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某县社会救助情况调研报告

完善核对机制 施行“阳光救助”

                                        ----某某县社会救助情况调研报告

某某县辖3乡3镇4街道,168个行政村,8个城镇社区,总人口11.35万。20##年底,在册低保3098户4650人,支出低保金1332.8013万元;医疗救助1009人次249.6万元;临时求救助849人次34万元;享受住房救助家庭389户,其中货币补助187户,实物配租202户。

一、工作情况

某某是国家第二批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试点单位。我县积极落实“四个1要求”,20##年11月,率先在全市建立25个部门组成的收入核对工作机制,建成社保、工商、住房办、车管及8大银行参与核对的信息平台,实现了县、乡镇(街道)核对数据网上传输、核对和反馈网络,并进行正常运行。截止至20##年6月底,353个廉租房申请家庭参加了经济状况核对,经审核不符合救助条件的133户,占核对总数的37.67%;153个医疗救助申请家庭进行了经济核对,不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71户,占申请总数的46.41%;211个申请家庭进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经济核对,不符合的29户,占核对总数的13.74%;20##年7月,县就业处要求对申请就业救助的家庭进行经济状况核对,正在核对的有1个家庭。核对工作体现了“法治民政”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促进了各项救助工作更趋公平、公正、合理,获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

…… …… 余下全文

篇二 :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一、城乡低保制度执行与实施效果评估,进一步完善低保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支柱之一,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最后安全网”。规范最低保障制度的实施有其必要性,可以将有限资金集中救助到最需要的人身上。低保制度在促进社会认同,促进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保障权利实现和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也导致了救助以外的效果,在满足基本需求以外的外延不断扩大,将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纳入实施范围,潜在问题逐渐凸显。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福利依赖”的形成与低保配套的多种优惠政策加起来比不少行业工资还实惠的多,享受低保吸引力也就越大导致处于低保边缘的人千方百计得到低保待遇,吃政府“皇粮”,可以不要钱,但要低保证;二是降低就业欲望,就业积极性下降,由追求工资收入,转为追求福利待遇,威胁用人单位不许招其就业,甚至出现就业工资与低保救助倒挂,也要看重低保;三是造成新的不公,低保户与低收入家庭之间仅不到三百元差距,但随着低保待遇含金量增加,使之成为反差,由此造成居民之间,干群之间关系紧张,甚至冲突,直接威胁社会稳定。

实施难点

1、利益分配和协调问题

…… …… 余下全文

篇三 :民政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民政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州政府对社会救助工作进行调研的有关要求,我局及时抽调人员对全州社会救助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低保

XX年,全州城市低保人数为53489人,全年下拨低保资金8355万元,人月均补助水平110元。按照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切实做好适当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XX]99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X政发[XX]1号)精神,从XX年1月1日起,全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50元统一提高到240元,人月均补助水平达到173元。同时,将城市“三无”对象、城市孤儿以及城市艾滋病和结核病患者贫困家庭纳入城市低保,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即240元给予了全额补助。

(二)农村低保

XX年,在州委、州政府和民政部门的大力争取下,全州农村低保人数扩大到15万人,全年下拨农村低保资金7832万元,人月均补差45元,其中,一类对象月补助不低于80元,二类对象月补助不低于50元,三类对象月补助不低于30元。XX年初,省民政厅批准我州再增加农村低保5万人,达到了20万人。目前我州农村低保资金通过金融机构按照“一卡通”的形式直接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

…… …… 余下全文

篇四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范文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范文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范文

日前,**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城乡困难群众“救急难”工作试点,以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全区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通过做好各项制度和救助资源的衔接配合,补短板、托底线,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的要求得到满足,逐步建立健全“救急难”工作长效机制。

一、“救急难”试点工作初步成效

1、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区“救急难”工作实行区、镇(街道办)两级负责制。依托区、镇(街道办)便民服务中心,由民政部门牵头,在原民政窗口上,设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窗口,搭建“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明确部门职责及分办、转办流程和办理时限,建立化解急难问题的“绿色通道”。民政、教体、人社、住建、卫生、计生等部门除办理社会救助窗口转介救助外,根据各自工作职责直接受理群众的急难救助申请。建立社会救助网络信息平台,实行市、区、镇(街道)、三级联网,做到救助信息三级共享,并借助信息化手段,科学确定救助对象,避免重复救助、多头救助和救助遗漏,形成横向互联、纵向互通的社会救助网络平台。

20xx年对遭遇突发性、意外灾害、伤害、重大疾病或其它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难群体进行了临时救助,1-10月共为630人次,救助105.59万元。

