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优等生培养总结

优等生培养总结

王利梅

在我们常常把更多的关注放在后进生身上,希望他们也能步入优等生行列时,时刻不要忘记对尖子生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1、教师要有真本事。

古人言“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想学生喜欢,让学生信服,教师必须要有真本事。教师的拿手好戏是上课,课上得漂亮,上得精彩,自然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崇拜、折服,自然也会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一个聪明的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是教师,把课上好是工作中很重要的事情,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课堂这个小小的天地正是教师的用武之地。教师的真功夫从何而来?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功夫是练出来的,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只有脚踏实地、苦练内功,才能在课堂上一展风采,赢得学生们的喜爱。我看到不少的学生由于喜欢、崇拜自己的教师而走上与教师同样的科学探索的道路。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面,不但要掌握中学数学的全部内容,而且要在这个基础上拓宽有关知识内容,以便及时、准确、适量地传授给数学优等生,并尽可能地以熟练深厚的功底去影响他们。因此教师除备课、教课外,还要博览大量的数学书籍,古代名题、数学趣题、数学奥林匹克难题等都要经常研究,经常学习其他有经验的教师或专家所撰写的有关书籍、论文等,去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向学生学习,“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还应开诚布公地向学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不足,经常向学生学习。陶行知说:“你要教你的学生教你怎样去教他。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有天

大的本事也不能教他。”可见,向学生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同时学会在网上探究、研究,现在教师一桶水不够了,要有一条常流常新的大河。这对于数学优等生的培训有很大的帮助。

2、课内积极引导,使优等生步入更高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有一位清华大学学生回忆说,他在中学学习时感到大多数学课老师讲得都太浅,但为了成为守纪律的好学生,仍规规矩矩地听早就懂了的课。可见课堂内对尖子生的培养和引导,就像后进生一样成为被老师遗忘的角落,因此,课内老师应从后进生出发,到优生结束,既有浅显的实例,又适当补充课内例题给优生提出更高要求。允许优生脱离老师讲课进程,去思考更有趣而困难的问题。

3、加强学法指导。

让尖子生掌握一些要求较高适合自己进一步学习的学习方法。例如波利亚解题思考方法及解答问题法等。另外,让尖子生对数学学习的基本思维方法有一个高层次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学习的基本思维方法有6对12个:观察与实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分类;一般化与特殊化;类比与归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还有3对思维方法:转换与灵活;过渡与简缩;条理化与系统化。在解答数学问题过程中,能够自如地应用这些思维方法,才是一个尖子生必备的智力素养。

4、严格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严师出高徒。培养数学尖子生,首先要严格要求,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深入钻研,进一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有些尖子生因为有了一些成绩就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在学习上好高骛远,不愿意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这是十分致命的弱点。对尖子生要肯定成绩,树立信心。但

不能过分表扬,更要指出缺点,因势利导,稳扎稳打。学习数学必须加强练习巩固。特别是要勤动脑,多动手。

5、精选内容,注重培养思考钻研能力,提高自学能力。

根据数学优等生的学习水平,整理编选一些较有质量的学习内容,提供一些必要的课外学习资料,帮他们制定一定的学习计划。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必要地指导,特别是引导他们在自学中学会比较、归纳、总结,做好笔记,做好知识积累与解题方法积累。看题不要就题论题,要归纳综合,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逐步放手让他们摸索前进,不要包办代劳,遇到疑难,只指出关键,画龙点睛,多让学生发表己见,培养独创精神,鼓励求异思维。

6、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坚持开展课外活动,把开展课外活动纳入自己的教学工作计划中来。可以每天出一些难度大、综合性强的数学问题贴在墙上或抄在小黑板上。时常组织举办一些小规模的数学竞赛活动,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加深和拓广。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不同级别的数学竞赛及其培训。

此外,对优等生,老师不能因为他们有较多的优点而忽视对他们的思想教育。俗语说得好“好鼓还要重锤擂”,对优等生的要求应该更高、更严,更重视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第二课堂活动材料:趣味数学竞赛

王利梅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分析、想象等能力,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内容与形式

内容:趣味数学竞赛

形式:本次活动由两个班以班为单位参与,模仿电视上的娱乐节目,选出主持人,并把两个班分为红方和蓝方,并以抢答趣味数学问题的形式开展。活动共分三个环节——必做题,抢答题和挑战题(各个环节有详细规则说明)。最后,以得分高低决出胜方,并颁发奖品。

三、活动流程

1 引入

2 竞赛

(一)必做题环节,以PPT展示的形式向参赛者展示竞赛题目及其答题规则(同时主持人复述题目和规则并在两队答完后公布答案):

