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志愿者激励机制浅谈

博物馆志愿者激励机制浅谈

博物馆的志愿者工作是博物馆公益性与志愿者精神的完美结合,它既是和谐社会发展所需,更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博物馆发展的要求。我国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是也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机制方面凸显出来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一些专家学者针对这些问题已经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看法,但多集中在志愿者的“招、评、聘”方面,而对于“酬”这一环节往往因志愿者不计报酬的原因予以忽略。笔者认为,志愿者不同于正式员工存在其特殊性,只有激励与督导并行,才能更好的激发志愿者们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博物馆在对待志愿者“酬”方面有两种态度:一种仅仅把志愿者作为博物馆人力资源不足的一种补充,把志愿者工作视为可有可无,或者认为博物馆是帮助志愿者成长的平台,这种态度必然导致志愿者管理过于松散或强势。另一种态度是认识到了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性和将其开展下去的必要性,希望通过物质报酬来维持志愿者队伍的稳定。第一种做法显然是不对的, 对志愿者的管理放任自流难以保证博物馆的服务品质。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博物馆为志愿者所提供的与志愿者为博物馆所奉献的是共生共长的。博物馆应以有效的和有意义的方式给志愿者提供施展专长、满足兴趣的机会。对于第二种做法,我们认为适当给志愿者一些生活上的照顾是符合现实和充满人文关怀的,但志愿者服务的初衷也并非是为了物质目的,同时仅从物质方面对志愿者予以酬答又是远远不够的。

志愿者走进博物馆是基于爱心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其行为实质是回馈社会,为社会提供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志愿者不图物质上的回报,但非常在乎精神层面的满足,如为了实现自我、增长学识、锻炼提高、广泛交友、增加与社会的交流与融合等。要维系志愿者的工作热情,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满足他们这些需要,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荣誉感和责任心,使志愿者在尽义务的同时也享受到相应的精神层面的满足。给予志愿者应有的尊重,尊重志愿者的辛勤劳动,创建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这些周到而又人性化的关怀必然会使得志愿者在为社会奉献的同时感受到来自博物馆的温暖和认同,让更多的志愿者走进博物馆。

一个好的组织,必须有完善的机制来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保障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顺利开展,一些博物馆已经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章程来规范志愿者的招募、面试、培训、考核等一系列的活动,这些举措对于博物馆志愿者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相比之下,如何对志愿者进行表彰和激励却显得很薄弱。青岛市博物馆作为中国博物馆志愿者专业委员会成员,在激发志愿者工作热情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结合参与青岛市博物馆志愿者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建立健全博物馆志愿者管理体制中的激励机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尽快实现博物馆志愿者组织的专门专人管理。目前,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大多由开放教育部门负责,但随着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服务岗位的扩展,加上志愿者流动性强和志愿者工作琐碎、繁杂的特点,决定了博物馆志愿者工作需要由专人负责,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志愿者工作地持续开展。青岛市博物馆除制定了较为科学的人性化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外,实现了志愿者工作的专门专人管理,专门负责人承担了志愿者的日常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完成志愿者的招募、培训、考核并组织志愿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保证了志愿者队伍的稳定和充满朝气。

二、提供让志愿者可以发挥最大能力的丰富服务岗位。目前,我国博物馆为志愿者提供的服务岗位较单一,大多为讲解岗位。这种岗位上的局限性,不仅不利于志愿者工作的全面展开,而且也削弱了志愿者参与博物馆工作的积极性。除讲解之外,博物馆应该请志愿者介入更多的工作,这样既可以解决人力不足的缺陷,又可以满足志愿者的工作愿望。志愿者

参与博物馆的多种工作应成为发展趋势,博物馆不光有讲解,还有许多可供志愿者参与的工作,例如图书、影像资料的整理、归档,文物的收藏、研究等。如果把这些社会力量都有效地利用起来,将会进一步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青岛市博物馆在安排志愿者工作时非常重视个人特长的发挥,目前,志愿者主要从事着本馆展览讲解、观众接待、咨询引导、场地服务和活动策划以及其他辅助性服务工作(辅助本馆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为各类展览做义务宣传)。

三、尽可能为志愿者提供学习研究的条件。志愿者到博物馆参加服务,他们的需求是多元的,很多志愿者是抱着学习的目的来做志愿服务工作的, 在接近博物馆的同时也希望能够接近博物馆的藏品和专家,博物馆应为他们提供这个机会。青岛市博物馆在志愿者培训过程中能够做到以陈列展览为依托,定期举办面向志愿者的专家讲座;为进一步提升志愿者整体素质和志愿服务水平,还邀请专家做《志愿者精神与社会发展》、《青岛市文化事业发展概述》和《博物馆服务文明礼仪》等专题讲座。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满足了志愿者求知的愿望,也提高了博物馆志愿者的服务水准。