…… …… 余下全文

篇五 :关于开展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开展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

6月13日至15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查组,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立君的带领下,对全县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组听取了县城乡社会救助相关情况汇报,深入三个社区实地走访了40余户城乡低保户,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听取了部分城乡社会救助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镇社会救助工作情况

(一)城镇低保工作情况。自20xx年实施城市低保以来,县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认真开展调查核查工作,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同时采取抽查制、举报制、电脑核准、入户调查等办法,对全县城镇低保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并将低保对象分为“三无对象、残疾人家庭、单亲家庭、学生家庭、患重病家庭、一般困难家庭”等不同类别,进行重点保障。目前已有157名分类施保对象全额享受保障金,城镇低保工作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今年,结合我县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认真测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适时进行提标,全县平均低保补差由去年底的80元提高到95元。春节前,还对全县城镇低保对象增发58元生活补贴。截止3月末,全县保障对象达到1601户3969人,月支出保障金达到37万元,有效保障了城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

…… …… 余下全文

篇六 :关于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李奎

建全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好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于枝江打造湖北工业强市、滨江宜居城市和长江经济带强劲增长极为目标,着力推进活力枝江、魅力枝江、和谐枝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总体上感觉我市社会救助体系正日臻完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努力构建长效社会救助机制。

一、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快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农村五保供养,临时救助相配套,重特大疾病救助救助、社会扶助为补充的综合性、多层次的覆盖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0xx年我市目前城市低保对象达到6200多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800多万元,农村低保对象达到15000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500多万元。我市较好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20xx年我市要积极做好争取工作,新增低保对象1000人,确保我市农村低保人数维持在15000人左右。农村低保人均月补助水平提高10元。巩固城乡低保专项监察成果,认真开展城乡低保年度核查,全面打造“阳光低保”。推进建立家庭收入核查信息比对机制,全面开展城市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逐步将专项救助制度覆盖低收入群体。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提高300元,集中与分散五保对象年供养标准分别达到2100元和1600元。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培育2-3所省级模范农村福利院。完善临时救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时救助工作,缓解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困难。科学调整医疗救助政策,完善医疗救助“网上审批”,探索建立城乡困难群众定额“医疗卡”救助制度,实施慢性病患者门诊救助。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救助制度。

…… …… 余下全文

篇七 :关于我市社会救助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社会救助工作的调研报告

-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在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同时,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高度重视社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倾心尽力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方法上采取了政策、资金、覆盖、管理、指导五个到位;形式上落实了灾害、大病、临时、家属、政策五种救助方式。同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提出了六大设想,使我市相当数量的社会困难群体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市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和办公室的有关同志根据工作需要,先后赴虞山镇和新港镇开展了关于我市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调研,根据民政工作一线同志的要求和社会困难群体的呼声,现提出几点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对社会救助工作的认识

社会困难群体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是社会的一员。在这部分群体中,有曾经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牺牲和贡献而致伤致残的人员;有由于受国家体制改革和企业结构调整影响而下岗失业的人员;有由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被拆迁造成失地、失业的人员;还有就是因病因残致贫的困难群体,他们应当得到社会的补偿和帮助。如果这些困难群体的困难不能很好地解决,必定将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社会困难群体救助是一项关系到我市实现“两个率先”,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发展的大事,是影响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稳定的民心事业。各级政府和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把社会救助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并采取有力措施,帮助社会困难群体解决问题,把民心工程办好、办实。

…… …… 余下全文

篇八 :关于我市社会救助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社会救助工作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在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同时,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高度重视社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倾心尽力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方法上采取了政策、资金、覆盖、管理、指导五个到位;形式上落实了灾害、大病、临时、家属、政策五种救助方式。同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提出了六大设想,使我市相当数量的社会困难群体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市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和办公室的有关同志根据工作需要,先后赴虞山镇和新港镇开展了关于我市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调研,根据民政工作一线同志的要求和社会困难群体的呼声,现提出几点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对社会救助工作的认识

社会困难群体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是社会的一员。在这部分群体中,有曾经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牺牲和贡献而致伤致残的人员;有由于受国家体制改革和企业结构调整影响而下岗失业的人员;有由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被拆迁造成失地、失业的人员;还有就是因病因残致贫的困难群体,他们应当得到社会的补偿和帮助。如果这些困难群体的困难不能很好地解决,必定将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社会困难群体救助是一项关系到我市实现“两个率先”,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发展的大事,是影响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稳定的民心事业。各级政府和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把社会救助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并采取有力措施,帮助社会困难群体解决问题,把民心工程办好、办实。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