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文言文知识总结

童趣

原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能看清秋天鸟儿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那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然成为了鹤(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因此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因为这(因此)我高兴极了(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聚精会神地仔细观察,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凸起的土块沙砾看作山丘,把凹下的地方看作山谷,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庞大的东西)拔山倒树而来(拔倒山踩倒树地走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吞掉了。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一、字词

1、通假字:

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2、一词多义

之:见渺小之物:助词,的

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的

心之所向:代词,这

昂首观之:代词,它们(鹤)

项为之强:代词,代“昂首观之”

使之冲烟而飞鸣:代词,代蚊子

为之怡然称快:代词,代这个景象

观之,兴正浓:代词,代“二虫斗于草间”

驱之别院:代词,蛤蟆

其: 必细察其纹理:代词,它的,代藐小之物

蹲其身,使与台齐:代词,自己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代词,想象的境界

为: 项为之强:因为

以虫草为林:当作,作为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观: 昂首观之:看

观之,兴正浓:看

作青云白鹤观:景象

以: 以丛草为林:把

徐喷以烟:用

时: 余忆童稚时:时候

故时有物外之趣:经常

察: 明察秋毫:看见

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神: 定神细视:精神、注意力

方出神:精神、注意力

神游其中:想象、感受

3、古今异义

方:古义:正在 今义:方形

或:古义:有时,有的人 今义:或许 余:古义:我 今义:剩下

盖:古义:发语词,相当于“原来是”。

今义:动词,建筑;名词,器具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观:古义:景象 今义:看

私:古义:私下 今义:自私

4、词类活用

鞭数十,驱之别院。(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5、特殊句式

倒装句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群鹤于空中舞】

徐喷以烟。【以烟徐喷】

见二虫斗草间。【二虫(于)草间斗】

省略句

果如鹤唳【于】云端。

蹲其身,使【之】与台齐。

驱之【于】别院。

判断句

盖一癞蛤蟆。【表判断】。

果然鹤也。【表判断】。

被动句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被】

二、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清代文学家。

三、 整体把握

本文围绕“物外之趣”记叙了童年时的几件趣事:一是把蚊子成雷当作“群鹤舞于空中”、“鹤唳云端”;二是将丛草、虫蚁、土砾分别当成树林、野兽、丘壑,神游其中;三是观虫时驱赶癞虾蟆。

首段先点明主旨“物外之趣”,二、三、四段记事分述。作者以“物外之趣”统摄几件事,意在说明他年幼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阅读探究

1、从第一段来看,小时的我有怎样的本领、习惯和收获?

本领: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习惯: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收获:时有物外之趣。

2、体现全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 物外之趣。

3、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⑴ 将蚊子拟作白鹤之趣。(观蚊如鹤)

⑵ 神游丛草、土砾、虫蚁构成的幻境之趣。(神游山林)

⑶ 观虫斗、驱癞虾蟆之趣。(观虫驱蟆)

4、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有怎样的作用?

词语:“怡然称快”、“怡然自得”、“神游”、“呀然”等。

作用: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儿童观物时的心理,表现了“物外之趣”,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5、推测作者将癞虾蟆“驱之别院”的目的。

可能为“二虫”复仇,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6、第四段表现作者“童稚”的语句是什么?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7、作者获得“物外之趣”的基础和关键是什么?

基础:细致的观察。关键:丰富的想像。

8、从文中可以看出“物外之趣”是怎样得来的?

