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高中文言文虚词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虚词归纳总结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 …… 余下全文

篇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部分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2

高中必修教材重点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2)

[其、且、若、所、为]

【其】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荆轲刺秦王》)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荆轲刺秦王》)

拔剑,剑长,操其室。(《荆轲刺秦王》)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刺秦王》)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荆轲刺秦王》)

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

吾令人望其气(《鸿门宴》)

其意常在沛公(《鸿门宴》)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樊哙覆其盾于地(《鸿门宴》)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兰亭集序》)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兰亭集序》)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赤壁赋》)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游褒禅山记》)

…… …… 余下全文

篇三 :高中文言文重点虚词总结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 …… 余下全文

篇四 :20xx年 《离骚》 知识点总结

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 知识积累

《离骚(节选)》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1、屈原,名_______,字原,战国时期_______国人,曾任左徒和三闾大夫,是我国________伟13.伏清白以死直兮,伏: 14.悔相道之不察兮,相道: 15.及行迷之未远,及: 16.驰椒丘且焉止息,止息: 17.退将复修吾初服,初服: 18.高余冠之岌岌兮,岌岌: 19.忽反顾以游目兮,游目: 20.佩缤纷其繁饰兮,缤纷: 大的______________,相对于《诗经》的集体创作,他是第一个个人创作的诗人。他的政治理想是__________,即圣君贤相的政治,基本内容是民本思想。

2、《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的作品,______时期的_______编辑,这些作品运用________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_______地风土人情,大量使用虚词“______”,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_________》,后世称这种诗体为“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

…… …… 余下全文

篇五 :20xx粤教版高中课本文言虚词归纳

粤教版高中课本文言虚词归纳

必修二 一、《阿房宫赋》

解释下面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之

(1)佯狂不知所之者

(2)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3)顷之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人皆得以隶使之 (6)一日之内,一宫之间 (7)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二、《赤壁赋》虚词归纳 解释下面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

(1)纵一苇之所如 (2)凌万顷之茫然 (3)扣舷而歌之 (4)倚歌而和之 (5)哀吾生之须臾 (6)苟非吾之所有 2.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月出于东山之上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托遗响于悲风 3.其

(1)而不知其所止 (2)其声呜呜然 (3)何为其然也 (4)方其破荆州 4.而

(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侣鱼虾而友糜鹿 (3)耳得之而为声

(4)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三、《项脊轩志》虚词归纳 解释下面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

(1)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2)他日汝当用之 (3)顷之,持一象笏至 (4)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2.以

(1)娘以指叩门扉曰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3)能以足音辨人 (4)以手掩门 3.而

…… …… 余下全文

篇六 :高考必考18个文言虚词总结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 …… 余下全文

篇七 :重点虚词总结

一、高频虚词“而、其、为、以、于、之”的梳理、整合

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而”的意义和用法。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不译 .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连词,表承接关系,可不译 .

③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荆轲刺秦王》)连词,表修饰关系,可不译 .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连词,表递进,可译为“而且”“并且” .

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可是” .

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为了”“为的是” .

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连词,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

⑧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人称代词,可译为“你的” .

2.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其”的意义和用法。

①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代词,表第一人称,指自己 .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语气助词,无义 .

③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语气副词,表揣度 .

④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

…… …… 余下全文

篇八 :高中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阁序》)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⑤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触龙说赵太后》)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④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