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沙河沿中学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20xx-20xx(下)

根据学期初学校制定的小课题及各学科制定的小课题以及一学期以来各组对小课题的研究,现分别对各学科进行阶段性总结如下:

理科组: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有效提问能提高课堂效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

同一数学问题,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提出,提问的角

度不同,时机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样。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宽松的气氛,抓住每个提问点

提问的目的是点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必须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大胆参与,积极举手,不因为对错而顾虑。首先教者要面带微笑,语言亲切,幽默风趣,态度和蔼可亲,对回答好的学生要肯定赞扬,对成绩差的或对提问内容不能很好回答的,教师可以积极引导,让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地寻找回答中的闪光点,哪怕是芝麻大的闪光点,也要给以肯定,当然,对回答中的错误,不能无原则的赞美,不讲原则的虚情假意式的表扬,学生也是无法接受的。这样长久坚持下去,学生回答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教师的课堂提问才能收到实效。

其次,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点。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悬念或有趣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作用。

再次,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疑虑提问,精心设计适当的问题,循序渐进,就能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要从学生易错的地方设疑,这一点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2、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综观全局

设计课堂提问,教者既要做到胸中有教材,又要做到胸中有学生,既要考虑到知识传授的严谨性,又要考虑到学生活动的趣味性,既要考虑优生的能力发展,又要照顾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在全局观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往往是有效的。

常听到学生说,课堂上听得懂,下课就不会做;也常听教师说,我已经强调多次了,分析够透彻了,学生还表现出不明白,解题时还张冠李戴,表述时逻辑混乱等,教师的最后结论是学生笨。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全局观念,没有静下心来备学生,所提问的问题对学生能力培养不够,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备好两头课(教材、学生),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3、提问对象要全面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问题要有一定的层次,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问不同的问题,学生回答有错可让其他学生补充,必要时可展开讨论,提高优先,带动差生做到共同提高。

4、提问的时机要适时

问题提出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

与思维活动,促使每个学生在心里都拟出一个答案,当自己的答案与被提问的学生答案不同时,每个学生就可进行比较思考,进一步分析或修正,从而加深理解,养成思维习惯。

5、提问要严谨连贯

好的课堂教学讲究前呼后应,讲究起承转合,讲究生动流畅的美感。而以上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严谨、连贯的课堂提问来实现的。好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教材特色与教者思路的完美体现。课堂提问在设计上贪多求会或抛开教材与学生实际刻意标新立异,虽然花样百出,却让听课的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因此要让学生听得明白,学的痛快,首先教师提问的思路要清清楚楚,只有建立在清晰基础上的创新提问才是有效的。

6、提问要有拓展性,延伸课堂

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问”“会问”善于“发问”。学生自己经过深思后,提出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才是最有思考价值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是的,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问题,才是实现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教师提问的最高境界应是激发学生自主的发问。

7、提问要多样性

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回顾式”、“设疑式”、“逗趣式”、“求同式”、“刨根式”、“比喻式”、“福设式”、“求同式”、“伏笔式”、“层递式”、“分割式”、“扩展式”等等,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在设计问题时也要注意给常变换手法,切忌僵化来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即使是同一个内容在不同场合下进行提问,也要注意转换角度,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例如:??要使学生看到老师是如何提出问题的,这对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英语组: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完善。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训练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英语的交际水平。同时,科学合理的作业布置又会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起到及时反馈作用,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

作业设计要突出重点、难点,有利于实施英语教学目标,要有意识地设计和布置相关内容,使作业目标明确,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符合学生所学知识的能力水平。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动机。例如五年级英语My Family这一单元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扮演家庭成员,几个人一组自愿结合,扮演不同角色编写对话,在课堂进行角色表演。通过这种口头、笔头训练学生熟练掌握了所要掌握的句型。

二、作业布置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好任何一门功课的首要条件。因此布置作业时不能总是让学生抄单词写句子,这样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尽量使作业类型多样化,内容新颖,生动有趣,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英语课 Happy birthday 这一课时,让学生结合自己过生日时的具体情况进行讨论:有没有生日聚会( Birthday party),有没有生日礼物(Birthday presents),有没有生日蛋糕和蜡烛(Birthday cake and candles)。学生讨论非常激烈。讨论过后让学生画一画生日蛋糕和礼物。并让其家人过生日时唱一首“Happy birthday”,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新知。

三、作业布置要有精简性。

在提倡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必须把好作业的质量关。要精心选择和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习题,使作业少而精,但同时又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既巩