答题规则:

(1)每道题分A,B两小题,先由两个班代表选题,再进行答题。

(2)每道题的答题时间限制为不超过3分钟,3分钟后答不出将直接公布答案。(3)答对一道题目将加20分,答错不扣分。

第1题

A 题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墓志铭里包含一个有趣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

过路人!这儿埋葬着丢番图,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童年;再过了一生的十二分之一后,他开始长胡须;又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后他结了婚;婚后五年他有了儿子,但可惜儿子的寿命只有父亲的一半;儿子死后,老人再活了四年就结束了余生。根据这个墓志铭,请计算出丢番图的寿命。

B题

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了一件礼物,这件礼

物成本是18元,标价是21元.结果是这个年轻人掏出100元要买 这件礼物,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向街坊换了100元的 零钱,找给年轻人79元.但是街坊后来发现那100元是假钞,王老 板无奈还了街坊100元.现在问题是: 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 损失了多少钱?

★ 主持人小结两队表现及分数,休息。

(二)抢答题环节,

(三)挑战题环节,同样以PPT展示的形式向参赛者展示竞赛题目及其答题规则(同时主持人复述题目和规则并在两队答完后公布答案):

(四)总结:

支持人最后宣布成绩,老师为各小组颁奖并讲话。

第二课堂活动材料:《走近数独》

王利梅

活动目的:

认识数独,掌握数独的游戏规则和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的分析、逻辑、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活动过程:

一、 认识游戏,介绍规则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最近流行着一种游戏,叫做数独。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同走近数独这个神奇的世界,好吗?(出示课题:走近数独)。 师:数独这个奇怪的名字是日本人给取的,英文名叫Sudoku,它是一种填数字游戏。但这一概念最初并非来自日本,而是源自拉丁方块,它是十八世纪的瑞士数学家欧拉发明的。

标准数独游戏就是一个9阶方阵(9行9列的行列式),也叫九宫数独,共81个小格。大九宫图结构图例如下

游戏的设计者在这个大正方形内预先填入一些数字,我们的任务就是用上1至9的九个自然数,将其余的空格填满。但必须符合它的游戏规则。 (出示一幅填好的数独)

大家看一看,数字的排列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观察、讨论,出示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数独规则简单易掌握,在9阶方阵中,包含了81个小格(九行九列),其中又再分成九个小正方形(称为宫),每宫有九小格。

游戏刚开始时,盘面上有些小格已经填了数字(称为初盘),游戏者要在

空白的小格中填入1到9的数字,使得最后每行、每列、每宫都不出现重复的数字,而且每一个游戏都只有一个唯一的解答(称为终盘)。

这是一幅未完成的数独游戏,根据游戏规则,大家看一看,他有哪些错误呢?(第二行中的(2,3)和(2,8)都为2, 数独游戏规则简单易掌握,所以你自己很容易判断你的解答是否正确。

师:为了避免出现以上的错误,我们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下面我们就结合一些例子,体会一下如何玩这个游戏的。

依次出示三个范例,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游戏规则,掌握游戏方法。

三、 实战演练,提高技能

下面我们就正式开始玩了,大家有信心完成一个数独游戏吗?

出示数独题,下面有三题数独题,第一题简单,第二题一般,第三题困难点。

今天就选择一个简单的第一题给大家试一试。对于我们第一次接触数独的人来说,如果在10分钟内完成它,那你就是一个天才了!

下面就请大家拿出练习纸,完成第一题。可以单独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完成。另外,我想请二位同学直接在黑板上完成,谁愿意的?(请二位同学上前)

四、 畅谈体会,总结全课

总结:数独的基本技巧有基础摒除法、排除法、假设法等;同学们在完成第一题时所在用到的方法就是基础摒除法和排除法;当某个格子的数字不能确定时可能就要用到假设法了。

 

第二篇:优等生培养总结

优等生培养总结

优等生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当然指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是由于我们还长期处于着重于应试来衡量一个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和教师教育水平的背景下,那些天资聪颖,成绩拔尖的学生自然成了老师特别关照的对象。我们把他们的优点有意或者无意地放大了,而把他们所隐藏着的思想、行为上的缺陷给忽视了。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把那些“优生”引向阳关大道?

