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夹具设计课程教学心得

作者:冯海鸥 梁云

来源:《职业·下旬》20xx年第09期

机床夹具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对于职业学校的中技生来说,由于感性知识少,理解能力又欠缺,因而掌握起来有相当的难度。高技生理解能力强一些,相对学起来更容易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对此门课程的教学有以下心得。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要进行很好的引导,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夹具,在实习中接触过哪些夹具。机床夹具课程主要讲解的是专业夹具,同学们对此了解得很少。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应带学生去生产车间现场观摩学习,重点观看利用专用夹具进行的生产加工过程,让学生认识专业夹具的作用,相对于通用夹具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减少工人劳动强度以及扩大机床功能。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播放相关录像,让学生有所了解。

二、基本理论教学突出应用性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内容较多,基本理论和计算较分散,而课时有限。

对一般性的知识,如力源装置、分度装置等应简单讲,着重讲夹具的定位装置、夹紧装置、专业夹具设计等内容。如讲授定位装置,除学生应弄清各定位组件的适用场合、选择原则及非特定组件的设计外,应着重讲授各定位方式下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和计算方法。对夹紧装置,重点讲授各种夹紧机构的设计要点及结构尺寸的确定方法,且运用恰当的实例加以剖析。对专业夹具设计,重点讲授根据工件的特点、结构、使用要求等,运用定位与夹紧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分析。如在讲授专业夹具设计时,详细讲解车削夹具的设计原理、方法、程序、参数选择及其合理工艺结构,然后启发学生运用定位与夹紧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去分析其他的铣、镗、钻等机床夹具。这样,可使学生在较少时间内掌握必要的知识和设计技巧。

三、运用拆装实物、模型进行教学

在讲授机床夹具设计课程时,可运用实物演示并讲清工件是如何在夹具上定位夹紧的,使学生直接看到夹具的定位组件、机构及工件在其上的定位、夹紧的整个动作过程,搞清夹具的结构和作用及其使用状态,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实物、模型进行教学,学生对夹具的整体结构也有感性认识,并能很快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设计与工艺课程设计结合

夹具课程设计是机床夹具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将夹具课程设计与工艺课程设计同步进行,在工艺课程设计之后,从学生设计的工艺卡上确定学生的夹具设计课题,并从课题、设计要求等方面要求每个学生各不相同。一般以中等复杂程度的夹具为标准,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夹具设计,避免学生相互抄袭。完成后,再由指导老师进行审核,指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完成夹具设计的全部过程,从而使学生提高设计能力。

五、培养查阅图册、手册的能力

夹具设计的很大一部分工作量是查阅有关设计手册、图册,运用模拟法确定设计方案及有关参数。故在教学和课程设计过程中,应有意识引导学生多查阅有关图册和设计手册,让学生分析具有典型及实用意义的夹具图例,弄清图例中的定位与夹紧组件等的结构、表达方式,熟悉有关标准的定位组件、夹紧组件、导向组件的结构,使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能熟练运用手册、图册,提高自己的设计速度,从而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六、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强教学效果

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对教学的积极作用。通过课件、动画制作手段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夹具的结构。另外,可以将复杂的图样放大投影讲解,这样就可以解决在黑板上画得不清楚而且浪费时间的问题。而且课程设计的图样,三维效果也需要利用相关软件绘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鉴于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譬如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较难活跃课堂气氛等,也常采用板书方式,使学生对推理过程更清晰。另外,肢体语言给学生的启示将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知识的印象。

机床夹具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具有相当的灵活性。该门课程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定位组件、夹紧组件、误差分析以及结构设计的基础理论。只有真正地掌握了这些基础理论,才能设计出结构合理、符合生产要求的合格夹具,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技师学院)

 

第二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心得

机械设计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的核心是正确的思路,思路错了,设计就会失败。 正确的思路得出正确的方案,余下的就是查手册了。这是我这些年来搞机械设计的主要的心得体会。通过为期将近一周的没日没夜的课程设计过程,反复的修改设计,终于完成了一级闭式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过程,现在写起心得总结的时候真的是颇有感慨啊,在李雪梅老师刚开始在课堂上和我们说我们要做课程设计的时候,觉得课程设计是怎么一回事都不知道,似乎离我好遥远,我不认识它,它更不认识我一样,似乎感觉这么庞大的工程我是不可能做得出来的,但是迫于考试等等原因,我们当然很清楚这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所以刚开始时候真的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了。细节决定成败:这是在设计的后期过程中体会到的,在设计基本完成后的检查过程中发现有的细节甚至有致命的错误,会将自己在整个设计中的认真全部否决,就是老师反复强调了多次的端盖和轴承的那个部分画图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要卡到的地方结果还是没有注意,都已经全部加粗和标注好了之后,同学发现了此处错误,不得已又全改过一次,觉得浪费了很多时间。各种细节的完善都是对自己在本次设计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的一种肯定,这是对我今后的学习工作的一次实战训练。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

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做应变片的实验,你要清楚电桥的各种接法,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通过这次实验,我大开眼界,因为这次实验特别是回转机构振动AAA及谱分析和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需要用软件设计,并且用电脑显示输出。可以说是半自动化。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受易非浅: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实验前的理论知识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质料,如: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什么数据和怎样做数据处理,等等。虽然做实验时,指导老师会讲解一下实验步骤和怎样记录数据,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下去的,惟有胡乱按老师指使做,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