⑴ 有强烈的好奇心。 ⑵ 有细致的观察力。

⑶ 有丰富的想像力。

9、学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⑴ 要热爱动物、热爱自然,与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处。

⑵ 获得美好的体验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

⑶ 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怀有一颗童心,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10、生活中,你怎样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心胸开阔,不为生活所累;遇事想得开,利用想像把困难和挫折当成朋友的善意玩笑;把自己遇到的好事和坏事都当成生活对自己的恩赐;有一点儿“阿Q精神”等。

《论语》十则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一、 字词

1、通假字

说:通“悦”,高兴

知:通“智”,智慧

女:通“汝”,你

2、一词多义

可以: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

士不可以不弘毅:能够

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是知也:通“智”,智慧

温故而知新:知道

知之为知之:知道

其: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他们的

其恕乎:大概、也许

为:可以为师矣:做

知之为知之:是

仁以为己任:作为

3、古今异义

时:古义:时常 今义:时间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够

是:古义:这、此 今义:判断词

三:古义:泛指多次 今义:数词

4、词类活用

吾日三省吾身。(名词活用做状语):每天

传不习乎?(动词活用做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知识

见贤思齐焉。(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贤良的人

5、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知也。【表判断】

省略句

可以【之】为师矣。

人不知【之】而不愠。

二、文学常识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以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三、整体把握

求知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修身做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阅读探究

1、 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读半部《论语》就可以治理国家(天下);道出(强调)了《论语》在人格修养(修身)和国家治理(治国)方面的巨大作用。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乐乎?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自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所以“不亦乐乎” 。

3、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那么作为“君子”应具有那些风范呢?

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宽广的胸襟,善良的心地。

4、“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么做的好处。

这是一种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只有这样,人才能净化自己的思想,才能在做人与求学方面得到提高。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比如自己不愿意被别人嘲笑,那么就不要嘲笑别人,而要尊重别人。俗话说就是“拿人心比自心”,就是从自己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替别人考虑一下。这是一种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这是人间多一份温暖的前提。所以我们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学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

作为学生不应死学书本,应该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需要。

山市

原文: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

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一、 字词

1、通假字

见:通“现”,出现

裁:通“才”,仅仅

乌:通“无”,没有

2、一词多义

然:然数年恒不一见:但是(表转折)

竟然城郭矣:居然(放词尾)

尘气莽莽然:···的样子

数:见宫殿数十所:几,表不确定数目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表示计数

一:惟有危楼一座:数词

或凭或立,不一状:动词,一样,相同

3、古今异义

恒:古义:经常。 今义:永久

顾:古义:看。 今义:注意。

始:古义:才。 今义:开始。

云:古义:结束或省略 。 今义:云朵。

危楼:古义:高楼。危,高耸。 今义:危险的楼。

直接:古义:一直连接到。 今义:不经过中间的事物。

或:古义:有的人。 今义:或者。

睥睨:古义:城上的矮墙。 今义:眼睛斜着向旁边看,形容傲慢的样子。

4、词类活用

窗扉皆洞开(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名词作状语):像楼一样,像厅堂一样,像街巷一样 层层指数(多词活用为动词):指着

楼渐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低

5、特殊句式

省略句

孙公子属年与同人饮【于】楼上。

始悟【其】为山市 。

判断句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表判断)

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表判断)

定语后置句

惟危楼一座。(应为“一座危楼”)

见宫殿数十所。(应为“数十所宫殿”)

二、文学常识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杰出文学家、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州(现在山东淄博)人。郭沫若对他的评价是“写人写鬼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著有《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三、整体感知

结构:纵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②发展阶段:城郭出现。

③高潮阶段:危楼出现。

四、阅读探究

1、 结尾写山上“鬼市”的作用是什么?

结尾一段写山上的“鬼市”,这是补笔,有照应开头的作用,说明奂山这个地方的确能看到这种奇异的景象。

2、 时间与景致的变化?

时间的变化:忽—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

景致的变化:孤塔—宫殿—城郭—危楼 3、文中引出“孙公子”有什么作用?

一为转入正题;二为强调所记山市的真实性。

4、“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一句中的“插”字的表达效果。

运用夸张的修辞, 写出了塔尖穿进天空的雄姿,显出孤塔的高耸。

5、将“始悟为山市”的“悟”改为“知”行吗?为什么?

不行,“始悟”有“恍然”之意,“悟”照应开头的“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用“知”没有醒悟、明白的意味。 6、作者为什么要特意指出奂山山市“数年恒不一见”?

