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总结

“因材实教”的教育方法,充分体现了尊重个人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我分析了原因,找出突破口,尝试着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经验,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共同发展、共同提高,我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循序渐进,以取得最终目标的实现。

一、要求的针对性

优等生一般的来说,成绩好、头脑活、能力强,学习一点即透,是班级的中坚力量,是老师的宠儿。对于他们我都是严爱。要求比其他同学更加严格,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为班级做出贡献。中等生一般基础知识较好,但创造性学习相对差一些,但有潜力,容易进入优秀行列,同时也容易掉队,对于他们,我不马虎、不放松,在严格要求同时关爱他们。而后进生,他们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够好,自信心不足。在教学中我不摒弃他们,不歧视他们,反而更加关爱他们,鼓励他们,多表扬、少批评,把他们的点滴进步作为他们成长的足迹。对他们低标准、低要求。就这样在教学时根据实际情况我对不同层次的同学采取不同的要求,收到了实效。

二、作业的针对性

作业是我们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我们巩固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在实际教学中,优、中等生一般都能按质按量完成作业,而学困生在作业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经常发生不写作业、作业拖拉、作业脏、乱等现象。我分析了原因,大部分学困生由于长期“亏欠”,基础知识十分薄弱,到了中高年级以后,越来越感到作业的难度,久而久之,产生了畏惧的心理,最后干脆“破罐子破摔,”反正写不来倒不如不写。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对于学困生,我只设计一些简单的基础方面题目,对于中等生,我设计一些难度一般的题目,而对于优等生我设计一些有些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就这样不写作业的现象越来越少,学困生的成绩也慢慢的得到提高。耿旭东同学就是很好的例子,他长期不写作业,问他他说写不来,为了让他改掉这个坏习惯,我让他每天作业只做一到两题,选自己做得来的做,久而久之,他改掉了坏习惯,成绩逐步得到提高。

三、评价的针对性

在现实教育中,我们大部分教师喜欢优等生,讨厌学困生,不能给予人文的关怀,从而造成学困生的心理的自卑。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不采取一刀切的办法,不以成绩为唯一标准。采取了评价的多元化,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多用激励的话语,从而激发他们上进的信心。例如在课堂提问时,对于优等生我在肯定的同时提出修改意见,而对于学困生哪怕开了口,我都给予表扬。我还设置进步奖,让中等生与学困生也有得奖的机会,就这样大大地激发了中等生与学困生的学习潜力。

我们需要鲜艳的百花盛开,但我们也需要柔嫩的小草也能茁壮成长。我相信只要我们浇灌爱心,每位同学都能得到发展,都能成为参天大树。

 

第二篇:分层教学总结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总结

灵璧县黄湾中学

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本人在任职期内,对学生的指导十分重视,不同层次的教学,真对其特点,采取对症下药,因人而教的方法,达到其共同提高的目的。经过这几学期的分层教学,我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多收获,同时也发现了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一、了解学生,区别对待

学生的个体是有差异的,他们受到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也不同,学习习惯、品德素养也不一样。要做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就需要我们去了解学生,只有了解他们,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区别对待、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才能使学生不会丧失学习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成为教学的主体。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检测、提问、观察以及与学生谈心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把它分为三类:即A优秀学生、B良好生、C“学困生”,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对优秀生,要求他们在熟练掌握教学知识的情况下,提出引深问题,让他们思索探讨、交流,从中悟出更深的知识,实现教学的“再创造”。 对学生成绩良好的同学,我要求他们要熟练地掌握知识点,能很好地运用知识点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让他们达到对知识的融汇贯通,激励他们的竞争意识,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对“学困生”我要求他们要掌握基本知识点,能运用这些知识点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并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争取达到理解性的掌握。

二、练习设计,分类指导

我在课后的练习设计时,通过精心设计,根据学生分层、分类设计练习题进行指导。“学困生”我给他们设计简单的练习题,一般的题目。引深的题目让优秀生做。把一般的选择题让良好生练习;把较难的探究习题 留给优秀生做,使他们在思考后自己独立完成。各尽所能,各收其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关心教育,一视同仁

在教育教学中,教好优秀生容易,教好“学困生”较难。最困难的还是“学困生”的转化。我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去感化他们。平时我对“学困生”不歧视、不嫌弃、多接近、多爱护、多与他们交心了解他们想什么、缺什么,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压抑感,让他们与我敞开心扉交朋友。通过交谈,发现他们要求上进的动机。我在教学活动中把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回答,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在同学中“露一手”,把他们引到积极上进的轨道上来,让他们不断提高。平时,我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给他们“开小灶”,并组织优秀生帮助他们,组成一帮一的阵形,让“学困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他们的转化。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这样既能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学好数学、完成学习数学的“再创造”,又能促进“学困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逐渐转化,使他们不会丧失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使中等生增强竞争意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不断优化,这样就能使每位同学,都能获得应有的发展和提高。

