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推进精益生产

如何有效的推进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是一套系统完整、逻辑清晰的管理模式。它起源、应用于制造业,今天已经延伸应用到各行各业,比如:精益物流、精益供应链管理、精益销售、精益办公、精益医疗、精益服务等等。

精益生产不仅仅是很多的手法和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传承,就像顾问说的那样,建立精益生产的DNA。那么,如何有效的推进精益生产?精益生产在推行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而预防推行失败呢?!下面总结一些国内推行的问题,给各位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推行成功的企业都是一样的,推行不成功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幸。

1、企业管理基础太差,草草上马。

企业连最起码的5S或6S都没做好,现场管理混乱;中基层管理人员素质差,管理凭借经验,做事凭感觉;过程质量控制无效,只有处罚……如此的企业加入精益推行行列,肯定是吃败仗。做精益生产推行的企业,首先要求企业自身做好基本的现场管理、具有一定改善基础的能力。切忌,不明自己,草率上马。

2、导入精益生产前没有端正思想,导入前的期望与导入后的结果产生落差。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中国推行精益生产需要有一个“汉化”的过程。日本丰田之所以在全球很出名,其生产制造模式使许多人膜拜和学习,这是经过60多年来不断持续改善和沉淀的结果。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也使许多企业在精益管理推行中夭折。企业管理者想快速把企业做好、做赚钱,思路本身是对的,选择精益管理也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冲着“利”去,容易让企业管理者在推行过程中被个体效率诱惑而忽视了整体效率;只看到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利益;只看到企业的利益而忽视员工利益的共同成长与社会责任。要明白精益不是神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对精益生产的导入与推行要有打持久战的打算,急切冒进的推进精益是不切实际的。要循序渐进地让大家了解精益变革对公司及个人带来的好处,减少激进式推进带来的阻力。

3、对咨询顾问或咨询公司依赖思想严重,期望过高。

许多企业,对精益有很高的热情,推行时将一腔热血都寄托在顾问身上。这时的角色定位要明确,“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起辅助作用”,顾问是外因,企业的管理层是内因。顾问会受到以前的工作背景、行业背景、辅导经历、擅长领域、项目团队构成、企业诊断后的认知、甚至是项目的个人利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提供出来的解决方案与企业当前条件下现实可行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最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的永远是企业自身。引进顾问,要认识到顾问以引导传授管理专业知识为主,需要公司内部自己发动全员参与学习,并配合准时完成顾问安排的工作,在顾问辅导时要踊跃主动提出问题与心得。要了解顾问更多只是扮演催化角色(教练),落实需要内部热忱参与,使积极推动变革的人成为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要清楚公司的管理人员才是解决方案的最终决策者,顾问只是医生,只管诊断开药并提供保健建议,企业自身身体的强健还需有问题时按时吃药,平时加强身体锻炼。

4、将经营与管理混为一谈。

精益管理不是“灵丹妙药”,企业管理者应打消“临渴掘井”的念头和心态。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很多企业的业绩大起大落,这时候,公司通常会因应市场变化在战略方向上做出重大调整。这些都是企业正常的经营行为。但是,工厂的管理活动与目标是否也应该闻鸡起舞?曾经看到过有些工厂,业绩不好时甚至让财务人员也直接介入工厂管理活动,从损益表的变化状况角度去让工厂管理活动跟随经营策略的改善而改变。这是非常忌讳的,比如精益讲究降低库存,这个从财务制度上来看是减少了公司收益的。丰田有个公式,企业价值=战略经营/内部管理,很好地诠释了两者的差异。分母是内部管理,这个才是永恒的,是以产品流

程为导向,针对企业中人员、质量、安全、生产、成本、设备、环境等七项活动展开管理。而经营是从这些管理产生的结果去做决策与判断,是管理产生的一种结果。只有管理活动扎实推进,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经营决策的变化提供保证。这个月说要抓出货赶业绩,下个月说要减少人员降成本,只会使得管理工作发生混乱。达成出货或者降低成本本来就是管理人员需要时刻关注并落实的。这种用经营来控制管理的做法,是无法持续有效的。

5、公司领导层在精益推进中角色扮演定位的偏差。

搞精益这行的都很清楚从下到上搞精益会因为缺少资源的支持与缺少方向指引导致失败,但是从上到下搞精益的很多也失败了。有家在中国的日企,在原来的总经理领导下,精益活动推行的很好,甚至引起日本总厂都派人来参观学习。但是更换总经理后,精益活动很快就江山日下。两个总经理对精益活动都非常支持,但是,对精益过程与结果认知的差异性以及对角色扮演的差异性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从上到下搞精益,最高领导层不是摇旗吶喊就行,需要在充分认同精益思想的基础上,从精益战略的高度,制定出公司的中长期经营计划,召集中基层干部展开年度方针并展开具体的可操作的改善课题,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在具体推进过程中,领导层需要以身作则,全程参与精益实施的整个过程,更需要关注过程而非单纯关注结果,需要做企业的领导者而非管理者。比如这家日企原来的总经理,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每月写一封给员工的信,点评工厂在进行的点点滴滴的精益改善活动,鼓励并表扬优秀员工,分享其巡视心得。而且坚持每天不定时巡视工厂,教练式引导中基层干部去主动发现现场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改善。

6、精益推行办公室的作用没有很好或充分发挥出来。

第一个方面,对精益改善项目缺乏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对项目以及子项目进展的过程与进度掌握不够,缺乏现场了解,更多只参加会议或看报告,没有针对改善现场进行评核。

