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17号的早上,在教研室领导的精心组织下,陈江小教和名师班数百名教师前往深圳上沙和下沙学习和观摩。在短短的一天学习里,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更让我对自主高效课堂新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明确了今后的开展该模式的方向,现浅谈我此行的体会:

一、先学的重要性

在下沙小学余俊杰老师的数学展示课《分数的再认识

(一)》中,我感悟到学生课前学习的重要性,教师精心的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堂上淋漓尽致的表现,充分体现出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氛围。

二、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上沙小学的参观学习中,上沙小学的校长想我们介绍了学校的特色-阅读嘉年华,让我感悟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三、小组合作的必要性

名师班的学习中,使我一再的接触了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的模式,给我感觉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缺乏自由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实践证明单独的行为参与不利于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维交流,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的素质提高。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应用,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

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而受到大家的青睐。

虽然这次的深圳之行将是我们名师班的结业学习,但是学海无涯,我会秉着这份神圣的职业,不断的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专研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模式,为陈江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

 

第二篇:全国高中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全国高中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青县职教中心普高部  刘希荣

20##年10月21日至23日,我在石家庄河北师大附属中学参加了全国高中教学观摩研讨会。本次活动分别由来自北京陈经纶中学的丁益祥老师、山东实验中学的田明泉老师和天津大港一中的边俊海老师就新课程高考数学回顾与展望、新课程高考数学教学和新课程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解读。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标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高考备考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课标课程数学教学重点

1.突出二十三个章节

必修模块:重点是函数,基本初等函数Ⅰ,基本初等函数Ⅱ,平面向量,不等式,数列,直线与圆,空间几何体,算法初步,统计,概率,…(共15章)

必选模块:重点是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理科),计数原理与统计概率(理科),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共5章,文科3章)

选修专题:重点是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共3个专题)

2.关注文理要求不同的考点

圆锥曲线方程

理科:掌握椭圆、抛物线;了解双曲线。

文科:掌握椭圆;了解双曲线、抛物线.

导数及其应用

理科:能根据导数定义,求函数 (为常数)的导数;会求简单的复合函数(仅限于形如的复合函数)的导数;定积分的计算与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应用.

文科:能根据导数定义,求函数 (为常数)的导数;不考定积分的计算与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应用.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理科: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平行关系;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

文科:不考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对于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的考查在弱化.

计数原理

理科:同老教材.

文科:不考计数原理.

概率

理科: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文科: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概率与统计

理科: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了解分布列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理解超几何分布及其导出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理解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方差的概念,能计算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利用实际问题的直方图,了解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了解统计案例中的独立性检验回归分析.

文科:了解统计案例中的独立性检验回归分析;不考理科中的概率内容.

二、高考备考。

1、紧扣课标,落脚考纲和考试说明。 摒弃超“标”超“纲”现象,在老教师中特别是带过多年老教材高考的教师中最为突出,多年的高三经验已经在他们头脑中形成了一些固有的“重点”,他们对老内容会轻松自如,驰骋发挥,而对新课标、新考纲及《考试说明》缺乏研究,往往是“惯性用力”而偏离了新考纲的轨道。例如,理科的立体几何,有的老师在复习求二面角时,大讲求作二面角平面角的几种几何方法,为了讲三垂线法作平面角,又补充了三垂线定理。解析几何也是容易超纲的内容,其中又以圆锥曲线最为突出,复习中有的老师大量选择使用大纲教材省份的高考试题,有的题目涉及椭圆、双曲线准线、第二定义等课标没有要求的问题,于是又补充准线、第二定义。而新考纲指导的圆锥曲线复习应突出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和几何量,淡化数值运算,突出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当然,象统计内容却要引起重视,不要因为大纲高考的要求而降低新课标高考在这部分的要求。因此,高三教师对变化的内容和要求更要细心地研讨,根据新课标的变化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根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变化,准确把握复习的重点和难度.做到不超“标”、不超“纲”、不补充课标已经删去的内容.在复习每一节时,力求做到如下几点:(1)明确考查的知识点;(2)明确哪些知识是新考纲降低要求或不作要求的;(3)明确哪些知识是重点要求的;(4)明确数学能力的考查要求。