四、为志愿者提供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人具有社会性,需要群体生活,需要被社会认可,不少志愿者期望在服务他人的同时, 扩大自己的交际面, 丰富自己的生活。博物馆可通过组织文体活动或利用馆刊、网站等本馆资源为志愿者提供交流和探讨的机会。如青岛市博物馆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座谈、联谊和参观学习活动,为大家提供互相沟通交流机会的同时增强了凝聚力。另外,青岛市博物馆还开辟了内网论坛和志愿者园地,为志愿者提供可以将自己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及工作心得与大家分享的平台,达到了志愿者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和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肯定与承认志愿者的工作成绩。志愿者在博物馆价值的体现,就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都在博物馆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得到实现。博物馆应对志愿者的支持与贡献予以表扬、展示和奖励, 鼓励志愿者以更大的工作热情融入到博物馆各项工作中。如青岛市博物馆每年都会在岁末年终根据每一位志愿者的有效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果对志愿者进行表彰并评出星级志愿者;定期在讲解志愿者中开展讲解技能比赛,作为鼓励会在获得“优秀讲解志愿者称号”的志愿者工作牌上添加一颗星级标志。此外,青岛市博物馆还非常重视“推优”工作,只要有优秀志愿者评选,都会积极将在志愿服务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志愿者进行推荐,其中在由中国博物馆学会和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开展的“牵手历史—首届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评选活动中,我馆将青岛市博物馆志愿者集体和四名成绩卓著的志愿者个人进行了推荐。这些活动对志愿者的辛勤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促进了志愿服务工作的提高。

六、出台相关激励办法并加强社会合作。其实,即使没有所谓的激励办法,广大志愿者也会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志愿工作中。但相应的激励办法是对奉献者的肯定,更是对奉献精神的弘扬,能为志愿工作的开展注入持久动力。正如专家所说:“为志愿者提供一定的优待,能起到一种很好的价值导向作用。道德是自律的,不能用来他律。你可以不求回报,但社会有责任有义务给奉献者一定的优待,以体现对良好社会风尚的嘉奖与倡导。”青岛市博物馆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优待志愿者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通过与志愿者签订志愿服务协议,明确了志愿者在博物馆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可以享受到一些优待政策,比如说志愿者可受邀请参加本馆举办的讲座及活动,可以打折购买本馆编印的书籍等。另外,我们将积极加强社会合作,与一些企事业单位取得联系,比如新华书店、电影院、故居遗址等,共同为相互间的志愿者提供一些门票上的优惠和可以优先参与相互间的活动等。

总之,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是倡导“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的需要,是志愿者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的需要,也是对志愿者追求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认可的需要。博物馆志愿者工作要想长期有效的开展,建立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就格外关键。在

实际工作中,我们应不断创新,如果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博物馆的志愿者工作必将得到更快更好地开展!

 

第二篇:志愿者该不该要报酬-谈大学生激励机制

非政府组织

概论论文

姓名 林森彬

学号 0847012

专业 行政管理

志愿者该不该要报酬

----谈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

摘要:当今的中国公民社会正在走向成熟,但志愿者服务主要还是由政府部门主导,民众参与的程度并不高。这就造成了NPO组织吸收志愿者困难或者吸收不到高素质的志愿者,而大学生就是最大的潜在高素质志愿者群体。在志愿精神没有得到普及的当下,绝大部分年轻人还只是把志愿服务视为单纯的学雷锋做好事。但事实上,志愿服务不仅可以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可以为志愿者提供意义非凡的回报。通过改进自己的激励机制,就能做到组织和志愿者的双赢。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

这问题听上去像是多此一举。因为在一般通用的概念上, 志愿服务(也称作工作、行为、行动等)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 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 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一个行为要成为志愿性质的行为, 必须至少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和公益性三个特征, 即它要出于参与主体的自主选择, 超越常规的经济交换活动领域, 并具有社会正效应。如果拿报酬的话,那他还是志愿者吗?

