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会计学知识点总结

前六章小结

一、资产类、成本支出类的增加记借方;负债类、收入类、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记贷方

二、存款核算 1、单位存款:涉及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单位通知存款等科目。存款属负债科目,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以活期存款为例

存入时: 借:库存现金 支取:借:活期存款——xx单位 贷:活期存款——xx单位 利息支出

贷:库存现金

定期存款,单位通知存款的核算类似,把活期存款科目改成定期存款,单位通知存款即可。

2、储蓄存款:涉及活期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等科目。同样,存款属负债科目,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以活期储蓄存款为例

存入时: 借:库存现金 支取:借:活期储蓄存款——xx人 贷:活期储蓄存款——xx人 利息支出

贷:库存现金

其他应付款——代扣利息税 因个人存款利息收入要交利息税(题目会交待),由银行代扣,为银行“其他应付款”科目 定期储蓄存款的核算类似。支取时若通过转帐方式,上面分录“库存现金改为活期储蓄存款” 从活期帐户转定期账户,活期储蓄存款减少记借方,定期储蓄存款增加记贷方

借:活期储蓄存款——xx人

贷:定期储蓄存款——xx人

3、存款利息计算: 计算出的利息计入“利息支出”科目

?活期存款利息按实际天数,“算头不算尾”单利计息。如遇利率调整分段计息

利息=本金×存放天数×日利率 (日利率=月利率/30=年利率/360)

?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息按存入日挂牌公告利率计付,不管存放期间利率是否调整。提前支取的部分,按支取当日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息=(固定存入额+最后余额)/2×利率×存期

整存零取类似,利息=(固定支取额+全部本金)/2×利率×存期

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存款每次支取利息=总利息/支取次数

4、银行计提利息时:借:利息支出

贷:应付利息

三、贷款业务 1、单位贷款涉及短期贷款(一年及一年以下)、中长期贷款、质押贷款等科目。贷款属资产科目,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以短期贷款为例:银行可以通过转帐方式将贷款发到贷款单位开立的帐户中。

发放时:借:短期贷款——xx单位 收回:借:活期存款——xx单位

贷:活期存款——xx单位 贷:短期贷款——xx单位

利息收入

中长期贷款、质押贷款类似,将短期贷款改为中长期贷款、质押贷款即可

2、个人贷款业务:个人按揭住房贷款业务

发放时:借:个人住房贷款——xx人 归还:借:活期储蓄存款——xx人 贷:活期储蓄存款——xx人 贷:个人住房贷款——xx人 借:活期储蓄存款——xx人 利息收入

贷:活期存款——xx房地产公司

3、抵债资产变现后的净收入记营业外收入,净支出记营业外支出

转为自用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待处理抵债资产

抵债资产发生的保管费用、灭失、毁损都计入营业外支出

4、贷款利息计算:贷款利息按实际天数计算“算头不算尾”按季结息,计收复利。

逾期罚息和复息天数也按实际天数计算,“算头不算尾”。罚息是对未还本金收取的惩罚金额,复息是对未还利息进行的惩罚金额,因为罚息率与复息率一般情况下相等,

所以逾期罚息=(逾期贷款本金+应收未收利息)×罚息率×逾期天数

5、计提贷款利息时:借:应收利息

贷:利息收入

贷款逾期时:借:逾期贷款

贷: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

计提贷款减值准备时: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核销逾期贷款时: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逾期贷款

四、1、银行之间的资金往来主要涉及帐户为:同城同系统之间用“辖内往来”

异地(非同城)同系统之间用“清算资金往来”

跨系统用“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同城票据交换清算”

资金来账以上科目记借方,资金往帐以上科目记贷方

2、“存放系统内款项”是下级行在总行开立的备付金帐户,用于结算和资金划拨,是下级行的资产类科目;“系统内存放款项”是总行核算时使用帐户,是总行的负债科目

这两个科目主要用于清算行与总行进行资金清算

3、异地跨系统汇划业务:?汇出行是双设机构,即在汇出行所在地有汇入行支行,所以先通过跨系统资金清算转入汇入行支行,再通过同系统汇划将资金转给汇入行,也就是“先横后直”方式。(“横”为跨系统 “直”为同系统)

