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农家书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县农家书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家书屋作为由政府规划指导、社会各方参与、农民自主管理的公共文化设施,是一项具有长远社会效益、惠及广大农村群众的民心工程,已成为党和国家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摸清我县农家书屋建设的情况,理清工作思路,找出制约因素,促进农家书屋建设,县政协于20xx年4月中旬到下旬,由县政协领导带领调研小组,会同县新闻出版局,深入到6个乡镇,50多个村,采取听汇报、看现场、走访群众的方式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我县农家书屋建设工作的情况及特点

自20xx年开展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党(工)委和有关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实施“乡村阅读”工程,加快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的意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密切配合,科学实施,积极探索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工作, 20xx年上级下达我县建设计划是91个,实际建成农家书屋108家,超额完成了建设计划。在全市农家书屋建设现场会上,我县作了“高标准规划,严要求操作,努力开创农家书屋建设工

作新局面”的经验介绍,在全市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我县被评为“全市农家书屋建设先进单位”。

通过调研,我县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

1、领导重视,行动迅速。县里成立了全县农家书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安排部署农家书屋建设工作;研究制定了《关于实施“乡村阅读”工程,加快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的意见》和实施方案。各乡镇街道、村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确定专人负责,形成了上下贯通、协调互动的工作机制。同时,注重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各党(工)委按照“政府规划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运行机制”的思路,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地组织实施。实施的当年全县建成108家,超出任务近20%。

2、部门主动,联合共建。县新闻出版局作为农家书屋建设的主管部门,工作积极主动,20xx年争取省新闻出版局为我县建设了6个高标准的农家书屋,并奖励我县建设资金

3.7万元(折合成5个高标准书屋);市新闻出版局为我县发放了价值70多万元的出版物和18套电视机、DVD,占全市扶持资金的1/4。县直各部门积极支持农家书屋建设,把农家书屋建设与省、市文明单位文明结对共建相结合;与生态文明村、小康村创建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帮扶相结合;

为农民致富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县国税局、县法院、县民政局、县邮政局等单位结合帮扶工作主动出钱出资购买图书,帮助所包村建起农家书屋,在此基础上,鼓励企业冠名捐建。县供电公司结合“点亮山川”工程,为金庄镇立山崆村建起了“点亮山川农家书屋”。县新华书店结合自身优势,把群众最迫切需要的书送到了农村,在全县捐建了4家农家书屋,截止目前,我县企业已冠名建设10个农家书屋,架起了农民致富的桥梁。

3、群众欢迎,作用初显。

一是农家书屋改善了农民的读书条件,有利于培养知识型农民。从现实情况看,农村的公共图书服务事业,是农村文化事业最薄弱的环节。据调查,农民人均拥有图书量,人均0.1册书/年,也就是10个人一年才有一本书。农村看书难、买书难、借书难的问题相当突出,广大农民迫切需要依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命运。农家书屋建在村,免费为农民提供看书读报的条件,拉近了科学文化知识与农民的距离,使广大农民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学到很多新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书难、借书难的问题,是成为培养知识型农民、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二是农家书屋使农业科技扎根农村,有利于促进科技兴农。各级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送科技下乡,时常开展类似活动。但往

往是阶段性、季节性,无法实现经常化、常态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让农业科技扎根农村的问题。农家书屋配备大量农民看得懂、用得上的农业科技类图书,使农业科技知识直接进村入户,农家书屋建立以来,有关部门已在书屋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5期,培训农民600余人次,聘请专家现场讲解,接受农民咨询400余人次。三是农家书屋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有利于建设文明村风。农家书屋是村民共有的书房,为广大农村带来了书香气息,节假日、星期天组织少年儿童在农家书屋收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少年儿童节目,阅读优秀少儿读物。农闲时节,组织农民到农家书屋练书法、下象棋,看故事片、科教片,提升了农民文化生活品位,把农民由牌桌拉向了书桌,读书声冲淡了麻将声。丰富了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农民的精神境界,搭起了文明进步的阶梯。

二、当前制约农家书屋建设工作的情况分析

我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一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先进县、市相比,资金匮乏、进展不快,还有许多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亟待解决。

(一)农家书屋建设需求与县乡财政困难状况的矛盾比较突出。农家书屋工程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应由公共财政予以支持软件。但我县财政困难,今年农家书屋建设资金没有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没有落实配

套资金。财政资金的投入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数量与质量。如2008市新闻出版局扶持我县25多个书屋的图书,由于我县没有投入相应配套资金,致使建设标准偏低,达不到省、市新闻出版局的要求。