固了知识又锻炼了英语交际能力,不能布置超量作业。杜绝“题海战术”,否则学生产生厌学、逃避作业的心理就将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语文组: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就必须给学生一个空间,给学生更多锻炼的机会。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为了这个完美的结局,我煞费苦心,我认为这个完美的结局应交给我们的学生来完成。因为我们的《如何让学生自主性的进行课堂小结》这一课题,它关注的是以人为本,正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特点的差异,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记录他们的成长过程。而对于教师的教来说,则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改变了他们传统的教学观念,使教师更有效的使用教材,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现把这学期来的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研究现状做简要的汇报。

一、课题走进学生的课堂,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

自从课题实施以来,改变了以往课堂上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和兴趣。当我们把“课堂小结”这一任务交给学生来完成时,没想到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例如,以前的课前检查都是命令式的,现在我们在课前安排了“小结”这一环节,不再是立行公事的检查而是让他们自愿的对课前预习进行一个小小的汇报,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的较为主动,可以尽情的展示他们自学的收获。如:有的同学偏重于字词方面的学习,有的同学偏重于课文的阅读,有的则侧重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小结”,也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预设,可以及早地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很好的使用教材。而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自愿的和积极主动的,而且具有强烈的自主学习的愿望,而且还养成了良好的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其次是课节中的“小结”,虽然打破了常规的教学秩序,但它更多的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停下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在讲完了某一段课文的分析后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展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美读展示、问题讨论、问题探究等。通过学生的汇报,给他们提供了自我表达的空间与交流的平台,树立了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同时也检测了同学门对知识掌握的深与浅,便于及时调空课堂,及时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况。“课后小结”则是学生对知识的整合,是对自己学习的检验,总结。他们的畅所欲言让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给他们带来了学习的希望,让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课题走进学生的课堂,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学方法

(1)教学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学行为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不再是教学的执行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权,课堂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来参与,丰富了学习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

(2)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课堂小结贯穿于一堂课的始终:课前立行公事的检查变成了学生的汇报交流,课中的疑惑变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课后的小结给课堂增添了亮丽的景致。其实它的出现为课堂增添了花絮,使课堂变的有声有色。首先,课前小结打破了以往循规蹈矩的听写与检查,它给学生以自由表达的愿望,通过学生自我小结式的汇报,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如:对某个字的认识,是通过他们的自主学习去完成的,他有了学习的愿望,就有兴趣去记忆它,分析它,辨别它。这样通过自己的认知再将自己的所获展示出来就有一种骄傲感和自豪感。诸如对词语的理解也是一样,对课文的朗读以及感悟都是通过自愿的方式来完成学习的任务,所以说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和态度。

以往教师的讲述和设计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的,是一环扣一环迁着学生的鼻子

走,从不过问学生的感受,所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是十分了解,只是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学习和学生内心的感受。而我们的课题正好填补了这样的空白,“课中的小结”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驿站,给教师提供了了解学生的机会。如:朗读教学这一版块,读完了,老师可以去收获果实:“听了同学们的朗读很好,还有没有愿意再读的?”“你有什么感受呢?”此时,同学们的情感的学习闸门打开了,有的同学说“:某同学读的真好,我要向他学习”。有的说:“老师我觉的我读的也不错,我还想展示一下”。有的说:“我觉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这样的设计是对学生情感,态度的体现,也是对学生人文性关怀的一种体现。 课后的小结是对学生总的检验,是全方位的,是从认知,感悟,运用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的,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学生有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他们创新能力的一种培养。从而来提高他们的运用语文的综合能力。

回顾这学期来的工作,总体上已经进入了正常的运行轨道,但由于时间少,教学任务繁重,也给课题带来了一些影响,如:时间不足,课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总是浮于表面 ,还有待于强化,做真做实。

开题容易深入难,随着课题实验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困惑也越来越多,但我们会知难而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但我们相信,有凤凰母语教科所做强大的后盾,有教研室的任老师为我们雪中送炭,我们就有信心开展好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力争取得该项实验研究的丰硕成果,为新课改实验做出新的贡献,我们将以已经取得的成绩为动力,扬起风帆再前进。 综合组:

新课程强调以学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自主性和探究性。而以往的历史教学恰恰缺乏这些。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初中历史如何利用课堂导入创设情景”——的小课题研究。

一、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概况

我校于今年开始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为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我在本学期里进行了如下研究。

20xx年x月x日,政史地生组在刘淑杰组长的领导下在教研组 进行讨论,确立了关于“初中历史如何利用课堂导入创设情景”的小课题,并其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一致认为:好的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有机地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综合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示,真正体现出综合探究课研究、综合、探究的特点,真正使学生体验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极大地增加了教学的课堂效果。