汇出行:借:活期存款——付款人 转汇行: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清算资金往来 汇入行:借:清算资金往来

贷:活期存款——收款人 ?汇出行是单设机构,汇入行双设机构,即在汇出行所在地没有汇入行支行,所以先通过同系统资金清算转入汇入行同地区的汇出行支行,再通过跨系统汇划将资金转给汇入行,也就是“先直后横”方式。

汇出行:借:活期存款——付款人 转汇行:借:清算资金往来

贷:清算资金往来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汇入行: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活期存款——收款人 ?汇出行、汇入行都为单设机构,为“先直后横再直”方式,(自己补充)

4、?“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是商业银行资产类科目,可理解为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帐户。

收到人民银行罚息时计入营业外支出,通过转帐方式缴纳

借:营业外支出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调增财政性存款准备金时 转帐方式 :借:存中央银行财政性存款

调减作相反分录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5、“向中央银行借款”是商业银行负债科目,一般通过转帐方式发放和偿还。

收到借款时: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偿还时:借:向中央银行借款

贷:向中央银行借款 贷:金融企业往来支出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金融企业往来支出”可以理解为商业银行归还的借款利息

五、1、支票业务核算:适用于同城结算,?持票人、出票人在同一银行开户,直接转帐: 借:活期存款——出票人

贷:活期存款——持票人

?持票人、出票人不在同一银行,这就涉及银行之间的资金清算。

同系统用“辖内往来”,跨系统用“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出票人(付款人)开户行:借:活期存款——出票人 持票人(收款人)开户行: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辖内往来

贷:活期存款——持票人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辖内往来

2、本票也适用于同城结算,“开出本票”是负债业务,出票时记贷方,付款后记借方。 出票行出票:借:库存现金/活期存款——申请人(付款人)

贷:开出本票

出票行直接付款:借:开出本票

贷:库存现金/活期存款——持票人(收款人)

通过代理付款行付款:?代理付款行: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辖内往来

贷:活期存款——持票人

?出票行:借:开出本票

退票做相反分录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辖内往来

3、汇票用于异地结算,用“清算资金往来”帐户,“汇出汇款”是负债业务,出票时记贷方,付款后记借方。

出票行出票:借:库存现金/活期存款——申请人(付款人)

贷:汇出汇款

通过代理付款行付款:?代理付款行:若持票人在代理付款行开户,

借:清算资金往来

贷:活期存款——持票人

若持票人未开户,则计入“应解汇款”科目

借:清算资金往来

贷:应解汇款——持票人

?出票行:借:汇出汇款

贷:清算资金往来

活期存款——申请人/其他应付款——申请人 若汇票有余额,返回给申请人,转到申请人“活期存款”帐户,若申请人未在出票行开立帐户,转到“其他应付款”科目。

汇票退款,即把款项退回给申请人,汇票核销:借:汇出汇款

贷:活期存款——申请人/库存现金 汇票超过付款期限出票行付款,用“应解款项”科目核算

汇票付款:借:汇出汇款

贷:应解汇款——持票人

活期存款——申请人

多余款项返回给申请人,转到申请人“活期存款”帐户。

4、汇兑业务适用于异地结算,汇出行汇出:借:活期存款——汇款人

贷:清算资金往来

汇入行收到款项: 若持票人在代理付款行开户,借:清算资金往来

贷:活期存款——持票人

若持票人未开户,则计入“应解汇款”科目

借:清算资金往来

贷:应解汇款——持票人

退汇做相反分录

5、委托收款、托收承付、商业承兑汇票核算只涉及“活期存款——付款人”“活期存款——收款人”“清算资金往来”三个账户,

付款人开户行:借:活期存款——付款人

贷:清算资金往来

收款人开户行:借:清算资金往来

贷:活期存款——收款人

6、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银行,在汇票到期日向出票人收取票款时,先将票款从出票人存款账户划转“应解汇款”帐户,待承兑银行接到持票人开户行寄来的委托收款凭证及汇票时,从本科目将汇票资金转出,划转至持票人开户行。

