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阶段总结

《依托自主探究手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年级语文课题阶段总结

一、课题的提出

1、从社会需求看

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可持续发展观念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从教学要求看

《语文课标》明确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

3、从教学问题看

传统课堂教学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牵得比较多,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因而,如何正确认识指导与自主的关系对推进素质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基于以上情况的分析我们从课前预习、课上自主合作学习、课后拓展练习这三方面自主编写了《学生探究作业本》,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逐渐培养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平台,同时开展了《依托探究作业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题研究。

二、    课题的界定

首先我们先来课题中的“依托”的含义:就是依靠、凭借的意思。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做主学习,是不听命或依赖他人的学习。自主学习是有多层次含义的,包括两层含义:首先相对于教师对学生的控制而言,学生的学习不可能完全摆脱教师的控制而追求绝对的自主;其次是相对于“多元控制”而言,学生的学习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尽管这样,学生的学习也必须享有相应的自主性。所以我们认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针对学习任务,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特点,为保障学习活动能够依据其自身特点及学习内部规律的要求,充分发挥其学习潜能所必须的自主选择、自主决策、自主执行、自主评价和自主调控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以依托《自主探究作业本》的这种方式给学生一定的指导,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    教学模式

板块1:课前预习    

                   全方位掌握生字:音、形、意

                   形式(注音、扩词、解词)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形式(填空形式概括内容)

                   查找资料:标注已有资料重点、按提示查找资料

                   提出疑问

交流预习:自读课文生字读音词语理解重点句朗读小组解决疑问,再提出问题

板块2:课中学习   合作探究:针对学生疑问或研究题目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精讲点拨:重点段落学习

提炼总结:文章特点、写作方法等

                  重点训练:段落理解,口语交际、小练笔等

                  回顾课文内容,整理探究作业本

板块3:课后拓展   评价本节课学习情况

                   形式(评价表、小随笔)

                  每课积累:字词、句子、写作特点等方面         

四、课题研究

课前预习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为了了解学生在三段式这种教学中的情况和状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是我们中年级的研究重点。因此我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做了如下调查;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预习的好坏直接影响上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我认为,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课前预习不是老师的一句“回家预习某某课文”那么轻松和简单,在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之前首先需要老师清晰的把握年级段的差异,还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齐步走,那是一种苛求,也是对学生天性的一种扼杀。所以我认为没必要要求每一个学生每一次都那么完美无缺的完成预习任务,只要他们尽力去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内容就行了。最后就是提出预习的方法,使学生由浅入深的、由基础的到思维性的逐渐学会预习课文,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预习方法的引领

学生的预习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应该教给学生预习一篇课文的一般步骤,为预习活动构建模式,使预习活动有章可循。

1、                   一读:熟读全文,借助学习工具解决字音、词义的问题,争取做到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多字、不破读句子。

2、                   二读:再读课文了解课文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大概的掌握课文的内容,获得整体印象和感受。

3、                   三读:借助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料或自己查找的资料尝试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

4、                   结合预习探究手册进行预习练笔。

通过预习,学生能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但不可能理解和弄懂所有问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运用划划、点点、记记等标记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为课上学习的重点或课上提出的问题。这样,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的听课有目的性,带着问题来听课,提高听讲效果。课堂上及时质疑,及时得到释疑,对能在预习中提出问题的学生,老师多加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查找信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这一点也课前预习中的一项内容,就是使学生养成借助工具书和查找资料来帮助自己学习的习惯,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收集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课外收集和筛选和课文学习有关的材料,并在收集的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以往的学习中,往往是教师自己选出与所教内容有关的资料,发给学生,学生只要被动地接受就可以了,他们没有一个学习的时间过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这种查找、筛选信息的能力呢?如何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1、信息查找的要求。

在学生收集资料前,教师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收集资料,如预习课文后,有哪些疑问在课文中不能找到答案的,可以借助网络或者是课外书籍进行查找。学生在初读时,就会发现自己不理解的内容,然后他们就会根据自己的疑惑进行有目的地收集。这样的课前资料收集,对于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感悟文章的语言文字是非常有用的。

