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医师培训心得

人文医师培训心得

在20xx年10月底,在美丽的南湖之畔,神圣的医学学府——广西医科大学,一群医学学子正兴致勃勃地参加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广西)基地第35期培训。而我,很有幸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

虽然此次的人文医师培训只有短短两天,但是却很充实,很有价值。这次的培训内容涵盖了沟通技巧、病史采集、解释问题、病情告知等内容,并有一半的课程时间是安排医患沟通情景模拟练习,通过让学员们分别扮演医生患者的不同角色,让学员们体会到不同的沟通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效果。整个培训中,老师不断地引导我们挣脱机械化的问诊模式,去尝试以主动倾听、非语言沟通为内容的人本主义问诊模式。

通过这次富有意义的培训班学习,我深深的认识到:医师的职业是最富有人情味的和最与人亲近的,医学是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因为医学本身的对象是人,医学的主体也是人,医学的崇高使命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医学的发展就正如希波克拉底所倡导的那样“爱人与爱技术是并行的”。医学实践强调人的整体性、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诊疗活动离不开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思想交流、医患配合,离不开来自亲友、社会的帮助支持以及政府保障和宗教信仰的力量支撑。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原来充满温情的医学却呈现出违背人性和唯技术化的趋势。比如医师只注重躯体症状,忽视病人的精神、心理需求;只看到“病状”,没看到“病人”;只注重生物学手段的治疗,放弃心理、行为治疗和亲情关爱;医师的“惜语”,不愿做出必要的解释,不愿多与病人进行语言沟通;病人到了医院后,医生根本没有时间和病人交谈,病人面对的只是一堆检查单等冷冰冰的东西。人性化的医学和富有人情味的医患关系被复杂的仪器和先进的技术代替了,医学土壤上的人文种子失去了生命力。这些无不让我感到深深的遗憾。

作为21世纪祖国卫生事业的接班人,我认识到诸如此类的医患不和谐是非常不可取的。我不想将来和我的病人也如此冷冰冰的,我要努力改变自己,为此我报名参加了本次培训班。通过老师细心讲解和谆谆教导,让我原来在这方面零碎的知识和技能变成了系统的、先进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了人文医学的相关知识,与患者沟通的技巧,特别是学会了作为师资必备的培训教学技能。今后,我希望能在中国医师协会的领导和指导下,积极探索学以致用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指导医务人员在医学实践中运用人文医学技能,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让人文的种子在医学的土壤上开花。

 

第二篇:人文医师培训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人文医师执业技能培训”课程 医学人文培训是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医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更是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医生的医疗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医生的人情味却越来越淡薄。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为了帮助医师就如何解决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问题,如何将人文医学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医师职业素养,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能力,规范诊疗行为。医院组织安排了两个周末(4月14、15、21、22日)的人文医师职业技能培训课程。

全院中、初级医疗技术人员、护理人员共260多人参加了本次“人文医师执业技能培训”课程,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文知识理论培训熏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以及在互动过程中亲身体验患者感受和需求的移情作用,培养医师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医师的医患沟通技巧。

张院长介绍了本次培训目的,培训导师,并鼓励大家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各项技能。随后的课上,副教授、医学博士古赛老师和大家分享了病史采集、解释问题及指定治疗方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蒙华庆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工作中必备的医患沟通技巧,学习与患者建立和谐关系的方法方式,

以及对患者进行诊断的基本技巧,有效化解人际冲突,从而提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满意度;梁先成律师为大家讲解了医疗纠纷中的常见法律问题,介绍了一些实用的处理医患矛盾的方法和技能,增强医疗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正确处理医疗纠纷能力,全面提高我院的整体服务水平;讲师、医学硕士李静老师全面讲解了病情告知的技巧和方法,系统的阐述了医患之间换位沟通的重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