客户交存保证金:借:活期存款——申请人

贷:银行承兑汇票短期保证金

承兑银行在汇票到期时收取票款的核算:

保证金划回:借:银行承兑汇票短期保证金

贷:活期存款——申请人

扣收票据金额:借:活期存款——出票人

逾期贷款——出票人(存款账户余额不足)

贷:应解汇款——出票人

承兑银行支付款项:借:应解汇款——出票人

贷:清算资金往来/辖内往来

持票人开户行收到款项:借:清算资金往来/辖内往来

贷:活期存款——持票人

7、银行同意贴现,借:贴现——汇票户

贷:活期存款——持票人

利息收入

贴现汇票到期收回票款,借:清算资金往来/辖内往来

贷:贴现——汇票户

贴现汇票到期未收回票款,借:活期存款——持票人

逾期贷款——持票人(存款账户余额不足)

贷:贴现——汇票户

 

第二篇:医学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

1. 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表

达和解释的一门学科。

2. 医学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及其有关领域数据信息的搜集、

整理、分析、表达和解释的一门学科。

3. 统计软件包是对资料进行各种统计处理分析的一系列程序的组合。

4.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5. 科研结果的好坏取决于研究设计的好坏,研究设计是统计工作中的基础和关键,决定着

整个统计工作的成败。

6. 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是对已知的样本(或总体)的分布情况或

特征值进行分析表述;统计推断是根据已知的样本信息来推断未知的总体。

7. 医学原始资料的类型有: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

8. 计量资料是用定量的方法对每一个观察单位的某项指标进行测定所得的资料。

9. 计数资料是把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性质)或类别进行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数所得

资料。

10. 等级资料是把观察单位按属性程度或等级顺序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数所得资料。各

属性之间有程度的差别。等级资料的等级顺序不能任意颠倒。

11. 同质:是指所研究的观察对象具有某些相同的性质或特征。

12. 变异:是同质个体的某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即个体变异或个体差异性。

13.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总体。样本是总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个

体。

14. 抽样研究是通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对样本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推断总体的研究方

法。抽样误差是由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样本指标与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异,其根源在于总体中的个体存在变异性,只要是抽样研究,就一定存在抽样误差,不能用样本的指标直接下结论。

15. 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统计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16. 概率是某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或机会大小)的数值度量。概率的取值为0≤P≤1。

小概率事件是指P≤0.05的随机事件。

17. 频数表和频数分布图的用途:(1)揭示计量资料的分布类型。(2)揭示计量资料分布的重

要特征—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3)便于发现特大或特小的可疑值。(4)作为陈述资料的形式。例数大时,可以频率估计概率。(5)便于资料的进一步统计分析。

18. 均数应用于计量资料的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

19. 当资料呈正态分布时,均数位于分布的中心。

20. 每个观察值都加一个常数a,则均数为原均数加常数a;每个观察值都乘以一个常数b,

则均数为原均数的b倍。

21. 几何均数应用于对数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也可用于呈倍数关系的等比资料。

在医院中主要用于抗原(体)滴度资料。

22. 计算几何均数的资料一般不能有观察值为0,也不能同时包含正负观察值。

23. 中位数可用于描述任何分布类型计量资料的集中趋势,但对于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

的资料,中位数不利于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故对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应首选均数描述其集中趋势。

24. 中位数适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一端或两端无确定数据的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集中

趋势。

25. 极差与四分位数间距可用于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但都比较粗略,而四分位数间距

较极差稳定,他们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

26. 中位数M是一个特殊的百分位数,即第50百分位数P50,。百分位数是一种位置指标,

样本的第X百分位数记为Px,它表示将全部观测值X1、X2,?,Xn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后位于第X百分位置的数值。