不追求报酬不等于不应该得到报酬。在当前中国采用补贴的形式付与志愿者一定报酬是有利于NPO组织在中国的长远发展的。

一、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遭遇的困境

(1) 行政体系领导下的志愿活动调动不起大学生的积极性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模式是“自上而下发起”模式。这种模式是由政府等外生因素引起的,也是目前大部分青年志愿者活动所采取的主要模式。像我校各级团组织就在发起和推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团组织的号召和组织下,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得以迅速、持续地开展起来。第二种模式是“自下而上发起”模式。这种模式是由民间力量等内生因素引起的。

第一种模式是通过政府行政力量自上而下来推动的,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志愿服务模式迥然不同,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它的优势是高度组织化,社会动员面广,行动高效迅速;局限是志愿者被动参与,主体意识不强,主体能动性发挥不够。第二种模式是群众自发参与,通过民间力量推动而发展起来,接近于西方志愿服务模式。组织结构自治性高,群众基础好,公众参与热情高。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自下而上发起”模式发展比较缓慢,大规模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由于浓厚的行政化管理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独立发展空间,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深入发展,最终也阻碍了志愿精神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沉淀和确立。有学者明确指出青年志愿者行动动力不足的原因就在于以主体内在的“志愿精神”为标志的志愿服务受制于组织力量的强弱,活动主体的内在需要得不到有效的满足, 2

活动对人们的志愿服务意识、道德理想教育,也由于组织力量的强势而处于发育不良的状态,造成青年志愿者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加活动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有的甚至成为具有一定非自愿性或强制性的活动,在心理上欠缺一致认同,同时对志愿者个体的需求和激励关注不够,限制了他们提供志愿服务的自主性,这样不仅挫伤了参与者和组织者的积极性,也使志愿者行动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而流于形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自然不足。

(2) 大学生对于志愿活动冷热不均

目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功利化的趋势,一些大型国际赛事、会议等活动往往能得到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响应,而致力于社区、学校和公共服务事业等影响小、技术含量低且需要长期服务或默默无闻的项目难以调动他们的服务热情。

有一部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项目是国家扶持或单位补贴的, 由于补贴的幅度、金额及优惠的条件在各地、各单位有较大的差距, 于是部分大学生志愿者“ 此山望着那山高” , 心理价位也不断地攀升。就拿西部志愿者服务来说, 尽管国家的政策和扶持的力度不断加大, 如每月有生活补贴, 学校给予一次性奖励, 服务期满推荐就业, 在考研、考博、考公务员时加分等,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的比例依然不高。然而以招募志愿者为名的企业促销、市场调查等由于企业所给予的报酬相对较高, 这种既有荣誉又有实惠的“ 好事” 自然有很多人趋之若鹜, 但实质确实让大学生志愿者成为某些企业的廉价劳动力,志愿者服务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3) 志愿者队伍缺乏专业技能和稳定

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是践行志愿精神最直接的体现。然而,各高校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普遍缺乏稳定性,进而导致志愿者行动的连续性不强。高校志愿者一般以低年级的在校大学生为主,他们一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在学习就业压力不显著的情况能够投入自己的时间、精力从事志愿服务工作。但是,当大部分学生刚刚进入角色就升至高年级,实习、求职、考研、论文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得他们不得不中断或放弃参与服务,而后续的学生又不熟悉情况,这就造成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缺乏稳定性和梯队性,从而导致一些长期常规的志愿者活动衔接不够顺畅。

有活动时,匆匆进行培训,活动过了,就解散了,下次如有类似活动,又要进行新的培训,志愿资源浪费较大。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经过培训直接上岗,这样就造成了志愿者质量参差不齐,志愿服务的效果大打折扣,也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对于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强正面引导,激发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另方面,也需要良好的激励机制与之相配套,吸引大学生加入到志愿组织中去,并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

二、怎样才是有效的激励体制

3

(1)重视志愿者自身价值的实现

在当今的条件下,单方面对志愿者强调 “ 志愿” 、“ 服务”、 “ 奉献” 、“ 不计报酬和收人” 这些志愿者精神是行不通的。

从志愿者的角度看志愿服务内涵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施与, 而是具有“ 双赢” 的特色。志愿者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 有没有让自身自身也得到了完善, 得到精神和心灵的满足。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有没有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并培养组织、领导、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有没有增强了自信心, 获得了成就感。就志愿者的角度而言, 在“ 助人” 和“ 服务” 的志愿精神内涵之中, “ 互助” 的精神是不能被忽略的部分。

在分配志愿服务时,组织方应该重视志愿服务与志愿者个人兴趣爱好、专业技能或特长的结合。这是对志愿者乃“ 爱心” 、“ 热情” 高于能力的“ 廉价劳动力” 的传统偏见的突破另一方面也在坚持志愿服务无偿性、非功利性的前提下, 逐步重视志愿者的精神收益和心理感受, 如成就感、自我价值感、生活的充实感,以及专业技能的增长、人际合作能力的提高等等。同时, 志愿服务的现金价值折算, 志愿者的贡献评估和物质报偿等问题也进人了人们的视野。这一切并非对“ 无偿性” 原则的违背, 而是构成了新形势、新环境下的补充。

