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1-12月非计划性再次手术总结分析

XX医院

20xx年非计划再次手术分析整改报告 非计划再次手术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开支。而创建一个安全有效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减少医疗风险是医院致力达到的目标。“非计划再手术”能充分反映医院的安全与质量管理,医院要求手术科室对非计划再次手术进行统计并上报医务科汇总,并据此评价科室及医师的手术能力。现根据20xx年各科室上报材料,对我院 “非计划再手术”进行统计,并对所存在的问题做出以下初步分析。通过探索“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致力于提高医院手术病人的医疗质量、降低非计划再手术的发生率。

一、全院20xx年共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10例,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来分析,如下图:

1、切口裂开:是引起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常见原因,导致刀口裂开常见的原因包括:感染、营养不良、肥胖、缝合技术欠佳等。应根

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对于切口崩裂、感染,要积极控制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基础疾病,严格无菌换药操作,合理应用抗菌素;对于营养不良患者,术后积极加强营养支持,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皮下及皮肤的缝合,充分引流,避免留死腔。

2、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很复杂,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分为:吻合口血运不良;肠系膜损伤;吻合口张力过大,可影响血液循环;缝合技术问题导致吻合不良。吻合针距过大,容易渗漏,过紧过密,则影响血运,端端对拢不整齐,嵌入软组织等。肠道准备欠佳,感染腐蚀吻合口,患有糖尿病,营养不良或者长期应用激素等也可造成愈合不良。另外值得重视的其他危险因素是术后频繁剧烈的咳嗽,引起呼吸道压力的变化传导到消化道,致食管和胃腔内压力急剧变化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可使愈合过程中脆弱水肿的吻合口组织撕裂而形成吻合口瘘。

3、吻合口出血:吻合口出血原因可能与对吻合器的机械性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不当,致使吻合口粘膜切割失败造成撕裂出血;术中吻合口止血不彻底等。整改建议: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完善肠吻合器技术,保证吻合口无张力、有血供,必要时科预防性造瘘,术后积极营养支持治疗,保证患者能量供应。

4、术野出血:1例来自外一科,1例来自妇产科术后的内出血,此类原因的发生和止血不彻底有关,术中止血时对创面的结扎缝扎比电凝止血要牢靠;缝合切口前要再次检查术野。

三、从科室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来分析如下图:

1、外一科2例,1例行双侧胫骨干骺端内侧骨软骨瘤病灶切除术后,切口感染;1例行L1椎体侧前方减压术后椎管内血肿形成。治疗上术中及术后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出现感染迹象,早期抗感染治疗,术中出现意外情况,及时汇报科室主任或上级医师,早期采取补救措施。术中彻底止血,密切观察切口渗出情况,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下肢感觉、运到及大小便情况。

2、外二科6例,切口二次缝合2例,吻合口瘘4例,胃肠、肝胆外科术后影响饮食。老年患者较多,术后注意控制基础疾病,指导咳嗽、排便,加强胃肠外营养。合理应用抗菌素,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手术切口,及时酒精湿敷,有局部积液及时引流。加强胃肠外营养有助于促进吻合口愈合,减轻肠管负担;鼓励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减少肠粘连。

3、外四科2例,其中切口感染裂开1例,1例术后吻合口出血再次手术。改进建议:对于切口感染裂开,术中注意手术区域的无菌

操作,术后手术切口加强换药,根据病人个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抗生素预防感染;术中术前多讨论,对常见并发症注意预防;术中仔细操作,完善止血,医师间加强联系与合作;注意指导下级医师缝合切口。

4、妇产科2例,1例为手术切口裂开,术后7天发现腹部切口脂肪、筋膜层裂开约6cm。1例为广泛子宫全切除术,盆腔淋巴清扫术,双附件切除术后,盆腹腔引流管引流出新鲜血液,术中探查发现腹部引流管位置偏,腹壁下走形过长伤及肌层引起腹壁出血形成血肿。术中应严格遵循操作常规。加强术后病人管理,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减少影响术后切口愈合的因素。术后观察腹部切口情况及时发现,早处理,避免再次缝合。

