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叶圣陶教育文集》 读后感

《叶圣陶教育文集》 读后感

叶老的教育论述很多,其中关于语文教育的部分已经辑印了两个专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和《叶圣陶论语文教育》;为了方便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地了解、学习和研究叶老的教育思想,我们特约请了杜草甬、商金林一道编辑了这本《叶圣陶教育文集》。

本书编入叶老19xx年至19xx年间论述教育问题的论文短评、散文书信和诗等一百二十四篇。为便于读者历史地了解叶老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了解叶老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哪些教育上的问题提出了怎样的看法和见解,所编入的文章,按年代顺序编排,有写作日期的以写作日期为序,没有写作日期的以发表日期为序。

在本书中,读者将会看到,叶老不仅对语文教育上的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还对教育上的许许多多问题作了深切详明的论述,提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其中叶老不仅论述了如何当好教师这个问题,还在反复强调让学生养成好习惯,或者说,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叶老在19xx年写的《论写作教育》、19xx年写的《革除传统的教育精神》、19xx年写的《去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等文章中针对当时的教育的历史背景和现状论述的观点,仍然发人深省,给我们以现实的启迪和教益,使我们看到科举传统的教育精神是源远流长的,并不随之一个历史时代的宣告结束而从人们的意识中消退。它继续安居着,继续发出影响。不必讳言,一切为了高考,教学中的装进去、倒出来的“瓶子观点”,等等,寻“根”是可以在科举传统的教育精神中寻到的。

…… …… 余下全文

篇二 :叶圣陶教你写作文 读后感

读《叶圣陶教你写作文》后感

写作文一直是小学生头疼不已的事情,记忆中自己也曾为写作而大伤脑筋。如今,看着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孩子面对写作依旧一筹莫展,不觉有点奇怪,但是看了《叶圣陶叫你写作文》一书,茅塞顿开!

写文章要有感而发,是无可厚非的,而抒发感慨也需要合适的文字来表达才行。现在的孩子,除了应付好课堂教学内容外,大部分时间都停留在电视,电脑,手机旁,所有的思维都已经被高科技的数码产品束缚,不需要思考,只需要尽情的发泄就行。于是,阅读,离他们越来越远,哪怕只是堆砌好词佳句也不是他们的特长,何况是发表由衷地感慨呢?这就涉及到了文章题材的问题。要写出好文章,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地有感触。很多孩子都只是干看着题目发呆,就是因为缺少生活经验,缺少阅读体会的结果,,如何写好作文呢?

一、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积累书本上的知识。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把博览与精读科学地结合起来,博览就是让学生广泛涉猎一些精彩而有意义的故事、趣闻,先进人物的事迹,古今佳话,名言警句等,并要求他们写摘要或做成剪报,把需要保存的资料分门别类地积累起来,以便作文时随时查阅,精读就是要求学生对一些优秀的文章或名篇,要细读,潜心揣摸,体会别人是怎样围绕中心合理地安排材料,布局谋篇的,对于其中好的章节、句段,特别是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要重点读,甚至熟记于心,我还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勤动手,多写读书笔记,这样,学生书读多了,从中涉取了更多的知识,还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语言,也学到了他人的一些写作技巧,写作时,学生自然觉得思路开阔,得心应手。

…… …… 余下全文

篇三 :叶圣陶教育箴言读后感

叶圣陶教育箴言读后感

叶圣陶教育箴言读后感

叶圣陶是2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教育名家之一,他的为人生的教育思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等教育观点,是一笔非常丰富的思想遗产和理论财富,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很适切的指导作用。

朱永新老师深受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影响,也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积极推广者。最近,他应邀编撰了《叶圣陶教育箴言》一书,从十个方面展示了叶圣陶先生的重要教育观点,很适合数字时代喜欢碎片阅读的读者的胃口。上个月,我曾经阅读了杨斌老师选编的叶圣陶教育作品集《如果我当老师》,深受启发,这次再阅读《叶圣陶教育箴言》一书,又有新的感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育要让学生能自学自励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

自学自励,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今天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更需要人们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够把握住各种机会,这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在面对困难时不畏惧、不退缩。十多年的学习生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其中有很多新奇的探险历程,但面临的困难或问题也很多,这个时候的自励就显得尤为重要。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自励的过程。自励一时并不难,

…… …… 余下全文

篇四 :读叶圣陶《如果我当老师》有感

教师需要细心、耐心和爱心

——读叶圣陶《如果我当教师》有感

按照学校的部署要求,利用假期时间,认真阅读了叶圣陶先生的《如果我当教师》一文,感慨颇深。对自己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对照反思。我认为我们之所以在教学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教学方法的不恰当,还没有做到细心、耐心和爱心。

要做好一名合格、尽职的教学工作者,一定要向书中详细地论述的那样,做教师,认真工作。文中说:我如果当小学老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小朋友顽皮的时候,或者做功课显得很愚笨的时候,我决不举起手来,在他们的身体上打一下。……他们的顽皮和愚笨,总是有一个或多个的缘由;根据我的经验,从观察和剖析找出缘由,加以对症的治疗,那还会有一个顽皮的愚笨的小朋友在我周围吗?这样想的时候,我即使感情冲动到怒不可遏的程度,也会立刻转到心平气和,再不想用打一下的手段来出气了。

叶老的这番话对我触动很大,让我为以往一些过急的行为而感到羞愧!比如:当我讲课讲得津津有味而发现学生坐着没精打采的时候,当我看到学生上课不愿意听课而交头接耳的时候……我会气不打一处来,会说出不文明的话,会情不自禁地做出不文雅的举动……我虽然清楚自己的行为是不应该的、错误的、甚至是……但为什么会明知故犯呢?是恨之深?还是爱之切?……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读叶圣陶的100封信读后感