20xx年x月——7月,我在组长和同组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实践,设计了历史传奇故事导入法、古诗词导入法、历史短剧表演导入等方式等等的尝试,并把情境创设、学习交流、合作探究、合作讨论、反馈融为一体,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探究性,使学生在这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感悟历史,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实践后和同行们进行了反复论证,并进行反思和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小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的几点反思

1、角色扮演

教学时,教师设置课前任务,学生提前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形成文字材料,上课时让学生展示劳动成果。通过设计任务,有助于学生扩宽历史视野,提升信息的判断能力和信息的运用能力。同时,课前准备由人物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理解教材内容也很有帮助。

2、情景教学

积极营造学生学习的历史情景,围绕教学目标,谴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对所授教学内容和意境进行生动的再现,拓展学生视野。

3、问题探究。

通过精心编写 “情境营造” 和一个个由浅入深、力度大的问题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强化了学生不断进行探究的内在动机,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并建构知识体系。

4、师生互动。

在学生演讲后,针对每位学生的表现,作适当的点评;在学生探究问题过程中,及时给予相应的引导和启发,尤其是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

5、创新思维。

创新性利用教材,设计出较为开放、较为新颖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讨论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设置主题讨论:近代历史上,要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需要哪些条件?中国当时是否具备这些条件?” 让学生自主组合,自主探究,深入思考,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合作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课。

6、发挥资源优势,历史教学资源丰富:古诗词、历史传奇故事、民间习俗、谚语、对联等等,教师要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巧妙地运用各种资源,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进之处

1、注意选择各种资料,恰当地运用。

2、注意课堂教学的调空,灵活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

3、加强对学生情景、态度、价值观的拓展和渗透。

4、加强网络教学的管理,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各种功能。

4、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作用,使其认识自己和历史课堂的密切关系。

我们的小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现在只是研究了一学期,在这一学期中,各位教师都能够脚踏实地的认真研究,有了一定的收获。在今后的研究中希望能够往更深层次进行探究。

20xx.6

 

第二篇: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大夼中学 吕俊璇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纷繁复杂、包罗万象,涉及人物、时间、事件、地名、国名、民族、条约内容等诸多繁琐的知识点。学生要学好历史,必须准确记忆这些基础知识,但因为繁杂、琐碎,记忆起来需要花费大力气,结果却不令人满意,经常会出现遗忘、记忆混淆等问题。在新课改的今天,如何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减轻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是摆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记忆是思维的仓库,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学科更是如此。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人如果没有记忆,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朗说:“记忆力就是效率的别名??是发明创造性的基础。”现在流行着记忆历史基础知识的这样一句话:“先死后活、死去活来”,其意就是只有先“死记硬背”掌握好基础知识,然后才能达到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但强调记忆并不等于要死记硬背,历史记忆有许多“窍门”,如谐音记忆法。通过谐音,给记忆材料赋予了双重意义。一开始,记忆材料就成双成对地进入大脑,并分别与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的不同层次相结合。等到我们回忆提取时,自然成了一条渠道,由此及彼,由彼及此。对那些零散的、毫无意义的材料进行谐音处理后往往能形成新奇有趣的语句,给记忆带来很大的方便。

二、对前期工作的回顾

1、启动阶段

充分考虑后,20xx年x月我确定了小课题——《初中历史谐音记忆法的研究》,并对课题如何开展进行了专题研讨,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1)经过必要准备在20xx年x月申请课题后,确定研究的主题。

(2)20xx年x月为准备阶段,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并申报立项;落实课题组织人员,分析学生历史学习现状;组织课题研究组人员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方案的内涵。

(3)20xx年x月—20xx年x月为实施阶段,进一步学习相关理论,积累甄选与本课题有关的材料、经验总结、论文等作研究借鉴用,进行谐音记忆法的研

究。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研讨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对实验对象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实验结果。

(4)20xx年x月为总结阶段。全面总结,整合研究方案、调查报告、课题论文等形成课题研究报告;组织课题结题报告会,接受上级检查、评估、验收;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在研究期间,边实践边提升,积极参加总课题组召开的阶段性研讨会,从实践到理论上争取逐次提高研究水平,升华认识。

全面总结,整合研究方案、调查报告、课题论文等形成课题研究报告;组织课题结题报告会,接受上级检查、评估、验收;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2、研究阶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每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人的教育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历史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 “谐音记忆法”是通过读音的相近或相同把所记内容与已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如我们在记忆自己不理解的事物名称时,根据谐音,结合自己的经历、遭遇、主观感受进行联想,创造出一个自己能够理解的新词来。这样,机械记忆转化成了意义记忆,一些生涩的名词被赋予了生动的形象,令人过目不忘。“谐音记忆法”是一种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

