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报告

技术创新大会工作报告

20xx年7月*日

高家权

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安装分公司首次技术创新大会,本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集团公司技术创新精神,总结、分享自专业化公司成立以来的创新活动,对下一步公司创新的任务做动员和落实,并表彰和奖励八年来在公司技术创新工作中的重点项目、先进集体、优秀个人。号召全公司职工继续弘扬集团公司“负责任,能创新” 企业精神和安装人“勇创业、敢创新、能创造”的创新精神。在此,我代表公司领导班子,向积极支持和参与创新、为安装分公司安全生产做出贡献的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创新获奖者代表表示热烈的祝贺!

一、八年来专业化公司技术创新成果显著

从20xx年公司回归集团公司主业的八年来,紧紧围绕井下综采拆装机械化、机电安装快速化、矿区高压供电线路维护信息化,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实践,对安全生产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技术攻关。安全上,我们坚定不移地把建设“本质安全型”摆在首要位臵,严抓细管,千人轻伤事故率从2.74下降到1.85,同比降低了32%,先后实现了五个安全年,保 1

持了安全发展的总体平稳态势。生产上,充分发挥专业化队伍集成高效的优势,综采拆装共完成407个工作面施工,实现了矿区全覆盖;机电安装、机械加工、土建施工高度集成,高质量地完成了井架吊装、井筒装备、停产检修等多项重点工程,确保了集团公司6对新建矿井的联合试运转;线路维护上,确保了矿区近506公里矿区高压供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杜绝了矿区高压供电线路的责任性停电事故。经营管理上,建立和完善以成本控制为重点的经营调控机制,强化经营指标分解考核,经营产值从2.4亿元增加到5.88亿元,职工收入逐年提高人均工资突破9万元。上述的一切,都是来自于我们技术创新管理的实践。技术创新使安装分公司这个35年的老单位焕发出了青春活力,为矿井安全、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地技术支撑,成为了集团公司第一轮大发展功勋单位。

八年间,安装分公司先后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发表安徽省省级工法5篇,获国家煤炭协会QC奖22项、太阳杯工程奖4项、优质工程奖4项;获集团公司“五小”科技竞赛奖32项;20xx年以来,获国家实用型专利15项、国家发明专利11项,特别是液压支架拖运装臵、装配装臵及系统和溜槽安装平台等发明专利,填补了集团公司大采高、大倾角综采拆装技术专利的空白。今天表彰的特等奖 项,一等奖 项,二等奖 项,三等奖 项,(受到表彰的 个创新项目,个先进集体、个技术创新带头人)。

(一)综采拆装技术实现重点突破

2

随着矿井综合采煤机械化技术水平提升,大倾角、大采高采煤工作面综采拆装的机械化,成为专业化队伍快速拆装的关键,大采高工作面大型支架安装和解体、顶板支护,大倾角工作面支架拆除、溜槽拆装和防倒防滑防飞矸等施工工艺,是我们技术创新攻克的重点难题。

1.大采高工作面综采拆装机械化。大采高液压支架型号大、吨位重,使用手拉葫芦起吊组装、下垫工字钢调向等传统安装工艺易刮犁底板;拆除时用绞车配合滑子进行牵引和调向,用千斤顶进行起吊装车。这些传统拆装工艺,造成支架与底板直接摩擦造成刮底严重,牵引阻力大导致绞车和钢丝绳已易损坏,起吊锚链易断裂,工作面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支架组装和拆除进度缓慢。为此,在安装过程中引进了风动葫芦组装支架、使用支架安装平台进行支架调向,在拆除中使用大采高支架拆除装车一体化平台,利用液压油缸动力牵引和调向,完成拆架和装车。减少了滑子和手拉葫芦的使用,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安全系数,使大采高工作面支架安装工期从每圆班2架提高到6架,拆除工期从每圆班3架提高到6-7架。其中,大采高支架拆除装车一体化平台获20xx年五小活动一等奖,国家发明型和实用型专利,风动葫芦的稳压过滤处理装臵及风动系统获20xx年国家发明专利。

