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读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有感

读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有感

评罗荣渠教授新著《现代化新论》何顺果罗荣渠教授所著《现代化新论》,这本书,作为一部专题性史论著作,无论从它所涉问题的重要性来看,还是从它所取得的成绩来看,都称得上是我国世界史研究领域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在我看来,《现代化新论》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世界现代化进程放在一个宏大的视角下进行考察,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全球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而其得失利弊也尽由乎此。

“现代化”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罗先生总结说,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地说,“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变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他以工业革命而非十六世纪作为划界点。

…… …… 余下全文

篇二 :现代化新论读书笔记

《现代化新论》读书笔记

读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其立意之新观点之新令人如沐春风。下面粗谈书中的精彩观点。

关于现代化,作者综合考虑并指出现代化是具有多重层面的:经济发展为物质层面,政治发展为制度层面,思想与行为模式为社会的深度层面。作者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之上,为现代化下了比较全面的定义,即狭义的现代化是指“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功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了深刻的相应变化。”

作者的探讨虽然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但更多的是对于马克思主义让人感觉焕然一新的修正和补充。首先是对于一元单线史观的修正,把我们这种从中学就开始接受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观念中解放出来,指出这种呆滞的马克思主义史观并不是马克思的原意。最有力的论据即是中国并没有在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最强的阶段而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但是依然生机勃勃实现了稳定跨越式发展。由此,作者指出了单线发展论的结症所在,即认为每种社会经济形态只有一种生产方式,每种生产力在历史过程中只同一种生产关系相结合,而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水平又是一次性完成的,等等。那么,作者结合历史事实,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同一性质与水平的生产力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同一种生产力,同一种生产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可以适应几种不同的社会结构。这就是作者概括的现代化动力理论——中轴原理。 随后作者探讨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内因还是外因的问题。作者对于内部矛盾主导社会变革乃至于革命的理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通过一系列史实指出外因对于变革所产生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们研究历史,不能把人类社会看成“公式化”的过程。作者这种对旧历史观念的革新,对于我们来讲,可以说是终于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读书笔记《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内容纲要(文字版)

读书笔记《<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

化之路》内容纲要(文字版)

第一编 大转变时代的新历史观

第一章 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

“现代化”还是“近代化”,应先正名

时间尺度上,泛指从中世纪结束以来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一个“长时程” 价值尺度上,指区别于中世纪的新时代精神与特征

现代化的含义是什么

现代化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上落后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在经济上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

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

现代化是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过程的统称

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换句话说,现代化可以看作是代表我们这个历史时代的一种“文明的形式”。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

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第二章 西方的现代化思潮与现代化研究

不断变化中的社会思潮

现代化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性工业化高潮阶段形成的关于社会变迁的新理论架构。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欧和北美在19世纪陆续进入了工业化时期,蒸汽机这个巨怪的出世塑造了一个新社会即工业社会的轮廓。

…… …… 余下全文

篇四 :读后感-现代行政伦理学研究的新开拓_读后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公共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公共管理已成为各国政府再造的理论基石和实践指南,公共行政学的编写也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众多专家学者都为此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张康之教授撰著的《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以下简称《寻找》),是一本现代行政伦理学的开拓性著作,它的学术观点和思想内涵前卫,但这种前卫并未带有浮华之气,体现的是一种科学的严谨和历史的厚重。笔者通读此书,感触良深,受益匪浅。

一、视角独特,研究深入。

纵观20 世纪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历史,大致可归结为三种思想倾向,它们彼此各有继承和对前一种思想的批判。一是以威尔逊等人的政治为代表的主流行政学,它是以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为前提的;之后是以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为代表的,强调公共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技术化。这一理论学派回避公共行政的价值考量而变得工具化和实用化,并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暴露出了许多缺陷和弊端;三是60年代以来,以哈贝马斯、布坎南为代表的交往行为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的出现,将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的假设推广应用到了政治和公共行政领域,这一理论试图克服现代官僚之理论的弊端,揭示了现代公共行政“思想模型”中的各种缺陷。 《寻找》采用了理论与实践一体性的视角,把对上述公共行政伦理学经典著作的历史研究与对现代中国的行政实践经验总结结合起来,从伦理视角出发,在理论分析的同时揭示了公共行政发展中的问题,对如何超越官僚制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官僚制体系和全球范围内的行政改革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新的伦理化方案,认为整个20世纪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的根本缺陷就在于放弃了它的伦理向度。对于公共行政这一缺陷的救治问题,作者作了严肃的思考,从公共行政的制度、程序、行政人员的行为等方面提出伦理化的方案,特别是创见性地提出在公共行政领域中可以拒绝权利这一大胆设想。这表明作者试图寻找建构现代公共行政新范式的理论基础的努力。从伦理、哲学的角度来探讨公共行政问题无疑是为深入研究公共行政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 …… 余下全文

