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高效课堂下如何养成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课题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高效课堂下如何养成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课题行政主持人: 张宏均

课题学术主持人:

课题学术负责人: 王晓忠

主持人所在单位:陈仓区慕仪镇初级中学(盖章)

宝鸡市陈仓区教体局教研室

20xx年x月制定

一、课题简介

1、课题由来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我们的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自主预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只有做好课前预习,那诸如课堂展示,交流,合作等环节才能顺利进行;同时预习的好坏直接影响上课的效果;课前预习也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由此,我们提出了“高效课堂下如何养成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2、课题界定

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指学生在课前能将导学案上的内容参照教材提前完成,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获取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3、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确定为提高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改变教师的教学习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研究,提高学生两种能力:一是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能积极主动完成课前预习的任务;二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面对新的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的能力。

4、研究内容

一是调查了解学生当前课前预习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二是分析制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三是探

索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升自主学习意识的有效途径。

二、课题研究情况

1、在理论学习中更新教育观念

我们采用了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上网、学习专著、阅读教育教学类刊物,学习有关问题转化的教育教学理论,写好教育随笔,积累教育智慧,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学习,努力从理论层面上引导教师对实验课题产生背景、科学依据、教育思想、实践价值全面把握,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

2、编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

编制调查问卷,并选择300个样本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当前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制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形成的主要因素。

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构建课题交流平台

进一步完善共营互惠的教学研究制度,拓展互惠的内涵,积极主动、坦诚无私地公开自己的教学与思想,在教导处的支持下,积极组织课题组老师参加各种教学观摩、学习、参观活动,也邀请其他学校教师参加我们课题组的观摩活动和研讨活动。

三、课题研究成果

1、理论成果

(1)我们初步提出的解决策略有:①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讲授预习的方式方法;②组织学生间进行交流、探究;以生活原理为载体,提炼出数学思想。③探索数学能力的提升方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

意识。

2、实践成果

(1)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课堂内外,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了较大的转变,学生有了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渐地学会数学化的方法,并自觉地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

(2)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校八年级数学成绩在上学期七校联考中位列第一,且超出均分10分;

(3)张晓光老师撰写的《高效课堂下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一文获区级一等奖。

四、课题研究的疑难困惑

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课题组参研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放得不开,担心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业绩,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充分。

2、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还是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后段设想

1、继续抓好理论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切实抓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对课题研究状况不断进行认真及时的调查诊断。

3、继续深入系统的开展课题研究,优化教学体系。

4、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互相探究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点滴,解决疑惑,交流经验。

5、加强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模式。 每学期课题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不少于10节,并互相评课。每位参研人员依照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对每学期每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课从环节、过程、师生地位角色、学生学习方式、参与达成状态、课堂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评课。

6、成果展示要具体: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等。

7、随时积累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以免遗忘。

 

第二篇:课题立项研究报告

农村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策略研究的研究报告 唐县北罗中学 桂一平

一. 课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实施多年了,其成效颇多自不用说。但是课程改革的提出是以城市为标准或范本而提出的,放到农村有很多的不适应:一方面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比以前大了很多;另一方面课堂的任务量也非常大给教师授课带来很大的压力;还有就是学生的基础普遍低并且参差不齐。众多的问题都把矛盾指向了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成了重中之重。而要提高课堂效率,势必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于是农村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应运而生。

我带领课题组在20xx年x月申报了保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并开始了《农村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及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

二. 课题研究的准备

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领会理念。积极学习,和高效课堂的研究接轨。把权力交给学生,从而使课堂发挥学生的“自主”和“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我们采用“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分为两部分“30+15”,即“展示+预习”。前30分钟的课堂展示内容是上节课的后15分钟加课下自主预习的成果,

而预习的内容正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

导学案是“循环大课堂”的核心要素,一般要具有以下要素: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三. 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策略。

具体研究的内容主要如下:

(1)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高效课堂教学规律。

(2)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4)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

课题研究目标:通过课题研究,逐渐摸索出农村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策略。

课题研究重点是:研究模式的推广。我们将在研究当中,主要针对当前农村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效率低、效果差、效益小的问题,选取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一边研究一边实践,提出具

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措施。

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及重要观点思路如下:

(1)教学准备的高效性。导学案。

(2)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自主学习。

(3)训练检测的高效性。表演、展示。

(4)课后辅导的高效性。生帮生,师帮生。

(5)学习评价的高效性。建立高效评价机制。

四. 课题研究的方法及过程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通过行动研究,积极探索课堂有效教学操作策略及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确立有效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体系。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的实施。

①行动研究法: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寻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开发与利用,探索实施有效教学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②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目前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找出影响学生发展、影响教学效率症结所在,找准研究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为。

③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

五. 课题研究的效果及成果

20xx年x月——20xx年x月期间是课题的前期准备阶段。

6月,课题组对课题进行更加充分的科学论证,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准备召开开题会,同时着手建立课题档案;

7月,拟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细化步骤和任务;制定课题研究的相关制度,明确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的原则、在循环大课堂模式下对学生的评价原则等;

8月上旬,组织课题开题,布置人员分工和研究任务;制定实施方案。

8月中旬,学习课题相关理论,收集有关循环大课堂模式、策略等方面的实验报告、交流论文、学术论著等资料,及时做好笔记并进行组内交流。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真正做到用理论来支撑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