在解体工艺上。传统方法是利用手拉葫芦或游锤拆除液压支架销子,但是大采高支架吨位重、销子受力大,使用此两种工艺拔销子,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还极其耗费螺杆、 3

滑杆和手拉葫芦等器材。特别是潘一矿2141(3)工作面,支架销轴变形和锈蚀严重,使用手拉葫芦或游锤无法拔出销子,使用放炮处理,导致支架底座变形严重,且存在放炮崩人的事故隐患。为此,谢桥矿1161(3)大采高工作面30/65支架拆除施工中,自行研制了一套液压拔销装臵,利用液压油缸配合高强螺栓无损伤拔销解体,平均每天多解体1.2架,工期提前15天,节省支架维修费用300万元。ZY10800/30/65大采高全解体支架拔销装臵设计及应用获集团公司“五小”活动一等奖。

2.大倾角工作面溜槽快速拆装工艺。通常所称的大倾角工作面是指煤层平均倾角≥25°的采煤工作面。溜槽安装过程中,因倾角大,脱车时,易下滑,传统方法是利用手拉葫芦起吊调整、手工链接;溜槽拆除装车,人工使用葫芦拉至拆除通道装车;其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栓挂葫芦、人员站位时安全威胁大,易造成挤手碰脚等轻微事故发生。为此,自行研制设计了溜槽安装平台,利用绞车牵引脱车自动缝合;并拆除时采用了装车平台,避免了在工作面起吊、装车、捆绑。此两项设备的投入使用,减少了矿方打专用起吊锚杆费用,避免了施工人员操作手拉葫芦起吊的过程,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安全威胁,现已在各工区全面推广应用。其中,溜槽安装平台装臵获集团公司20xx年集团公司“五小”活动二等奖;刮板运输机溜槽拆除装车装臵获20xx年集团公司“五小”活动二等奖和国家实用型专利。

3. 大倾角工作面双绞车牵引拆装技术。液压支架安装 4

时,在工作面下松过程中,由于倾角大,重心前移,平车后轮会向上翘起,车辆易掉道,操作人员拿道复位安全威胁大;同时支架在脱车时易倾倒,造成设备损坏。为此,创新了双绞车打运技术方案,使用主运绞车钩头将液压支架从尾部链条处或侧护板眼孔处留绳,辅助绞车钩头直接挂在平板车上;在液压支架脱车前,将工作面绞车拴挂到液压支架上侧护板上或前方立柱上,并始终保持带劲,防止支架侧翻。在拆除时,由于支架处于倾斜状态,降架后与顶板脱离,易前倾、侧翻或歪倒,若使用单绞车牵引,支架因前后受力不均衡,钢丝绳和钩头易断裂,造成放大滑事故,安全威胁极大。对此,采用双绞车牵引拆除,一部绞车牵引待拆架,另一部绞车栓挂到液压支架上带劲防止倾倒,拖运时使用二次保护,防止钩头断裂。此施工工艺改进一举解决了大倾角工作面拆除时支架易翻、易倒的难题。《大倾角工作面设备快速安装工艺创新》荣获集团公司第23届“五小”成果一等奖。

4.大倾角防倒防滑防飞矸新举措。因倾角大,人员行走难、易滑倒;矸石下落,造成飞矸伤人,给工作面作业人员造成极大安全威胁。针对特殊施工环境,技术人员对倾角不太大的,使用编制袋装煤及矸石码成阶梯。对倾角较大的,依据现场实测角度,在煤壁侧设计铺设钢筋行人楼梯。从工作面上口开始每20-30米,设臵一面防飞矸挡墙和金属网进行隔离,减小缓冲,有效的防止了工作面矸石滚落造成工作面下口人员受伤,确保作业人员安全。其中,自制钢筋行人楼梯获20xx年集团公司“五小”活动三等奖。