篇五 :《城市设计新理论》读后感

《城市设计新理论》读后感

时间: 2011-03-01 /

作者:c.亚历山大 h.纳斯

《城市设计新理论》一书系统的描述了作者在19xx年所做的关于城市设计的实验,并为我们构想了一套全新的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在这套新的理论中,他们强调了一种整体性的创建。“创建城市整体性的任务只能作为一个过程来处理,它不能单独靠设计来解决。而只有当城市成形的过程发生根本性变化时,整体性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显然,“最重要的是过程创造整体性,而不仅仅在于形式。如果我们创造出一个适宜的过程,就有希望再次出现具有整体感的城市”。同时,作者将这本书称作定义这一过程的第一步。

的确,在我们分析欧洲过去城市发展的历程时,会发现许多城市如威尼斯、罗马等,都具有一种亲切的整体性,在这些城市中,无论是大的饭店、商店和公共花园,还是小的阳台和装饰物,在外观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有机的统一。然而,在现代城市的设计、规划似乎都忙于解决单个结构或执行法规的规定,难以产生有机的整体感。书中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单一”来创造整体性的过程,即“single makes wholes”。

集建筑师与规划师于一身的C.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和他的同事提出一种新的城市设计理论,其目的是为了再现城市有机发展过程。为了找到创建日益增长的城市整体性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法规,作者提出了一套初步法则,共七条,它们体现了实际发展的过程,与城市日益发展要求相吻合。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读《史记新论》有感

从《史记新论》浅谈白寿彝老先生

我读的《史记》新论是白寿彝先生所著的由求实出版社19xx年出版的那个版本,总体感觉有些陈旧,或许是时间太久的缘故,同时感觉有些单薄,全书共计96页。但读起来后发现,白老先生的著作语言凝练、目光长远、语言深邃。阅读之中不免有些心潮澎湃的感觉,仿佛在跟一位哲人对话,长时间的疑惑与不解顿时烟消云散,有时感觉自己也仿佛刹那间变得深邃,自己也仿佛刹那间明白了一切。总之,拜读白寿彝老先生的使我受益匪浅,不仅使我更加明白了《史记》,也更加使我明白了“中国史学史”的深邃与伟大,更加明白了“历史学”的魅力,明白了它带给历史工作者的快乐。

白寿彝老先生的《史记新论》共分为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史记》写作的历史背景”,白寿彝老先生从西周末年共和执政时谈起, 主要写了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记载的特点,从其社会背景谈历史记载特点转变的原因。第二部分写“究天人之际”,写到司马迁认为天道不可信、用宗教历史揭露宗教的虚妄、注重人士在历史上的作用等,同时也写了司马迁论天的自然观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第三部分写“通古今之变”,写到《史记》在编撰方面对古今关系的处理、《史记》对历史事件人物评价上的历史发展的观点以及《史记》对当时政治危机与社会危机的揭露等。第四部分写“成一家之言”,写到《史记》综合古今典籍及其他资料创造出一部通史、综合古今学术便被源流得失、综合已有史

…… …… 余下全文

篇七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一)

