其阐述则深入浅出,透出很多真知灼见。

顺便说一句,我认为本书不是纯粹的哲学,或者说它的关注点(定位)在于生活、工作的哲学。读的过程中使我联想到“论语”。里面有世界观,有方法论,主要是一个探讨做人、做官的学问。

每个人都如同一个电脑网络的终端。自己的世界观是自己这台电脑的平台的主要部分,而一切思维、行为模式,或说习惯是其安装的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嵌入时要考虑系统是否兼容,硬件基础是否支持。甚至世界观这种基础系统,甚至硬件部分,都是可以更新、切换的。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冲突导致系统崩溃。

如此说来,人真的就是那麽回事,如佛家所说,放弃我执方得自由新境界。

好在《七个习惯》这个软件提供了良好的系统兼容能力。它不去与各家各派相冲突,它承认各家各派的共同原则,认为这些原则是恒久不变,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它又不去细究这些原则,只是简单地提到“公平”、“诚实”、“正直”、“人性尊严”、人要为社会或他人“服务”、讲求“品质”,追求“卓越”,人不断“成长与变化”的原则。这些原则基本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作者还通过一个例子说明其中的一些重要原则。比如“成长与变化”。“人生有许多成长发展阶段,必须循序渐进。小孩子先学会翻身、坐立、爬行,然后才学会走路、跑步。每一步骤都十分重要,而且需要时间,没有一步可以省略”。

举了他三岁女儿的例子:刚获得的新礼物不愿意与小朋友分享,需要“先经历拥有的感觉,然后才会心甘情愿地付出”。这个例子上首先认可了个人的权力,然后给个人的社会化成长以希望,认为一方面要接受现状,历史地看问题;一方面从发展变化着眼,在教育孩子(甚至自我提升)有充分地耐心。

2、 刺激与回应之间有一段距离。这是讲七个习惯的又一个前提。讲的是对“自我”的把握与认知。

所有人都有一个“自我”。自我对外界做出反应,是会经过选择的。亦即差别心。对一件要做出的反应,他可以选择“是”,或者“否”。他可以选择使用哪一个软件。

我的理解中“自我”是这样的东西。它是各种软件:思维模式、行为模式,过去的经验积累的总和。如同佛家所说的“因”。人要观照“因”,给它以权力,但是又不能听之任之,要把它放入良知的大议会,让它民主化发挥职能;要善于给自我加入新软件,以不断完成自我更新。 人的效能的提高意味着自我能力的提高。而自我能力要看你的软件功能是否强大。如一个乒乓球运动员战胜对手,是因为其经过苦练加上个人身体、智能素质基础,形成了强大的软件功能模块,使得他能够快速反应,习惯成为本能,成为其自我的组成部分。

红楼梦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说的都是人与自己最重

要的资源与依归:“自我”的关系。

3、效能是“产出与产能必须平衡”。

作者举了伊索寓言杀鹅取卵的故事做说明。

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并非人人会做到很好。人们往往注重结果的天经地义,却忘记去给自己所要的结果常备必要的前提。

譬如想要第二天的高效率,却常不免第一天的熬夜;希望孩子学习成绩提高,却总是抱怨,而不去站在他(她)的相同立场与之多多共处,真正着手寻找提高的办法;希望与爱人形成深厚的关系,却不注重深入、经常的沟通,不注重送个小礼物,来点小惊喜。

人是社会性的人。他的效能又不仅在于它自身。要善于利用团体、社会将“自己”的效能提高。

例如你如果是一个领导,一定要培养一群能够独立操作的下属,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做的最快、最完美而事必躬亲。自己累出毛病无异杀鹅取卵。

要经常考虑对自我、对你的要求对象最佳的投入。感情投入、智力投入、物质(身体)投入、理念(大家对价值观与目标的共识)投入。这些才是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事。

领导者的首要任务是做人,不是做事(当然有时也免不了),劳心第一,劳力(脑力及体力)第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样才可以获得最佳效能。

