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新理论》读后感

《城市设计新理论》读后感

时间: 2011-03-01 /

作者:c.亚历山大 h.纳斯

《城市设计新理论》一书系统的描述了作者在19xx年所做的关于城市设计的实验,并为我们构想了一套全新的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在这套新的理论中,他们强调了一种整体性的创建。“创建城市整体性的任务只能作为一个过程来处理,它不能单独靠设计来解决。而只有当城市成形的过程发生根本性变化时,整体性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显然,“最重要的是过程创造整体性,而不仅仅在于形式。如果我们创造出一个适宜的过程,就有希望再次出现具有整体感的城市”。同时,作者将这本书称作定义这一过程的第一步。

的确,在我们分析欧洲过去城市发展的历程时,会发现许多城市如威尼斯、罗马等,都具有一种亲切的整体性,在这些城市中,无论是大的饭店、商店和公共花园,还是小的阳台和装饰物,在外观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有机的统一。然而,在现代城市的设计、规划似乎都忙于解决单个结构或执行法规的规定,难以产生有机的整体感。书中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单一”来创造整体性的过程,即“single makes wholes”。

集建筑师与规划师于一身的C.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和他的同事提出一种新的城市设计理论,其目的是为了再现城市有机发展过程。为了找到创建日益增长的城市整体性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法规,作者提出了一套初步法则,共七条,它们体现了实际发展的过程,与城市日益发展要求相吻合。

1. 渐进的发展。任何建筑项目都不可过大,要确保一种合理的大小混合比,保证在渐进发展中有一种合理的功能分配。

2. 较大整体性的发展。每个建设项目必须有助于在城市中形成至少一种更大的整体结构,它比起该项目自身要更大更重要。经营某项工程的每个人必须清楚的知道这项工程将试图帮助哪一种更大的正在出现的整体结构,并知道它将如何有助于产生这些整体结构。

3. 构想。这条法则确定单个建筑项目的内容和特点,要求建筑是“由健全的现有建筑的构想中产生,而不是由头脑内的某个概念产生”,“每个项目都必须先被感受和体验,然后才能将其表达为一种构想”,即它是什么,建在哪?

4. 正向城市空间。 “每座建筑在其附近都必须创建既有机联系又优美典雅的公共场所”,保证行人空间、花园、街道、停车场由周围的建筑物形成,同时建筑的体量必须是简洁美观的。

5. 大型建筑物的布置。“入口、主要通道、各建筑模块的主要分隔、内部露天广场、日照以及建筑物内部的运转都应与该建筑物在街道和周围街区的位置协调一致”。从而使得建筑的布置显得有条理。

6. 施工。包括了两个层次的内容:建筑的总体和细部。就是说,要求建筑的整个施工和外观上形成整体性“,保证建筑构造和细部的完整特征。

7. 中心的形成。这条细则如作者所说,目的在于解决不同规模真题的集合形状问题,它要求每个整体不但要自成中心,还要在它周围发散成一个中心体系。 随后作者对这些法则进行了试验,并与许多研究生一起,对旧金山高密集区进行模拟城市再设计。启动了一项涉及大约90种不同的设计问题的项目,包括仓库、饭店、渔用码头、音乐厅和公共广场。这种大范围的实验都按工程顺序一个个记录存档,并用楼层平面图、立面图、街道网络、立体投影图和按比例缩小的模型照片对各项工程如何满足这七条法则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城市设计新理论》一书为城市问题的讨论提供了一种完全新型的理论框架,极大地弥补了今天的城市所存在的缺陷。

强调城市的整体性,其实是强调一种系统性—系统内的因素之间都是紧密相关的。这个是最近一直的阅读的书籍的当代城市理论的共同方向,即:将城市作为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来看待,将城市作为一种拥有多链接的网状结构来看待。 提倡一种小规模、渐进式的城市建立和发展、更性的方式。这个应该和北京当下旧城更新的“微循环”是一致的。当代城市观点不是一种或者说不赞成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自由态生长,而是强调以一种更合理的、反而是更富有深层秩序和组织性的方式来进行。其实是在强调一种更紧密合理的组织性。一种民主制度的组织性。

但是作者有一定的对于农业时代小型城镇的迷恋,这个会造成其一定的偏差。他的东西更适合进行小型区域的具体的城市设计,似乎还不能够被称之为一种整体性的完成的城市思想。

作者的设计组织方法、设计过程思路有个非常新的、好的东西:如何将个人的“拍脑瓜”创造纳入城市的发展中来,使城市更加富有人性色彩。

作者其实强调了个人感性创造的重要性,而且创造了一种类似于民主选举、三权制衡民主国家体制的设计制度来筛选和融合这种创造力,而且作者还强调了将街道和广场等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为积极空间、芦原信义所谓的“p”空间的重要性。此外还强调了图底的紧密关系。城市开放空间成为了整个城市的足够的”粘合剂“,成为了组构元素,正是这些开放空间将一个城市一层一层的逐步组构起来。

 

第二篇:城市设计新理论

《城市设计新理论》,作者:c.亚历山大 h.纳斯

第一章 城市发展的思路

i. 强调整体性

新的生长是由原有的具体的、特殊的结构属性产生的。

ii. 整体性的特征:

1. 整体性是渐近的:一步一步开始

2. 是不可预测的

3. 是连贯的

4. 是富于感情的。因为和我们密不可分—可能是说,我们本身就是这个整体化系统的一部分,我们在形成他并且被他形成,一种互形成的关系。

iii. 整体性是由过程得来的:

过程必须保证每一种新的建设行为在深层意义上都与过去发生的一切相联系。

第二章 总法则

壹 大杂烩的思想:城市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似乎毫不相关各执一端的动机。这种大杂烩仍然是应该进行组织的,而不是完全的放任的伪民主。“总之,没有整体的意识,这种著名的大杂烩只能引起思想上的混乱。”

貳 “每一个新的建设行为必须有一种基本职责:它必须创建一种连续的自身完整的结构。”

參 认为产生整体性的过程“是通过逐渐产生出一种在空间上被定义为?中心区域?(the field of centers)的机构而呈增长趋势进行的“。这个东西,应该就是东南大学的那篇相关论文中所谓的自适应系统的系统的”基核“吧。

其实,作者在后边的补充说明中点出,总法则其实就是要求或者说追求一件事情:“建设的每一个行为,即城市发展的每一次飞跃都是朝着创造整体性的方向进行的。”这个事情我总是以为,他似乎还是在以一个欧洲的中世界小城为模版和榜样来认定一个城市,但是大都市还能够那么的机械的要求整体性吗?或者大都市的所谓的“整体性”是一种更加隐含或者说更加民主的东西?大都市中的法则是什么呢?

肆 但是,他提供了将一条法则付诸实施的一种可以借鉴的手段:将一条不容易被实施的法则作为一种基本的上层导则,而根据它制定出一系列的是指具体化、

可实施的“过渡法则”,这些法则具体而清楚,能够指导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 并且作者强调了法则的重要,这个非常的类似于希望在斋堂付诸实施的东西,就是说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具体的、可实施的法则来使一个城市产生一种整体性。 从亚历山大的两本书中可以看出:他似乎总是希望建立一套模块菜单,他非常擅长的一种优点就是能够将某一些非常理论化的构想通过某种转换使之非常的具备可实施性,当然这种转换是否成功、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成功,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伍 总之,这条总法则可以归纳为:追求整体性。

起码,这是亚历山大对于好的城市的定义,尽管他还非常的含糊。

<城市设计新理论》笔记02

第三章 城市发展的七条细则

壹 细则1:渐进发展

将大的发展化作不断的小的增长。“发展规模必须相当小,以便有空间和时间进行整体化发展。”

3条子法则:

i. 任何建设项目都不可过大。

ii. 确保合理的大小混合比。

要求大中小型项目的建设总量(投资)要保持同等水平。

iii. 在渐进发展中有一种合理的功能分配:

住宅、商店餐饮、社区服务、办公、工业建筑、停车场等等应该有合理的混合。 貳 细则2:较大整体性的发展:

渐进发展本身不创造大型整体化,但是之所以采用这些方法其实中就是为了创造更好的、更合理的、更可实施的大规模整体化。

这个和“渐进发展”是一种动态互动的关系,“在单项工程和确立更大整体性的非正式过程之间有一个连续的反馈过程,一直到小的建设项目能确切的逐渐创建出更大的整体化。”

其实这个是在强调每一个小型的建设项目都应该有助于其形成上一个层次的整体性,而不是一种孤立的过程。具体解释p33。

7条子法则:

i. 在发展过程中,一些更大的建筑物或者中心在涌现。

这个地方用了“涌现”,反而让我明白了怎么去理解“涌现”这个词本身:就是说某一个层级不应该是直接的针对其自身来创造,而是通过其下一层级的因子、其之间通过某种合理的规则的运动然后生成的,总之,每一个层级都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进行构建的。

ii. 这些较大的中心是慢慢出现的。也就是说,没有一种建设行为能完全独自产生这些建筑群,每座建筑都是逐步建成的。

iii. 这些较大的中心是自发出现的。不是预设的,是“意想不到”的。

iv. 一条可能因为翻译问题不解其意的规则。具体在p33,我想它可能是说明大型结构其实对于城市、对于城市意象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v. 大型中心形成3部曲:

1. 某个项目为新的大型中心提供某种启示—开端—从下边的例子来看,不仅仅是个“启示”的问题,而且这个东西本身是个开端,是整体的一部分。

2. 一项或者多项其他项目(小的渐进的增长)定位了中心结构的主要轮廓。

3. 一系列后续项目逐步完成这个中心。

亚历山大写的东西有点像日本人,就是说往往非常的实用和浅显,是属于能够将艰深的理论和现实的建设搭起桥梁的著作,非常的适合忙于实践的人阅读。 在下文中他细致分析了一个林荫道(以及形成他的建筑)的实例,我有了很多的感悟的东西:

I. 他所谓的“中心”其实是指街道或者广场空间,就是说是城市中的“底”空间,城市中的“虚空”部分、非建筑部分,也就是说是城市中的开放空间、真正的城市空间(因为这些空间只有在城市中才能够通过密集的建筑形成、并且往往是一种放弃了隐私的空间)。

II. 城市开放空间—这些“中心”其实是在组织城市建筑、在组织城市空间,是一种城市级别的组织元素。这个大概就是齐康的“留出空间“。

III. 他所谓的“建设项目“就是指城市建筑。

IV. 他用了大量的自己的语言,其实很是似乎没有真正的学者语言的严谨,但是我想这个不妨是我学习的榜样了。毕竟我是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哲学建筑师的。 总之,在他这里,简单说,每一个城市建筑都处于一个非常的紧密的、有着非常多的联系链的网络之中,每一个建筑都会在同时形成多个开放空间,并且在城市的多个、甚至多级别的子系统中起着多样的作用。它可以同时形成一条林荫道的边界,同时启示去建设一个大花园(一个新的花园开放空间系统,一个城市的子系统)。

“环境的整体性就是通过这些为数众多的较大中心纵横交错、相互搭接。以最错综复杂的方式形成的。“

作者举的这个例子很好,不过就不在这里复述了,(p33~43)

总之,将城市的发展比做了一种连锁反应。

參 细则3:构想

其实是说明了对于项目性质、项目所起的作用的一种建筑策划,主要是从城市角度,同时有一定类型学的倾向,比如:“它还必须具有能在人与人之间被交流并能被其他人强烈感受的特征。“

不过他的构想似乎非常强调一种个人的幻想的色彩,反而是一种预设,这个和他前面的一些观点产生矛盾。这一点不合乎我的方向。我想这大概来源于他对于古代某些非常有着个人色彩从而带来一种传奇性的建筑的迷恋吧。

他认为这种构想—这种个人幻想的产物更加富有人性。

肆 细则:正向城市空间:

这个东西其实就是说是“积极城市空间”,其实就是芦原信义曾经定义过的积极空间,亚历山大只不过是强调了要把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为积极空间而不是散乱的毫无秩序的消极空间。

按照芦原信义的说法,非常重要的就是这个空间应该是有边界的,而不是散漫没有边界的发散的空间,边界非常重要,边界赋予场所以秩序。

这样的城市开放空间就能够形成同样是芦原信义强调的那种杯图中的那种互形成的图底紧密的关系,建筑外墙成为了图底的分界线和“折痕”。

他这个里面又分类为很多实施性的细则,在这里没必要多说了,仅仅把其中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东西摘录:

1. “特别的,建筑必须能形成一系列交叉点和街道,交叉点是一些小的露天街道……这些交叉点必须来说大约相隔300英尺,中间由街道和胡同相连。 这个论点非常的支持了我的”建筑形成街道“的观点。

2. 作者主张的城市设计顺序:“首先是人行空间,其次是建筑物,最后才是公路。“

3. “古老城市的空地正是由形式单一的形状所组成,建筑物则是更不规则且呈松散状,它的主要功能是包围和形成空地。“

这个对比非常有意思,就是说,在”古老城市“中—看来得是欧洲的—室外空间比建筑本身更加重要。

伍 细则5、细则6略去,讲了一些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陸 中心的形成

本书相当一部分语句看得出来都是作者作为一个实干者在努力用自己有限的理性知识描述自己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之谈,所以很多语句都表现出一种努力追求准确的不准确性。因此写这个书的笔记还是不如用自己的语句和逻辑顺序加以整理好一些。

1. “每个整体都必须自成中心,还必须在它四周产生出一个中心体系。”

2. 中心的定义:作者的意思,中心不是其词义上所暗示的“一个点”,而是一个实体、一个系统。仅仅是其相对于其上一层级系统来说相当于一个点。

3. 对称性:

作者非常强调这一点,认为“中心”的形成、发展、变化和进化的过程中总是呈现或者追求一种“基本的对称性”,大概他认为对称性是最稳定的,而稳定者容易形成中心,而且这个应该主要是其经验之谈。

他所说的“对称”倒是不是什么深奥的哲学含义,而就是一种视觉上的均衡或者对称。

或者说,作者看来的一个稳定态的系统,拥有一种对称性。

这个我看,这一点不必拘泥。

4. 中心、和系统,拥有层级性。

这个本身就是城市的一种非常鲜明的特点,齐康也有提到。

《城市设计新理论》读后感

壹 非常强调城市的整体性,其实是强调一种系统性—系统内的因素之间都是紧密相关的。这个是最近一直的阅读的书籍的当代城市理论的共同方向,即:将城市作为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来看待,将城市作为一种拥有多链接的网状结构来看待。

貳 提倡一种小规模、渐进式的城市建立和发展、更性的方式。这个应该和北京当下旧城更新的“微循环”是一致的。

參 当代城市观点不是一种或者说不赞成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自由态生长,而是强调以一种更合理的、反而是更富有深层秩序和组织性的方式来进行。其实是在强调一种更紧密合理的组织性。一种民主制度的组织性。

肆 作者有一定的对于农业时代小型城镇的迷恋,这个会造成其一定的偏差。他的东西更适合进行小型区域的具体的城市设计,似乎还不能够被称之为一种整体性的完成的城市思想。

伍 但是作者的设计组织方法、设计过程思路有个非常新的、好的东西:如何将个人的“拍脑瓜”创造纳入城市的发展中来,使城市更加富有人性色彩。

这个作者其实强调了个人感性创造的重要性,而且创造了一种类似于民主选举、三权制衡民主国家体制的设计制度来筛选和融合这种创造力:

1. 经过民主协商之后,建立一个专家组成的仲裁机构,相当于国会。

2. 制定一些可实施性的具体法则,这些法则由共同协商通过建立,具有强指导性,建立了具体的硬性筛选标准,相当于法律。

3. 当个人创造性想法提出后,在不违反法律的基础上,仍然通过一种共同的讨论决定实施与否,这个就将法律不易规定死的东西通过另外一种机制来决定,这个大概相当于道德。

这一套东西非常重要,才是他的最独特的地方。

陸 强调了将街道和广场等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为积极空间、芦原信义所谓的“p”空间的重要性。

强调了图底的紧密关系。

城市开放空间成为了整个城市的足够的”粘合剂“,成为了组构元素,正是这些开放空间将一个城市一层一层的逐步组构起来。

《后汽车时代的城市》读书笔记01

第九章 地区旅行

作者将城市类型的“梦想“基本分作两类:集中式城市和分散式城市。

集中式梦想主要是欧亚等人口密度大、有着悠久发展史的国家。而分散式城市主要是北美的梦想。

作者认为欧洲所主张的那种集中式、高强度的、以公交为主的城市梦想是缺乏现实意义的,而主张“一种多样化的、而且与扩散的区域有着强大而持久联系的集中才能创造一种丰富的、可通行的、多样的、共同的、景观化的城市“,主张这两种不同的极端类型的共存,认为“没有任何一种减少或禁止个人流动性的提案在西方工业化世界,或假以时日在发展中国家 的城市中,有成功的机会。” 萨夫迪在分析了典型的汽车城市洛杉矶之后认为汽车城市的发展其实陷入了一种互动性循环:“在汽车塑造了城市的同时,城市本身现在被塑造成离不开汽车了。”“由于每个要素之间的开阔距离,沿任何通道或在任何独特的地区都难以找到足够的密度来合理规划固定的公共交通线路。”

其实作者是在对当下进行的针锋相对的去高调提倡某一种解决方式的同时全面的否定其他的方式的这种做法不满,认为现在的在寻求解决之道的路上的错误在于“似乎不同的旅行模式是互相排斥的,而重金投资其中一种将完全阻止同时对其他项目的投资。”而作者始终坚持应该实行一种可选择的多样化。

第十章 通用车

作者提倡了或者说预测了两种解决私人汽车问题的、不同于欧洲的取消或者限制私人汽车运动的解决方式。

1. 类似于阿姆斯特丹的共用自行车计划,作者设想了一种共用的汽车计划,仍然是小汽车,但是汽车不是私有地,而是由某个公共机构提供。

2. 电子控制的高速公路。这样的话,每一辆汽车在相当程度上都由公共机构通过电子控制进行同意控制,使交通的运作更加井井有条,“沿着引导轨道,在整个旅行过程中组成一条?列车?”。

作者倡导了两者的结合使用,这个似乎有点像科幻片《》中的系统。这样的一个系统和欧洲不同的是:它仍然将速度放在第一位,同时这个体系相应的就牺牲了一定的个人的自由。这个大概就是欧美的思想的差别。欧洲的“步行—自行车—公交体系”则将速度放在了第二位。

其实作者同时倡导了一种包容的、不是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所以其实不要将两者对立了来考虑。