(2)激励标准区别化

考虑到当今的志愿服务种类繁多,近的有敬老院、民工子弟学校的志愿者服务,远的像农村“ 三支一扶” 、西部志愿者行动等志愿者服务,服务的性质和内容有很大的差别,导致有些活动遭到追捧,而有的却无人问津。

一个有效地激励体系应该根据不同活动的特点制定不一样的奖励才能使所有的活动正常开展。

对于一些内容简单,耗时少的活动如慰问孤老,可主要采用荣誉式激励。由学校各级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经过对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情况进行一定的评价和考评, 选出一定比例的志愿者作为学校、学院或班级的“ 优秀志愿者” 等进行表彰。荣誉式激励主要是激发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会、帮助他人、奉献爱心、被社会认同的内在需求

而对于一些条件艰苦耗时长的活动如支教,则可采用有偿式和专业实践锻炼结合的激励方式。但有偿并不是要让志愿获取利润,只是为志愿者考虑报销活动相关的费用,如车费、通讯费、基本食宿乃至最低的生活费用,以及办理保险等,解决志愿者在志愿期间的基本生活问题。有偿式激励主要是参与政府政策补贴和扶持的志愿者项目,对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大学生有较大吸引力。

专业实践锻炼是指将志愿经历视为一种专业技能,在志愿者参加某些考试或面试时刻作为加分因素,这也是当下使用较为广泛的激励之一。

(3)区别“普通服务”和“专业服务”

专业化是全球志愿者服务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 4

发展方向。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年志愿者服务不会长时间停留在“低端服务”的水平上,将逐步向“高端服务”的专业领域拓展。

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发展趋势要求加强对青年志愿者的培训。通过专业培训,培养青年志愿者的各种服务技能,从而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通过专业培训,还可以扩大青年志愿人才的储备,培养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骨干人才。

对于大学生志愿者而言,重要的就是如何做到将老志愿者留在组织内,这不仅仅是一个人有没有志愿精神就能决定的。

要锻炼培养大学生志愿者骨干,吸收他们参与志愿者组织的管理,从而保持志愿者队伍的流动性和梯队性就有必要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加以限定,改变以往时间上的随机性和活动上的灵活性,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削弱青年志愿服务意识的培养和树立,通过建立志愿服务计时计量制度,把大学生参加服务的活动次数、累次时间记录在案,体现出对大学生所作贡献的评价、认同和鼓励,这也是对表现突出者进行奖励、表彰甚至公共补偿的依据。尤其要重视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内部的情感和经验交流,这是处理好志愿者的自主性与志愿者组织管理规范化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通过大家相互感染促使志愿精神同化、内化的必然需要。另外,还要通过多渠道筹集运作资金、增强志愿服务项目吸引力、建立志愿者成长机制、注重权益保护等举措来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无论采取何种激励方式,都要注意适度激励的重要性,因为过度的激励比如志愿者成为引人注意的“公共人物”就有可能消解其行动的道德动机。就社会化工作机制而言,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政府部门、志愿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都热心义务工作,政府大力投资志愿组织并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企业为在社会上塑造良好的公益形象而积极资助公益事业,志愿机构为人们参与义务工作提供机会、培训和嘉奖,从而形成了政府、志愿机构和企业互相协调、互相补充的社会服务体系。我国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地位的认可,增加对大学生志愿者人力资源培养及管理的资源分配,增加他们参与志愿工作的经验及其贡献获得认可的机会。要通过法律、政策的完善,使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在登记注册、管理制度、约束机制和考核激励等方面制度化和规范化,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体制和制度保障。我国高校要将志愿者活动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全面挂钩,以奖励表彰制度体现学校对大学生以个人身份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鼓励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大学生重视对志愿工作的参与,使志愿精神根植到大学生的内心。

参考文献:

[1 ] 李敏,奚琳.我国NPO 中志愿人员的激励初探[J].南方论刊,2007,(1):67-68.

[2 ] 张纪花.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探索[J ] . 思想

理论教育,2009 , (3)

[3 ] 汪峦,梁保伟.浅谈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忠诚度[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2):25-26.

[4 ] 汪智汉,吴猛.津贴志愿者概念及其论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J].2006,(2):12-16.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