2、按知识体系进行整合。按模块进行不利于高三学生达到对数学知识的全面系统掌握,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迅速提升产生了影响。建议,打破模块结构,按知识体系进行整合。例如,将必修1的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Ⅰ)、函数的应用,与选修2-2的导数及其应用整合为一个板块;理科将必修2的立体几何初步与选修2-1的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整合为为一个板块;将必修2的平面解析几何初步与选修2-1的圆锥曲线与方程整合为为一个板块;将必修4的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与必修5的解三角形整合为为一个板块;将必修3的统计、概率与选修2-3的计数原理、统计与概率整合为一个板块等等。

3、 复习时间合理分配。实施新课程后,一些传统内容:如集合、立体几何、三角函数、不等式、数列、数学归纳法、平面向量、复数等,课时量不同程度地减少;增加的新内容,如算法占12课时,推理与证明占6课时,统计案例占10课时,文科的框图占6课时,概率统计的课时大量增加,概率增加到5倍,统计到2.5倍。从三年新高考试题来看,既做到了全面考查,又突出了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重点考查和反复考查,如函数、导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平面向量、不等式,新增内容的程序框图、三视图等。而有些内容虽然在新授课中占了较多的课时,但属高考的“冷点”,如新增内容的算法案例,推理与证明、文科的框图等,在三年新高考的各课改省份几乎都没有考到。所以,复习中不可平均用力,所用课时有所侧重。对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理解的内容,对高考命题的“热点”问题,用时要多一点,训练要多一点,综合要多一点;当然,“冷点”问题也不可忽视,特别是在第一轮复习中,不可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

4、回归课本很重要。每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将近30%~45%的题目出自课本中的典型例题、练习题、习题或复习参考题,充分挖掘课本典型例习题的典型作用.通过适当嫁接、拓展、延伸、变式与综合,加强学生对核心概念与核心数学思想的理解与掌握,达到增强知识理解、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我们有很大一部分考生不重视课本,甚至在高考这一年中从来没翻过课本,这是非常危险的.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应该仔细阅读教材,认真琢磨书上的例题,体会其中包含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基础好的数学尖子同学更应该研究教材,达到准确熟练运用的程度。(1)引导落实:教师思想重视,在讲例题时适当引入课本例题或习题,或引导学生看课本;(2)上课落实:改变知识串讲方法,以知识+问题形式,使知识问题化,教师引领,学生参与解决;(3)训练落实:作业或单元测试中,设计部分课本例题或习题的变形或引申。

5、全面复习,突出重点,注重方法。一是重点内容要重点复习、重复复习。每年必考且重点考查的内容要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有的教师完全利用资料上的解题方法,规律总结(师生人手一套)让学生自学,教师简单一讲,备课虽然省劲,但学生建立的知识结构体系非常脆弱,效果较差。二是重复做题没有错,善于记录得高分。一些教师认为,重复做题没有意义,这其实并不全面.有些题目学生薄弱环节有针对性,有些题目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关键,这类题目就有必要多次重复去做.另外,上课时要求学生记录老师的“启迪”,做题时记录“实战的心得”,评改时记录老师的订正,都是非常重要的提高成绩的方法,建议学生进行“满分卷”训练。总之,首轮复习要使学生构建知识有序化,条理化,网络化.

6、注重训练评讲的有效性。(1)规范训练,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要狠抓规范意识的培养。“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高考中常有的现象,也是学生中的老大难问题。为此,教师需要在平时通过表率作用和严格要求来不断地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2)注重评讲的有效性。对重要测试评讲,教师在时间上可适当延长,建议这样进行;①介绍情况,指出试卷共性问题,对学生多表扬;②展示典型解法;典型错误思路,让学生分析、思考;③学生讨论交流好的方法;分析出错原因;自由总结;同时教师做好引导与点评;④设置一组或几组出错多的类似题,强化训练,同时找学生演板,教师再点评;⑤反思小结,提炼观点:引导学生反思,知识整理,方法总结,思想提炼。

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听了三位来自全国优秀数学老师的示范课以及讲座,我觉得收获匪浅。每位老师的课都有自己独到之处,都有闪光点,每位专家都带来了最新的教学理论和课改信息,而这些正是我们所亟需了解与学习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