在学生收集资料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学会取舍,对于本课的学习有帮助的资料可以保存下来。教师帮助学生通过资料的阅读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使收集资料有始有终,为学习、为教学服务。

在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他们所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及时指导。比如,刚升到三年级的学生在开始学习收集资料时,很多学生往往无从下手,不知从哪些地方可以收集到资料。

2、信息查找的途径

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我们指导学生可以从书籍、网络、实地调查、向家长请教等多种途径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告诉学生及时的把所获得的信息记录下来进行整理,把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补充在探究作业本上,运用信息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信息查找的评价

信息查找的评价对发展学生信息收集的兴趣和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老师课堂上及时、准确的评价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在的教学评价方式应该是多元化的,可以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但无论哪种评价方式,都要让学生感受到评价者的公平、公正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这样,才能在评价中得到进步,共同提高,全面发展。

信息的收集是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自主搜集信息,最后通过课堂的交流活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就不再是讲解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指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搜集有关问题的信息,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学自主学习的能力。恰恰这种能力的培养正是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在预习这一环节每一课的探究作业本上都有提出疑问这一内容,这一内容的设置就是在培养学生会提问、能解决的能力。起初学生提不出什么问题其实是学生不会提问题,即使提了也是一些关于词语理解的问题,不是什么有价值的问题。这不禁使我想起法国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指所说的:“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义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明都应归功于此,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问个为什么。”可见不问一个为什么,什么东西也学不到。所以培养学生学会提问、自主提问是有意义学习的金钥匙。

1、培养学生提问的兴趣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提问的兴趣。

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长期以来剥夺了学生质疑的权利,学生对教师、教材的依赖性很强,对事物不会提个为什么,更不会去探究。可见建立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才能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因此培养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的去观察,去发现问题,然后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于是,我们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把班上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强弱生搭配,以强带弱,由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提出的问题具有实效性和创造性的可以得到小组加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激发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2)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的兴趣。

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掌握知识的主阵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发散性、探究性及有吸引力的问题,引发学生兴趣。如在教学三年级语文课文《一面五星红旗》一文时,了解课文内容后先让学生先找出老板对我态度变化的句子,然后让学生对比读提出自己的疑问,许多学生就会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最后请学生们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这是学生在对比读中自己发现的问题,又自己尝试在解决,这样做久而久之,学生就越问越想问,越问越爱问了。

2、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1)从课题中发问

课题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的概括,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眼睛,经常引导学生推敲课题,有利于学生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比如课文《画风》、《一面五星红旗》课题中就隐含着教学的重点和写作的目的,只要学生稍加注意,就能质疑:风怎么画出来?五星红旗代表什么?课文写了一件关于五星红的旗的什么事。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学习,就能抓住重点句、关键词,步步深入,解决问题。

(2)从写作特点上提问

   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的写作特点:前后对比、反复再现、首尾呼应、排比段式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课文这样写想告诉我们什么?比如:《一面五星红旗》这篇课文,“五星红旗”这个词贯穿课文的始终,在学习课文时先引导学生画出带有“五星红旗”这个词语的句子;然后带领学生仔细朗读;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你的问题和你的发现;最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从这些句子中同学们深深的认识到:五星红旗代表我们的祖国,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会用自己的生命来爱护国旗、热爱自己的祖国。

(3)在课文的重点段处提问

中心段、中心句是全文的核心,提问的内容应围绕文章的核心提出,而应是有层次、有针对性的。但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水平各不相同,所提问题的质量也不相同。比如:《画杨桃》一课的中心段是老师所说的那段话,但这段话较长:前面总结画杨桃的这件事,后面是总结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我们应懂得: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事物是不一样的,我们做事要实事求是。在阅读重点段后引导学生找到文章的中心句: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我们懂得了什么?这样不仅通过抓重点段中的重点句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还教给了学生抓重点句来理解文章的内容。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我们应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火花,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并在这样一个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起新的更高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途径有很多,这需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去思考、摸索、尝试,这需要我们不断丰富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真正做到:给学生一些自由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挥;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到得更多、感悟得更多、能力培养得更多。