而对于作者倡导的体系,相应的我认为私人汽车应该倡导一种小型化趋势,以节省城市空间。新加坡等国家的搭车制度其实是认为了不满乘的私人汽车对于空间的浪费,而作者的体系倡导的体系尊重个人交通的目的地的不同,但是相应的应该在汽车设计中进行一定的结合。

不予评价,另一种思路。

但是同样的一点是:选择了城市,其实就选择了一种共同生活,就必须收敛个人欲望的无限制膨胀转而尊重一种共同的平等的价值观。

但是,萨夫迪的汽车将不再个性化,而是一种“标准化汽车”(p120)。这个同时将引发整个汽车文化的彻底变化。

《19xx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读感

结构

1. 编年体,基本上15~20年为一代。

2. 分代:

1. 二战后早期(1945~1960)

2. 19xx年代

3. 1970~19xx年代

4. 总结:最新的、后现代的思想等等。

导言

1. “但城市绝不仅仅作为艺术品。“—这个应该是当今的城市设计思想的共同点:就是不将城市设计作为一门艺术来对待,甚至建筑设计。但是这种机能主义又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机能主义,可以说是一种生态主义,或者说是以一种更加的理性的、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城市,将城市作为一种生态系统。

2. 是积极的城市主义者,认为城市本身是积极的,所有的城市问题来源于不正确的对待和设计城市。

第一篇 二战后早期规划理论

第一章 作为空间形态规划设计的城镇规划

1. 认为第一个主要的误区在于混淆了城镇规划和城市设计,将城市设计看作单纯的空间形态的设计。将视觉美学奉为中心。

2. 第二个主要误区就是试图设计城市的终极形态。

3. 城市设计不应该是一种空间美学的设计,也不应该试图去设计一个城市的最终形态。不应该是一种静态的设计。

4. 不应该是以美学为中心的。

第2章 二战后规划理论的价值取向

1. 作者总是在嘲弄一种“乌托邦“的城市理想,乌托邦是反人性的。

没有乌托邦,或者说,“乌托邦”其实最不“乌托邦”,人类生活在不完美之中,人类社会应该是多样化和充满了不可测的,而所有的“乌托邦”理想试图将人类社会

静止化和纯粹化,而这恰恰是反人性的。

2. 田园梦想,是英国的一种传统—霍华德。

3. 可不可以认为:私人汽车其实应该是一种乡村式生活的必要,而不是一种高密度的大都市生活的方式。就像拖拉机应该适合田野一样。

4. 分散性低密度城市=适合机动交通

紧缩高密度城市=步行城市,因为了交通距离的缩短。

5. 树形结构—“城市的各部分(邻里)与市中心相连,但同时又相互独立。在亚历山大看来,这种组织方式是20世纪前半叶几乎所有规划都具有的特征。”

6. 作者在这里想总结的是整个的价值取向,就这一点来说的话,我想当时的英国的规划思想的价值取向就是“反城市”,认为田园小镇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产生了可以称之为“城中村”的理想城市模型—一种小型乡村的集合,这个时候的城市成为了许多乡村的一种量的加和。“城中村”都趋向低密度,整个城市成为了一种松散结构。

第3章 关于二战后早期规划理论的批判

壹 引言

可以看出来,战后的英国(或者整个西方世界)趋向于一种保守,政府加强了管制,试图建立一个“较强”的政府。

貳 关于城镇规划的空间形态和设计话倾向的批判

i. 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 新开发建设质量的质疑

2. 对于物质空间规划重点的争议

主要针对的矛头还是后者。

ii. 对于后者的批判主要是对于社会学等方面的漠视,表现为要么是唯空间论,要么是空间决定论,总之将建筑设计的方法等同于城市设计的方法,认为城市设计仅仅是扩大化的或者说集群化的建筑设计。

莫里斯.布罗迪指出:“认为决定社会生活素质的根本因素是社会性的,而非物质环境的。”

參 关于蓝图式规划的批判

i. 所谓的蓝图式规划方法,其实是说将规划作为一种对于最终完美形态的追求设

计,将其看作一个静态的结果,而非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相对的、没有最终“乌托邦”形态的东西来看待。

ii. 莫里斯.布朗:“规划必须拥有承受这些变化的能力,而只是相应的做出一个微调。”—作者赞成的是微调,认为一个失败的规划、一个没有相当的容纳力的规划必然导致无节制无控制的调整,使整个城市发展失去控制。

iii. 布朗几乎是主张摒弃总体规划,但却无力给出一个新的方法。不过他提出了一种新思路:“我们可以以象棋的思路来研究规划。将其分成一系列的步骤,每一步的行动都受限和取决于其所处的阶段,但每一步都力争为下一阶段的战略胜利预留最大的可能。”—“城镇规划应该作为一个持续的过程。”

就是说主张一种环环相扣的紧密的历时性规划。

iv. “规划应当作为一种弹性的策略。”—是一种“策略”,不是一种生硬的明确的图纸。策略,其英文原文不得而知,但是应该是说是一组规则。

《1945...》之第三章总结

伍 该章节读后印象性总结:

i. 这是一个“破”的时代,而没有具体的“立”,不破不立,对于旧有思想的批判是其主要贡献。

ii. 其批判主要集中针对旧有规划思想和方法的以下几点:

1. 反城市化的—应该说是反都市化。旧有思想从来不认为大都市是或者说会成为人类的理想居住地。完全的漠视大都市的积极性,以一种农业时代的田园梦想来作为其乌托邦之梦的雏形。

2. 简单化的—无视都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个其实是和上一点相关的:将都市当作一个简单化的乡村来对待。而批评者认为,这种复杂性和多样性恰恰是都市的优点。

3. 静态化—对于一种终极的“乌托邦”形态的追求,无视城市是总是在发展变化的,一种“蓝图式”的图示型规划方法。

反对者认为应该主要是一种导则性,要脱离开对于具体空间形态“美”的迷执,制定一种更富有弹性的规划。

4. 片面化—将城市设计混同与建筑设计,认为城市设计仅仅是或者主要是空间形态的设计,或者认为好的空间能够影响和决定一切—空间决定论,而忽视了社会学方面。

在批评者看来,城市问题不仅仅是建筑问题,甚至可以说,建筑、空间问题仅仅是城市问题的一个小的方面。

5. 表面化—忽视人之为“人”,忽视具体的居民,将所有居民简单化为一种概念上的人,认为其可以简单化的一体化对待,而漠视人和人的不同。

没有采取一种认真的社会调研和与居民合作的方式,而是一种专制的想当然的专家***的模式。

不真正的了解城市“生活”,不真正了解自己规划的社区生活。

脱离现实。

不是民主的,而是***的。

6. 对于都市根本结构的认知的错误:

批评者认为,城市不是简单化的树形结构—“构成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独立,这些组成部分和结构主体相关,但是彼此互不交叉重叠或者相关。”这个就是一种***统治的模式,所有的命令都唯中心是从,个体之间没有组织。这个在任何大型系统中是行不通的。

城市应该是网状结构,或者是亚历山大的“半网格结构”—“组成部分不但和结构主体相关,而且彼此之间也交叉重叠和关联。”这个是一种复杂结构,这个结构中的个体拥有了相当的自制性和自组织性,并且其中心能够随着时间和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涌现”,从而是一种弹性结构。

第4章 系统规划理论和理性过程规划理论

引言:城镇规划思想的根本变化

壹 我就是一个书中所谓的“数学半文盲”状态的建筑设计人员。

貳 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就是说,表面上或者说浅层次上来说的话,这个时期的思想活动开始了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但是其实这个时期的思想(甚至应该说包括当代的所以的积极性思想者们)、现代主义者们的思想,都有着共同的渊源—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时形成的乐观主义浪潮。

对什么乐观呢?对于人类的理性的能力—因为在这之前,“人们的生活被人类似乎无法控制的力量所支配,他们不可捉摸。无法抵御。”那是一个宗教和神灵的时代,而在启蒙运动时代,人类终于“科学知识的增长使人类获得对自然力量的更大控制权”,所以这个时候才真正的建立起一种人文主义,是一种人类对于自身力量的高度自信!

所以,没有什么根本性的人生信念的怀疑,这一切都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深度发展,一种对于理性和技术力量的高度自信。

我想,这个时候的人类开始发现,自己能够或者说有希望能够完全的把握住、模仿、仿造一个有机生命、一个有机的东西,自己似乎开始无所不能了。 简单的说,这种信念告诉大家:不论怎么说,城市需要规划!