你的下属也不仅仅是一件做事机器。要培养他良知、智识、情感、体力的综合指数,综

合指数提高了,他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完整的人是做好事情的前提。

4、成长三阶段:依赖期、独立期与互赖期。

“人类在幼年时期必须完全仰赖他人”,继而“我可以自立;我为自己负责;我可以自由选择”,“生理上独立的人可以畅所欲为;心智上独立的人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兼具抽象思考、创造、分析、组织与表达的能力;情感上独立的人能够肯定自我,不在乎外界的毁誉”。成长是需要过程的。

然而独立还不够。“生理上互赖的人,可以自给自足,但也了解互助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情感上互赖的人,完全肯定自己的价值,但也承认需要爱、关怀以及付出;知识上互赖的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作者将习惯1-3以及4-6分别与“依赖期”与“互赖期”对应起来,认为这些习惯分别对应“个人的成功”与“公众的成功”。第7个涵盖了所有的“成功”。

说起来是老生常谈,可是真正做好的人并不多。就拿在一个组织工作的人来说,有的人过于强调独立,不善于与人沟通,往往做出的事情并达不到团体的要求,却仍认为自己的水平很高,他人不可能做得更好;有的人对他人依赖心太重,尤其是对领导,领导说的都是金科玉律,错了也照做不误,出现不好的结果或被动的状态往往怨天尤人,觉得责任都是别人的。却没想到,自己才是自己事情的真正主人,真正的“领导者”,他人只不过是借助以达成自己影响圈内成绩完成的资源。大家是独立的主体,是互相依赖的协作者。

“七个习惯”的讨论1——积极主动

5、习惯一: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不是一种表象:自己做某事或生活中积极、热情,情绪高昂的状态。而是指能够面对现实,不论在现实中处于有利还是不利地位,能动始终以自己心中长远的愿景做指针,确认自己的主要行为出于自己经过分析判断后的“选择”,在自己的未来中发挥或多或少的作用,让自己的主要生活在自己掌控的有序化的生活中。

回忆多年以前我的大学生活,总体的判断是勉强通过。对钻研枯燥的工科课程兴味寡然,但被没完没了的考试逼得头晕脑胀;自己有一些兴趣,却缺乏挤出时间来发展它;青春期的情感孤独无助,期望找一个异性朋友,却感到自卑,又有些自命清高;也许也算是青春期的必然。 如果重新再来会如何,果真就是一个难题,能否动用今天学到的“积极主动”去使事情变得更好?

首先是选择——在自己有兴趣的方向上,更加有意识地去培养一些能力,增长一些见识; 其次是选择——应该让自己静下心来,想想课内学业应有的目标,有限度努力达到一定的效果。因为毕竟自己的专业也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再次还是选择——大学的机会非常多,要鼓足勇气去安排时间加强人际交往,不要总是局限在三点一线的生活里。这有望很大程度解决自己的情感问题,也许会促进自己学业的积极性。 总之要开动脑筋,要用心,去学习计划管理自己的生活。

当然回顾过往,并非一无是处。只是感到当初有太多的烦恼、压力。

生活中有两种状态,一个是活着,一个是死亡。并不是所有生活在世上的人都在活着。有些时候,人实际是生活在一种死去了的状态下。他会象一架机器,为了一个异己的目标而活着,完全消极适应,这时他的生存状态,无异于死亡;有些人则获得灵动,他动用自己的良知、灵魂、情感、身体去观照生活,做出自己的判断,确认自己的确是生活在自己的心灵家园里。他做的一切都有价值,在自己的生活中占有份量。

活着还是死去了,不在于生活状态的表象,而存乎内心的一念之差。

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不在于某一刻个人表现的亢奋还是轻视、应付;而在于这种态度是否是个人的选择,个人认为自己的这个选择是否有意义。

用《七个习惯》作者的话:积极主动是一种“个人愿景的原则”。工作与生活应该在“个人愿景”的指导之下。

选择有大有小。愿景有的特别遥远,有的触手可及。怎样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属于好高骛远还是

脚踏实地呢?

梦想有一幢海滨别墅,过自由来去的富商生活;可现实与那隐约的图景的确具有太大的反差。当然应该感谢上苍,允许自己过上中间的生活;工作凑凑合合,相对日常生活有限的一点欲望,收入似乎也差强人意。也可以告诉自己,有些东西并不重要。但是仍有困惑。这种困惑岂一“选择”能够解决?