为下文写神奇的“山市”留下悬念,引发读者的兴趣。

7、文章对山市景象的描写生动形象,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以达到这种效果呢? 夸张: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比喻: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排比: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以上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8、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作“鬼市”?你能不能用你了解的知识来解释这种现象呢?

当时的人们对这种自然现象无法做出正确的解释,只好用迷信的方法解释它。

海市蜃楼——当异地景物被阳光折射到空气稀薄的高空后,恰好造成适宜的角度,又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的传递折射回低空,平静的海面或沙漠就成了这些图像的“地面接收站”。古人认为是天上的一种大虫吐气形成的,所以称为“海市蜃楼”。

9、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子虚乌有、历历在目、直冲霄汉、风定天清

10、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

奇异、奇妙、神秘、瑰丽、变化多端??

11、作者写城郭,寥寥数语却得虚中见实之妙,而对“危楼”的描述却实写、细写,试分析作者剪裁的匠心。

作者写城郭“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颇有恢宏气象,以虚代实,粗粗勾勒了一个庞大城市的规模和轮廓。对城市的整体布局和细部事物,一概不作描述,只以“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概括。可是,我们虽不细知其详貌。但是,加以“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就足以想像那城市的繁荣景象了。可谓虚中见实。但作者对“危楼”的描述,都是实写、细写。文中不仅描摹了楼的高大、雄伟以及它简洁、明朗的结构,而且还用简洁富有表现力的笔墨,写出了楼上各色人等的活动,细腻点染了楼中人物的风姿和神态。这样剪裁,使我们不只看到“山市”里的高楼城郭,而且似乎触摸到“山市”里人情风俗的气息,使得本是“无中生有”的山市蜃景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令人赏心悦目。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走进家门不回头看。

一、 字词

1、 通假字

不:通“否”,没有

2、一词多义

不:尊君在不:通“否”,表疑问

待君久不至:表示否定

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人名

下车引之:他,代元方

3、古今异义

儿女:古义:子侄辈。 今义:子女 。

文义:古义:诗文。 今义:文章的意思。

期: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期望。

去: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到某地去。

委:古义:丢下。 今义:委托。

引:古义:拉。 今义:引导。

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4、词类活用

友人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5、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状语后置句

撒盐空中差可拟。(应为“空中撒盐差可拟”)

判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子也。(表判断的句式还有如“??者,??也”、“??,??者也”“??者,??”等形式。)

省略句

【家父】待君久不至,已去。

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

二、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共6卷36篇,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全书共一千多则,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东晋一些名士贵族的言行与轶事。

三、阅读探究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有什么作用?

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其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

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营造了一种什么家庭气氛?

营造了一种融洽、欢乐、轻松的家庭气氛。

3、如何看待《咏雪》中对雪的两种比喻?(哪个比喻更好?)

“撒盐空中差可拟”将白雪比喻为“撒盐”,因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撒盐”比较接近。“未若柳絮因风起”将白雪比喻为“柳絮”,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所以,比喻为“柳絮”更好。)

4、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应如何理解?

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5、从“公欣然”“公大笑乐”可看出谢太傅怎样的特点?

乐观豁达、优雅大度的特点。

6、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何用意?(如何理解这种写法?)

这样写,使读者在不知道她是谁的时候先领略了她的才华,这是一种未知其人先知其才的写法,使谢道韫的形象和才华展现得尤其突出,表明作者非常赞美她的才气。

7、写出几句形容飞雪的比喻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8、这个小故事主要人物是元方,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他的聪明机智。

9、“君”“尊君”“家君”三种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译为: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译为:您父亲。

“家君”:谦称,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译为:我父亲。

10、 元方斥客的精彩之处在哪儿?