參 这个时代是一个系统科学、决策科学开始对建筑、规划产生影响的时代,所以相应的就产生了两种主要的规划理论:

i. 系统规划理论—直接将系统论“嫁接”入规划之中。将城市看作了一个系统,开始认识到了城市的复杂性。

他们承认了城市规划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的、复杂的、互相联系的东西。

但是因为系统理论及其术语的艰涩,这个理论起码在当时,和实践非常的脱节,

因为大部分的规划人员是“数学半文盲”。

ii. 理性过程规划理论

这个是注重对于规划过程、决策过程的影响。

这个往往是关于一种方法的理论,倾向于综合的全面的收集信息、罗列可能的应对之道、然后做出可能的结果的评估的一种过程。

其论述的方法很重要,可以借鉴其过程:

图中,过程可以分为5步。

重要的是“反馈”环,这样的话,一个过程就没有终结状态,而是一个不断的动态过程。

“我们的目标很少得到全面实现,即使得偿所愿,又会出现其他目标(或者问题)。” 肆 以上的发展都是和社会民主化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的。

伍 查尔斯.林德布罗姆的质疑

i. 针对的是理想过程论。

ii. 认为往往因为时间的不足或者收集信息能力的不足,不能够掌握足够的信息。 iii. 因此认为现实规划是“渐近的、阶段性的、机会性的、实用性的”,是“非连贯的、渐进的”。

iv. 认为在一些情况下,对于少数的往往是“最好的”—往往是凭借经验、常识或者直觉来判断—的选项进行考察就可以了。

陸 总的说,这一章开始了一些建立可实施的方法的尝试,不过理想的方法恐怕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公认的东西。所以这个时候的尝试往往更是不成熟不完整的。 理想,人类的理性依然给予了人类极大的信心。人类仅仅是开始了其用理性超越理性的征途。人们没有否定理性,而是希望理性更加的“理性”,而不是任凭浅薄的理性变为非理性。

第5章 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

现代主义和城市抗议活动

该章主要是对于上一章节的理性主义倾向进行了批判,但是我想可能应该更着重“修订”,因为理性主义总是需要的,但是不能够完全的漠视人的感情,居住本来就是充满了感情的事情。

同时,上章节的系统理论等已经在着手建立一个能够容纳方方面面的因素的更加开放的构架了。只是它才刚刚开始,还不全面还不完善。

1. “价值判断”问题:认为系统论者和理性过程论者都忽视了“价值判断”的重要性。 认为价值判断“是一些强烈的、有时充满情感色彩的意愿和异议,换句话说,对城镇规划的判断更多的是政治性的,而不是技术性的或者科学性的。” 科学、价值和理性:伪技术主义

2. 总之,这个章节—或者说战后建筑、规划的发展的趋势主流就是将人性、将感性的东西重新引入过分依仗理性力量的设计理论之中,有些东西无法根据绝对理性予以界定。

3. 技术主义者总是认为技术和专家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忽视了居民和民主制度。

但是究竟应该如何去运作?这个现在在看到这个时代的时候我尚不能够下结论。 主要是在规划过程中引入了调研和民主公投的一些东西,让居民自己的意见能够通过某种合理机制对于规划方案进行干预。

但是是否最后的决定权就要在乎民众来公投?专家是否只能起到一种咨询师的被动地位?我看如果是这样涣散的民主恐怕也是不能够的。想起来毛泽东打仗的事情,完全的民主是只能导致毫无效率的无政府主义,应该是民主集中制。 但是具体应该怎么样?也许这些过程本来就是一种动态的、有很多因素或者细节过程不能也不应该完全死板的确定。

规划评估

4. 这个时代甚至包括当代,似乎人们突然认识到了世界的复杂性但是却一时找不出非常合适的方法应对。出现了非常多的解决问题的尝试但是往往都不能够全面的解决问题。往往是顾前不顾后的一些东西。似乎只能是一种动态的、不断的进行的针对部分的修正、去渐渐的尽可能的逼向完美,但是完美是不可达的。

5. 一个社会整体的思潮发展的轨迹,往往会和一个人的思想的发展有着某种契合:这一章表现出来的那种非常的困惑、多种思潮的不能够被明确评判的一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似乎又都有问题的状态,其实很像我现在的状态。

6. 总之,这一章是反对将规划这种社会性极强的东西来作为一个纯学术的东西来对待,说明它脱离不了政治,但是这里的“政治”这个字眼似乎有一定的不同于我们日常使用的东西,或者说这个“政治”更“学术”,似乎是指一种不那么纯净的、包含了更广泛的甚至是全体的牵扯者的意见的一种东西,就是说在“规划”之中不应该排除掉任何的东西、任何的因素、任何的人,而应该全面的考虑。

全面的一个能调众口的方案是不可能的几乎,只能是无限逼近,如何的方式、如何的取舍才是最好的?比如你让穷人多满意些还是让富人多满意些?这里面立刻就有了个立场问题,就有了个政治问题。而且这本身还牵扯到了对于民主政体的讨论,各个国家自然不同。

就是说,做规划,就必然牵扯到立场和价值观,这个就是个政治问题。

7. 总之,这一章里面把政治、政策因素又考虑了进来,政权作为一个积极的不能忽视的因素进来了。

8. “任何规划活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做什么最好之类的问题,这些也是价值观的问题。

9. 诺顿.朗:“规划就是政策,在一个民主国家,无论如何,政策就构成了政治。问题不是规划是否会反应政治,而是它将反应谁的政治。”

民主国家的政治,就是说不是某个人的随机性的一言堂,而是政策。 公众参与

10. “有人说,自柏拉图的《共和制》发表以来,?多少程度?的民主(或参与)是可行的或理想的这个问题一直是民主理论探讨的核心(任何普通政治哲学的讨论中心)。因此,关于公众参与规划的讨论是关于民主这个一般哲学思辨的组成部分。”

“关于民主的理想程度,也就是参与的理想程度,看法上一直存在明显的不一致。如同赫尔德所说,存在着不同的民主模式。”

11. “达维多夫……指出,规划人员应该更积极的投入到政治过程中去,他们应该在公众中充当各色市民团体的?支持着?,特别是要支持那些弱势群体或者少数民族,因为他们的利益在规划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达。”

12. 这一章节很多不同的理论,这个大约就是一种变动和混乱期的特点。不过总的趋势是将更多的、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考虑进来,不允许一种一个人的规划、或者强势群体的规划,这个就是政治!

《1945...》之第6章

第6章 有关规划效果的理论

从这一章开始进入了第三篇“1970 年代到1990 年代的规划理论”。

这本书应该被定义为“非常好的泛读书”,因为它能够让你迅速的知道规划是什么,但是很多东西的讨论现在是不容易理解的。它能够帮你建立一种基本的认识和态度。

战后整个时期世界思想都在和世界上的一切一样飞速的同时混合化的发展着。于是呈现出一种不容易把握和解析的混杂态,其整个理论界有着非常多样的潜规则“网”在作用,即使是思想界也已经不再是单线化发展。世界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变得不容易把握和似乎不可琢磨。

这个时代是个思想的战国时代,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样。每一个理论都难调众口,没有一个理论得到一种大面积的广泛的认可,不过每个时代总还是会有一种更加“大约”的、更加方向化的一种大概的调子。比如当今的可持续性是个主题,那么如何才算可持续?这个就会有很多方向。

这是一个互相讨伐和批判的时代,似乎每一个学派都在对另外的东西的批判中建立起自己。混乱。所以你只能是寻找出或者进行自我的建构一种信仰体系。你可以信仰的是自我构建的“共产—资产”体系。

在这一章里面,政治和规划更加的不分彼此起来。这里面的“政治”,我想是:你对于这个世界的社会结构持什么样的立场?比如你是站在哪一边的问题。你更加关心什么人的利益?等等。总之,是说是你对于这个社会结构的一种总的立场,它直接影响了你在规划中的判断—立场决定了决策,而规划就是决策过程,一系列的决策过程。

壹 批判—对于理性过程论的批判

1. 质疑理性过程和实践的脱节,认为是空洞和空虚的。

2. 作者不认同这种批判,同时当时就存在着对这种批判的批判:因为认为理性过程论本身就是一种指导性的思想纲领的东西,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体系。“譬如,这有点像批评美国约翰.罗尔斯的著名的公平理论,说它不是基于对公平在美国的实际状况的经验调查。”

3. 不过这种批评者的提倡的有些东西我想还是有意思的:非常的注重经验主义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因此非常的注重“脚踏实地”的调研。

“要求规划理论根植于对于现实世界的经验调查”。

貳 对于战后(英国)规划政策的评估--《英格兰城市控制》—彼得.霍尔

1. 检查规划体系的目标、运作和效果。

2. 认为到19xx年代,战后规划体系的三大效果:

a) 城市控制—是3结果中的最根本因素

b) 郊区化—认为是城市控制的结果—更长的上下班距离

c) 土地和物产价格的上涨

3. “霍尔观察到,这些效果中只有第一个效果是实施规划体系的设计师的意图,防止城市蔓延是战后规划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

就是说大部分结果都是出乎意料或者和期望相反的。

我有个疑问哦:是不是一定要防止城市蔓延?如果认为城市是个好东西,为什么要防止城市蔓延?