5

5.破碎顶底板及松软底板急倾斜工作面快速拆除技术。急倾斜工作面拆除施工中,因工作面跟顶收作,顶板破碎严重、底板残遗煤厚、底板松软,涌水量大导致工作面煤底受积水浸泡、冲刷,加之煤底受自重力影响,易出现抽底、片帮,造成支架与顶板悬空后易下滑或倾倒;而且在拖运拆除支架造成刮底严重,造成工作面底板破碎严重。施工难度大、安全威胁系数高,极其耗费工时。为克服施工难题,专业口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攻关,创造性地采取人造底板工艺。在刮板机溜槽下抽底段接木垛、铺金属网,并在随后的拆除过程中使用钢丝绳配合绳卡将木料固定在未拆支架上,防止抽底。特制了滑道平台压在通道内轨道上,使支架拆除后在平台上调向并上滑道,也防止了通道内的抽底和煤壁侧片帮现象。此项技术在平均倾角46°的潘北矿1222(3)工作面和平均倾角53°的李嘴孜矿3232(1)工作面拆除施工中得以推广应用,一举攻克了多年来困扰急倾斜综采工作面拆除施工中顶板破碎、底板抽底、支架犁货、煤壁片帮等技术难题,两个工作面创造效益200万元。

6.引进和推广应用新工具、新装备。井下综采拆装施工中在运输、组装、起吊、安装等关键环节,大多还处于人工操作阶段,职工劳动强度高、人力投入多、工器具消耗大、安全系数低。为此,引进一批新工具、新装备,如使用液压变轨吊代替手拉葫芦翻平车,利用多功能机械手组装支架前梁和溜槽,采用安装叉车和回撤平台代替绞车牵引安装支架,应用组装架装臵来完成支架组装工序,比原人工组装减 6

少了2-3人。这些工具和设备的引进使用,推进了快速拆装机械化,减少了手拉葫芦、起吊锚索、绞车使用量和人力资源投入,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和安全系数。

(二)机电安装工艺革新成效显著

1.井筒装备安装工艺创新。张集西区混合井井筒转变安装中,因混合井具有主副井双重功能,井筒中有隔板和封闭墙,传统安装工艺无法解决施工中实际困难。为此,针对存在的问题,创新了一次成型安装工艺。在此次施工中,首先采用了多层工作平台(吊盘)自上而下将罐道梁、罐道梯子间等一次成型安装,然后利用模具盘进行定位找正,解决了传统工艺中因多次升降工作台,造成工序反复、时间较长,罐道梁定位找正尺寸不准等施工难题。此施工工艺的特点在于,能实行定位打眼、管路、罐道安装等多工序平行流水作业,节省了改盘时间。张集西区混合井井筒装备安装实际工期相对原来计划工期,缩短了19 天。节约各种材料费用和劳动力成本达80万元,为公司今后在混合井井筒装备施工中奠定了技术经验。立井罐笼、箕斗混合提升系统设备一次成型安装工艺获20xx年国家发明型和实用型专利、20xx年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级工法。

2.大型钢结构井架吊装工艺。传统井架吊装工艺只能满足重量在500吨以下,高度在35~50米的小型井架,但是集团公司第一轮大发展中井架多为800~1200吨、60~76米的箱型梁钢结构井架,传统工艺分层组对、主副斜架分次吊装,不能平行作业,占用井口时间长,无法满足集团公司快 7

速建井的需求。为此,在谢桥矿第二箕斗井重1206吨、高76米的井架吊装过程中,采用了整体分片组对、桅杆平行起吊、滑车平衡吊装、内腹板定位成型等技术。使得桅杆吊装、井架支架组对、井口冻结等多工序平行作业,利于井架组对中几何尺寸控制,提高了加工效率,占用井口工期平均缩短了20天,减少了稳车、滑车、固定井架道木使用数量,降低了人力、物力,并在12个大型大型钢结构井架吊装工程中推广应用。谢桥矿第二箕斗井井架吊装获20xx年全国煤炭行业优质工程奖。