 

第二篇:课题阶段研究计划、总结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实验工作的推进,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课堂重心也从教师转向学生,从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这一变化,带来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为了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把新的教育理念转变为自觉的教育行为,探讨教学规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深入研究教学评价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课题组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以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为主旋律,建立并逐渐完善了系列化的常规工作管理制度,为引领并营造学校的科研氛围而奠定基础;以深化课题研究为中心轴,充分发挥课题成员的作用,为造就一支具有很强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而起到了中坚核心的作用。

二、本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

1. 组织分工, 制定方案,为课题研究有效地开展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2.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讨初中语文教学指导思想,并分学段开展研讨活动,力求吃透理解教材编写意图。

3. 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各种方法、研究教学途径。

1)、通过语文教学活动,通过课堂展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2)、课题阶段研讨会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用以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找到新的生长点和支持性理论,有针对性制定研究方案和指导实践。

2. 行动研究法。要求课题组成员采用行动研究法对初中语文每单元各课时进行研究,在教学实际中探求最佳教学设计。

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我校有一支思想责任过硬、业务精良的语文教师队伍。课题组教师,学历达标,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实绩突出,他们多为县、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对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一定的教学实践体会和经验,有的成员曾先后参加过省、市、县课题研究,数篇论文在省、市、县各级发表或交流。为了适应新的课程要求,更好地用了初中语文教材,必须在教研上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的研究课题,此课题正好体现了这些要求。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总结

课题研究以来,全组语文教师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改革之中。我们以课题研究为契机,突破了陈旧的语文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建设一个策略,开展一组活动,形成一种模式,推广一种成果”为主要内容的语文课题研究系统模式。

课题研究取得的成就

一、明确职责、分工协作,为课题研究有效地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半年的摸索中,基本明确了课题研究工作的职责、任务,工作一步步规范,一步步有章可循;课题组成员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真正在学校的教学生命线中发挥了火车头的作用,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认可。

二、教学工作以课题为中心,营造学校科研氛围,体现自身的研究价值

回顾一年,课题组成员围绕《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着手进行了以下重要的工作:

1、通过语文教学活动,通过课堂展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体现特色,融入理念,注重指导,发挥了课题组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应该说,以这样的研究课推广、完善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无疑是有力的促进作用。那些个性化的做法,先进的理念,科学的设计中都能感觉到课题组集体的智慧在闪耀光芒。

2、课题阶段研讨会。课题组每次研讨会有中心,有主题,有结论,对于总结提炼课题实施中的经验,形成本校的语文教学特色理论有起着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研讨会中,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进行了总结,对实验过程中的困惑进行了探讨,对阶段实施目标的科学性,实效性及时地调整。应该说,每一项总结研讨,都能看到课题研究喜人的进展,都能感受到课题组教师求真务实,严谨科学的课题研究态度,课题研究根植课堂,研讨则将实践上升为理论,将教师的研究聚集在“潜能”,使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成果,操作成果及时地整理、完善,让课题研究在扎实中闪现认识成果的火花!

三,学生的语文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和延续。

通过与研究前状况的比较,学生学习语文热情提高了,体现在他们主动学习,有较强的自信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喜欢用普通话说讲故事、对话、演讲等。通过调查问卷和上期末检测成绩收集的各种资料进行比较,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课题组的教师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活动,提高了自身的教研积极性和能力,体现在学习、探索教法、提高自身素质、互相帮助等方面。老师们经常一起备课、互相听课、研究评价方法等。一种良好的教研风气已在课题组内逐渐形成。学生充分体验到老师鼓励的愉悦,极大地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树立了自信心,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受教师自身条件和学校条件的限制,也遇到了一些困惑,面临着不少的困难。目前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该课题的理论研究与分析,我们相对缺少专家引领,研究和思考缺乏深度。 二,课题研究形成的“建设一个策略,开展一组活动,形成一种模式,推广一种成果”语文课题研究系统模式,还没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实验。

