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浅析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摘 要】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结构体系不合理,导致了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重中之重,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做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 高职教育 学生为主体

社会发展既需要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也需要从事具体职业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的突破式扩张、职业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沿袭学历教育,教学计划和专业设置不合理,创新性不足以及职业教育的“非职业化”导致了我国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

传统的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出现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被动地适应课程、吸纳课程,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和学都脱离了做,使学生失去了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鉴于以上问题,高职教育改革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从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做起,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提高素质,在实践中培养能力,以符合高职教育的目标和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特点,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一、教、学、做一体化

以实际生产任务为载体,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教学做一体化”就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创造出学生能看、能摸、能操作的教学环境,做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合一。

这种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中的以书本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实践为中心,以实际生产为中心,克服了传统教育中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行,重教师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及教与学脱节、学与用分离的弊端。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讲解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突出专业技能的训练,通过“做”一方面使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使学生用以促学.它把学与用很好地统一起来,书本知识与学生的感性认识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使教学效率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教学过程更具有实效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厌学情绪。“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主人翁的地位,以具体的生产任务和岗位要求为载体,使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有机的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以主体的地位自觉地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还应特别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讨论环节,多给学生以实际锻炼的机会,促进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二、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

我校将“教学做一体化”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并根据教务系统的要求,组织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竞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这六个步骤进行的。

例如在火电厂600MW仿真实训室中,要求学生启动一台给水泵,为锅炉提供给水。首先教师提供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如给水泵启动的条件,各种阀门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如

何进行操作,然后学生分组,布置项目任务,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任务要求,解答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想法制定启动水泵的方法和具体步骤,并进行讨论,然后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的进行检查,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用语言、动作等方式启发学生,操作完成后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写出总结,教师做出评判,积极肯定,提出建议。 又如在《电机学》中,要求学生对某台三相交流电机进行检修,并绘制三相单层绕组的展开图。首先教师组织学生观察电机,使学生对电机有了感性认识,然后教师讲解电机的基本构造,学生开始分组讨论,分析其故障,制定出相应的检修计划,然后进行操作,画出展开图。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最后进行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全过程地参与,每一个环节都要独立或合作完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都要保持积极的态度。但由于学生能力有限、缺乏经验、意志力薄弱,遇到困难学习兴趣就会减退,有的学生甚至敷衍了事或者放弃,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动摇。此时,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实践中循序渐进,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过程设置的不要过大,避免理论知识过多。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地帮助、指导,使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感受,使其学习兴趣得以持续,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三、改革结果分析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了教与学的结合,学与用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通过制定、实施、评价项目,全面地参与整个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它还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是“教”,而是教“学”,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出基础扎实、素质全面、本领过硬、上手快、转型快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更好地满足和服务社会。

 

第二篇:高职“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高职“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摘 要】本文以高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为出发点,以推动高职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的发展为切入点,以培养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依品行树人,靠技能立业”为宗旨,通过对旅游市场人才需求的调研,阐述了“模拟导游”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从旅游企业需求、导游岗位任务、项目教学活动、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设计了课程基本思路,特别注重课程“校内模拟实训、校外实景演练”教学方法的设计,对促进课程改革有着实践意义。

【关键词】模拟导游 教学改革 项目教学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

温家宝总理20xx年x月x日,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大力发展中国职业教育》重要讲话,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如何依照开放的旅游市场目标、企业要求、岗位任务,实现课程项目教学?如何将“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做实、做出成效?这是我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模拟导游”课程为涉外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课,它是一门集教、学、做三位一体的专业核心课程,重在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合格导游员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岗位技能。模拟导游课程从关注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入手,实践“职业活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依品行树人,靠技能立业”的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始终;同时依岗位能力要求设计课程内容;组织设计学生进行导游接站、入住、就餐、景点讲解、购物、送站、总结等导游全程工作任务的模拟训练,实现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与导游工作岗位的需求零距离对接。

二、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设计要根据旅游市场高职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现状,对“模拟导游”课程进行颠覆性改革,尤其是对“基于导游职业工作过程”为切入点的课程重新设计。

因为导游工作主要涉及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等业务工作,对导游业务的熟练操作,是导游人员岗位能力的重要表现。据此设计“模拟导游”

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导游业务流程的为主线(地接业务流程、全陪业务流程、领队业务流程),形成特色为“一个基础”,“五大项目”的模拟导游课程内容体系。“一个基础”是指导游职业素质养成,即“依品行树人、靠技能立业”意识的养成。“五大项目”是指“导游前期的工作、导游景点讲解、导游应急事件处理、导游娱乐活动设计、导游后期工作”五个方面的内容。

三、以“校内情景模拟、校外实景演练”为主的教学活动设计

在“模拟导游”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要突出“项目导向、情景教学”的课程教学活动模式;针对以往学生毕业后不能马上胜任岗位工作的困扰,重点实施课程“四通”的实践教学模式:“即知识讲授与导游资格证获取相通、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贯通、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训练直通、系统学习与习惯养成融通”。课程教学活动设计的实训项目,都紧紧围绕导游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

1.课程总体目标设计

“模拟导游”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坚持“依品行树人,靠技能立业”的理念,注重通过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导游服务基本知识,掌握各类导游服务的基本技巧、规范及操作方法,更好地胜任导游岗位工作。