3.停产检修换绳工艺革新。在主绳更换上,传统工艺是利用绳卡将新旧绳对卡,放新绳吐旧绳,稳车两次翻绳,针对此工艺中稳车受力大,放绳时易打滑,两次翻绳时间长、绳卡易损伤钢丝绳绳芯等技术缺陷,在20xx年谢一矿二副井主绳更换时,创新使用了一次成型提升主绳更换技术,避免了绳卡的使用和两次翻绳工序,有效的延长了新钢丝绳的使用寿命,也解决了两次翻绳过程中因静张力过大,提升力不够易打滑的问题。在尾绳更换上,采用了从井底提升级带新绳吐旧绳的工艺,打破了以往地面稳车换尾绳的传统施工方案,与原有工期相比缩短了一半时间,获20xx年集团公司“五小”活动三等奖。

(三)供电线路维护技术安全可靠。

矿区供电线路维护的难题:一是,受地表下陷沉降影响,杆塔、杆基受力不平衡,易造成杆塔和杆和基倾斜,倒杆、断线等事故,线路维检安全威胁大、技术难度高。为此,针 8

对耐张段线路出现的导线驰度超标后调整难的问题,设计了可调式挂环金具;针对杆塔、杆基倾斜,受力分析测量后,采用了铁塔加装可调整位移垫板、门型杆加叉梁及拉线等加固方法;并对水塘内的杆塔基础采取用混凝土围堰加固技术,有效的保障塌陷区高压供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其中可调式挂环金具科研项目获20xx年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二是,供电线路,跳闸停电后,故障点定位困难,排查检修时间长。为此,自行研制了ZC-8型与CA6411型相结合的测量新技术用于导泄雷电流通道,可降低雷击跳闸率;同时,积极开展矿区高压供电线路定位系统研究,对信息化定位技术进行攻关,以便于快速排查处雷击跳闸事故的故障点,有效降低维检人员的爬杆工作量,缩短停电时间。

(四)机械加工制作工艺成绩斐然。一是,围绕矿井机电安装施工中的大型钢结构加工工艺进行自主创新。防腐工艺上,采用喷砂除锈降低除尘装臵和电弧喷涂技术,提高了喷砂效率,加强了环境保护,克服了防腐大构件镀锌难等问题。在焊接技术革新上,使用电弧焊接大型钢构件传统工艺,需频繁更换焊条,连续性低、焊接口易出现未熔透。为此,创新采用了CO2气体保护焊,工作效率提高了2-3倍、焊材利用率提高了1倍。切割技术突破,井筒装备方钢罐道和管路加工中,方钢头切割量大,精确度不高,故采用带锯切割工艺代替传统的熟练气焊割制打磨工艺,有效地把精度偏差控制在0.1%以下。其中喷砂除锈降低除尘装臵获20xx年集团公司“五小”活动三等奖。井筒管路制作工艺和罐道梁加 9

工工艺获2010和20xx年全国煤炭协会QC活动优秀奖。

二是,改进了聚乙烯保温管路的加工制作工艺。在连接方式上,采用法兰或快速接头连接改变了以往直接对焊或套管连接,安装速度提高了0.5倍;在保温方式处理上,使用法兰接头阻燃橡胶护套、弯头及三通的预制壳体取代了聚苯泡沫、PEF橡塑棉、塑料皮、白铁皮等材料,防止了接头部输冷能量外泄,确保了迎头工作面的设计温降;使保温管路使用寿命从2-3年,提高到了5年以上,有效的降低了维护成本,且杜绝了泡沫、塑料皮等使用,更有利于环保。获得了集团公司“五小”活动二等奖2项,20xx年全国煤炭协会QC活动一等奖,并取得了煤矿井下聚乙烯保温管路的加工制作资质,形成制冷管路和瓦斯管路的规模生产能力。