三,课题研究中过分强调了学生认知策略的优化,忽视了情感策略的优化。

课题研究下阶段的对策

一、完善课题管理体制,工作一步步规范,一步步有章可循;课题组成员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真正在学校的教学生命线中发挥火车头的作用。

二,在下一个阶段的研究活动中,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多方面学习活动教学和教育方面的资讯,想方设法搜集各种相关的资料。有可能的话请课题组的专家、教授到我校进行听课、指导、帮助,争取能够按时完成我们的研究。加强对该课题的理论研究与分析,加深研究和思考的力度。

三,重视情感教育

1、实施情感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内在学习动力。

2、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绪,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自信心。

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还只是刚刚开始。大家必须看到成绩,明白后段工作的艰巨,要步调一致,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只有这样,课题研究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第二阶段阶段计划

当前,全国各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问题不少,步伐不够大。这就要求我们继续深入研究课程改革理念,把全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想,语文教师除了研究教学理念外,首先还应该对初中语文教学有通盘的了解,从全局上审视语文教学,让分散的各个阶段的教学能够有机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全方位地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面,我就语文课改初期教学谈一些我们不成熟的做法,敬请批评指正。

从纵向角度来说,结合我校实际,我们认为课改初期的语文教学可分为下面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1.参加初期课改先进理论学习

2.备课组学习研讨

通过理论学习,达到:

① 较全面地了解和深入理解课改理论;

② 了解外地课改动态,尤其是值得学习的先进经验和必须引以为戒的教训; ③ 了解课程总目标及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可能有一些老师对课程总目标很熟悉,却对各个学段的具体教学目标及要求不很了解,所以我们专门安排了一个时间来学习,让老师们了解初中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以把握好教学的具体标高。

④了解初中阶段语文教材的内容、结构、体例编系,让老师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语文教材;并深入研读教材,在独立钻研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研讨,为课改教学开好局、迈好步做充分准备。

⑤听取课改先行者的经验介绍,交流研讨,补缺补漏,取长补短。

二、教学初期研究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研究“学案”的编写,研究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学法指导。

设计和编制便于操作的“学案”是使用“学研练”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点之一。

“学案”编制主要遵循三个统一的原则:

(1)、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明确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相关知识介绍和实践应用情况的介绍,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促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本身的价值;或者通过创设一种特定的学习和问题情景,使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的作用和价值。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体现启发性原则,使“先学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导学的基本依据。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促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同时要防止对学生思维的不当约束,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

(3)、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预习案”的 编写应该服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预习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进一步明确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目的

(4)、教师不仅要求应该明确课程标准和教材知识的结构体系,而且还要求教师学习必要的教育和心理学理论,特别是有关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建构主义学习和教学理论,使教师在编写“先学学案”的过程中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增强“先学学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研究“学案”的设计程序,进行学生良好自学习惯的培养策略的研究

“学案”的落实则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理好“先学与后教”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学案”的作用、发挥“学案”本身的价值则是“学研练”的核心。“学、研、练”法这种借助于先学“学案”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主体性的教学活动,它要求尽可能缩减教师的讲授时间而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讨论和相互质疑。在实践操作中可以采用三种具体的教学程序。

(1)、诱导式:提问—讨论—归纳—练习

“诱导式”程序一般用于新授课的教学,就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提问和讨论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需教师做全面的讲解,也避免了课堂中过于沉闷的教学气氛,同时也可使教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归纳环节是在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的,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一般要求由学生自己来阐述最后的结论。

实际上,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这种教学环节的设计实质上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认识,完善和纠正各种错误的观念和观点。这种课型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

