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总结小抄版-职业道德

第一章 导论

1、理解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①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② 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③ 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④ 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2、道德的一般本质

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

① 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② 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具体而言:1.要爱岗敬业,勤于职守。2.要尽职尽责,奉献社会。3.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4.要文明竞争,友好协作。5.要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容:

(1)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尊重自我,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开拓创新;(4)严格自律,以身作则

第二章 教育劳动和教师职业道德 8、如何理解劳动对象的向师性?(可与第13题的②结合起来看)

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教育的这种向师性,要求教师必须从育人高度注意自身劳动的示范性。

9、如何理解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与第14题中“教师应做到”结合起来看)

★独立自治指大学作为一个法人团体不受国

家、教会及任何其他势力的控制和干预,有权自由、自主的决策和处理学校内部的所有事务。

12、现代大学精神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教育责任是大学教师必须首先承担的第一责任,在履行教育责任的同时,理所应当地应该把学术责任、把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问,作为自己必须承担的神圣职责和全部活动的基础。(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权。每位大学老师在享有高度的学术自由权利的同时要有能力实行“德性上的自治”。(3)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大学教师必须要积极投身到现实社会的变革与实践中去,把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4)还要树立起崇高的学术追求并养成独立的学者人格。既要以自己的方式积极主动的介入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职责,又要与社会保有心智上的距离,远离急功近利的浮法律关系: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因一定的法律事实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主体、内容、客体)

管理关系:教师对学生实施的教育、教学、指导等过程中发生的管理和被管理的行政关系。(强制性、民主型、放任型) 心理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和指导的实践过程中,师生间相互的认知、情感、意志、信赖状态、行为影响等方面的心灵感应关系。(传统型和现代型) 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和指导的实践过程中,师生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人相互之间所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在层次上具有差异性;在情感、角色期待上具有互动性;在评价标准上具有冲突性。

14、论述:协调(正确处理)高校师生关系的师德要求是什么?

① 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学习的主动权完完全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在教育过程中,教③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

当然,对道德一般本质的理解必须是辩证的,即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身的存在规则和发展规律;同时对社会发展有反作用,可以是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是消极的阻滞作用。 3、道德的特殊本质

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本质。其主要表现为: 首先,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具有特殊的规范性。1)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2)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3)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道德规范只有在为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内心自愿”时,才能加以遵守得到实施。

其次,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① 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 ②道德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的。道德作为实践精神是一种价值,是道德主体的需要同满足这种需要的对象之间的价值关系。

③道德主要是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推动人们改善这种关系,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

④道德不仅仅是价值,更是实现价值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⑤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道德的特点:特殊的规范性;广泛的渗透性;独特的多层次性;更高的稳定性;强大的自律性。

4、道德的基本功能: ①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调节人的行为并通过调节人的行为来调节社会关系的作用。道德调节主要靠舆论褒贬、习惯疏导、教育感化等,尤其注重于唤起人们的道德良心,培养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善恶判断能力,它通过评价、教育、指导、示范、鼓励、沟通等方式得以实现。

②道德的论证功能。指的是道德对自己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作用。

③道德的教育功能。指道德的教化作用。 ④道德的导向功能。指社会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方向性指导及其要达到的道德价值目标。

5、职业道德的概念: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形成和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品质。

6、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P15)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因此,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及其观念的灵魂,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2)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3)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动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7、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又称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怎样理解?

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我国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道德的规范体系。

① 教育劳动是以人为对象的创造性劳动,但这一对象与其他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对象不同,他是一个有意识的、有思想的、有主动性的人。② 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即客体)而出现的,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而出现的。③ 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过程,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一方,接受不接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操有某种主动权。④ 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还反映在劳动过程中的反作用特点。⑤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主体以其知识、思想品质作用于学生,那么学生作为客体,也随时以其思想、感情、见解、态度等,影响乃至改变着教师和教师的劳动。只有当教师的教育引起学生积极、肯定的反应时,教师的要求才具有积极的价值和作用。否则,学生会抵制教师的影响。⑥可见,教师劳动的效果、成效,不只是取决于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努力和能力。 10、如何理解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P31)(1)与社会活动其他部门相比,教师职业活动最具有创造性。这是由教育劳动的特殊性决定的。教师的劳动是自觉地、有目的地培养新的一代,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他的活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套用。各级各类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规定的各种教学大纲,只为教育工作提出最一般的要求,并不能解决教学实际中碰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必须由教师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3)教师劳动过程的创造性不仅在其规程、方式、方法上,在教育教学内容上也必须如此。(4)教育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塑造完美个性形象的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并不否定教师劳动过程中有一般的或普遍的规律存在。关键是要在创造性劳动中,根据具体情况因人因时因地来灵活地运用规律。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2)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深远。(3)教师职业道德调节方式更具有自觉性。

第三章 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11、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凝结而成的,为大学人所普遍认可并共同追求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 ★大学精神的内涵