(五)土建工程施工方案优化设计。

土建工程,主要是配合机电安装工程而进行的提升机房、井筒锁口、井塔施工等,保证了矿井前期基础建设快速完工。如在潘一东区主井锁口,在缩短工期上,利用井筒凿井吊盘为支撑平台,下挖-3.1m的挖掘机作业通道进行施工;防止井架倾斜上,采用脚手架钢管和多层板作临时支撑。在井破碎混凝土筒防坠上,采用破碎机捣振拆除井壁的工艺,减少混凝土落入井筒。在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工程中,添加高效抗冻剂,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这些方法的应用有效的保证工期,提高了锁口的稳固性。如我公司承担的重点土建工程——谢一矿二副井井塔,工期紧、任务重,传统搭模板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工序复杂、偏差较大。为保证矿方生产接替,我们 10

需不断优化设计施工方案。一是,首次在井塔施工应用旋挖技术进行打桩,克服打桩难、打桩慢的问题,工期缩短一个月;二是,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解决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筋接头质量及钢筋的准确定位问题;三是,针对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矩形平面、层多塔高,井塔施工采用“滑一打一”的滑模技术,分层间断周期性施工;四是,优化设计井塔顶部结构,由原混凝土结构修改为球架结构,减轻了承载重点,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节约了材料费用,提升了施工工效和安全质量。上述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使用,使节点工期提前57天,确保了二副井整体建设工期目标的完成。

以上对获奖主要项目都是从历年来的国家专利、省级工法、五小、QC活动中脱颖而出的,通过专业口精挑细选的,经过公司经理办公会研究评定的。当然由于种种原因,还有一些申报的项目没有得到表彰,但是对大家积极参与创新的热情值得予以肯定,希望借此机会推动这些技术创新活动的推广应用。

八年来,在积极推进专业化技术创新的同时,我们也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丰富、发展和完善。

1.始终坚持围绕安全生产中最紧急、最迫切、最需要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回顾和总结近年来申报的技术创新项目,从采高、大倾角工作面综采设备快速拆装技术突破,到机电安装的工艺革新,再到线路维护应急抢险的安全可控, 11

都是围绕安全生产中的急难险重工程和技术难点、重点进行攻关,保证了技术创新项目的针对性、实效性。

2.始终坚持完善技术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强化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建立了由总工程师负总责、分管副总分专业负责的技术创新责任制,制定了技术措施编审和管理制度、形成了技术问责机制,每季度召开技术例会,安排部署技术创新任务,给技术人员出题目、压担子,前瞻、集成地解决安全生产技术的瓶颈问题,为综采拆装、机电安装、线路维护做好技术支撑与技术储备。

3.始终坚持原始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再创新齐头并进。在推进综采拆装机械化、机电安装快速化、线路维护信息化上,立足自行研制小型工器具和简易机械化设备,实现原始自主创新;注重发挥专业口内部的集成能力,在大采高、大倾角液压支架拆装工艺改进和井架吊装制作、井筒提升系统安装上注重多个工区、项目部的技术集成创新;对组装架、安装叉车等机械化装备、风动葫芦、液压拔销装臵、快速换绳装臵、供电线路雷电定位系统等进行了引进再创新,形成了一套适应淮南矿区的技术装备。

4.始终坚持对专业技术人员、技师和高级工的培养,注重发挥人才战略优势。05年以来引进了一批大专本科院校生,现已有24人被选拔到科级管理岗位,8人担任了技术主管,成为了专业技术人才的中坚力量;目前已有技师和高级工316人,积极发挥技师、高级工的解决现场施工难题、施工工艺创新、传帮带的能力,涌现了一批以刘祥、许邦新为 12

首的高技能拔尖人才。

总结过去的技术工作,有创新、有进步、有突破,也有不足和差距,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账,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1.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的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

2.集成创新和引进再创新还没有成为公司形成行业核心技术的突破口。

3.部分管理人员和技术干部对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思想上还认不上账,导致机械化推进步伐缓慢。

4.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还相对滞后,不能很好的适应专业公司科学发展的需求。

二、未来两年技术创新总体目标和工作安排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和发展的源动力。特别是当前经济下行,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带动其它管理创新,真正把推进技术经济一体化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治本措施。实践表明,没有创新就无法破解专业化队伍施工中遇到的难题;没有创新,实现公司的“四型”、“五个一流”的发展目标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树立“以技术创新保障安全,以技术创新提升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思想意识,要把创新发展作为专业化队伍科学发展的突破口。