(2)、开放式:质疑—探究—小结—应用

“开放式”教学设计程序一般用于单元复习课,目的是为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学会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具体的问题解决活动,带有研究性和探讨性。此种课型的“拓展训练”中所涉及的知识往往是一些较难的知识点,所设计的问题也往往具有开放性,甚至没有唯一正确答案,要求为学生多角度的理解,以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在教学指导上常常采用合作学习和交互教学方式,教师一般扮演帮助者、启发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教师要充分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不受限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教学情境,提供必要的探究条件和手段,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或实验验证所学的知识和所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开放性“学案”教学不限于一个课时,也不一定全部在课内完成。例如:语文综合实践课。

(3)、诵读式:示范—尝试—评价—提高

“诵读式”程序适合朗读教学,“示范”,教师的范读对学生很有感染力。教师的语气、语调、抑扬顿挫、深情并茂对学生都有很大的触动作用。提倡教师的范读,之后课堂上学生朗读课文采用“齐读”,或个别读、默读。不反对用“齐读”的方式,而是如果目标指向于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并给予指导的话,还是指名读更为实在——可以获取真实的反馈信息。不动笔墨不读书,是语文教学要培养的良好的读书习惯之一,学生根据默读的目标和要求进行“圈点勾画”,才可以发现问题,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以上是我们课题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的语文阶段研究计划,有不成熟、不完善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虚心采纳,不胜感激。谢谢!!!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总结

感谢专家的点评,为我们的课题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就专家提出的“主客观条件、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估计不足比如“三案”的设计与呈现是相当耗时耗力的,那么如何坚持不懈要有客观的估计与应对。”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课题组作如下修改:

“三案”设计的解决。备课,要从重视“教”到关注“学”, 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力量,认真设计“三案导学”案。即“预习案”“学习案”“训练反思案”三案统一。采用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法。上学期期末放假前就布置下学期的备课任务,明确个人备课的单元。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教研组制定集体备课计划。 备课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每位组员本学期至少承担一次中心发言,集体备课之前先确立课题个人初备,确定主备人,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然后备组内集体研讨,相互补充,使得学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进行修正,形成共案;最后再进行教学实践,课后交流反思。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各人可依据本班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进行二次备课,使教案具有个性化特征。要求各备课组根据各年级的特点,以实用为原则,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

“三案”的呈现问题,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全力支持“三案”的油印工作。“三案”的设计既有教师的“教”案又有学生的“学”案,避免了定练习资料的问题,上课前就将学案打印发到学生手里以备学生提前预习,教师备个案。三案的编写工作是很辛苦的,只要我们本课题组的全体成员积极努力,坚持不懈,我们的付出是有成果的。 “课题的界定”中“三案导学” 界定为“是以预习案、学习案、训练反思案为载体,以导学为主线,以训练达标为手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不用过于详细的阐述。 “课题研究的目标”要有行为动词。可改为“形成‘‘三案导学‘‘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问题意识”;研究的内容不宜过大。课题组成员全员参与,在不断研究与实践中形成初中七八九三个年级每课的“三案导学”案,将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整合在一起。在教学中落实实施课题的方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针对问题展开研究。课题的突破,以三案导学”案为载体,形成课堂特色。课题实施方案进过专家指点多次修改,更加具体明了便于研究操作。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课题研究又迎来了新的一年。我校语文课题组计划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本课题为抓手,把创新的教育观念有机地溶入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主动地、创造性地学,把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一年度里,我们课题组的重点工作是继续上好以学案为载体的课,在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论文,让实践上升为理论。

二、本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

本阶段我们将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验,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理论研究。各个研究成员分工合作,并对在实践中进行提炼、分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理论。

1、语文教学扎实开展。

本年度我们课题组继续开展语文教与学研究活动。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课题组教师将继续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继续探讨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按要求、计划上好教学研究课。

2、 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中学生语文竞赛。

为了检验课题研究成效,我们课题组研究决定在本校举行一次语文竞赛,参赛对象是本校全体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3、 撰写论文

将实践跟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课题研究的常规活动之一,要使实践上升为理论,就要撰写相关论文。本年度,要求每个课题成员都撰写一篇以上课题论文。