1、备课分层法。同一个级组不同教学班中,抑或是同一个教学班中,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接受能力及智力水平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主动考虑这些因素,无论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还是教学内容的讲述上,都要体现划一性与层次性,并要做到两者相辅相成,具体做法是:

(1)开学伊始,先让每个学生写一份意向书,针对本学科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提出需要得到哪些帮助及指点,制定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计划。教师将意向书归纳整理,作为分层教学的重要依据。

(2)师只需讲到“巴黎和会中国外交斗争失败成为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一般学生根据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便会全然明了,优生还会联想到,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的关系,提出运动爆发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除课本提到的这个原因外,根据所学旧知思索还有什么原因?根本原因又是什么?而个别差生的思索还会在“巴黎和会”这个名词上遇到障碍。这些情况多都在备课时预想到,并写于教案上以备讲课时使用。

2、上课分层法。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如何在教学中体现面向中等、照顾后进、提高优等的分层教学原则呢?

(1)目标意识首先强化。讲课前向学生揭示本课教学目标,改变传统教学目的笼统划一、词意模糊、科学性及实践意义较差的特点。分层明确提出要求,如分A、B、C、D四个等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选择经努力所能达到的教学目标,发挥了主动性。

(2)教学程序合理安排。我借鉴江苏省射阳县分层教学经验,课堂结构采取“四分二全”的教法,即“分类自学--集体讲授--分类质疑--分类指导--分类练习--集体小结”。具体操作要点是:

尝试新知(优生及部分中等生)及补偿旧知(差生及部分中等生)的分类自学;作为中心环节的小结与讲授新课,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层次性问题,释疑与深化认识相结合的分类质疑,指导与练习,最后集体小结。需要注意的是:讲授中的异步教学要多为差生设置几个台阶,使其便于理解,对优生尽量让他们做到浅者深知,引发思索。再举“五四运动”这一节为例。“五四运动的意义”是本节重点,“意义”中有一句话“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本课的难点。怎样突破重难点?我在讲述时,让差生回顾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斗争高潮(识记),让中等生比较这些斗争与五四运动有哪些异同(类比),最后让优生答出五四运动所代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三次斗争高潮所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什么,即它“新”在哪里(归纳)?这样就运用了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方法,使差生弄懂了问题,优生锻炼了抽象思维,一般生加深了印象开拓了思路,。二是在提问与释疑中,要把握策略,让各类学生均有输出信息的平等机会,变平均主义为因材施教。同一个问题,尽量做到一题多问,在分类指导中对优生引导其多角度创意思维,合理、透彻地分析结论;对差生抽查掌握新知的程度,有效补救其知识系统中的缺陷并分析其错因指导其方法。使学生经过努力,均能达到会考要求,并向高考靠近。做到分而不“离”,合而不“死”,较好地解决了各层次间的矛盾,教师通过分类指导及时反馈信息,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调控,使各层次学生相互促进且均能学有所得。

3、作业分层法。好的教学手段,是“教、学、做”三结合,在作业的布置上,我也设计出三组不同的作业:针对差生的基础题;针对一般生的提高题;针对优生的拔尖题。批改时为鼓励差生或中等生,对他们做对了提高题或拔尖题要成倍加分,做错基础题后采取面对面批改方式给他们补课,再设计出一些类似题目令其完成;对优生可让其根据所学内容自行设计试卷,并写出答案展示解题思路。这样,不管何种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均有“尝试--矫正--再尝试--再提高”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均有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通过练习逐步缩小差生与优生的差距。

4、辅导分层法。课外辅导不是课堂的延伸,更不是学生负担的变相增加,我设立课外小组有两个目的,一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包括成立培优、辅差小组;二是我更加注重的,即充分利用历史课的特点,对学生们进行美的教育、发展其个性品质与创造力,包括学科联系、个人才能展示、综合实验操作等。例如学完“五四运动”这一节,在课外小组中展开以“五四运动”为主题的辐射性教学活动,具体图示为:

讲完“美国南北战争”,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表述方法展示对战前南方诸州的了解。可以写文章搞专门研究,可经画南方生活的插图,可制作种植园布局图,可研究一下当时的时装,还可以《飘》为主题的芭蕾舞音乐与舞台进行设计……多方位多层次的活动适应了不同学生的兴趣、特长与潜能。

5、考核分层法。考核是教学检测的必要手段,在每一次阶段性考核中,我的试卷都对学生的差异体现了不同的层次,做到难易搭配相适应,还要重视讲评并让学生参与讲评,鼓励与竞争相结合的机制,使我们的学科成绩不断有所提高并有所突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