整改措施

各科室根据本科室疾病的特点,加强总结与培训,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对当事医师进行培训,引起医疗纠纷或重大医疗事故者予以处罚。医院鼓励科室主动上报,对漏报的科室予以批评及处罚。

 

第二篇:20xx年1-5月非计划性再次手术总结分析

20xx年1-5月份非计划再次手术分析整改报告

非计划再次手术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开支。创建一个安全有效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减少医疗风险是医院致力达到的目标。“非计划再手术”能充分反映医院的安全与质量管理,医院要求手术科室对非计划再次手术进行统计并上报医务科汇总,并据此评价科室及医师的手术能力。现根据20xx年1-5月份各科室上报材料,对我院 “非计划再手术”进行统计,并对所存在的问题做出以下初步分析。朱志峰等报告[1]432例非计划再手术病例中,发生医疗纠纷共有13例发生率为3%。通过探索“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致力于提高医院手术病人的医疗质量、降低非计划再手术的发生率。

一、全院20xx年1-5月份共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10例,月份分布如下图:

图表1

二、分析原因:

通过柏拉图分析,其中术后出血、术前后诊断不一致(病理诊断确诊)等这些术后并发症是导致非计划再次手术的首要因素。通过总结各专科汇报的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1)与手术级别有关,手术操作难度大、复杂性强的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高;(2)与手术医生操作有关,手术医生手术操作不谨慎、大意、疏忽导致相连脏器受损或止血不彻底导致术后再出血;

(3)围手术期管理未落实,术前准备不充分、术后针对防范措施处理不到位等;

(4)与患者自身情况有关,患者年龄大、病情重、体质差、既往病史较严重者其发生率高。

1.并发症:有7例,分别为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切口裂开。术后出血者为行左侧乳癌根治术,术后5小时,发现皮下出血量较多,考虑为活动性出血。审批后行急症手术探查。此类原因的发生和止血不彻底有关,术中止血时对创面的结扎缝扎比电凝止血要牢靠;缝合切口前要再次检查术野。膀胱内出血4例,表现为尿管堵塞,行膀胱冲洗,未成功,需急症行膀胱血块清创术。切口感染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12天出现切口感染,经全科讨论后认为应早期行手术清创、VSD负压吸引,经审批后行再次手术治疗。术后感染考虑与手术室消毒是否达标;术中、术后严格无菌操作;术中是否充分引流,是否留有死腔等;是否合理应用抗菌素;老年患者营养状态及体质是否较差;患者是否合并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关。

2.手术前后疾病诊断不一致:上报3例,主要体现在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或恶性倾向的肿瘤。1例为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阑尾类癌,病变界限不清,需再次手术,经科室讨论,并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建议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另1例为患者行右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左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左侧甲状腺腺瘤,经科室讨论,并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建议行甲状腺根治术,经审批同意后再次手术。此类非计划再次手术与术者经验少、防范意识差有关,减少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环节。1例为膀胱肿瘤、前列腺增生,术后病理示前列腺癌,经科室讨论,并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建议行去势手术(切除双侧睾丸术)。

三、整改措施

1.为减少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防止此类医疗纠纷的发生,手术科室术前应

严格执行三级查房、术前讨论等核心制度,术前对患者的病情、生理、心理耐受及特殊情况等进行系统和完整性的评估,在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制订手术方案,认清并尽可能掌控各种手术风险因素[2].

2.加强手术者安全意识,如术中妥善止血,术中止血时对创面的结扎缝扎比电凝止血要牢靠;缝合切口前要再次检查术野。

3.加强科室间沟通,如甲状腺、乳腺以及术中探查包块高度怀疑肿瘤者,应联系病理科,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

4.加强手术室管理,如手术消毒管理,特别是重大、无菌条件高的手术,做到手术室消毒达标。

5.加强术者手卫生、防范感染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手术规程,不断提高手术技巧,保持有效的止血、最小的组织损失和异物存留以及消除手术部位死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换药应遵循“先清洁切口、再污染切口、最后感染切口”的次序,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6.加强体内植入物消毒、采购管理。

7.需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品种和注意事项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8.科室根据本科室疾病的特点,加强总结与培训,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对当事医师进行培训,引起医疗纠纷或重大医疗事故者予以处罚。

9.医院鼓励科室主动上报,对漏报的科室予以批评及处罚。

参考文献:

[1] 朱志峰,毛艾越,赵 越等,非计划再手术与医疗纠纷关系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xx,31(11)21-22.