三、主要观点 根据国家新《课程标准》精神:采用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用好《新课标初中语文》,使学生“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研究,能为学生提供较大的实践空间,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研究方法:

1. 行动研究法。要求课题组成员采用行动研究法对初中语文全册进行深入研究,在教学实际中探求最佳教学设计。

2.案例研究法和问题研究法。要求课题组成员采用研究的案例对初中语文每单元各课时进行研究,探求最佳教学设计,并采用问题研究法、去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课题研究。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总结

在本阶段,我们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验,又以实验推动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理论研究。不同的研究成员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并对在实践研究中所积累的原始资料进行提炼、分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理论。也有的运用经验总结法,对大量的实践进行系统的观察,并加以科学总结,获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取得了如下一些成绩:

一、课题研究进行情况

1、语文教与学研究课扎实开展。

本年度我们课题组继续开展了语文教与学研究活动。经过了两年的研究,想象作文研究课推上了新的台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课题组教师继续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继续探讨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按要求、计划上好教学与信息研究课。

2,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该课题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清楚看到,该课题研究工作的进展还存在很大的阻力,研究涉及的内容还很不平衡,至今还没有比较理想的关于词汇教学的教案、课件和说课稿。有些实验项目只是流于形式,既没有实施计划,又没有实验总结,虽然也做了一定的实验工作,但没有持之以恒,更缺乏理性的提炼和整合。很大部分教师教学任务重,同事之间竞争激烈,教学时间紧,没有把教学改革研究和教学实践统一起来的意识。一般认为搞理论和学问是教研员的事,对课题的研究没有热情。还有部分老师则认为搞研究没经济效益,不合算。也有部分老师确实不知怎么搞研究,做学问。

目前语文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有的教师有意识地组织了一些小组活动,但往往流于形式,学生中存在以下现象如:(1)学生缺乏合作学习习惯。(2)学生的合作学习时间不到位。(3)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二)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缺乏整体性

(1)小组比赛缺乏目标性。学生陷入了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为比赛而比赛。(2)学生课堂表现评价缺乏整体性。(3)学生课堂表现评价缺乏公平性。

二、课题研究下阶段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种种不足,在此提出今后在研究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1)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任何学习方法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需要老师科学、合理、耐心的引导,采用循序渐进的指导方法。为了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必须培养学进行合作学习的习惯。可以采用给小组记分奖励的方法,规范小组各成员的合作学习行为。

(2)让学生充分拥有合作学习的时间。教师应根据设计的任务的难易程度,充分给学生提供时间,让学生进行拓展思维,并且提供学生展示的空间,培养他们大胆用语文进行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全体参与合作学习。教学既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又要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所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求每个组员发挥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把任务内容设计成简单和复杂的不同层次,成绩差点的学生完成简单点的任务;成绩好点的学生完成复杂点的任务。这样,就把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也集中了。这样也有利于课堂的组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也就达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教师应把展示的机会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学好知识,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称赞的。每个学生都希望学好知识,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称赞的。每个学生都有集体荣誉感,都想为集体争光。只是有些学生胆子小,自尊心强,怕学得不好,展示的没有好学生好,不但不能为小组争光,反倒只会拖后腿,因而总是让给好学生展示。这时,老师应适时给予鼓励,不能歧视学困生,要发挥他们每个人的参与积极性。

(二)明确小组比赛的目的,公正评价学生课堂表现

(1)、明确小组比赛的目的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比赛的目的是学好语文,比赛只是一种学习语文的手段,是为了学习语文服务的。所以,教师在开展小组比赛活动的时候,一定不能只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迁就学生,只满足他们的比赛欲望,而是要强调比赛的目的是为了学好语文,而不是为了比赛而学语文。这种本末倒置的态度对学生学习是大有危害的。只有让学生明确了比赛的目的,才能真正发挥小组比赛的作用。