未来两年技术创新的总体目标:着眼于保安全、促生产、 13

提效益,建设创新人才队伍;继续推进综采拆装、机电安装装备机械化、线路维检信息化,实现专业化队伍施工快速化;致力于解决安全生产中急难问题,杜绝严重重伤及以上事故,杜绝责任性停电事故,实现公司安全持续稳定发展,把安装分公司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内行业一流专业化队伍。

未来两年技术创新的重点任务:当前及今后两年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重点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研究解决大倾角、大采高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综采拆装快速化,并积极引进机械化设备进行再创新;二是,停产检修快速换绳车装臵与一次成型换绳技术的集成创新要取得突破;三是,围绕供电线路维检信息化技术,实现线路维护与机电安装、土建、运输等多专业协同配合的应急抢险体系。四是,加大西部煤矿项目部在综采拆装、井筒装备施工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五是,革新综采拆装、机电安装中液压、风动、电动等新型动力配套工器具,破解施工难题;六是,机械加工制作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实现由零部件的加工制作到矿用大型设备生产流水线的转变。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和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技术创新保障体系

技术创新的基础在于职工,关键在于领导,支撑在于环境。在行业经济下行时,我们要以创新谋发展,要在技术创新的领导方式上、思维方式上、发展方式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一是,切实加强技术创新组织领导。由总工程师牵头, 14

分专业口成立领导小组。总工程师要坚持季度技术例会制度,定期检查“五小”、QC技术创新项目落实情况,安排部署急需攻关的技术难题,每半年对“五小”、QC创新成果进行评选、表彰。专业口副总具体负责口内技术创新的日常管理,负责科研成果的立项、申报、评审等具体工作,并组织对技术创新项目的验收和考核工作。

二是,设立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建立创新激励机制。由公司提供技术创新所需工具、材料及专项资金;由生产管理科、工程技术科牵头半年组织召开一次专业口技术创新交流会,公司要坚持每两年召开一次技术创新工作大会,形成惯例。总结经验,部署工作,表彰激励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并以个人姓名进行命名重大创新成果,提高技术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热情,不断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三是,建立向技术失误问责的后评价制度。要按照“先进、适用、集成、节省”的科技理念,紧紧抓住设计与技术源头,根据现场安全环境,合理确定技术措施要求、装备使用标准等,由专业口领导组织措施会审,选取最佳施工方案,避免措施标准过高造成浪费对出现失误造成经济损失的,与现场脱节、不能指导施工的,造成重大安全隐患或事故的,追究相关技术人员的责任。

二、注重集成创新,提升原始创新和引进再创新结合度 我们要立足现有技术工艺,加大原始自主创新力度,并对新技术装备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淮南矿区的综采拆装和机电安装机械化技术标准,最大限度地将创 15

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创新效益。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完善和理论升华,尽快实现专利化,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一是,继续完善大采高、大倾角快速综采拆装技术。要分阶段对垛式支架安装、双掩护架无坑木支护、老塘侧煤壁快速支护等大采高拆装工艺进行技术攻关,解决大采高支架吨位重、拆装难的问题。要系统总结双绞车牵引拆架、溜槽快速拆装、破碎顶板支护等大倾角拆装工艺,积极推进大倾角综采拆装机械化。要寻求长距离巷道运输方式的突破,实现无绞车打运和无轨道运输。在推进机械化装备使用上,要做到“内部强行推,外部创条件”,要求矿方按照使用机械化设备的技术参数,提高巷道、刷括面、收作位臵、解体组装硐室和车场等工作面移交标准;对现有的组装架装臵、变轨吊、多功能机械手和安装叉车等机械化设备,要列为各工区施工技术措施的刚性规定和要求,强制推行,改变基层科区长“不愿用、不会用、不想用”的思想意识。

