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苏东坡传 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轼,这个名字,相信我们都不陌生。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开始逐渐接触到他写的诗词歌赋,他的那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琅琅上口的词句至今都萦绕在我的心房,初中时,老师就推荐过《苏东坡传》,我当时并没有将它放在心上,直到今年的暑假,我才被这本书真正的吸引了。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这是林语堂先生在序言里所说的,林语堂先生作《苏东坡传》,也算得上是酒逢知己,棋逢对手了吧。

林语堂老先生以讲述苏东坡的一生为开头,通过各个事例,从各个角度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不畏强暴,嫉恶如仇的苏东坡,一个天赋才气,吟诗作对信口拈来的苏东坡,一个诗书画三绝的苏东坡,并且还有一个追求长生不死之药的苏东坡。

接着介绍了他的学习经历,天才加勤奋等于成功这句话一点都没错,从小他便展露出他的超人的才气,但这并没妨

…… …… 余下全文

篇二 :苏东坡传 读后感

读《苏东坡传》

可能接触苏轼最早是儿时背诵《密州出猎》中“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豪迈;随着年龄渐长,对苏轼的了解是在课本的《记承天夜游》中体味东坡被贬后却以“闲人”自居后悟出他的那的一分洒脱。而这本《苏东坡传》却让这位奇男子的一生像电影般一幕幕呈现出在读者面前,也让读者从这幅幅画卷中体味到了这名男子对世间万物的缘情。

作为政治家,他有着对百姓及他的君主的执着。在一度被贬期间,苏东坡也有了更多的时间体察百姓的生活:看遍无力还债的贫民,为讨生计贩卖私盐却遭判刑的囚犯;而面对当他贬斥的天子,心中那一份无法呈述的酸楚与报国无门的痛苦,更是让苏轼在消极时呈出隐退之意——他曾作诗“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这位不得意的政治家心中的沉郁一展而现。但这一切最终也被东坡天生乐观所打倒,向往闲云野鹤生活的心情也最终变为漫漫山水之中的快乐,官场不得意的东坡,也重振旗鼓,开如抨击朝廷上的黑暗,表达对显赫家场的不屑,“旁观信美矣,自揣良厌之”中那份曾经暂时的消沉荡然无存,而东坡也将自己被贬所至之处治理得井井有条,希望有朝一日能重获对上的信任。这种种功绩肯定是沉沦了苏轼抛弃自我烦恼后,对祖国的深爱。

作为我们熟悉的诗人诗人,他有着对祖国大好何山的执着。而这位诗人由于政治事件与两湖更有着不解之缘,譬如耳熟能详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又如更加优美怡人的“映山黄帽螭

…… …… 余下全文

篇三 :《苏东坡传》读后感--个人原创

仰望千年,东坡我见

——《苏东坡传》读后感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照古时人

望着夜幕中的那轮月,深邃的黑幕将我引向千年前的那抹身影。空明的月光如积水满溢整个庭院,影影绰绰的是似荇藻般交叉错杂的竹与柏的影。似乎才情总与美酒为伴,他在月下举杯邀饮,衣角被清风带起,空气中久久回响那空灵的诗。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这位月下的漫步者,正是苏东坡。

最先知晓苏东坡,是从他的诗、他的词开始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简简单单的几处景物便描绘出一幅江南的早春图;“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洋溢青春乐观的精神;“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道出人生的哲理。他的诗词始终大气磅礴,一如他的人。苏轼的一生,交织着才情与坎坷,亦是一首令人回味的诗。一首带着画,隐着情,有时天真,有时老练的史诗。

在《苏东坡传》中,林语堂的笔下,却让我看到了一个更为生动的苏东坡。最吸引我的却是他刚正不阿,一心为民的品性。他在面对邪恶,面对错误,勇于提出,敢于批评。在他看来,荣华富贵,安宠荣辱不过是一己私欲,过眼云烟。他虽身在官场,心却在田野。他的双眼,关注的是百姓的愉悦与疾苦;他的目标,定位在百姓民生之上。就如西湖的苏堤,原来是苏轼在杭州做太守时,发现西湖中有一种水草,破坏了湖的水质,影响了杭州百姓的生活用水。于是他带领大家清除水草。然而清除的水草无处可放,他便想到了在西湖中建堤。这样既为这些水草找到合适放置的地方,同时还可以方便人们在西湖的出行。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举措。

…… …… 余下全文

篇四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原本是用英文写的,是写给外国人看的,算是比较浅显易懂趣味性较强,跟我们之前阅读过得国内学者的专业性书籍相比,这书都让我们中文读者感觉更加轻松有趣。林语堂给我们展现的苏东坡是一个比较全面的东坡先生,不只是我们之前所了解到那些。

首先,林先生在文中向我们先介绍了东坡的家世,对他影响比较大的应该是他的母亲程氏,他小时读完《范滂传》,东坡抬头望了望母亲,问道:“妈,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人,您愿不愿意?”母亲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是不是有点像岳飞的母亲呢。从小就给他进行好的道德熏陶,也是以后成长成才的一大要素。