(1)课程能力目标设计

第一,“模拟导游”课程要以模拟情景、直观、具体的和已发生在同学身边的导游案例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受到导游员工作的快乐和辛苦,能够确认自己今后所承担的导游员角色定位。

第二,教师通过设计各种形式的导游技能训练平台,指导学生从事由“接受导游任务,制定行程计划、沿途景点讲解,处理团队的各类突发事件,到顺利送团、回社总结”等导游员岗位工作流程的职业技能结合训练。

第三,结合本地区具体的旅游景点,引导学生遵循个人时间有效利用原则,进行职业延伸训练,训练学生形成个人风格的导游词演讲。

(2)课程项目内容设计

模拟导游课程内容设计,以导游业务流程的为主线,形成“一个基础”“五大项目”的模拟导游课程体系。

“一个基础”的导游职业素质(包括导游词改编以及灵活运用、旅游社交礼仪、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政策法规、工作纪律等)“依品行树人,靠技能立业”的职

业意识养成,贯穿于课程各个项目训练的始终。

五大项目:包括导游前期工作(接受任务、研究团队、制定行程、预定相关单位、物质准备、相关知识准备等)、导游讲解服务(接团、沿途讲解、入住酒店、餐饮服务、交通服务、景点导游)、导游应急事件处理(伤病、交通、漏接、误机、离队、购物、订餐、客房、物品丢失等)、导游娱乐活动设计(唱民歌、讲故事、说笑话、跳舞蹈、做游戏、猜谜语、歇后语、绕口令等)、导游后期工作(送团、总结、结帐)。

(3)能力项目训练设计

“模拟导游”课程能力训练整体设计,选择、设计“导游前期的工作、导游景点讲解、导游应急事件处理、导游娱乐活动设计、导游后期工作”五大项目作为训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主要内容,在每个项目中,按照项目工作流程来设计教学情境。如项目1中设计为“情境1:定点导游服务;情境2:沿途导游服务;情境3:娱乐活动……”等各项任务;对专业所需的基本技能进行过程训练,将知识、理论、实践和能力训练一体化进行。

2.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设计

课程中普遍采用“项目导向”、“情景教学”的教学方法,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个教学活动训练情境。采用“校内模拟实训、校外岗位体验”的训练方法。

(1)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建设校内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功能齐备的模拟导游实训室等,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实训条件。还可以利用学院的大巴车,为学生提供路途导游的情境训练场所和条件。

高职教学设计要让学生的实训任务50%学时用在企业的岗位实训中。要使教学实训任务和各企业的岗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关键是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体验场所。因此,在和各大旅游企业联系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要求来设计实训内容和考核标准,让企业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在校外实训基地岗位体验中指导学生完成实训项目。

(2)在教学方法上,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课程教学方法的核心是“互动”,注重学生的“兴趣、互动、体验和提升”。主要采用“情景教学”,辅以课外活动如:“寝室导游片断表演”“模拟导游技能大赛”等活动,强化“校内模拟实训,校外岗位体验”的情境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和真实的情境中,掌握导游的基本规范和操作流程,实现模拟导游课程的教学目标。

①定时训练:每节课前3分钟演讲。学生演讲后,同学给予评价,老师归纳

学生的评价打分,消化提升。

②案例分析,讨论交流,七嘴八舌。让学生要敢讲、要会讲:要想“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就必须注重各种政策法规,关心国家、关心时事、关心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

③拓展训练,集中展示——“寝室文化表演”。让学生扮演旅游团队中的不同角色,以寝室为团队,延伸职业技能训练的空间,让学生在寝室相互讨论,找到共同的话题,培养集体协作精神,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己潜能、培养自己的综合技能,塑造良好的形象。

④真实项目训练。由企业专家结合企业的难点、热点问题给出任务,学生按照项目报告的工作流程,在兼职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报告和答辩。

(3)在考核方式设计上,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

前者主要为平时课程训练的表现,后者为期末考试。注重过程性考核,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考核形式上,主要以导游场景模拟训练考核为主。在设定的考核情境中,聘请旅行社的主管或优秀导游员与老师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让学生认识能力实训成绩与企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

四、课程教学活动的实施设计

1.建设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

在课程改革中,要建设一支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爱岗敬业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使兼职教师能够给学生提供真实岗位体验,专业教师能够给学生能力训练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专业教师下企业,兼职教师参加教学培训,在互换位置中提升各自的“双师型”素质。

2.建立稳定的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训基地

现代教学环境的设计十分必要。以“工学结合”双赢的办学理念来设计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主动寻找一些国内外比较典型的旅游企业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要求来设计实训内容和考核标准,在校外实训基地岗位体验中指导学生完成实训项目。

总之,模拟导游课程改革建设的目标是根据旅游行业的用人要求,与时俱进的调整、改革课程的内容设计,将课程建设成旅游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漫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27).

[2]吴英成.职业教育的面向选择[J].发展,20xx,(5).

[3]曾宪章.人的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关系[J].职业教育研究,20xx,(3).

[4]高奇.努力把握运用教学方法的真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31).

[5]刘卫.国内外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比较及教育改革探讨[J].改革与战略,20xx,(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