以上是我继续思考这个问题的意识之流。

赶紧翻书,寻找“选择”的定义。作者还是比较吝啬,竟没有给出一段话廓清这个概念,甚至“积极主动”这个词的定义也找不到。

但很明显,原来作者所说的选择不是一种具体的“做什麽”的选择,而是放在“如何看待”,也就是人在面临外界刺激后到做出回应这一段的态度“选择”。面对同样的一句话,外界的一种待己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应方式。人对“自我”将可能做出的反应有一个判断,他可以选择“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即“不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咎于环境或他人。他们待人接物是根据自身原则或价值观做有意识的抉择,而非全凭对外界环境的感觉来行事。”这才是“选择”的真意。

我的那个困惑不是在这儿来回答的。

作者举了多项事例来说明“积极主动”。在我看来,理论枯燥乏味,反映了一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而这些事例,才是活生生的教材。三人行,必有我师。

其一:“在所有进步的社会中,爱都是代表动作,但消极被动的人却把爱当作一种感觉”。“就像母亲忍受痛苦,把新生命带至人世,爱是牺牲奉献,不求回报”。

我的理解是,不要去消极被动地等待“被爱”或因为他人“不爱”自己,自己也就简单不加判断“不爱他人”,为自己“不爱”找到接口。爱是一个主动的词汇。它是自然赐予人的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每一个人心灵深处的渴望。

比如与自己的“爱人”之间。不要拘泥与日常生活中对方是否对自己表现出爱,或是否

足够;应该想的是自己是否应该去寻找、调整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爱。着眼于构建,而非仅着眼于得到。两个人之间始终是互相有独立人格的朋友。自己可控的是如何使自己的行为具有构建性;不可控的是对方可能随情绪、环境变化的态度。

其二:“影响圈”与“关注圈”。

每个人都有它说了算的地域:我的地盘我做主,说得好。说明80年代的人不是笨蛋,至少知道在自己的范围,自己是说了算的,要自己为自己负责。这块地域作者把它定义为“影响圈”。 人的烦恼,人际的冲突往往来源于“关注圈”。这一区域包含了“影响圈”的所有范围。人关注的,却往往不是他的能力、见识、人脉所能左右的。

人的任务是确保他的影响圈内事情搞定,并且为之而欣喜;对关注圈,必要时可参与意见,但千万不可以“天下舍我其谁人欤”,一般来说跑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做事情,都是吃力不讨好。因为一方面,出了影响圈,本就不是自己力所能及;再者,侵略了他人的法定范围。这也是办公室的重要智慧。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即使在“影响圈”,地球少了任何人一般来说也都照转,更何况“关注圈”。在“关注圈”内的事,可以积极主动去配合,利用自己的“影响圈”去协助,但不可以去承担圈外的责任。 应该积极主动去研究“关注圈”,与自己的愿景与职责相联系,哪些值得去关注,哪些视而不见。这对他扩大自己影响圈至关重要。

作者还举了一种常见情况:有时候,有的人“影响圈”内又套了一个“关注圈”。意思是某些时候外在的权力范围相对偏大,但力有所不逮,权力范围内的一些事情他搞不定。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迅速全力去解决。不要养为后患。把它当作首位重要的事情来抓。

如果是因为出了恶人,换人;如果是人员不够,加人;如果是自己个人知识、经验、技能的原因,尽快通过借助与高明之人的沟通、或自己学习、或利用得力的人来解决。

其三:生命重心应该在“影响圈”,而“影响圈”的核心在于“许诺”与“实现诺言”。 “有人误以为‘积极主动’就是强出头、富侵略性或无视他人的反应。其实不然。”

一般人往往不去分清晰影响圈与关注圈的界线(或者说不了解“自我”与“环境”的界线,应该将“自我”以及“自我的自由”完全划分到影响圈内,人生的本性就是不断扩大这个“自我”的影响范围。而环境则非“自我”所能完全掌控的),有些影响圈之外的事情,不如意了也怨天尤人,或自怨自艾,认为“外在环境是造成问题的症结所在”。陷入消极被动的处事态度。 积极主动的人在影响圈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生命的重心放在自己的影响圈。用中国人的话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把人做好,把事情做好”,这就是“积极主动”。对于仅属于关注圈的事情,报之于恰当的态度。