读《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有感

《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篇幅不多,但细细读来,让人受益匪浅,其中 “教育,往简单里说,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让我深有体会。

19xx年9月9日,叶圣陶在给江亦多的信中说:“我想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社会习惯。诸如热爱国家、关心他人的习惯,礼貌诚笃的习惯,虚心自强的习惯,阅读书写的习惯,勤劳操作的习惯,求实研索的习惯等等。”

19xx年3月22日,叶圣陶在给李业文的信中又说:“依我想,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而教师要完成这个重大任务,自己就得继续不断地养成这些良好习惯。”

19xx年3月19日,叶圣陶在给李业文的信中再次强调:“当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不是马马虎虎,粗枝大叶)看书读书的好习惯。写东西也一样,不论写个纸条,写封信,写一篇墙报的文章,都要正确、老实、实事求是,不瞎说,不乱说,不糊里糊涂地说。看书读书写东西都是要干一辈子的事儿,养成了好习惯,不仅是个人的益处,对于社会生活和各项工作也大有益处。假如不养成好习惯,那就反过来,对个人、社会、工作总有或大或小的害处。”

…… …… 余下全文

篇六 :《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金作花

《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

金作花

今天我推荐的书是《叶圣陶教育名篇》。想起去读这本书,是因为我曾读过几本现代名师的著作。大概是自己的理解力太过浅薄吧,追随着名师的足迹,一路读来,总感觉书中那复杂的理念,臃肿的体系,晦涩的阐述,让我仿佛是在云里雾里,无法领悟其精妙的内涵。

后来我就想:在教学中我们不是常常鼓励学生去阅读经典,让他们从名著中汲取生命的养料,积淀人生的底蕴吗?那在教育领域里有没有经典?中国的教育有没有中国的教育之根?中国的教师有没有自己的灵魂?于是我就想着去寻找经典、阅读大师。

在学校图书馆我邂逅了《叶圣陶教育名篇》。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深刻与前瞻,如大家所熟知的“教是为了不教”、“知行合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叶圣陶一生写了很多关于教育的文章,进行了多场关于教育的演讲。张圣华主编从中精选了43篇汇编为三辑:第一辑、教育杂谈;第二辑、教学杂谈;第三辑、语文杂谈;以飨读者。

可以说,大师是一座山,也是一扇窗,他代表着一个时期教育和教学的制高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永恒的历史长河中,他们永远是我们景仰的高度,更是汲取“营养”的不竭甘泉。阅读大师,我们会聆听到穿越时空的声音: “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摘自《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

…… …… 余下全文

篇七 :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

感    悟

--读《叶圣陶教育名篇》有感

远方一棵大树,树影斑驳,一片光的海洋,我迷茫的走近。

树下,似一位老僧,慈眉善目,背影照到我脚下。

低首自问,这不就是叶圣陶大师么?

“大师,您好!您能帮我解惑吗?能帮我治病吗?”

“你有何惑欲解?有何病欲治?”

“是这样的,大师,现在教育理论书籍那么多,各种成功的例子太多,但又不能直接拿来唯我所用,无论那一种到我这里似乎都取不到好的效果,我感到很茫然,很困惑。也可能是我消化不良,需要良药治病,请大师指点迷津!”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言教”并非独立的一回事,而是依附于‘身教’的,或以言教,或不言而教,实际上都是‘身教’。‘身教’就是‘为人师表’,就是一言一动都足以为受教者的模范。”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些你能明白吗?”

“大师,我还是不能消化,不能明白,我具体怎样去做呢?”

“哈哈哈……”

突然,白光一闪,进入眼睛的却是我的房间,原来是南柯一梦。

今年暑期,拿到了一本大师背影书系悦读版《叶圣陶教育名篇》,虽不是一口气读完,但其中很多篇让我感触颇深,却又有很多地方不能读懂,满脑子想的全是叶圣陶大师的教育理念,如何能在我的体育教学中发挥作用,如何能在教育我的孩子方面取得益处,于是,便有了以上一梦,醒来后,虽有点好笑,但还是把自己的感悟说出来一些!

…… …… 余下全文

篇八 :叶圣陶读书笔记

叶圣陶谈如何写作读书笔记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叶老从不给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仅要求其子女每天要读些书。至于读点什么,悉听尊便。但是读了什么书,读懂点什么,都要告诉他。除此之外,叶老还要求其子女每天要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鱼、路径山峦、放风筝、斗蟋蟀,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听人唱戏,看人相骂??均可收于笔下。

纳凉时,叶老端坐在庭院的藤椅上,让孩子把当天写的东西朗读给他听。叶老倾听着孩子朗读,从不轻易说“写得好”与“写得不好”之类的话,比较多的是“我懂了”和“我不懂”。如若叶老说:“这是什么意思呀?我不懂。”其子女就得调遣词语或重新组织句子,尽力让父亲听得明白。直至叶老说:“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懂了”时再继续读下去。

听了这样的故事我们明白其实写作就是使孩子们多些,多说,多修改这样的过程。让孩子喜欢上写,多写一些,多修改一些,慢慢就会写作了。

一、这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材料的积累。

二、当然写作也要遣词造句,组织语言。就要孩子学会修改。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改的是写在纸上的稿子,实际上是审核并修订所想的东西,使它尽可能切合当前的需要。正确不正确当然是首先要审核的。此外如有什么不必说的,有什么没有说明白的,有没有换个说法更恰当的,有没有叫人家看了会发生误会的,等等,也是需要审核之点。审核过后在需要修订的处所作修订,通常的说法就叫做“改”。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