4. 霍尔考察了战后规划的“分配”效果,认为“规划的效果一直是从穷人那里剥夺

他们所拥有的少量财产,同时给于那些腰缠万贯的富人。”

霍尔认为规划应该对这种不公平抱有主要责任,但是作者(尼格尔.泰勒)不认为这样。

參 规划和“政治经济”体制的关系

1. 普遍的有观点认为市场干预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力量其实远远大于规划体系,尤其是皮克万斯的分析,认为“规划?所产生的用地形态与没有规划情境下会发生的用地形态不会有差异?”,这个几乎是一种“规划不作为论”。

2. 我想上述观点起码表述了:城市现象其实是另一个更大系统(政治经济体系)的一种作用后的表象而已。

3. 马克思主义观:政府和规划是整个自由***的组成部分,不能彼此孤立。 或者简单说:有什么样的政治就有什么样的规划体系,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了规划体系。

“规划是这个制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城镇规划在实践中往往发挥着支持市场并维护市场的作用”。

肆 建设性的观点—这一章中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1. 玻珀:规划需要一种“渐进式”而不是“乌托邦综合”的方法。

2. 所谓的“乌托邦”方法,翻译的不是很清楚,我的理解就是是一种习惯于“一揽子”作风的“革命”方式,就是说一下子就要完全的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乌托邦的那种作风。

3. 而“渐进式”,里德:“这里的问题是:?如果你试图同时改变太多的政策……你就不可能知道哪一项观察到的效果应该归因于哪一项政策的变化。?”就是说不能够理性评估了,变得盲目了。

4. 所以玻珀主张:“公共政策应该按照他讲的?渐进式?社会工程的方式来推进。政策的改变是谨慎的、渐进式的,因此个别政策的效果能随时得到监视。” 这个很有意思的是,人类总是在寻找将复杂问题解析为简单然后加以逐个击破的方法,这个应该是基于人类的智能的有限性的一种自然的追求,这个也是。

《空间公共性研究》之部分阅读

于雷 著

中国人写书,大多是文献综述,所以信息量往往很大,但是思路往往不够系统和清晰,所以当作一个文献资料匆匆看看。

壹 齐康(p6):公共性的最重要特征是交往,这种交往引发的经营、就业、管理、创造和活动的总和是生存和再生。

貳 (p1绪论中)

1. 于雷谈论的中国式内院和西方式广场的差别我想也是整个东西方社会架构的差别:东方是一种压制冲突、认为任何的冲突都是不好的社会意识和结构。西方则是“纵容小的冲突发生,通过不断的消化小的冲突来避免大的不可控制的冲突”。

2. “在现代社会中,基于西方古典公共观念之上的现代公共空间观念成为现代民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參 (p5)哈贝马斯:“可以说在传统社会中城市公共空间曾经是最重要的公共生活载体。”

肆 公共性概念:

i. 一般化理解:

1. (p9)“进一步讲,公共空间又和私密空间不同,它还应该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与其他人类成员相处并存在的意义。”

ii. 建筑学专业的理解

1. “不专属”—赫兹伯格

赫兹伯格认为的公共性:“对于任何一个人在任何时间均可进入的场所,而对它的维持由集体负责;私密则表明该空间是由一小群体或一个人决定可否进入的场所,并由其负责对它的维持。”

权属、用途、义务。

于雷认为专业人士的认识有片面性。

2. 作者认为,理解“公共空间”必须从理解其定于“公共”入手。因为“公共”不是建

筑学专业名词。

iii. 东方溯源:

在东西方文化早期,公和私往往是成对出现。

就是说意识到私密的时候才相应有了公共的划分。

1.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公”对于百姓来说仅仅意味着共同耕作。“私”才意味着归属性。

2. “公,谓显然为之也”。

iv. 西方溯源:

1. 古希腊城邦:“公共”既是“政治”。

2. 是当代公共概念的真正起源

3. 公共空间:广场、剧院、法院、竞技场等等

4. 公共政治生活:

a) 言语:讨论、辩论、诉讼等

b) 行动:竞技、战争

5.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公共生活从道德上高于私人生活,是文明社会的标志。 v. 汉娜.阿伦特解释的公共性概念

认为包含了3方面含义

1. 公开性:

被每个人看见,被每个人听见

2. 实在性:

和上一点紧密相联。

客观的、实在的存在感。“与个体通过反思感受存在的体验不同。在公共空间里,一个人的经验、感觉可以被其他人的经验、感觉所证实,这就是公共生活的意义。” “(家庭生活对于个人经验的延伸)永远无法取代从一个物体呈现在众多的观看者面前的各个方面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那一现实。”

强调“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是指数量,那么我想应该是指不同于个人意志的意志。不要大一统。

3. 共同的:

指与公共性中的“他者”联系和分离的物体世界。

阿伦特的比喻:处在一个公共空间里的人们就好像坐在一张桌子周围的人们,公共性就像桌子一样即把人们联系起来,又将他们隔开。

4. 私人生活具有一种“被剥夺”的品质,因为他人的缺席。

vi. 哈贝马斯的公共性研究:

1. 认为公共性最重要的是“评判功能”。

2. 这种评判功能之所以重要,也是因为其能够提供“多视角”,反而是因为私人性得到了尊重,各个成员的独立的理性的共存。

vii. 夏铸久

1. “公共性在象征展现方面意味着不同的人聚居在相同的地方,感觉到彼此的差异,为了求生存而互动交往,进而使城镇居民不得不发现使用?我们?这个字眼的方法。

2. “公共性界定的关键不在于什么永恒的品质,而在于其政治的特质……因此公共性其实就是政治。

3. 笔者认为都有局限,而相对来说阿伦特的比较具有普遍性。

伍 作者的总结—公共性的定义:(p14)

i. 公开化的环境—公共性的物质基础

ii. 公共性表现为一种过程—公共过程:

1. 是个体见的差异和共识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

认为公共活动是一种“复数性“活动,具有“差异”和“平等”两种性质。

“以古希腊人的公共生活为例,城邦和家庭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不同的家庭和部落、不同经济利益的竞争者、本邦人和外邦人吸引到一起,个体之间身份的差异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特色。”

这样说来,我想,城市就是一个“不同”之间进行聚集—交流—融合—形成共识的地方。

其次,平等性是指一种“共识”,同时就是意味着一种对于差异的容忍力。

简单说,所谓的城市,所谓的公共,就是异质共存共荣。这里面,“共荣”是褒义,意味着交流、共识、互相取长补短等等。

2. “不可逆性”和“不可预见性”

注意,这个恰恰是有机复杂系统的特征。

3. 公共性引发的共同体理想

(p15)

陸 空间公共性:

i. 空间的公共性是为了人的社会生活的公共性。

ii. 空间本身必须和公共性社会生活进行耦合时候才有公共性—苏州园林的变化。

iii. 公共空间首先是作用于个体的人,然后间接影响社会生活。

iv. 公共生活的载体的日益多样化:空间、报纸、影视、网络等等。 柒 我的关于该章节的一些总结:

i. 公共空间中交流的重要性:其实公共空间的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提供了人和人之间的低门槛交流的可能性,通过这种交流人才能够通过多视点来关注自身。 ii. 差异化,公共空间要强调的是一种异质之间的共存和交流,同质化聚合不存在公共性。

iii. 注意其和“私密”的一种紧密的“互形成”关系:没有私密、抹杀个体差异则同时其实就消灭了公共性。

iv. 所以说,公共空间等于城市生活。

《伊托邦》之一

第十章 精练和绿色

虚拟性和物质性的一种争执。

人类熟悉的城市模式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作者的理想的未来城市:绿色的、精练的(lean,green cities)

未来智能城市的五要点:

(注意:“智能化”在这里被著、译者用“死板”作为反义词)

i. 非物质化

ii. 减少机动(非机动)

iii. 大规模定制生产

iv. 智能操作

v. 柔性转换(soft transformation)

壹 非物质化

i. 作者认为“非物质化”能够带来真正的绿色城市,因为通过非物质化能够产使很多环节无污染、无废料、节省能源等等

貳 非机动化

i. 提倡通过网络技术的发展而达到的“生活——工作一体化”。

ii. “一个比较有前途的战略是大力发展由紧凑的、多功能的、小规模的社区组成的多中心城市,其间由便捷高效的交通和通信线路连接一起。”

參 大规模定制生产

i. 将密斯和福特做了类比,我想这个是非常有力的的:为什么现在密斯还被奉为圣贤呢?在一个福特早已经失败了的时代?

福特:“可以为它喷上任何颜色——只要这种颜色是黑色的。”崇尚标准化、重复性的非智能的机器逻辑。

ii. 盖里的东西:体现了一种更为细致、高级的理性,而不是随意的、非理性的。

iii. 所谓的大规模定制生产,和diy的制造、菜单化制造或者建造有着很深的联系,这个时候使用者直接参与了制造过程本身而不再是仅仅一种对于制成品的委曲求全的被动选择。而这种模式得以市场化终归于电脑技术的发展。这个将引起整个生产程序的重构。

iv. 定制化的生产或者说工作程序,也是基于一种对于更加合理化的追求,基于更加的集约化、更加的有效利用能源的追求。是一种高度理性。

肆 智能操作

i. 小便器上面的感应冲水设备——最常见的智能设施

ii. 主要还是针对节省能源

伍 柔性转变

i. 其定义的一种现状城市的需求很重要,可能也是一个突破点:“在大多数发达地区,虽然基本的任务是使现有的建筑、公共场所以及交通设施适应并满足与最初设计制造时已大相径庭的要求,……”

也就是说,传统建筑设计方法所产生的过分对于功能有着强针对性的建筑已经不很适应当下这个瞬息万变的商业信息时代了。

ii. 信息时代的城市结构的转变因为信息技术的特点从而“并非一次巨变,我们可以沿着这条精心设计的、逐步实现并且不具破坏性的转变之路往前走。”

陸 我们明天的城市

i. 较少以来物资的积累,更多的以来信息的流动

ii. 较少依赖地理上的集中,更多的依赖电子互联

iii. 较少依赖扩大稀缺资源的消费,更多依赖智能管理

iv. 柔性转变——更多的依赖替换软件,而不是拆除和改造实体建筑

柒 但是场所的效力依然存在,真实的地点和虚拟的场所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一种互补。

之二

序幕

壹 他所期望的新城市图景是一种“灵巧化(smart)”城市。

在阅读期终结章节对于未来城市的描述之后,觉得在他的城市里面,家庭非常的重要,家庭如果可以认为是城市级别的最私密的空间的话,那么在未来城市中,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其实发生了相当大的空间的重叠:物理空间——家庭,既可以私密也可以基于其产生公共空间——借助于网络技术,这种时候的这种重叠是否也能够成为一个切入点?——一个基于家庭、住宅构筑的城市。

貳 那么在未来城市中住宅真正成为了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最大量的构成单元。但是作者又强调了公共物理性空间也不是没有必要的,是一种互补,我想只要人本身还是物理概念的话,这种物理性空间只能是一种无限的极限性压缩的状态而不能够取消的。那么那个“极点”是什么呢?