8月下旬,制定调查问卷,开展对学生学情、教师教情的研究;继续研究教育理念,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积极开展循环大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式和操作方法的研究;

20xx年x月——20xx年x月期间是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20xx年x月,整理、反思上一阶段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绩,形成文字性资料,提高老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撰写好教学设计案例、写好教育日记(教学后记)、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等等。

20xx年x月-20xx年x月

聘请专家及时对课题进行指导,确保课题顺利进行。

在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进而充分发挥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课题设计方案,有计划、有步骤进行行动研究。不断实践,加强平时研究成果的积累,认真做好阶段性分析、反思与总结,最终到达课题研究的目的。

20xx年x月,第二阶段基本结束。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设计、课件、优质课的评比活动,力争出好成绩,反映出课题研究的成果。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理念下的教学设计的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撰写相关论文。

从20xx年起,汇总所有的实验材料,提出明确的大循环课堂模式的优势以及适合我校的大循环模式体系。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从20xx年x月起,最好能在更大的范围中验证实验成果。

之后,在以上成果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写出研究报告,召开成果汇报会。

六. 课题研究的问题及启示

 

第三篇: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已改)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

     20##年3月,《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组成立。从成立至今,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回顾本课题研究的历程,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1、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小学高年级“学困生”的研究,从非智力因素维度开发学习潜能,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诱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磨砺坚定的学习意志,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困生” 学习的有效性。

      (2)在小学数学高段的教学实践中把对“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以及转化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及时加以验证和补充,总结出能促进“学困生”有效学习的策略。

      (3)大力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提高我校高段数学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与转化“学困生”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课题研究的内容

      (1)对于我校高段数学学困生,调查其数学学习的基本情况和家庭教育状况,弄清学困生与家庭教育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的缺失。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很多孩子的家长外出务工,家庭教育由爷爷奶奶代替的情况较多,溺爱与漠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是一种普遍现象。

      (2)分析小学高段数学学科学困生的成因,探寻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和策略,原有的知识基础及学习方法。由于我校高段数学学科学困生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多数学生家庭教育,文化背景较差,生源素质低、学生学习状况差,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困难。

      (3)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的培养的研究;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对于我校高段数学学困生来说,任课教师更应该加强学法指导。当他们在学习中遭受挫折和失败时,需要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和方法点拔,及时进行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当他在学习上或行为中出现“闪光点”时,哪怕是课堂上或课下出现的点滴进步,我们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会到信赖、满意、亲切的情感,从而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学习中来,增强向优生转化的信心和勇气。

      (4)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研究;

      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动手动脑相结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变紧张压抑的被动接受知识为轻松愉快的主动学习知识,提高每一位学困生的参与意识,使每个学困生都能积极投身到小学高段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来。

      3、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从多学科多角度开展对我校高段数学学习困难的教育转化研究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准确把握研究发展的趋势。

      (2)调查研究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转化学困生的措施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富有成效。

      (3)行动研究法。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不断完善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形成一套转化学困生的理论框架。

      (4)个案研究法。我们主要是通过对学困生的跟踪分析,摸清他们学习困难的成因及转化效果,为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材料。

      二、开题以来做的工作

      1、研究准备阶段:(20##年3月——20##年7月)

      (1)学习有关学困生转化的理论,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针对“学困生的数量、学习状况、心理特征、家庭背景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同时初步研讨整体课题研究方案,并组织论证,确定实施方案。

      2、研究实施阶段:(20##年9月——20##年7月)

      (1)落实课题实施方案,开展针对性的研究活动。

      (2)学困生分类建档,探索并阶段性总结转化学困生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一年多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方案、细化目标,使课题脉络清晰,各成员的任务明确。研究中我校教师不断探讨、总结,努力将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有多人次分别获得市、校教学设计、评课一、二、三等奖,有多人次在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我们课题组成员能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而在这方面,有的课题实验人员显然还达不到这个要求,自身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仍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

      2、少数学困生虽然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具体转化过程中仍然有一定程度的畏难情绪,不能持之以恒坚持学习,转化效果不是很明显。

      3、农村学生缺乏家庭教育。尽管我们对数学学困生加强了教育和转化,但有些家长情绪化倾向较重,往往挫伤了学困生的自尊心,使得我们的努力半途而废。

      4、由于学困生转化是一项非常艰难而复杂的工作,当少数学困生经过老师多次教育与转化仍不能脱“困”时,教师有时会失去耐心,从而放弃对这部分学困生的转化。

      四、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在前阶段的研究中,在教师与学生对彼此关系的认识上都有了一定了解,经过初步实验,探索出在师生间的平等、合作、友好关系对课堂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遵循最初的课题研究思路,围绕前阶段遇到的问题展开研究:

      1、加强理论学习。继续将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活动、校本培训结合起来,多种渠道开展有效活动,以活动支撑和服务于课题研究。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保障,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将要加大课堂教学中的研究。

      2、切实制定好每学期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做到有目标、有计划,使研究工作有的放矢,稳步推进,促使课题研究向前迈进。在学期结束采取成果汇报制度。

      3、深入进行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大胆实验,研讨分析,努力解决教师教学设计与实际操作之间的矛盾,反复做好少数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有效防止学困生的反弹。

      4、做好家长的教育培训与沟通,努力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促进学困生教育与转化成果得以巩固和发展。

      5、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新问题。届时,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为确保本课题顺利结题创造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