(二)组织领导体系尚不健全,工作力度有待加大。县、乡两级农家书屋工程领导机构虽已建立,但工作开展不平衡。目前,还仅局限于县、乡两级新闻出版、宣传部门在抓农家书屋工程。而乡镇(街道)还没有新闻出版管理办公室,今年200个农家书屋建设的任务还没有落实到具体村。

(三)重建轻管,服务不到位,影响了作用的发挥。现有农家书屋多数属于“一次性”援建的,比较重视初始的建设,较少有后续的管理与服务,致使部分农家书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是对农村阅读需求把握不准,援建单位在提供服务产品上又存在一定的主观片面性,没有贴近农村的阅读需求,存在新书少、好书少、对路的书少的问题,因而借阅率偏低。而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宣传不到位,组织引导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导致借阅量利用率低。有的书屋被闲臵成为摆设、成为“仓库”。据调查统计,目前有三分之一的农家书屋在发挥作用方面还大有潜力可挖。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政府工程,也是各级新闻出版部门面临的一项全新的工作。必须用系统的思维来谋划,用工程的办法来实施;统筹规划、科学实施、建管用并重,真抓实干,抓一个成一个,管好用好一个。

(一)尽快落实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配套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保障机制

市委要求,全市农家书屋建设要在20xx年全面完成,我县今年要新建设农家书屋200家。目前新闻出版总署明确每一家农家书屋建设资金最低标准是2万元,并全部用于配臵出版物。省、市还将扶持一部分图书,因此我县要尽快落实09年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配套资金,将农家书屋工作列入县乡财政预算。并建立稳定的财政保障机制。否则,上级扶持力度将大打折扣。

(二)在建设选点上,科学规划,充分发挥书屋的覆盖辐射功能

根据市里要求,我县今年至少要建200家农家书屋,因此,必须科学规划、正确选点,要和新农村建设、中心村建设相结合,重点选择好村队、大村队(1500人以上)搞建设。把有限的资源用好,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农村阅读需求,为农家书屋配好书。突出科普知识,突出历史文化知识,突出

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确保农家书屋的实用性,增强农家书屋的吸引力。

(三)实施科学管理,充分发挥书屋作用

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形成乡村阅读氛围,引导农民走进书屋学科技、用科技,为农民发展致富,铺路搭桥,拓宽农民致富门路,把书屋建成传播科技新知识的大课堂。二是要加大组织引导力度,组织引导广大青少年,依托书屋,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优秀少儿读物,增强爱国主义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书屋建成优秀文化传播基地和社会主义教育基地。三是落实管理人员的责任,建立管理制度。积极探讨管理人员的报酬:如有偿借阅;开展出版物经营业务。

(四)建立社会捐助平台,为农家书屋工程增添力量 鼓励社会捐助是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有效途径。农家书屋工程作为一项造福广大农民的公益性事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下一步要注重建立社会捐助平台,使社会力量在政府的引导下参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拓宽农家书屋工程的发展渠道。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正处于关键阶段,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我们要筹集更多的资金,调动企业、社会和群众的

积极性,为农家书屋的建设出资出力,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OO九年四月二十日

 

第二篇:农家书屋调查报告

农家书屋调查报告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

农家书屋自从建立以来,取得了很多成果以及收效。它的发展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 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这项惠及全国亿万农民群众的工程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据资料显示,到20xx年6月,全国已建成农家书屋9.3万家。在农村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农家书屋既面临着重要挑战,同时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拓宽领域,了解读者需求动向,深化读者服务工作,为当地村民服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已成为当前农家书屋发展建设的重要课题。农家书屋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新型组成部分, 也是农民群众学习了解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农业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 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阵地。农家书屋建设是新时期党在农村的一项具体的惠民工程,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大工程,对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农家书屋给农村带来了新变化,给农民带来了实惠,不但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也促进了乡村文明。建好农家书屋不易,如何建立健全长效的管理机制、体制,管好、用好农家书屋,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农家书屋现状及存在问题

农家书屋工程包括建设、管理、维护和使用四个方面,四者缺一不可。建设好是前提,管理好是关键,维护好是重点,使用好是目的。目前,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农家书屋正处于大规模的建设阶段,对于后期管理考虑的还比较少。农家书屋多数建在村委会和农户家,书屋管理人员也主要包括村委会人员、农民,基本上没有配备专职管理员,且多数管理员的工作都是义务性的。书屋的管理主要采用“自主管理、自我服务“模式,有的农家书屋则采取图书“租售”等经营以求发展。

存在的问题:

1.职责不明。书屋资产归属、维护和后续发展由谁负责等问题,没有明确,难以做到各负其责,影响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