第四章 适宜居住的计算机

壹 “更小巧、更轻便、更智能化的数字设备”将取代笨重的非智能的东西。 貳 织入衣服的电路——人机一体化的畅想。

參 “工业革命使家和工作场所分离,而数字革命正将他们合二为一。”

肆 作者其实是一种“反科幻”的非乌托邦态度的,就是他认为虚拟世界最终是不可能完全的“替代”真实的物理世界、物理空间,而是一种补充,一种共存共生。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该反而是加强了我们和物理真实世界、和实际的人的面对面的密切关系。

伍 他的这一章,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武装到了牙齿的居住空间,所以说,整个空间其实成为了一个计算机。而且人通过信息技术和整个空间互动、联动起来,成为了一体化的一种东西,整个空间内的所有东西包括人都能够产生交流和感应和联动和互动,这样的人其实和房屋一体化了,这样的话,房屋成为了人的延伸和加强。人成为了超人。其实非常的像《独立日》里面的外星人和其那个动物性外壳的关系一样——通过神经的紧密互联达到了一体化。

陸 根据这种房屋的畅想,他也将这种畅想扩大到了城市,“21世纪的城市将是互相连接互相作用、到处都是硅和软件的智能化、到灵敏度、响应及时的系统、”就是说整个城市都能够和其中的居民产生紧密的联动,城市的“神经系统“能够和居民的心智连接起来,从而能够联动。

柒 规划和分区的再思考——其实就是主张基于生活和工作一体化的一种混合的城市。同时,在住宅内部却反而根据功能进行了重新的明确的划分。 住宅城市起来,而城市则混沌起来。

捌 基于居住\办公一体化而使家庭重新紧密起来并重新成为了人生活的重点,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结构的重构。(p77)

玖 作者对于未来城市的主要预见在终结章节里面已经总结,主要的我看有两点: i. 居住和办公一体化、减少机动化和多中心化使得雅各布斯所期望的那种具有社区活力的步行24小时社区会重新出现

ii. 同时,网络在加强交流的同时其实通过诸如能够提供很强的交流的选择性的方法,从而其实屏蔽了相当部分的交流,反而是阻隔了交流、阻隔了不同社会团体、不同阶层时间的交流,人们更加的倾向于仅仅和自己想交流的(而不是有必要交流的)、同类的人来交流,这样社会分化加剧,造成了割裂的城市。 这个时候其实取消了公共生活,消解了城市。

壹拾 “城市公共生活极有可能依赖于跨越社会文化界限偶尔形成的次要社会关系的机会而存在。如果你没有这种机会,你就是生活在一个有趣的群体或组织内,而并非成活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里。”

“在次要社会关系里,我们主要与他们(对象)所充当的某一特定角色相关联,而不是经常与整个人交流。”

这个非常重要,这就是强调了次要社会关系其实是城市的本质社会关系,这个关系在乡村里面可以说是不怎么重要的。就是一种“陌生人呢”的聚合。没有了这个就不是城市。而网络因为增加了交往的选择性,反而正在消解这个。

壹拾壹 其实网络也在鼓励一些次要社会关系,这个作者也提到了:认为网络时代的次要社会关系会比以往的向更大和更小两个方向发展。

i. 随着当地生活(社区内,步行距离内)更具活力,在社区内的此药社会生活得到加强

ii. 通过电子互联与偶尔的实际会面的结合,在远方能够发展其他此药社会关系。

这样的话,就是说其实网络鼓励了一定的次要社会关系。但是关键是正确的处理

好网络的选择性,使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团体之间能够得到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网络因为具有了很强的选择性,从而其实弱化了这一点

之三

第六章 相聚

壹 作者对于网络时代的“相聚”的看法可以归纳为

i. 匿名带来的优势和问题,必须建立新的信用体系

ii. 规模的指数级别的扩大、物理距离的不受限制

iii. 注意力稀缺——信息过滤机制——对交流对象的选择性——带来的新的对于某些圈子界限的强化,导致了族群沟通的鸿沟。

iv. 作者因此主张的网络空间和物理空间应该是互相补充的一体化的一个共生关系。

貳 作者认为的公共空间的跨越时代的、必须的品质——“应该允许自由访问和言论自由”。

參 以上应该就是作者对于网络时代的公共空间——“相聚”的场所的分析了——网络时代形成的族群本身扩大化了,甚至数量根本已经和前网络时代不在同一个级别上,但是因为具有了相当的对于交流对象和信息的选择能力、能够进行目的性非常强的交流、不再支持过多的计划外偶遇,因此导致了族群间交流的弱化。 所以作者一直的主张就是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的一种互补共生。

《1945...》结语

第四篇 总结

第9章 范式变换,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 规划理论和范式变化

壹 所谓的范式,是托马斯.库恩的东西,是指一种世界观式的根本的一种科学观,其形成之后必然有一个稳定期,而一旦改变必然性成一种整个科学界甚至包括了普通民众的观念的革命。

作者在这里是一种“借用”,就是将这个词用来定义某个领域内作为基础的、根本性的、框架性的价值观的一种认识。

貳 19xx年之后的两次范式变化

1. 19xx年代,城镇规划由艺术变为系统理论和理性程序理论

2. 1970~19xx年代,规划师作为技术专家变为作为“协调者”。

两个范式的变化:?

壹 19xx年前,城镇规划是艺术,是“建筑的延伸”。

貳 19xx年代,系统理论和理性程序理论,由艺术变为科学。转变可以归纳为4方面

1. 城镇是个物质空间结构~城镇是个不断变化的互相联系的功能系统

2. 空间地理学和形态学(美学观念)~空间社会学(社会、经济)

3. 终结状态、蓝图式规划~过程

4. 规划技术手段变为了科学分析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空间设计的手法也并没有完全被取代,19xx年代不是一个

彻底的“革命”,而其重要的是区分了两个规划层侧:

1. 策略性、长期性规划层次——是系统和理性过程里面的主要应用的层次

2. 地方性、感知性规划层次——注意了一定的美学观

參 从专家到沟通者

1. 早期的规划论认为规划师是技术专家,但是当时人们认识到“城镇规划最根本的是价值判断(有别于纯粹的技术判断),一种渴望去创造或者维护的环境类型的价值判断”,城镇规划充满了价值判断和政治色彩,因此质疑规划师是否在这方面具有更强的“专家”才能。

作为两种意见的一种综合和修正,开始认为规划师应该是“识别和调停涉及到土地开发的不同利益集团需求”。

2. 保罗.达维多夫:“而是让顾客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并且发挥这个优势来取得个体的发展。”

重点强调了沟通和突出重点(发现本质)的能力。

? 可以看作另一次范式变化——后现代主义思潮

“现代主义者把人类理性思维和科学技术当作能带给人类光明未来的关键,如今这个信心基本崩溃了。”

壹 挑战科学和理性

i. 在我的理解,主要挑战的是一种一言堂的、其实往往无法验证的权威主义,“任何依靠单独说明来支撑的权威性是靠不住的,并且应该被抵制。本质上,后现代主义断言一种元叙事优于另外一种元叙事是始终不能判定的。”

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者主张一种更多元化的、更民主的、更开放包容的思想体系。

后现代主义是反乌托邦的,就是说是反对一种理性的理想的终极的唯一的图景的。

ii. 往往于是就有了一种相对主义的倾向。

iii. 作者不是非常的支持后现代主义,但是在我看来对于这些思潮应该都是一种

去粗取精的态度比较好。

可以看出每一个理论都其实对于整体理论的进步能够提供一些积极的东西,能够提供不一样的视角。

后现代主义的最珍贵的地方是对于过分的理性的修正,毕竟人类对于自身能力的过分自信最终将会导致人类自己的灭亡。

iv. 战后的主要思潮其实都和政治体系的日益民主化有关,越来越广泛的族群认识到了自身的尊严和价值。不再苟安于别人的压迫和权威。

v. 作者顺便批评了亚历山大:“像亚历山大表现的,让一些城市自然生长的主张是误导,因为大部分人类活动都有某种程度的规划。”

看书信一半。

貳 作为生活质量替代标准的后现代主义

i. 后现代主义认为不存在所有人都满意的理想环境类型,环境质量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

后现代主义者通常为复杂性、多样性、差异性和多元化而欢呼。

ii. 由于大城市生活多样化和多元化,以及由此提供的选择自由,赞美大城市生活成了后现代主义价值观的核心。

iii. “后现代主义者容易走向极端,任何不同的事物都可接受或被允许”——作者认为“也许还要有城镇规划的包罗万象的?共同?理想”。

就是说,虽然是支持多元化,但是仍然会有一个度,好的和坏的并不是绝对没有差别的,后现代主义的积极一面应该理解为主要是“扩大了”可接受的范围,但是绝对不是“取消了”。

iv. 就是说,我认为的、和作者认为的是,正确的东西和美丽的东西,的确不仅仅是一种(像现代主义者们所追求的终极真理一样),而是有多种,但是却也绝对不是所有或者没有。

v. 那么,那个度是什么呢?