接着介绍了他的学习经历,或者说成才的过程,天才加勤奋等于成功这句话一点都没错,他从小确实是展露出他的超人的才气,但这一点也没妨碍他的努力,在那时,为应付考试,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肯发愤努力的学生则把历史书上的文字整篇背过。背书时不仅仅注重文章的内容、知识,连文字措词也不可忽略,因为作文章用的字汇就是从此学来的,这种背诵记忆实在是艰难而费力的苦事。最努力苦读的学生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样的道理。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就是因为这样用功的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因为每当他向皇帝进谏或替皇

…… …… 余下全文

篇五 :《苏东坡传》读后感

读后感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我第一次认识苏轼这位奇人是在语文书上——《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是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被贬为黄州团练使。《记承天寺夜游》就是他被贬期间与友人张怀民夜游承天寺时,有感而发所写的。从他的诗中,不难看出他随遇而安、乐观开朗的个性。

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

《苏东坡传》原本是用英文写的,是写给外国人看的,算是比较浅显易懂趣味性较强,跟我们之前阅读过得国内学者的专业性书籍相比,这书都让我们中文读者感觉更加轻松有趣。林语堂给我们展现的苏东坡是一个比较全面的东坡先生,不只是我们之前所了解到那些。

…… …… 余下全文

篇六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轼,一个我们熟悉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他的父亲和弟弟都和他同为唐宋八大家。在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我读到了一个真实的苏东坡。

苏轼的父亲苏洵,给他起名为苏轼,意在强调苏轼不要太张扬,以免遇到祸端。苏洵实在是有远见。知子莫如父啊。可是中国自古以来评价一位文人,首先看的并非是成就的大小,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坏,也就是他的人格。一个品格低劣的文人,即使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所以,一个人的人格可以说是他的名气的骨干。正因为苏轼的果敢刚强千年之后,而他的美名依然历代为人们所称颂,可谓家喻户晓。

苏东坡的人格虽然复杂多面,然而我认为也可以用“浩然之气”四个字来概括。所谓浩然正气,就是正大刚直之气,也就是人世间的正气。苏东坡即具有此种“浩然之气”,它致大致刚,激烈冲动,不可抑制,这种力量若辅以正义和真理,便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 一

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踱步,问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侍儿们分别说,满腹都是文章,都是识见。唯独他那个聪明美丽的侍妾朝云说:“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捧腹大笑,连胜称是。

“不合时宜”正是苏东坡那坚执性格的体现。

…… …… 余下全文

篇七 :苏东坡传 读后感

林语堂选集苏东坡传

昨晚熬夜将苏东坡传攻读完毕,虽不全是因为书的吸引力太大,却也占着很大的比例。

这本书读了很久,也许是因为林语堂先生的书耐人寻味吧,也许是因为我的文学底蕴还差的多吧!读到难懂之处总是需要仔细消化一番。不过最终也只读出了个皮毛罢了。 苏东坡,我们该用怎样的辞藻来形容他呢?文学大家,贤士,为官为人正直,伟大,乐观主义,也许最后者是他最大的特点吧

。 苏东坡,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排挤,当然也有少数的好运气,那便是英宗皇后的拔擢。

也许正义之士总是受人排挤的,他的一生几乎总是充满了贬谪,因为总有人要弹劾他,或是因为嫉妒,或是为了自保。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苏东坡会对他们有什么不利,他不会心胸狭窄到那般程度,他对为政似乎也没有那么大的兴趣。 虽然这样,但他却很体恤百姓,比如他的徐州时期,兴建工程等等。若不是他太体恤百姓,也不至于终生受人排挤。

他给后人留下的最有价值的,要数他的诗了,他的才华出众到我们无法想象的程度。

但是,我从苏东坡身上读出的最多的还是他的乐观主义,也许这才是支撑他一生的东西。无论身居何位,受怎样的排挤或者贬谪,他都没有放弃自己,或者饮酒作诗,或是修建农庄,清闲时就到朋友家去串门。真是悠哉悠哉!

…… …… 余下全文

篇八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

花了一个礼拜不到的时间,终于看完了苏东坡传,她就像我的一门作业,同时也是一门课程。它让我回到过去,了解历史,同时也了解文人的气魄以及丰功伟绩。但是与此同时,我也无法全部理解,因为他写出的文字如此高深,凭我一个礼拜的时间,是不能读懂那些文言文的,何况作者林语堂曾今用英语写完了这本书,这令我赞叹不已。

从苏东坡传里面我读到了关于苏东坡的官场人生。同时也穿插了他的家庭。他有三个老婆,有一个可以说是妾吧,但是最爱的居然是自己的一个表妹,虽说最后没有在一起。但是他们的心可以说没分开过。(仅仅从苏东坡角度来说)朝云是个不错的女孩。她就像达尔文的老婆一般。生平中没有一句反驳的话,他们的年龄也是差了很多,令我费解的是为什么他的老婆死的都那么快,早,不过他对每个老婆都还是很好的,朝云在他官场不如意的时候能与他共度。这也许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吧。

王安石,读过他的诗的人都知道他也是壮志难酬的一个伟大诗人。但是在苏东坡里面,它被看作是一文不值的无用之徒,也许他本人并不了解当时的政治,但是也可能是这本书的偏向,我还记得历史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文学文章千万不要相信。因为它带有写书人的色彩,不过还是能从这本书里面读到苏轼的过人之处,以及他如神仙般的作风。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