2.重建轻管。有的书屋建成交付使用后,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没有纳入年度政府目标考核,对其日常的运行缺乏有效地管理和引导,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3.资源匮乏。很多书屋的图书数量少,同一批次建成的配书雷同,没有为书屋订阅专用报刊,即使个别有也只是很少的几种党报党刊,基本无更新渠道,书屋只能维持现状,恰如 一潭死水,没有活力。

4、管理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书屋的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由村里工作人员兼任,均为义务管理者,加上缺乏专业知识,无法保证书屋的开放时间,缺少对图书的推荐宣传,不利于图书功能的发挥和阅读活动的推广。

5、借阅率低。目前,农村大多数农民缺乏阅读习惯, 加上宣传工作不到位, 书屋虽然建起来了,图书借阅率偏低,情况好些的,平均每天三五人,差的平均三五天一个人。平均借阅率很低,大部分的图书还处于闲置状态。

二、制约农家书屋读者需求的因素分析

制约农家书屋读者信息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实用信息匮乏。全国农家书屋正处于建设初期,有的书屋自购实用新书少,受赠的旧书多,有些知识内容解决不了生产实际问题,满足不了生活娱乐所需,与国家社会形势发展和农村实际情况相脱节, 这样就激发不了村民读者的阅读兴趣,长此以往书屋的吸引力必然会锐减。

2.信息化水平滞后。受经济状况、地域条件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的农家书屋信息化建设尚未普及,影响了读者获取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书屋在改变农村信息匮乏和文化落后方面未有多大成效。 而一些开通网络的书屋, 对网上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等服务工作推进缓慢,导致针对农村开办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信息未得到充分利用。

3.读者信息素质较低。由于村民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意识、利用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各地书屋遭到冷热不匀的境遇。这是因为一方面农民在求知、求富、求乐、求美方面的自我需求度不同,读者欠缺查询和索取文献资料的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书屋也缺乏对读者信息素养的培训和指导。

4.管理员的能力有限。据了解,书屋管理人员多是兼职或非图书专业人员,无暇或无能力钻研专业知识,管理上也仅仅做些传统的借借还还服务, 二、三次文献服务基本未开发,更不用说开展读者个性化服务、定题服务了。

因此,注重管理员的继续教育十分必要。总之,随着农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农业信息的更新和传输愈显迫切,这对农村读者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农家书屋的馆藏、传统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尤其是对书屋服务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依据村民读者需求,创新信息服务方式方法,是农家书屋完善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农家书屋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要解决上述问题,只有在建设、管理、利用、发展机制上不断探索和改进,在供书、读书、管书、用书等各个环节上抓准抓实,从归根本上解决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问题。

1、明确责任。尽快确定我区农家书屋的资产管理主体,进行资产登记,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区文广新局要建立健全书屋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制度和专项检查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检查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书屋的正常运行。 由区委宣传将书屋的建设和管理纳入乡(镇)宣传文化工作的考核目标。④书屋的日常管理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行政村 按照制度抓好落实。

2、整合资源。 将农家书屋与村级办公活动场所、文化 活动室、农村远程教育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结合起 来建设、管理和开展活动,节约建设成本,提高书屋的利用 率和综合效能。 结合点村工作,组织“帮扶联系活动”,广泛发动党政部门、高校、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形成了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良好局面。

3、培训保障。通过举办管理员培训班等形式,大力加强管理员教育培训,颁发农家书屋管理员资格证书,强化了管理员的管理服务意识和水平,并定期开展检查评比活动,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通过农村低保途径解决农户管理人员报酬,通过区财政适当补助解决村委会兼职管理员报酬。

4、资源更新。依托区图书馆,将农家书屋和区图书馆联动运行,把农家书屋作为区图书馆的分馆,将农家书屋的图书作为馆藏图书进行管理,组织图书流动车将馆藏图书、其他书屋图书定期调换到农家书屋,形成一条定期补充、更新、交流图书的畅通渠道,使农民群众始终有新书可看。将送书下乡活动列入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中,按照“一书一册无复本”的原则,一地一别,甚至一村一别为农家书屋配备图书、报刊和电子音像制品。

5、开展活动。依托农家书屋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 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读书用书活动,引导村民到农家书屋读书用书,增强农家书屋的吸引力,努力培养农民群众阅读兴趣。6、发展模式。以政府主导,公益起步,经营发展的模式,对具备一定条件的农家书屋,由新闻出版、工商管理部门核发经营许可证,由新华书店提供适销对路的图书,交给书屋代销,走借、售结合的发展之路,为农家书屋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为农民朋友解决买书难的问题,为书屋增添新的活力。

农家书屋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农村基层群众文化管理探索性工作。管理好、发展好农家书屋,对于推动新时期新农村全民素质的提高,加快农村科技致富达小康,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