(1)学术自由的精神。是大学作为“探讨高深学问之场所”的题中应有之义。 (2)独立自治的精神。

是指大学作为一个法人团体不受国家、教会及任何势力的控制和干预,有权自由、自主地决策和处理学校内部的所有事务。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大学的科学精神表现为热爱科学、追求科学,为科学献身的意志与情怀,又表现为一种不迷信、不武断、不盲从、不附和的理念与态度。大学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人自身的自由与完善为终极目标的价值信念。二者在价值上相互渗透,相互支撑。 (4)开拓创新的精神。 大学之开拓创新精神,一是指向科学研究,二是指向人才的培养,三是指向社会发展。 (5)理性批判的精神。

对社会现象持理性批判的态度。体现于三个方面:首先,从文化传递来看,大学是整理、选择、保存、传递和发展文化的场所。其次,从思想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是各种思想兼容并包、交相汇集的场所。再次,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大学是社会理想的制定者与实行者。

躁与浅薄。

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1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① 教书育人原则

确立的依据: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书育人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首先,教学的过程必然是育人的过程。其次,教好书要求育好人,育好人是教好书的保证;教书育人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的要求;

此原则要求: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按教育规律育人;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 ② 为人师表原则

确立的依据: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此原则要求: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坚持以身立教,德识如一。 ③ 教育公正原则

教育公正主要指教师在评价和处理教育领域或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各种事情时能做到出以公心,坚持原则,公平合理。

确立的依据: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教育公正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教育公正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

此原则要求:坚持真理(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增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旗帜鲜明地宣传科学,大胆地,积极地同谬误作斗争;能随时随地地修正自己的错误;要求教师能主持正义)、办事公道、一视同仁

④依法从教原则

★道德与法的关系:区别:产生时间、社会作用的特点、作用的范围。联系:遵循的根本原则相同、作用上相辅相成、交叉重合(特点、层次、作用范围)、相互转化。职业道德是法律和道德的结合点,是二者同一性的集中表现,依法治教既是法律义务,又是道德要求、道德义务。

⑤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基本内容: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化和职业化,它是调整教育过程中各种人际关系的道德原则。

应体现尊重人权的精神(保障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入学与机会均等、免遭歧视、特殊姿赋的教育权利、文化学习权利、为多元文化发展而教育的权利、为就业和流动而教育的权利、终身教育的权利、政治教育的权利、家长与学生及教师的权利;教育要尊重和保护一般的人权);应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确立的客观依据: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教育领域、教育过程重的贯彻;是处理教育过程中特殊人际关系的要求;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特殊地位。

贯彻要求: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同不尊重学生,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第五章 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

是根据师生关系实际发生的内容按其主要特点形成的一个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系统。 伦理关系——第一层次

教育管理关系——第二层次

心理关系、法律关系——第三层次 人际关系——第四层次 伦理关系:教师和学生以其各自的心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所形成的相互之间的辈分关系。(师生代际关系;师生朋友关系;师生代际-朋友关系.)

师的主导性的教育活动起了重要的外因的作用,但决定学生能否学好的,是他自身的内因。没有内因的响应,就达不到教育活动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1)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2) 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3)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② 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

尊重学生是教师有效实现教学教育的需要;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尊重学生人格,教师还应当学会克制;对学生的尊重,不仅表现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而且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 ③ 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 关心学生不仅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师生感情的需要。教师要扩大与学生的交往范围,积极参与他们的各项活动,在交往中增进师生的相互了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应遵循师德规范的要求深入了解学生,公正、无私、少成见,放下架子去接近学生,把握学生的内心思想活动,以适当的方法去教育、指导学生;理智地把握师生关系的密切程度,保持适当的距离.

④ 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 严而有理——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应当符合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符合教育规律;严而有度——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接受能力应有一个正确的估量,才能对学生提出符合他们实际情况,能为他们所接受的适度的要求;严而有方——教师多学生提出的要求必须有办法促使学生乐意地去接受、确确实实地去执行 ;严而有恒——所谓恒,就是坚持长久。对学生提出的严格要求不能时有时无,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第六章 高校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 15、论述: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要有适当的解释P117) ①关心集体

重要意义:团结和谐的集体对个人的意义:产生内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业务能力;提高思想水平;有益于身心健康;只有关心集体,集体价值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关心集体作为教师道德的具体实现路径:关心集体的教师应遵守集体纪律,爱护集体荣誉;应维护集体团结,正确对待集体矛盾;个人和集体发生矛盾,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关心教师集体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首先,教师所关心的集体是一种真实的集体。在这种集体中,个人的利益和价值就能得到较好的实现。其次,教师集体应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师个体利益的实现。 ②尊重同事

尊重同事的道德意义:尊重同事是尊重人的一般道德要求在教育劳动中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良好的教师集体的形成

尊重同事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首先,尊重同一学科的教师。其次,尊重不同学科的教师。再次,尊重优秀的和暂时处于后进状态的同事。第四,尊重持不同学术观点和教育思想的同事。第五,不同年龄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第六,领导与教师的相互尊重。教师要服从正确领导,支持领导工作;体谅领导,为领导分忧解愁;维护领导威信。同样,领导要尊重教师价值选择的权利;要尊重教师的个性;尊重教师的事业心;尊重教师的民主权利。 ③团结协作 概念: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事从学校和育人的大局出发,既能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个性风格,形成互相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