27. 方差和标准差用于描述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28. 均数与标准差结合用于全面描述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29. 变异系数描述的是相对离散程度,无度量衡单位。用于单位不同,或虽单位相同,但均

数相差较大的资料间变异程度的比较。

30. 正态分布是横轴上方以均数处最高的单峰对称分布,以均数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正

态分布N(μ,σ2)中有两个参数:总体均数μ和总体标准差σ。μ是位置参数,σ是变异度参数。

31. 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是1,其分布有一定的规律,±1.64s内的面积为90%,±

1.96s内的面积为95%,±2.58s内的面积为99%。

32. 常用相对数有:率、构成比、相对比。

33. 率是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某一分率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分率变化。

34. 构成比是表示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某一部分构成比的改变将影响

其他构成比的变化。

35. 相对比表示两个有关事物指标,用以说明一个指标是另一个指标的几倍或几分之几。两

个指标可以是绝对比、相对数或平均数。

36. 应用相对数注意事项:(1)计算相对数时分母应该有足够数量即例数不能太小。(2)计算

合计率或平均率时,不能把n个率相加后除以n,应该绝对数相加后再计算相对数。(3)正确区分构成比与率,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4)相对数的比较应注意其可比性。对比组之间除了被研究的因素不同以外,其他相对数造成影响的因素应可能在构成比代替率。(5)样本率或样本构成比在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

37. 常用的标准化方法有直接标准化法、间接标准化法和反推标准法,简称直接法、间接法

和反推法。

38. 一般选择“标准”的方法有两种:(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较稳定的、数量较大的人群

作为“标准”;(2)互相比较资料中任选一组数据作“标准”。

39. 标准化死亡比(SMR)是被标化组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若SMR>1,表示被

标化组死亡率高于标准组;若SMR<1,表示被标化组死亡率低于标准组;

40. 计算标准化率的步骤:⑴根据资料所具备的条件选用直接法或间接法;⑵选定标准构成;

⑶选择公式计算标准化率。

41. 应用标准化法的注意事项:(1)标准化法只适用于内部构成不同影响到总率比较的情况;

(2)由于选择的标准不同,算出的标准化率也不同,但比较的结论一致;(3)标准化后的标准化率,已经不再反映当时当地的实际水平,它只表示相互比较的资料间的相对水平;

(4)样本标准化率也存在抽样误差,也需要进行假设检验。

42. 发病率是计算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数,而患病率是计算调查时点被调查人群

中的现患病例数。

43. 在一定期间内某人可能发病一次以上而成为多个病例,所以发病率可能会大于100%;;

而患病率不会出现大于100%的情况。

44. 发病率高的疾病称为多发病;患病率高的疾病称为常见病。患病率高,发病率也高的疾

病称为常见多发病。

45. 统计表一般由标题、标目、线条、数字和备注等部分组成。统计表的编制应:⑴重点突

出,简单明了,一张统计表至应包括一个中心内容;⑵主谓分明,层次清楚;⑶结构完

整,有自明性。

46. 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图、圆图、百分条图、直方图、线图、半对数线图、散点图、箱式图

和统计地图等。

47. 单个构成比的描述,可选用圆图或百分条图;多个构成比的描述和比较,宜选用百分条

图。

48. 普通线图适用于描述某项指标随某个连续型数值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幅度(绝对变化趋

势);半对数线图适用于描述某项指标随某个连续型数值变量变化而变化的速度(相对变化趋势)。

49. 箱式图通常选用5个描述统计量来绘制,即最小值、下四分位数(P25)、中位数(M)、

上四分位数(P75)、最大值;可用于描述某个连续型数值变量的分布特征,也可用于比较不同类别之间某个连续型数值变量分布特征的差异。

50. 均数抽样误差是抽样产生的由于个体差异所导致的样本均数与样本均数之间、样本均数

与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异。

51. 标准误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是描述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增加样本含量可减小样