參 结语

城镇规划到底是什么?它应该做什么?

i. 不是艺术也不是科学——“是一种社会行为方式,或者社会实践……因为是实践,它需要评论和判断甚于其他——判断做什么,如何做最好……关于实践思考与判断的理论对于城镇规划而言绝对是焦点。”

ii. 诚征规划做什么?

“在城镇规划理论的核心,是关于环境质量的严谨分析和系列推理:……”(p159)

《me++》之一

结语

壹 互惠网络

i. 关于互惠网络的原始模式描述:古来的游牧民族——“对这些游牧民族来说,最基本的也是最显而易见的道德原则必须是互惠互利的原则:承担群体内其他人的福利,因为你也指望别人这样对待你,这对于社会凝聚力至关重要。集体主义和相互尽责调和了利己主义。”

ii. 亨利.西季维克认为,一个人对于他人的道德责任会随着距离的增长而迅速消失。这一点在殖民时代是正确的。

iii. 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道德原则的物质基础——尤其是相互连接和联网的科技——会造成重大的后果。”

貳 社区规模化

i. 小型聚落:一种相互尽责的道德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反对陌生人的聚落。

ii. 费迪南德.腾尼斯:认为互惠原则是随着定居的发展程度而开始以不同方式起作用。社区和社会的两级定义:

1. 社区:“亲密的、私密的、单独的居住在一起的”家庭亲朋好友村庄和邻近地区。

2. 社会:“包括人类整体的人为构造”——庞大的非人的城市。

城市不仅仅比村庄大,而且它们在材料、社会和道德方面都不同。

iii. 他对于大城市的态度:“大多数居民并不了解彼此。因此,他们依赖与陌生人之间的足够的交流、合作和信任: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城市就停止运转了。 城市能够使彼此不认识的多数人和睦相处。”

总之,他认为的城市是一种通过共享空间、基础设施等等,形成一种陌生人之间的“具有极度的、无法避免的相互依赖关系的地区。”

就是说一个聚落,乡村、部落或者城市,其中的人们必然形成一种紧密的互相依赖的关系。

iv. 城市就是一个能够建设性的处理敌对、差异和冲突,并且从中真正的产生创造性能力的地方。

城市也是一个“按照罗德尼.金原则设计的以道德为指导的互动系统——从而使彼此不相识的多数人和睦相处。”

參 电子化扩展的圈子

i. 多规模的移动性和互连性搅乱了亨利.西季维克所描述的系统的单位和等级。 ii. 联网的地球也不是“地球村“、不是一个扩大的民族国家或者虚拟城市,从物理上、道德上和空间上它完全是一个新事物。

iii. 某种宿命:“最终,人类从来都没有拒绝过可以满足其物质需求的更有效方法……这些手段让我们脱离他会称之为(如果他——马克思能够活到看到这一天的话)白痴般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受限于地点、时间、记忆和处理能力的有诸多约束的生存状态。

iv. 在互联时代,“我们确实再也没有理由来声称互惠的原则会随着距离的增长而消失。”——认为物质上还有道德上都发生了互联,而起这种互联“其实是我们普遍人性的再现。”

这样的话,作者的意思是,在互联的情况下,世界又成为了一种道德上的共同体,道德在聚合聚落方面仍然开始起到强劲的作用。

普遍的全球性的人权开始起作用了,信息距离的缩短带来了必然的价值观的同化。

肆 全球化城邦一瞥

i. 电子化协调——20xx年的全球反战大游行。

伍 道德互连性

i. 作者认为新技术并没有产生“距离的死亡“。

作者认为的可能的全新社会模式:以互惠原则扩展的社会集合体。“是由应用于新的空间模式的、古老的互惠原则来维系的,其规模也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让大量的零星分散的陌生人彼此和平相处的道德互联网络。

ii. 这种新的公民组成形式将植根于独特的物理结构之中——它们是由无穷无尽的电磁振动的轰轰声来定义的。

《me++》之2

第六章 数字复制

1. “通过无数的在时空中转换的、具有内在不明确性的。可以重组的片段,城市以电子方式复制着自己。”

第七章 电子记忆术

1. 传统的情景:“情境”会能够辅助主信息给你明确的一个信息的背景资料而使信息明确。

2. “和远古游牧民族的世界不同,无线电子人的世界的本质就是具有可追踪的位置和轨道。”

3. 这将使城市、居民、还有数字信息以一种重要的、全新的方式交织在一起。

4. “某些信息将不再是城市固定设施的一部分,比如当你到达十字路口的时候,

根据当前的交通状况,停车标志可能会自动出现在你的汽车仪表板上。”——感应产生的随机信息,这个是一个突破点!

5. 精确定位追踪技术→GPS系统→室内精确定位

6. 射频标签

6.1. “我们正在迅速进入这样一个阶段,任何事物都会立即响应无线查询,并反应其身份、当前位置和其他一些属性。”

6.2. “你不需要把东西插进门去才可以开门......”

7. 城市信息覆盖

7.1. 铭刻→光线铭刻→间接信息覆盖

7.2. 间接信息覆盖的最大优点就是:它们(的来源)不是唯一的,因此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8. 地理编码的比特

8.1. 就是能够使地点和你(的行为)之间首先精确定位,然后不断的进行互动,提供和地点和行为有关的信息。

8.2. “它们代表着信息与居住空间之间重要新关系的开端”。

9. 反思访问权

9.1. “数字领域和物理领域的交互式链接让我们反思城市的传统供能——减少城市居民必须花在定位、接近资源和其他人上的时间和精力。”

就是说,城市本身就是通过集约化来达到这一点的,那么现在,数字技术应该能够提供另外的一种集约化。

9.2. 通过这种物理领域和数字领域的互相连接,感应装置能够提供非常的多的导向服务。

10. 空间注册

10.1. 信息点播的想法——是否是一个突破点?在你想要显示的地方点播所需信息,并共享。并且根据你选择的“显示屏”的物理位置关系而能够呈现出不同的

信息公开程度——同时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提供这类可以作为不同公开度的“显示屏”。

10.2. 透明显示器——“标注”

10.3. 信息“注册”如果是“registion ”的话,我怀疑应该译作“信息提示“,既是一种物力和信息信息和空间合一的一种技术,通过透明屏幕将感应出现的和实际世界相关的信息和真实世界影像叠加在一起,从而对行动进行指导和提示的技术。 10.4. 这是一种混合结构,在其中,“数字信息为物理场景附加了一层意义,而且物理场景也协助确立了数字信息的意义。“物理场景为数字信息添加了"文脉“。

11. 比特回归

11.1. 超越肉体——一个古老的梦想。

11.2. 补充化——被比特武装起来的物理空间,越来越具有了电脑空间的许多特征。

物理空间和电脑空间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相互改造的关系”。

比特从电脑空间中“出来”,在现实空间中变得无处不在。

11.3. 这一章不那么乌托邦,不那么科幻了,是一种立足于物理空间的“改造”方案。一种交织和互补的关系,这样的立场中,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不是一种对立关系。

《me++》之3

第八章 自由的制造

更大范围的分工

分散式生产

生产设备的小型化 ——〉生产分散化和移动化——〉政治权利的分散——〉 中央集权的推翻

个体生产

一台高速报纸印刷机和你自己的激光打印机之间的差别

数控机床——“降低了生产准备成本,并且降低了其对于人工控制的依赖程度,因此可以在无需大量赠机成本的情况下生产出多样的产品。“

异地定制生产

传真机——最简单的异地生产——“把一个物体的形式及其物质载体分开,仅仅传输非物质化的形式,并最终通过新的胆识看不出区别的物质材料对其进行还原。你经历了非物质化、然后是物质还原的过程,你保留了比特,但是却用新的原子代替。“

mit的试验:利用纳米“墨水“定制个性化的电子元件。

生产的新逻辑

联网的数控的生产,个性化定制。

不过,“在每一个阶段,设计者的设计都受到前一个阶段所使用材料的限制。”用积拼玩具,会受到预定的玩具形状的限制......