二是,大力改进停产检修、井筒装备、机械加工制作技术工艺。在停产检修上,积极参与集团公司快速换绳车装臵科研项目,结合施工技术要求,提出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实现一次成型换绳技术与快速换绳车装臵有机结合,形成成熟的快速换绳技术。在井筒装备上,总结和完善现有技术成果和优秀工艺,形成立井、混合井、斜井等系统完备的井筒装备施工技术标准。在机械加工制作上,利用煤矿井下保温管路制造资质来延伸产业链,引进等离子数控切割机等设 16

备,形成年度2万吨的规模生产能力。

三是,实现矿区高压供电线路维检技术信息化。围绕适应现代化矿井安全供电的需要,继续对雷电定位监测系统科研项目进行攻关,以信息化技术快速查找停电跳闸故障点以及调度应急抢险。同时,组织线路工区和机电、土建、运输等项目部多专业协同演练信息化应急抢险预案,做到集成联动、快速反应,提高供电线路事故抢险应急反应和处臵能力,保障矿井安全供电。

四是,提高配套小型工器具的原始创新和引进再创新的能力。要自主研制和加工生产小型液压油缸、薄型液压千斤顶、液压扳手、风动葫芦等新型动力设备,利用乳化泵等提供动力源实现远程操控,降低设备采购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安全系数,以小工具解决大难题;要发挥好机厂和拆装工区的集成创新能力,引进一批组装架、回撤调向平台、变轨吊等机械化设备,因地制宜的进行局部改进,适应淮南矿区井下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

三、抓作风带队伍,全面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技术创新,人才为本。缺乏在理论或实践中具备一定高度的技术人才,企业的技术创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未来几年,我们要致力于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努力形成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任用机制,不断为专业化公司发展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一是,转作风,注重加强技术人员能力建设。扎实的作风练就过硬的本领。要把大学生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后备力 17

量,进行重点培养和锻炼,从今年开始,新分大学毕业生需安排到基层工人岗位进行轮岗实习,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与职工打成一片,沉下身子多磨练,一点一滴地积累实践经验。要坚持出题目、压担子、严要求,帮组技术人员消差补缺、提高自己,搭建技术创新的平台、建言献策的平台、建功立业的平台,使技术人员真正的热爱技术、安于技术、精于技术。经过几年努力,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本科学历的,由现在53%提高到60%以上,有中高级职称的,由现在的54%提高到65%以上,从而把公司真正建成集团公司机电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二是,育人才,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扩大总量,提高技能。目前,我们拥有技师15人,高级工301人、占11%,中级工648人、占23%,总体高技能持证率水平较低,高技能操作人才还不能满足现代化、机械化生产需要,这也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最大短板。培养职工技能的任务非常艰巨,尤其是技师和高级工的培养更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要尽快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五年规划,采取强制性措施,激励性政策,提高职工参与技能鉴定的积极性,要把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实学、实练、实战、实用上,提高现场解决问题、创新施工工艺、传帮带的能力,提高整个职工队伍规范操作能力。通过几年的努力,使中级工由现在22.7%提高到35%,高级工由现在11%提高到20%,技师由现在15人提高到50人以上。

三是,带队伍,发挥各类人才的技术创新集成作用。创 18

新工作不仅是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专利”,全体干部职工也有义务参与其中。要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开展群众性、基础性、的宣传活动,加大新技术、新工艺的传播速度和覆盖广度,提高干部职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大拿们要有宽阔的视野、广泛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积极开展各种技术合作和交流活动,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创新和推广应用上要打破各自为营的局面,共享人才资源和科研资金等,形成优势互补,集成联动的创新局面。全体干部职工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和惯性,解放思想,只要能够对安全生产有利的,只要能够提高工效的,只要是能够切实解决现场急难、关键问题的,都是我们革新工艺、钻研技术的方向,都要积极参与。

同志们,未来两年技术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已明确,需要全公司上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创新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创新破解当前安全生产中的难题。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安装人“勇创业、敢创新、能创造”的精神特质,成为干部职工的群体意识和行为习惯,继续开展创新实践,提高创新能力,为真正实现四型五个一流的专业化公司的发展目标增添新的动力。

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