本均数的标准误,从而降低抽样误差。

52. 参数估计是指用样本指标(统计量)来推断总体指标(参数)。估计方法有点估计和区

间估计,区间估计是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α,由样本指标确定的包含总体参数的一个范围。

53. 可信区间是指总体均数可能所在的范围。用于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意义为:总体均数在±t0.05,νS或±1.96S范围内的可能性为95%。

54. 在抽样研究中,由于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直接通过比较样本均数与样本均数之间、样

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间的大小得出结论,要进行假设检验。

55.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包括小概率思想和反证法思想。

56. 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作出某种假定(检验假设),然后根据样本信息来推断其是否成立

的一类统计方法的总称。用于推断总体参数是否相等。

57.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⑴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⑵计算检验统计量;⑶确定P

值,作出统计判断。

58. 单样本t检验的目的是推断样本均数所代表的总体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是否相同,它要

求样本取自正态总体。

59. 配对设计包括:⑴两个受试对象按某特征相同或相近配成对子,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

⑵同一受试对象给予不同处理或处理前后比较。它可以降低抽样误差,提高统计效率。

60. 配对t检验适用于配对设计的计量资料的比较,且要求差值服从正态分布。

61. 完全随机设计可以将一批同质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各组,也可以是随机抽取几组不同的

受试对象,观察其实验效应。

62. 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是推断计量资料的两个总体均数之间有无差别的

假设检验方法,要求样本来自正态总体,且两总体方差相等(方差齐)。

63. 方差齐性检验的适用条件是两样本均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方差齐性检验中的检验统计

量F服从F分布,有两个自由度,分子的自由度(较大方差)和分母的自由度(较小方差)。F值越大,P值越小。

64. 两个样本均数比较,方差不齐时刻选择:⑴近似t′检验;⑵通过一定的变量变换以达

到方差齐;⑶选用非参数统计,如秩和检验等。

65. Z检验适用于大样本资料的假设检验。

66. 第Ⅰ类错误:检验假设H0本来是成立的,经过检验后被拒绝了,即“弃真”。其发生

的的概率为α,为已知。

67. 第Ⅱ类错误:检验假设H0本来是不成立的,经过检验后被接受了,即“存伪”。其发

生的概率为β,属未知数。

68. 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⑴要有严密的研究设计;⑵选用的假设检验方法应符合应用条件;

⑶有统计学意义不等于有实际意义;⑷结论不能绝对化;⑸正确理解P值与差别有无统计意义;⑹平衡Ⅰ类错误和Ⅱ类错误。

69. 方差分析是一种以分析数据的变异为基础,以F值为检验统计量的计量资料的假设检验

方法,主要用于推断计量资料单因素k水平(k≧3)或多因素不同水平总体均数间的差异性,其前提条件为资料服从正态分布,各组方差齐。

70.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总变异被分解为3个部分,即处理组间变异、区组间变异和误差。

区组变异和误差两部分相当于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组内变异。

71. 两两比较的方法很多,常用q检验、LSD—t检验等;q检验适用于探索性研究,对每两

个样本均数都进行检验;LSD—t检验适用于事先有明确假设的证实性研究。

72. 常用数据变换的方法有对数变换、平方根变换、平方根反正弦变换、倒数变换。

273. X检验是一种以Χ2分布为基础,以Χ2值为检验统计量的计数资料的假设检验方法。 274. X值反映实际频数(A)和理论频数(T)的符合程度。

275. X检验的主要用途:⑴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率(或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别;⑵两变量间有无相关关系;⑶检验频数分布的拟合优度。

2276. 四格表X检验的注意事项:(1)当n≥40,T≥5时,用四格表x检验的基本公式或专用

22公式计算X 值;(2)当n≥40,1≤T<5时,需要用校正公式计算X 值; (3)当n<40或

2T<l时,不宜计算X 值,需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直接计算概率。

2277. 行×列表资料X检验的注意事项:(1) 行×列表X检验允许有1/5的基本格子的理论

频数小于5大于1,但不能有理论频数小于1。⑵如果有1/5以上格子的理论频数小于5大于1,或有一个格子的理论频数小于1,可采用以下处理方法:①增加样本含量:可以增大理论频数;②将理论频数太小的行或列与性质相近的邻行或邻列中的实际频数合并;③删去理论频数太小的格子所对应的行或例。