(2)课堂评价要有整体性。

回顾过去,我们的课题组成员硕果颇丰,我们既进行了经典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又进行了深刻的教育实践,深入思考,不断总结经验,在课题研究中,每个教师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我们相信寨圩镇初级中学语文组的教师能在今后的课题研究实验中经继续努力,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第四阶段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年度,课题研究已进入结题阶段,在这一年度里,我们课题组的中心工作是继续整理课题材料,上送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参赛论文,写结题申请,写课题结题总结。

二、本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

课题组成员利用中期研究成果,进一步验证、修改、整理出教案集、课件集、个案集、论文集,课题负责人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研究成果汇编成册。用以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找到新的生长点和支持性理论,有针对性制定研究方案和指导实践。

一、加强语文教与学课题研究力度,以课题研究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验证、修改、整理出学案集、课件集、个案集

三、修改论文,上送参赛论文。

四、整理课题材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研究成果汇编成册 三、设计创新之处

根据国家《新课程标准》精神:采用“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用好《初中语文》,使学生“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用”开展初中语文任务型教学模式研究,能为学生提供较大的实践空间,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对各种教学方法也有较大的包容性,适合多种活动类型和组织形式,不但适用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也适用学习语言技能和知识的活动;不但可以独立操作,也有利于合作学习。 课题研究进行了近三年,无论成功与否,我们相信,付出了,就会有回报。

第四阶段课题研究总结

几年来,本课题组全体成员继续积极投入“转变教学观念,研究语文教学方法” 的课堂教学改革之中。突破了陈旧的语文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建设一个策略,开展一组活动,形成一种模式,推广一种成果”为主要内容的语文课题研究系统模式。创造出了一套具富有农村气息的初中语文素质教学的新模式。

课题研究在本阶段取得的成就

一、加强语文教与学课题研究力度,以课题研究促进自身的业务水平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探讨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要让学生的语文水平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对课题组老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⒈课题组教师必须更新语文教学观念,适应社会变革

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有创新观念。教师在设计情景的过程当中才能发掘学生创造的潜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才能针对现状和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

2.课题组教师要有机敏的课堂调控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既动脑又动手,有个人的行为也有群体合作,处理不好往往会出现失控的现象或者冷场的尴尬。恰当的时候运用恰当的方式,让课堂活而有序,有发展又有高潮,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高度集中,达到高效育人的目的。

二、修改论文,上送参赛论文及获奖情况

论文是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我们课题组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在教研中提高自己。我们课题组成员在上一年度都已写好了与课题相关的论文,“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三、整理课题材料

这些年来,我们课题组所付出的劳动可以通过我们的课题材料来洞察。尽管我们的研究成果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感到欣慰。因为,在三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但提高了自身素质,还提高了教学教育理论水平,以实际行动改变了学生怕上语文课的坏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今后,我们还要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在课题结题后,还要继续探讨语文的教学模式,为我们的教学生涯写下辉煌的一页。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程序单一,学生单纯以语言汇报为主。

2,任务的量化有待进一步的探究,务使学生们的学习任务均衡。

3,作业的开放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学生学案的完成情况的检查方式,作业的完成的积极性的促动有待提高。

今后课题研究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种种不足,在此提出今后在研究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利用各种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1.教学方法多样化。

这虽然是个老套的话题,但是我觉得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认真备课,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学案。教学方法要多样化,让学生在玩、唱歌、做游戏、对话等形式中获得惊喜,从而使课堂充满乐趣。

2. 课下作业多样化。

课下作业不能是一味的完成学案,可以留一些开放型的作业。例如:收听语文广播,看报纸,收看电影。到街上收集有关与语文学习任务的相关信息,还可以做小报,同学们合作编语文小对话。还有不少同学反映写作题比较难,教师可以多给他们提供范文,让他们多练习写。这样的作业不是枯燥的,一成不变的,而是有趣的,具有创新意识的。这样可以使同学们觉得自己的周围也有很多关于语文的信息,让同学们有种置身于语文文化之中的感觉,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有所尝试,就等于有所作为”。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将带着心中的一团火,将课题研究进行到底!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争取课题按时圆满高水平地通过结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