读这本书实在大一时候,自然设计的老师推荐的,在了解我们所研究的方向时,先具备理论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作为一个艺术领域的门外汉对于现在的我而言这实在算是一本晦涩枯燥的专业读物。虽然作者始终在力图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并结合>心理学规律将种种视觉艺术的原理阐释的简单明了但我努力跟随的思绪还是极易在稍不留神之间陷入懵懂。所以在企图洞悉视觉艺术与视觉心理关系的过程我首先感到对于作者严丝合缝的理论分析的由衷敬佩还有对自己的境界实在差得太远的感慨。 以平衡、形状、光线、色彩等视觉元素为切入点作者鲁道夫借由大量的图例将潜在原则清晰地陈述出来阐述了如视觉倾向于最简洁结构的趋势、视觉图式细分的发展阶段、知觉的动力特性等等以及其他各种适用于所有视觉现象的基本原则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形状、颜色、空间等要素都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媒介呈现在艺术作品中。而视觉艺术与视觉心理的关系更是作者通过种种视觉实例首先向我们解答的问题“视觉心理主要是指外界影像通过视觉器官引起的心理机理反应是一个由外在向内在的过这一过程比较复杂因为外界影像丰富,内心心理机能复杂,两者在相互联接并发生转化时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同的人不同影像相同的人相同的影像以及不同的人相同的影像和相同的人不同的影像产生的心理反应是不同的。”他根据正方形中的单一圆形、多个墨点等简单图例向我们阐释,视觉心理不仅仅是视觉上对其形状、光线、色彩等的感觉,而是由我们对于特定视觉图例的感觉与知觉共同构成,它包含了大脑对外界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一个视觉式样所包含的东西,绝不仅仅是那些落到视网膜上的那些成分。”“这种感应现象绝不是理智的活动,所得到的结果也不是基于预先积累的知识推断出来的,而是直接感知到的整体事物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作者鲁道夫如是说。 除此之外,他还以大量的艺术史事例令人信服地解释了艺术史上的一些有趣的问题。例如,所谓伦勃朗式用光法,我们仅仅看到了半张脸,但是我们却判断这是一个完整的脸。埃及人画画的时候,永远都是侧面的人像和正面的身体,是他们不懂得所谓的透视法么,而迟雷科作品《一条忧郁和神秘的大街》对透视原则看似合理实则矛盾的利用营造出诡异的氛围,使整个画面浮动着隐隐的失衡感与危险感。在了解视知觉原理之后,许多之前不曾注意的细节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趣味,许多难以表述的朦胧感受也在了解规律之后变得清晰而可以解释。不管是在视觉艺术的创作还是欣赏中,都大有裨益。 虽然目前我对此书的理解只能算是浅尝辄止,但再过一段时间等自己对书中理论有所消化和实践之后,还是值得一再细读的。尤其对于从事艺术类工作的我们来说,这本书对于视觉设计等方面非常有借鉴意义,比一些只分析现象而不给出解决方式的纯理论书实用得多,这些理论与作为一个艺术领域的门外汉,对于现在的我而言,这实在算是一本晦涩枯燥的专业读物。虽然作者始终在力图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并结合心理学规律将种种视觉艺术的原理阐释的简单明了,但我努力跟随的思绪还是极易在稍不留神之间陷入懵懂。所以在企图洞悉视觉艺术与视觉心理关系的过程中,我首先感到对于作者严丝合缝的理论分析的由衷敬佩,还有对自己的境界实在差得太远的感慨。 以平衡、形状、光线、色彩等视觉元素为切入点,作者鲁道夫借由大量的图例将潜在原则清晰地陈述出来,阐述了如视觉倾向于最简洁结构的趋势、视觉图式细分的发展阶段、知觉的动力特性等等,以及其他各种适用于所有视觉现象的基

…… …… 余下全文

篇八 :《新人口论》读书笔记

人口——我国发展的必谈之题

——读《新人口论》

作为拥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发展,都与人口的变化息息相关,要研究中国的未来发展问题,就必然要对我国的人口做一番细致的研究。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共 产 党和人民刚刚结束解放战争,迎来新中国的成立。多年的战争使国家损失了大量财富,人民也经受了身体和心灵的伤害,但在这样百废待兴的情境下,西方势力仍然对我国进行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和军事威胁,国际形势不容乐观。反观我国,虽然八年抗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使我国损失了不少人口,但受长期封建社会和小农经济的影响,多子多福的思想根深蒂固,我国人口还是达到了4亿之多。但人口多并不意味着发展就有优势,我们想要学习“老大哥”苏联,想吸收先进的制度和技术让国家发展起来,这么多人口显然成为了一个大包袱,更何况还是多少年农业社会传承下以农民为主体的素质并不高的人口。这样的情况下,北大教授马寅初率先发现了问题并经过实地调研得出了结论,这样的结论在今天看来依然经得起推敲。

马寅初先生的落脚点在农民,旨在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这使得他的观点在本质上有别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他认为马尔萨斯所说的“人口按几何级数增加,食物按算术级数增加”是错误的。这点我们可以以德国为例,教育的发展,知识的增加使德国人口增长率逐步下降,而科技的发展却使生产率提高,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反倒呈现了与理论相反的效果。最关键的是,马尔萨斯在本质上有维护资本主义的嫌疑,工业革命后,在资本主义的压榨下,许多底层人民生活艰辛,人口增加是客观原因但绝非根本原因。马尔萨斯则是在强调贫困市人民自己造成的,是人口繁殖过多造成的,这当然违背了客观现实。马寅初则从我国的现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