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军神》教学设计与反思

《军神》教学设计与反思

杨楼镇中心小学

一、教材分析

《军神》是西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的教学重点是感受战争年代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和老一辈革命家坚强的革命意志,并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军神》这篇文章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品质。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勤于动脑,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敢于质疑和乐于释疑的习惯,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都比较强。但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如想象力会不自觉地受到思维定势的约束,在感情朗读的同时不能完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等。

三、设计理念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教师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调动学生乐于探究的积极性,鼓起学生创新的勇气。

四、教学目标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能力】读懂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

…… …… 余下全文

篇二 :《军神》教学反思

潜心字里行间 品悟军神形象

——《军神》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五一小学 刘文娟

上完《军神》一课后,听课老师普遍认为这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一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训练点准确,教学方法科学恰当,课堂气氛和谐活跃,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得轻松、愉快。课后自我反思,这节课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和教学的。

一、充分考虑以学定教。

1、在备课的时候我就考虑到学生会对“为什么把刘伯承称为男子汉、军神、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产生疑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找出带有“军神”一词的句子,并让学生进行质疑,学生就提出了上面的这个问题,之后让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通过自主学习,与文本对话,小组讨论等方法,这三个问题迎刃而解。而后,我顺水推舟,引导学生针对沃克医生及刘伯承在手术前、手术中的语言和神态的句子来仔细琢磨,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在字里行间品悟军神的形象。

2、在这个问题的展开过程中,我能注意方法的渗透。比如人物的语言和神态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正面描写在侧面描写的烘托下更能突出主题等,这些不仅是对阅读方法的潜移默化,还可以对学生今后的人物描写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样的顺学定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 …… 余下全文

篇三 :军神教学反思

《军神》教学反思

反思主题:指导学生从动作、神态描写中体会刘伯承的疼痛,但对于刘伯承的语言描写拓展不够!

《军神》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品读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及情绪变化的词句,感悟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无论是课文的主人公还是课文本身,都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要将高大的军神形象带到三年级学生面前,让他们体会人物品质,并不容易。

所以我指导孩子们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课文中找不到一个“痛”字,如何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是教学的难点。我抓住关键词语“微微颤抖”“擦着汗”“担心”等词语引领孩子领会,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担心得双手微微颤抖,紧张得汗流满面,都是因为这场手术的特殊性,都是因为他生怕刘伯承承受不了这样的痛苦。可事实是刘伯承仍然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然后通过反复引读,让学生感受到写沃克医生的紧张、担心。其实就是从侧面烘托出了刘伯承坚忍不拔、坚强如钢的精神品质。

但是对于刘伯承在手术结束后可能和医生怎么交谈,我只是泛泛的指导孩子想象后回答,他们答得很简单,大多表现了对刘伯承的敬佩与赞美,其他的描述并不多。我没有对孩子的对答加以规整,他们也没能很好地联系课文描述。本是一个很好的语言训练的机会,但是稍纵即逝!在这个环节,应该将学生们零星的回答整合起来,引导孩子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充分讨论,说后写成文加深印象。

…… …… 余下全文

篇四 :军神教学反思

新视域下阅读教学的朝向

——《军神》一课的磨课感悟

不知何时,我们的母语教学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情智”“诗意”“智慧”“精致”??按常理,这样的品牌教学会成为一种引领,一种趋势,然而,在这个多元的语文时代,一线的语文教师却依然困顿迷茫、无所适从,尤其面对占比较大的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内容丰富,语文教师常会面对这样一个考验:一篇新课文就是一个新的开始。想要减轻这一重负,我们必须找到阅读教学的正确朝向。经历了课文《军神》的研磨,我深深感受到阅读教学也一样有章可循。

一. 得意,一次精神的洗礼

《军神》一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品读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及情绪变化的词句,感悟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无论是课文的主人公刘伯承还是课文本身,都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要将高大的军神形象真真切切地带到三年级学生面前,不是一件容易事。教师必须带领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在课堂上分两步来实施。

【课堂教学片段(一)】品读文字 感受坚强

(通过问题“刘伯承‘神’在哪儿?”引导学生找到三个相关语句:

A. 要动手术了,可年轻人坚决不愿意使用麻醉药。??年轻人平静地说:“能。”

…… …… 余下全文

篇五 :军神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及说课稿

《军神》教学设计

一、谈话入手,导入新课(第一课时)

1、同学们,战争年代,中国大地上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涌现了千千万万个像狼牙山五壮士、雨来这样的英雄,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一位堪称“军神”的人,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博得了人们的敬佩。 (联系本单元前两篇课文导入,体现单元的整体性。)

2、“神”在你心中是什么样子“军神”指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指名读、齐读。

三、研读词句,理解感悟

l、沃克医生为什么会发出如此的赞叹?默读课文,画出你最感动的语句,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上旁批。

(1)集体交流、研读、感悟。流程预设:朗读——谈感受——交流——品悟——感情朗读。

教师重点指导:感受疼痛、坚强

A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抓住:“一声不吭、紧紧、青筋暴起、汗如雨下、……越来越……、居然,,理解)

B “七十二刀”

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数刀数的?