不存在“原件”:“在需要物质化一个数字文件的条件下,不需要存在原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易变形、重组和纳布斯特化

关于知识产品的版权之争——“或许在根本上,这场争论在于是应该保持智力产品的稳定性、独特性和封闭性,还是允许人们进行创造性改造和重组。

总之,作者的意思是,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产品更容易被部件化的分拆分解然后重组,这样的情况下,这样就打破了某些大型机构对于产品进行控制的可能性,人们能够将自己的意志更加独立的表达和注入产品之中,这会引发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

模块化和可移植性

模块化——“具有统一形式的标准个体。”模块化程度和深度提高,就越发能够提供物品的可加工性。

模块化——可移植的、能够重复利用的。

几种策略:

微软:封闭源代码,求得霸权

linux:开放源代码,利用用户群体创造力和个人利益来开发共享的智力资本,这个就是一种集思广益的民主方法了。说到这里慢慢的能够理解现代艺术的一些做法,比如利用现成品的拼贴艺术,因为认为改变模块元素之间的联系规则其实就是在创造。同时,也是一种物尽其用的策略,因为本身模块是应该可以重复利用的。

进化策略:“模拟进化”,软件模块能够随即发生变异,并通过特定的适应函数进行求值。根据这些软件的适应值,软件可以在共享资源中保存下来或者被抛弃。” 分散化,模块化是一个制造的发展趋势。

反思制造和积聚

盗版有理:“然而,这些智力产品更大的社会价值则来源于不受限制的适应、变换和重组的能力,从而在不同利益群体内部产生新的、意想不到的影响。”主张要充分发挥数字信息的“自由流动的、易于重组的”优势。这样的话,主张版权和垄断的大型公司其实是应该考虑一种全新的盈利方式的问题了,而不是来阻止盗版的问题。

“现在最重要的是获得那些隐性的、非物质化的、数字化的专利计划。”

《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概论》01

第一章 城市规划——社会秩序的组成部分

一、城市规划的实质

1.生活空间中的城市

(1)住宅是最基本的生活空间层次。

(2)将住宅、乡村、城市做了一种类比

① 住宅体现了人工建筑秩序的最基本样板,按照(人的意愿)规划设计方案建造。

② 乡村(结构)是在无形中形成的。

③ 城市介于两者之间,“是长期多种不同(人工)努力的结果”,就是说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在按照自己当时的意愿和情况、需要来进行人工规划,但是时间给于了一种筛选和结合。

城市必然进行规划,因为城市缺少的是空间。

④ 作者不赞同将城市分作“规划的”和“自然生长的”,认为都是规划的,只是后者“(不同规划的)步骤之间的差异很大”。

2.城市规划可以定义为:“在城市或者镇、区的层次上,致力于组织和人的需要一致的、和睦共处的空间秩序。”

3.概念解释

(1)城市和乡村

① 这组概念是农业社会的东西,那时候城市具有由城墙形成的明确的边界和由此产生的形态。那时候乡村相当于无组织形成的“底”,城市是“图”。

② 现在已经不存在严格对立、明显区别的城市和农村地区。所以作者赞同使用“密集型空间”和“农村型空间”这两种分类,密集型空间是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加上包围他们的已经城市化的小型城镇组成。

相对来说,那么农村型空间应该就是说相对松散的、和中心城市缺乏明确关系的聚落空间了。

作者主要是针对城市无控制蔓延老说明这个现状。“这个过去由环境形成的多样性正在迅速消失,并且被几乎毫无重点的大片聚落景观淹没。”作者是非常的反对这种“缺乏重点”的全球泛城市化的。

《紧缩城市》1

一、城市是一把双刃剑,城市的复杂性和集约化成为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同时城市对于资源的吞噬也正在毁灭着我们的环境、我们的星球。

二、紧缩城市:

1.紧缩城市应该是:

(1)反私人化小汽车交通的(步行、自行车或者公交系统,总之是零能源或者集约化利用能源的策略)

(2)紧密,以形成”人们之间的社会化互动”。

2.紧缩城市概念受到了欧洲传统名城的高密集度发展模式的启发。

3.提倡紧缩城市的新理念并不是要求所有城市抛弃自己的特殊的文化文脉。

三、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形态?

注意那个问号,这里面开始列举一些不同的声音。

1.在同意紧缩城市的大前提下,现在主要关于城市的两派争执和一种折中

(1)集中化或者说中心化的城市形态

(2)建立在自给自足基础上的分散化社区

(3)折中观点:在提高城市密度的同时发展一些带有绿地的城郊区域。

2.应该在城市的密集度和环境的舒适性和经济的可行性之间找到平衡。

3.反高密度化城市观点:认为可持续性发展只有在低密度的、自给自足的环境中才能够实现。

市镇设计01

现在手头这本市是82年的译本,编译者程里尧,是将吉伯德的书和另外一本美国建筑师协会的书合编的。另外,吉伯德是被当代很多规划理论所批判的空间美学至上主义者,所以反而非常想看看这个“反动权威”。

合编本被译者分作五个部分:历史和视觉的美学理论,总平面图,城市中心,工业,居住区。其中第二三四章关于城市历史、城市的视觉元素,是来源于美国那本书,因此暂时略去不读。但是该书的关于邻里设计的章节一并读一读。 美学的东西,无可评判,因此渐渐形成自己的看法就是了。

第一章 城市及其素材

准备主要看看其素材分类即可,至于和外观等等的关系用到在读。

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

城市和城镇(town ,city)作者显然认为是一个词。作者希望将之统一为城市。作者的观点是认为一种“具有市民权利的市民在这里过一种文明的生活。”这种定义过分宽泛,没有从人口密度、产业的不同定义出超过一定密度的高密度的聚居已经在质上发生了本质的跃进。

强调城市的美学的重要性。

割裂开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是各专业综合的一种理性的东西。

城市设计是空间美学设计,运用美学对于城市元素的整合。他举了个例子,比如政府决定将国会大厦刷成白色,这个就不是一个规划问题而是一个城市设计问题。认为城市设计包括城市中的单个物体(一个建筑或者一个灯柱)的设计。 认为城市设计总总图开始,总图的美感决定了后期所有的美感。

抵触,认为“经常的事实是,个性很强的建筑设计破坏了城市景色。”这个和费箐理论冲突,很有意思。

市镇设计02

第三章 城市美学和原则

这个不是吉伯德的了,是美国建筑师协会的东西。最后还是决定看看,看之后非常的拍案叫绝!靠!

这里面的东西不是口号,是一种一针见血的对于城市和建筑美学的娓娓道来! 该章的笔记基本为我自己的话了,是我的理解,很有可能误读,不足为凭。加设引号的是原文。

一、城市的美

I. 前提是首先承认大自然是美的和合理的,因为大自然真真正正是通过了无比残酷的、毫不留情的、完全遵守合理化法则比如优胜劣汰法则来通过时间的磨砺来造就的一个东西!在这个前提下,人造之城就必须是尊重大自然、依循大自然的规律作为前提的!

II. 古城为什么美丽?

i. 与大自然平衡

ii. “城镇越小问题越简单,解决问题的手段也同样简单。”因为古人、越是小的偏远的地方,其所面临的问题、建造所依循的原则越是简单而朴素的,往往就是经济逻辑、材料逻辑等等,加上一些必要的社会结构的逻辑,这些社会结构的逻辑往往通过最简单的“刺激——反应”法则简单化的反应出来,所以得到美丽的城镇。

二、用地和城市的关系

I. 一种生长:“城市设计恰与风景绘画相反,风景绘画是萃取大自然的精华,而城市设计是把美的精华重新嵌入到大自然中去。”

II. 简单法则,刺激——反应的法则来针对场地进行设计,必须能够从建筑中读出强烈的场地信息!建筑成为场地的印模翻版,一种镜像!

III. 分析问题,然后用设计来做出反应,就是这个程序!反应必须足够强烈以便能够直观解读!场地信息就是最大的问题,必须综合的全面的进行分析。山和树形成的轮廓线、草地的反光、鸟群,将来可能产生的建筑的轮廓线和阴影线,或者像赖特模仿的石头的30度角度,要细致敏锐的观察!都要!

IV. 反应的模式只有两种:强化(顺应性)或者反抗!答案绝对不应该是漠视。只有前两种解答才能够产生!

所谓的反抗是形式上的反抗,不主张破坏自然。比如用强烈的几何性”反抗“自然的有机性。

V. 第三种模式——地形平淡不强烈的情况

阿姆斯特丹模式:人工几何城市的规划,但是最终其人工城市对于“平淡”的自然风貌进行了“萃取”,对于不够强烈的自然素材保持了一种“剪裁”的态度和手段来“重新编辑”了自然。

VI. 综上所述,城市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城市的从零生发会有3种模式: i. 强烈的自然基地风貌1:对抗

ii. 强烈的自然基地风貌2:强化(顺应性)

iii. 平淡的自然基地风貌:剪裁并且重新编辑——往往具有强烈的人工几何性。 VII. 作者对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城市的描述非常有意思,值得记录下来:

“荷兰地形是非常平坦的,树丛在风景中非常突出......常常是一排排树标志出一条运河。天空永远是人们能意识到的......由于农田非常宝贵,所以荷兰的城市高度集中(原来荷兰的集中在农业时代就是有了传统),与开阔的风景形成对比。街道是狭小的,在中央市场处才放宽。人们依靠教堂的塔尖标志确定自己的方位......(后来荷兰依照同心圆形式兴建了运河)阿姆斯特丹发展到一百万人口时候,他还是低矮的紧凑的,并且远没有失去视觉趣味,尽管他的形式主题是简单的。这个城市的可喜成果之一是没有失掉方位感,中心的位置是由同心圆的街道、运河的方向指示的。在走过放射型道路时会有一在看到弯曲的运河和街道。”

三、原则

I. “城市设计主要是确定骨架轮廓。”

II. 最重要的是认识人的基本机体能力和生理要求......“机械的革新能够增加我们的经验和刺激我们的感觉,但不能够根本改变人的生理结构。”——所以,“如果城市已经变成巨大的,那么需要再划分成一些较小的、可以理解的部分。”

四、尺度

I. 通过尺度建立建筑、城市和人的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