第一、引导“优生”树立志向。

一般说来,优等生都天资聪慧,能在学习上较为自觉与刻苦,如我班的一位班干部把以回家完成作业为第一任务,同时他们的远大志向也是非常简单,学习好是最主要的。为此,对优等生的培养,我们应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努力的方向,并能在学习中“一专多能”,将来才能真正担当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重任。

第二、帮助“优生”认识自己。

往往“优生”在学习上有较强的自信心,这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我们教育者应予以保护和帮助发展。但同时,有些“优生”对自己的不足往往认识不够,对自己的人格修养、知识涵养、能力结构等综合素质缺乏科学的分析和评价,还有些“优生”对自己某些方面的发展潜力认识不足等等,长此以往,这都会妨碍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妨碍他们发展自己应有的才华,最终妨碍他们成长为老师和家长所期待的高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们应该帮助“优生”超越具体的考试分数和单纯的名次排位,通过认识古往今来的少年英才以及对自己求学过程中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冷静分析,通过各种课内外的实践活动,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

第三、教育“优生”保持童心。

天真烂漫如春花朵朵是少年儿童特有的特征。我们教师眼中的“优生”通过家长和老师长期的精雕细琢,他们的思想道德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好的,也就是我们教育者平时所谓的这些学生不会闯祸给老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那些学生较为听话,只要老师布置的作业坚决完成,只要老师要求的任务,坚决服从。然而,老师没有说的,没有要求的也成了这些学生没有去做的唯一理由。正如著名“童话大王”郑渊洁老师所说,我们不需要孩子在学校里有多么听话,我们需要孩子

在童年时代能保持一颗纯朴的童心。(这话是郑渊洁在出席浙江电视台一个谈话节目时接受主持人访谈时所说。)如果我们教育者仔细看看身边的“优生”,尤其是高段的“优生”中的“女优生”,由于他们长期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宠爱,他们的班干部位置长期没有动摇,好少年、特长生等等荣誉逐渐增多,虚荣、自私、骄傲自大、心胸狭窄等等心灵的毒瘤也开始滋长;由于他们在同学中往往有较高的威信,因而这些毛病产生的消极影响也较大。怎样使他们保持一颗童心呢?我想,我们可以通过引导他们与班上的其他同学平等相处,感受同学们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优良品德,让他们在为同学服务的过程中体验一种奉献的幸福,引导他们面对分数和荣誉学会淡然处之互相谦让,以培养自己豁达而淡泊的心境。适当淡化这类“优生”的意识,帮助他们去掉自我陶醉的“光环”,恢复他们作为普通学生的感觉,是使他们保持一颗纯朴童心的有效方式之一。

第四、激励“优生”超越自我。

我们在与学生交往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些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由于缺乏对自己潜能的正确认识,在老师的认识中他们本来能够做的更好,但是结果往往会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通过仔细研究,我们发现这些“优生”缺乏一种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毅力和能力。在激励学生超越自我时,我们应该注意几个要点,一是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自方面实践,以发现并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二是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甚至教育者可以有意识设置一些难题去“折磨”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 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

第五、训练“优生“受挫心理。

日常生活中的那些“优生“,他们常常是老师和家长手心里的宝,很少品尝失败和被冷落的滋味,这就使他们对待受挫的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弱,一旦遇到各种”打击“,往往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个别学生甚至对前途失去信心。因此,优化“优生”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受挫的心理承受力,是”优生“培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

1、教师在班级里对待“优生”不能搞特殊化,更不能让这些“优生”产生他们是这个班级里的学习主角而滋生骄傲自大的心理,而应该与其他同学一视同

仁。当“优生”取得成绩时我们固然应该表扬,但是千万不能故意放大,当他们犯了错误,不能迁就,应该及时引导,对他们的错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让他们明白他们也只是这大千世界中的平凡一员,这样就可以很好的避免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出项的“失落感”。

2、教师在班级管理时应注意学生干部轮流制,对那些“优生”千万不能搞学生干部“终身制”,使“优生”适应“能上能下”的机制。这种轮流竞争的机制不但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得到为大家服务的机会,同时更可以让他们明白担任学生干部不是什么特权,而是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服务,为班级的发展出谋划策。如果没有被选上学生干部,则也是一笔财富,可以从失败中吸取更多的经验,更有利于促进自己健康成长。

3、教师应为“优生”多创设一些适合学生接受的挫折训练。由于“优生”先天智力因素较好和分析进取能力较强,教师为他们创设失败不是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而是激励他们勇往直前、不断进取的精神品质,让他们明白人生之路不可能平坦顺利,而是在不断的失利中摸索前进的。当他们明白这些的时候,就又向人生的更高一层迈进了很坚实的一步。

第六、培养“优生”的创造能力。

未来社会不需要那些“高分低能”的优生,“高分低能的优生也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为此,我们教育者应努力培养“优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向权威质疑,在质疑中形成新的思维,从而产生新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鼓励“优生”参加一些新颖的数学解题能力训练或者一些“金点子”比赛,让他们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