我们以初一、初二、初三历史课本为本,参考《历史课程标准》,《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有效教学》等,还通过多途径的搜集资料,整理、归纳、提炼谐音记忆的方法,总结了适合用于谐音记忆的部分内容。下面是对“谐音记忆法”方法与实例的总结与整理。

(1)谐音记时间。如中国古代史第四章第二节“唐朝的开国和盛世”中“李渊6xx年建立唐朝”可用谐音记作“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618)”。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五节“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中“洪秀全18xx年x月11**发动金田起义“可以记忆为:一代霸王武艺棒棒棒。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第三章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中第二幅插图“马克思”诞辰是18xx年x月5**,可用谐音记作: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直哭。

(2)谐音记人名。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中“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清朝爱国将领一览表”中的一些民族英雄,如关天培是在虎门英勇抗敌的,就简称为为“关门”;葛云飞在定海简称“葛定(搞定)”;陈化成在吴淞简称“陈吴(陈胜、吴广)”,连在一起就是“陈吴关门搞定”。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中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有刘伯承、贺龙、叶挺、朱德、周恩来等,取每个人名的字头,再根据谐音刘(留)贺(荷)叶朱(煮)周(粥),连在一起可记为:留荷叶煮粥。又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五节“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中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东王杨秀清、西王肖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分别取其中的一个字,再根据谐音,东杨(东洋)肖西(消息)云南北韦(纬)翼石(一石),连在一起就是:东洋消息,云南北纬有一块小石头。

(3)谐音记地名。如中国古代史第一章第五节“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中“战国兼并形势图”有关战国七雄的都城,可用谐音法记为:取灵芝(齐临淄)造罕丹(赵邯郸)研剂(燕蓟)寒症(韩郑)为大娘(魏大梁)除隐患(楚郢)庆还阳(秦咸阳)。

(4)谐音记国名。如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三章第六节“亚洲革命风暴”中19世纪上半期亚洲的半殖民地国家有奥斯曼帝国(土耳其)、中国和伊朗,可用谐间记为:土(土耳其)中(中国)医(伊朗),半治病(半殖民)。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苏联在19xx年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可用谐音记作:乌外有两只鹅(即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外高加索)。

(5)谐音记条约。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主要是割地)的内容,可记为:准许华工(出国)天(《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天(增开天津为商埠)陪(赔款一千八百万两白银)酒(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八节“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辛丑条约》的内容,可记为:前(通“钱”,即赔款四亿五)进(通“禁”,即禁止人民反帝)宾(通“兵”,即拆除炮台、派兵驻守铁路线)馆(使馆界)外(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商(修订商约)出(出自)新(辛)丑(《辛丑条约》)。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四章第

一节“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中19xx年中**“二十一条”主要内容,可用字头法结合谐音法记为“内东顾问焊警械、舅舅不让借钢铁”。意即:“内东”——承认**本在内蒙东部、东北南部的特权,**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特权;“顾问”——聘**本人为军、政、财顾问;“焊警械”——中**合办汉(焊)冶萍公司、警政及军械厂;“不让借”——中国沿海的港湾、岛屿不租借或割让他国;“舅舅钢铁”——“舅舅”谐“xx年”,“钢”谐“港”,“铁”指“铁路”,即**本延长两港口(旅顺、大连)两铁路(安奉、南满)的租期为xx年。

(6)谐音记事件。中国古代史第六章三至七节所涉及清朝康熙皇帝的十件历史大事,可谐音记忆法记忆为:男(谐“南”,南书房)丁(固丁数)班(赐班禅),不(谐“布”,《尼布楚条约》)孤(谐“古”,《古今图书集成》)单(谐“丹”,平定噶尔丹叛乱)?三(平定“三藩之乱”)更(更名田)叹(谐“台”,收复台湾)啥(谐“萨”,雅克萨之战)?

三、对本课题研究的几点思考

第一,在选择跟记忆的对象谐音的事物时,要尽量选择大家都熟知的事物,这样才会有普遍推广之意义。

第二,在个人进行联想记忆时,不必死搬硬套别人用过但自己并不熟悉的事物。如,在平原地区,有些人对“山巅”一词并不太熟悉,而对“雷鸣闪电”的印象却很深刻,因而可以把“山巅一寺一壶酒”改为“闪电一刺一捂头”。

第三“谐音联想法”不可滥用。凡事都用,反而会对众多的记忆对象造成混淆,同时,记忆规律还告诉我们:在单位时间内记忆的材料越多,遗忘的就越快,所以记忆的密度和份量要适当。

第四,用“谐音联想法”进行记虽然有趣、快速、牢固,但由于直接记忆的事物是从记忆的对象迁移出来的,个别字词可能不是“谐音”,而是“近音”或辅助成分。因此,必须经过反复对照和练习,才能达到满意的记忆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