[2] 杜元太,梁春琦,习 俊等。围手术期医疗安全的系统化管理初探[J]. 《中国医院》,20xx,116,2-4.

医务科 20xx-06-10

 

第三篇:外一科20xx年非计划再次手术总结

外科20xx年非计划再次手术总结

非计划再次手术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开支。科室对非计划再次手术进行总结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

一、 我科20xx年度前期可能对上报制度认识不够充分,上报率低,后期8月份上报0例,9月份上报2例,10月份上报0例,11月份上报0例,12月份上报0例,共上报2例。现图标如下:

从上表看,我科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情况主要发生在9月份,呈总体下降趋势。

二、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来分析,如下图:

一例为PPH术后便血

此类原因的发生有:

1、原发性出血主要原因有:1)、器械因素,如吻合钉或切割器质量太差;2)、手术者技术因素,如术后止血不彻底,术后吻合口部有渗血,压迫后不见出血而未行缝扎止血,或者术中止血不彻底或吻合完毕后动脉血管被压闭未缝扎,此类出血多发生在术后12 h内。

2、继发性出血主要由感染或吻合钉脱落引起。具体有:

1)、吻合位置过低,痔核水肿,张力过高引起痔血管破裂出血或内痔痔核过大,术中切除了部分肛垫组织,当患者用力解便时使个别吻合钉脱落致使黏膜出血;

2)、吻合口部分吻合钉松脱(肛镜检查出血时所见);

3)、吻合口下发生血肿;

4)、贫血、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致吻合口愈合不良,黏膜坏死致吻合钉脱落等。

通常的预防方法有:

1)、提高PPH手术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在操作过程中做到荷包缝合不宜过低或过高,过低易致痔血管破裂出血或吻合钉脱落出血,过高则痔核还缩效果有限,缝合深度应达黏膜下层,注意勿过浅或过深,以防复发或损伤周围器官。

2)、PPH术中发现出血点时必须严格止血,不可存在侥幸心理,结扎必须牢固,可以在3、7、11点常规跨吻合口“8”字缝合。

3)、PPH术后须抗感染及止血治疗,疗程为5~7 d为宜。

4)、患者PPH术后开始进食时,可予软化大便的药物和直肠黏膜保护剂,以减少大便对吻合口的摩擦出血。

一例为术后肠漏

发生原因为:术中分离粘连时误伤到横结肠,因损伤口较小,怀侥幸心理,仅行单纯缝合处理。改进措施:1.手术适应症要明确,腹腔粘连严重的患者不适宜行腹腔镜手术时第一时间改开放手术,不能存侥幸心理;2. 术中出现结肠损伤后应第一时间与家属沟通,告知病情,第一时间行肠造瘘术。3.术中操作要仔细。

非计划性再次手术是一个可控指标,降低非计划性再次手术不仅能够提升医疗质量而且对缩短科室平均住院日,防范医疗纠纷,提升科室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如下要求:

一是建立二次手术报告制度。从即日起病人二次以上手术实行报告制度,由科室上报医务部,不得缓报、漏报、错报、瞒报信息。科

室在对病人实施二次以上手术前,要认真组织术前讨论,科室主任参加并决定主刀医师、手术方式等内容。

二是加强围手术期全程管理。主刀医师应全程负责病人的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和术后治疗等有关事宜,要加强对术前检查、术后并发症处理等各环节的严格把关,对术后并发症预防做到有效防范,科室主任应定期查房,精心指导主刀医师手术操作。

三是要坚决落实术前讨论制度。科主任应参与并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所有手术方案必须经过充分讨论后方能执行。经治医师加强术前讨论管理,对病情诊断、术前准备、术式选择、术中术后并发症、意外防范预案、麻醉方式等要充分讨论,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充分评估手术风险,严把基础医疗质量关。

四是强化手术安全核对制度和手术准入制度。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巡回护士在麻醉实施前要认真填写手术安全核对表,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确保病人安全。严格落实手术准入制度,确保手术质量和手术效果,减少技术失误性医疗缺陷发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