首先,语言简洁,内容凝练。“期日中”是前提,“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原因、结果交代得十分清楚,再指出无信无礼的表现,有根据,有结论,义正词严。再者,用词讲究分寸,“无信、无礼”不失身份,恰到好处。

11、“元方入门不顾”表示对友人不守信用、说话不礼貌的行为的抗议和蔑视。

1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做人要恪守诚信,以礼待人,并且要知错就改。

13、“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观点一:不失礼。因为友人无信,且失礼在先,元方这样做不算失礼。且元方当时只有七岁,对于他这样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孩子,不应求全责备。

观点二:失礼。客人既已认错,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且晚辈应当尊重长辈。

14、对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八个字概括) 客人无信,太丘舍去。

15、你对文中“友人”的做法和表现有何评价?

“友人”与人约定日中,而他日中不到,这是不讲信用;面对儿子骂人家父亲,这是没有礼貌。但他有悔改之意,又值得肯定。

16、文中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元方懂礼识义,落落大方,又很率真,聪颖机智。

17、面对他人的无礼,你该如何处理?

意见一抓住对方失礼之处,针锋相对,维护个人名誉不受侵害。

意见二针对对方失礼之处,摆事实,讲道理,使对方明白自己的过错,既维护个人名誉,又不伤害对方。自己不能向对方一样失礼。

18、古代像谢道韫、陈元方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

王冕四岁作画;曹植七岁作诗;甘罗十二岁做宰相

寓言四则(其中两篇古文)

智子疑邻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

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上下着大雨,他家的墙被毁坏了。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邻居家的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钱财。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偷了他家的东西。

塞翁失马

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

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一、 字词

1、 一词多义

亡: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

富: 宋有富人:富裕

家富良马:富有、充足

之: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助词,的

人皆吊之:代词,他

2、古今异义

父:古义:对男性长辈的通称 今义:父亲

亡:古义:丢失、逃跑 今义:死亡、灭亡

吊:古义: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今义:挂

居:古义:经过 今义:居住

将:古义:带领 今义:将来

十九:古义:十分之九 今义:数词

3、词类活用

天雨墙坏(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其家甚智其子(意动用法):以??为聪明

近塞之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靠近、接近

家富良马(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有很多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善于

二、文学常识

《智子疑邻》节选自《韩非子?说难》。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疑,怀疑。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他的著作收在《韩非子》里。 《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彻,常用寓言故事来阐明事理,富有说服力。

《塞翁失马》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塞,边塞。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等编著。全书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融会诸子百家学说,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齐物异类、鬼神灵怪,记载了不少古代神话传说和秦汉间的秩事,内容丰富,文笔优势。 刘安(前179-前122),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三、整体感知

七上文言文知识总结

《塞翁失马》告诉我们在一定条件下,事物的祸与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坏事可能变成好事,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人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教育人们要顺应自然,不可过分计较得失。

四、阅读探究

1、“不筑,必将有盗”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本句是故事的要害处,这是“其子”与“邻人之父”都说过的话,但因为身份不同,后面就遭到不同的对待;对其子是夸奖,对邻人之父则是怀疑。

2、《智子疑邻》中对同一问题的相同看法却遭遇不同对待,这给我们哪些启示? 启示一:要多方面虚心接受正确的意见,不能因人废言,对人不能持偏见。

启示二:向别人进言、提意见,要注意自己跟听者的关系,以免生出不必要的麻烦。 启示三:判断事情应该客观公正,不可以加入主观因素。如果凭感情的好恶去看人看物,就会有偏差。事实上,寓言中的“其子”未必聪明,“邻人之父”被“疑”也毫无根据。

3、我们可以从主人和老人身上吸取什么教训?

从主人那吸取的教训是:听别人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对人不可以持偏见。

从老人那:当你说话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的话对与不对,还要想一想自己的地位和处境,是否适合发表这样的意见。

4、两人提的意见相同,为什么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亲疏关系不同。

5、两篇文章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道理深刻,故事简短。 不同点:对比、夸张手法的运用。

6、在一般人看来,哪些是福事?哪些是祸事?在其父看来,哪些是福事?哪些是祸事? 一般人看来,马无故而入胡、子堕而折其髀是祸事,将胡骏马而归是福事。在其父看来则相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