师:一刀、两刀、三刀、四刀……足足七十二刀,手术经历了三个多小时。三个多小时,对于一个拒绝使用麻药的人来说该是多么漫长!七十二刀,刀刀连心啊,这对于一个拒绝使用麻药的人该是何等的疼痛!但是,刘伯承始终怎样?(一声不吭)“一声不吭’’怎么理解?

…… …… 余下全文

篇六 :军神教学反思

《军神》教学反思

词语的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对于词语的理解的方式,在《学会查“无字词典”》一课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要求,就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在词语的理解中,还应该贯彻词不离句的原则,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这一点上,学生理解起来还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更不要说通过词语体会词语所表达的人物的情感。今天在学习《军神》第一小节时,有两个词语需要学生理解:镇定,冷冷。在学习时,学生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很不到位,只能大概说出词语的意思,因此,有必要调整教学思路。在讲“镇定”一词时,采用如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词语的理解:1.词的字面意思;2.词在文中的意思;3.从课文的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刘伯承十分镇定,进而理解受伤的程度;4.通过这个词,你能看出刘伯承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这样做,学生对镇定一词的理解就更深入了。再如“冷冷”一词,如果只是让学生说说冷冷的意思,再让学生用“冷冷”的语气读,我想,学生们不一定能够读出来,学生读不出来,也就意味着对于“冷冷”一词还没有真正理解。此时,可以设计一个小环节:1.理解词的字面意思;2.在文中是什么意思,通过这个词,你发现什么;3.在平时的生活中,你碰到过“冷冷”的情景吗,自己说一说当时自己的感受。这样做,学生对“冷冷”一词的理解会更深入,就不会流于表面。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根本目标,最终的目标是学生在今后的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中能够灵活运用这样的方法去理解词语的意思。只有这样,学生才算是真正会学习。对于词的理解是这样,对于其他内容的理解也应该是这样。

…… …… 余下全文

篇七 :军神教学反思

《军神》教学反思

今天学习了《军神》一课,它讲的是刘伯承年轻时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去一个德国人的诊所求治,因怕损坏脑神经而坚决不用麻醉药做手术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刘伯承作为一个军人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

导入之后我先简单介绍了课文的背景,然后让学生回答刘拍承负伤后的发生了什么事。根据本课内容学生进行复述课文。找出沃克医生对刘伯承高度评价的两句话,然后提出问题:沃克医生为什么说刘伯承是真正的男子汉,是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称他为“军神”?接下来,通过读课文,找答案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求治前、手术中、手术后三个部分。我重点抓住刘伯承在这三个部分中不寻常的表现,抓住描写他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词语进行分析,并指导朗读。当学生能读出感情的时候,我想,他们就能够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到刘伯承那钢铁般的意志了。同时也注意了沃克医生对刘伯承态度的变化,并与刘伯承的表现相比较。总的来说整体效果比较好。尤其是到后半部分,分析完课文之后让学生再一次朗读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评价时,学生已能读出深刻的感情。 不过这节课中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1、虽然在教学设计时思路比较清晰,但在实际操作中个别地方还是感觉一点乱,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 …… 余下全文

篇八 :《军神》教学反思

《军神》教学反思

今天县教研室的吕老师来听了我讲的《军神》这一课,课后感慨颇多,记录如下:

这一课的教学总的来说是“课前踌躇满志,课中心急如焚,课后垂头丧气”。 课前踌躇满志。

应该说,我对于本文准备较充分,对课文钻研较透。不但对于叙述顺序如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较清晰,对以重点写沃克医生的神态来侧面衬托刘伯承钢铁般意志的方法了熟于心,而且设计也较新颖,设计含从谈话“神”到“军神”到“初读谈整体印象”到“从学生质疑中提炼核心问题”,还设计了亮点:让学生抓住直接写刘伯承术中动作神态的语句品析,进入情境,披文入境地反复读,读出层次,读出个性,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手术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带着所感所想再读文本,再让学生联系实际回忆自己手脚被刺破的例子,让学生对比刘伯承一刀一刀割掉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共割72刀,一共割3个多小时,让学生带着此感受读文本,最后还让学生闭上眼睛进入角色,老师数刀数,学生感受氛围,再把感受说出来。

课中心急如焚。

由于课前未及时布置学生预习,多少影响了学生的发挥,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把握。当课堂一进入正轨学生就对“军神”的猜测,对“刘伯承的了解”远未达到教师的预想时,我便开始有点急。而当给了学生3分钟初读文本后,他们对文本的把握和质疑又远未达我之预设(连个分术前、术中、术后三阶段都未说到,更别说对话描写和沃克神态描写)时,当学生质疑时,连个刘伯承为什么用假名都不会质疑,更别说沃克医生问真名时要打发护士关上门,为什么沃克医生神态会这么大的变化,以及为什么称“军神”。因为学生的表现之差距令我措手不及,而我“因碍于体现学生主体”不敢结果缺乏“主导、点拔、引导”,结果被学生热情的举手发言和不着边际的质疑把时间给耽误了耗掉了。其实一句“本文写作顺序能发现什么特点”便能提醒学生找到“术前、术中、术后之分”,一句“本文哪种句式较多”很容易找到“对话的写作特色”。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