78. 依次增减四格表中某个格子(一般选用行合计与列合计均为最小的那个格子)的数据,

可列出周边合计不变条件下各种组合的四格表(一般可列出最小周边合计数加1个四格表)。

79. 非参数检验是一类不依赖于总体分布类型的检验,即在应用中可以不考虑被研究对象为

何种分布以及分布是否已知,检验假设中没有包括总体参数的一类统计方法。

80. 秩和检验的适用范围:⑴未加精确测量的资料(包括等级资料);⑵偏态分布且无法转

化为正态分布的资料;⑶分布不清的资料。

81. 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用于配对设计计量资料差值的比较和单一样本与总体中位数的比

较。

82. 直线相关是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两个随机变量x和y有无线性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

方法。

83. 相关系数是描述两个变量间线性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方向的统计指标。相关系数的符

号表示两变量的线性相关的方向。其特点为:⑴相关系数r没有单位;⑵取值范围在﹣1和1之间;⑶r为正表示正相关,r为1表示完全正相关;r值为负表示负相关,r为﹣1表示完全负相关;⑷r绝对值越接近1,表示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越高;越接近0,则相关关系越不密切。

84. 相关分析的前提条件:两个随机变量;散点图呈线性相关;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

85. 在有相关关系时,根据r值判断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⑴|r|≥0.7,两变量有高度

相关关系;⑵0.7>|r|≥0.4,两变量有中度相关关系;⑶|r|<0.4,两变量有低度相关关系。

86. 直线回归分析的前提条件:⑴线性:两个变量间存在线性关系;⑵独立性:任意两个观

察值互相独立;⑶正态性:应变量y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⑷方差齐:给定x后,应变量y的方差相等。

87. 等级相关应用范围:⑴不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或偏态分布;⑵总体分布类型未知;⑶原

始数据是等级变量。

88. 对同一资料,相关系数t检验与回归系数t 检验效果相同。

89. 决定系数r2决定回归效果的好坏,r2越接近1,回归的效果越好。

90. 直线回归方程:y=a+bx其中a为回归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⑴a>0表示直线与纵轴

的交点在原点的上方;⑵a<0则交点在原点的下方;⑶a=0则回归直线通过原点;b为回归系数,即直线的斜率:⑴b>0表示直线从左下方走向右上方,即 y随 x的增大而增大;⑵b<0表示直线从左上方走向右下方,即 y随 x的增大而减小;⑶b=0表示直线与 x轴平行,即x与 y无直线关系;⑷b的统计学意义是x每增(减)一个单位,y平均改变b个单位。

91. 实验设计的特点:⑴研究者能人为设置处理因素;⑵受试对象接受何种处理因素或水平

是由随机分配而定的。

92. 医学实验设计包括处理因素或研究因素,受试对象和实验效应三个基本要素。

93. 常用对照的形式为空白对照、安慰剂对照、实验对照、标准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

及历史对照等。

94. 随机化包括随机抽样和随机分组,随机抽样指保证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

被抽出来作为样本;随机分组指保证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

95.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随机、重复、均衡。

96. 重复是指研究样本要有一定的数量,即在保证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可靠性的条件下,确定

最少的样本例数。

97. 均衡原则又称齐同对比原则,指实验组和对照组或各实验组之间,除了处理因素以外,

其他一切条件应尽可能相同或一致。

98. 完全随机设计又称随机对照试验,属于单因素研究设计。

99. 样本含量估计需要确定四个基本因素:α、1-β、σ、δ。α、δ与样本含量成反比,

σ(或s)、1-β与样本含量成正比。

100. 剂量反应是实验物质引起实验动物总体中产生某种反应的剂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