作者将人生的问题分成三类:个人可直接控制(与自身行为有关);可间接控制(与他人行为有关);无法控制(已成过去或客观环境使然)。第一种的解决之道:用良好的习惯简化操作,提升效率;第二种:有赖发挥人际间的影响力;第三种:改变嘴角的线条,Let it be。 正如一切事物的区分最终可以归结为“此”与“彼”,或“是”与“否”的差别。对一个人影响圈的掌握质量的评价的根本指标,或者说行动要领也就是:承诺,以及是否达到了承诺。这一“二元神功”练好,也便可以建立起个人强大的“自我”,即个人强大的影响圈。

“七个习惯”讨论2——“以终为始”

做一项心灵演练,想象自己走在奔赴自己的追悼会的路上,自己会期望听到怎样的悼词呢?结果使自己吃惊:有那麽多愿望,似乎总是在诱惑自己,伸手可得;又似乎很遥远,遥不可及。 有位哲人说:生命犹如一头饿驴,总为自己眼前悬挂的诱饵去一遍一遍地拉磨。如何能够获得自己的自由,不为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所迷惑?

人生是一个过程。有的人总是设立目标,描绘蓝图,按照愿景去努力;有的人跟着感觉走,如同漫游奇境的艾丽斯。

七个习惯的第二个为“以终为始”。即根据预期结果做开始,不失为一项使自己人生更有意义,更能找到心灵安宁与满足,抛弃焦虑的手段。

作者说:“以终为始”是以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的原则为基础的。即“心智的第一次创造”与“实际的第二次创造”。领导与管理的不同在于领导者的重心是确定蓝图,建立体系、规

则,去调动一切资源,确保理想图景完成条件的具备;而管理者更侧重于将既定的目标转化为现实。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对于一个组织的领导,他要把握,自己首先是一个领导者,他的第一要务是要确定,他要的是什麽,然后安排足够的人、财、物去达到目标。

对于个人来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思考力,进行自我领导,免使自己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做自己的主人而非社会需求无意义的牺牲品。

对于组织,蓝图就是组织愿景以及中长期规划;对于个人,作者名之“个人使命宣言”。

我的困惑是:假如自己想要的与现实太遥远,何以能得到安宁的生活?或者自己得到了心灵的安宁,相对“无知和无欲”,这个时候,是否还会有动力去获取人生的图景?

作者的“生活重心”论能够给人以启发。人的“生活重心”可能是以恋人、家庭、事业、甚至是“仇敌”。作者指出。正确的生活重心应该是“原则”为核心。这正与道家的“道”,儒家的“情理”相合。

真正恒久不变,又与人近在咫尺的事物是“原则”。孔子说:善哉,回也。一(上“竹”下“单”)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叔本华说“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佛家说:生活的变化难以预期。说的都是生活中具相的事物,真正恒久不变的是其内在不变的恒常。 现实事物的力量是何等强大,以致我们深深地为之所悲喜。用之来制作我们的心灵家园。可是对于所有这些有形(如爱物)或无形的东西(如荣誉),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去达到它,却不要将我们的“心”异化为那件事物的“心”。我们所能主宰的,永远只是自己的“影响圈”,而只要“影响圈”内我们真正为自我负好责任,做到“合情合理”,也可以“无咎”了。而快乐是人的本能,获得心理的平衡,自然本能会促使“快乐”生焉。

生活首先不离开这个重心,才去在不失去自我的基础上建立“愿景”。愿景是有价值的,它为我们的生命插上双翅;但它不是最重要的,愿景可远可近,可大可小,它代表着我们心智与想

象力的最高水平。生活中莫要忘记的是:要给心智与想象力充分的生活空间,让他们得以生存,做自我的领导,导向自我充满可能与机遇生活。

不要忙。忙,心之亡也。心都“无”了,生活还有什麽“意义”呢?

永远的问题与困惑:我将设立怎样的生命“愿景”,方不负“此生”呢?

“三十而立”,四十会不惑吗?四十不惑,是环境使然,还是最终自我找到了生活的抽象与具象的目标,或者兼而有之?

我到底要什麽?梦想如何去实现?这是个难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