第二个方面,对改善团队的辅导,不是流于纯粹的精益理论教条式灌输,无法跟现场结合起来,甚至推进室人员为了项目的进度。大包大揽,直接深入下去负责具体的改善案的执行,使得项目成员的相关能力缺乏锻炼,阻碍人才养成。

第三个方面,精益是个持久战的过程,推进室应该有非常具体可执行的规划,让工厂内的精益推进活动保持持久活力。读书会、竞赛、演讲、问卷调查、报刊杂志、发表会、内部网站、知识库等活动都是调动大家积极性很好的方式。山不过来,我过去。不要去左右别人,要想方设法去影响别人。精益推进室的人员要积极主动面对推进过程中推诿,抵制等负面性问题,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去感染项目相关参与人员,去团结更多地人员参与到精益项目中来。 第四个方面推进室以及项目领导人员层级不够或授权不足,无法做为与经营高层沟通的桥梁。导致资源以及项目范围,改善深入度等都受到极大影响。总之,要明确精益推进室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是扮演引导、组织、规划、辅导、协调、评核的角色,使推进室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7、对员工特别是对基层作业员的尊重只停留在口号上。

企业的舞台不是单单精英的舞台,要想方设法给予企业最低层作业员实现自我、展现自我的舞台。要清楚认识到,只有这些奋战在第一线的作业员才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来源。要明白最熟悉生产现场,最先发现问题的,永远是这些日复一日重复工作的作业员。别把员工不当一回事,不要因为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高离职率而减少对作业员的训练。我们的底层作业员技能水平虽然普遍较低,但是他们其实也是有强烈的学习欲望的,因为他们知道只有提高了自身的技能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这就要求企业要建立起非常系统化的培训机制,持续不断地对员工特别是作业员进行操作技能以及质量、安全、效率、改善等方面的培训。要注意培训课程尽量简化并浅显易懂,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只有将这些创造价值的作业员也组织并发动起来展开各种改善活动,并让她们也有机会在各种场合展现他们的风采,才能有助于

实现让她们不仅带双手更带大脑来上班。

8、推行精益没有跟绩效管理相结合。

推行的改善项目是否符合企业与组织的目标,是否有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支撑精益项目

的展开。绩效考核指标是绩效整合管理的基础。各单位制定的KPI必须直接或间接承接整体目标与愿景,要做正确的事。中基层主管要学习订定KPI(注释)及相关计算,进而对自己部门KPI差异源流确实掌握并展开改善。同时也要注意,绩效考核要针对团队而非个人,KPI要符合Smart原则,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掌握每时、每班、每日、每月的绩效动态。结合绩效做好激励措施,“没有激励就没有响应”!

总而言之,精益生产推行成功与否,与每个人、每个部门息息相关,它不单单是制造单位的事情,需要人事、研发、采购等单位的共同参与。要广泛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部门与人员,避免周边单位的不配合造成精益推进的虎头蛇尾。也要对部分项目存在失败的风险有清醒的认识,虽然精益思想与精益框架已经很清晰的把握,甚至也有同行业成功的经验,但是仍需要我们根据自身情况去找出适合自己的做法。不要怕尝试,摸着石头过河,要明白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失败只是为了更好地迈入成功。永远记住,推行精益生产不是“实际”行动,而是“立即”行动!

 

第二篇:试论如何有效开展精益生产

试论如何有效开展精益生产管理

摘要:本文对如何有效地开展精细化生产管理进行讨论,精益生产可以说是一个思想变更的过程,它要求把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放在平等的地位;将员工看作企业的主人,通过宣传造势对全员参与起着巨大的激励作用。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精细化管理是超越竞争者、超越自我的需要,是企业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谋求基业常青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有效开展 精细化 生产管理

在当今中国制造型企业面临着“五虎下山”的巨大压力,市场紧缩、劳动力成本升高、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市场全球化等诸多经营不利因素让众多企业的管理者陷入深思,我们企业该如何摆脱经营困境呢?这个问题会困扰着很多企业经营者和企业管理者,因为我们清楚的知道人在变,环境在变,世界在变,如果企业还是一成不变的话,那么企业的发展就会停步不前。而在我们经济文化的巨大变革中,企业停步不前就意味着退步,意味着企业的危机;因此企业必须要进行变革。

变革该从哪里开始,从谁开始呢?毫无疑问的说,变革必须从企业最高管理层开始,从最高管理层的思想开始。让企业高层清楚的意识到精益生产是企业能不断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最佳的生产模式就成为开展精益生产筹备中首当其冲的工作。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为企业创造利润。为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必须投入人员、材料、设备、资金等资源,并通过对它们的有效使用和优化组合制造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而利润的高低取决于投入和有效产

1 / 5

出的比例;而制约企业的发展通常是大量资源的投入换来低效的产出。大量人员的投入,无法最大化利用;材料,成品库存积压,资金滞后;设备故障率高,利用率低等种种浪费的存在,导致企业的制造成本增加。

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精细化管理是超越竞争者、超越自我的需要,是企业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谋求基业常青的必然选择。精细化管理是我国企业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德鲁克说过:“管理好的企业,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那是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早已被预见,并已将它们转化为例行作业了。”对企业来说,没有激动人心的事发生,说明企业的运行时时都处于正常控制之中,而这只有通过每天、每个瞬间严格地对细节加以控制才有可能实现。企业管理从粗放走向精细非常重要,这已成为“强企壮身”的关键一环。 “工厂精细化管理”即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工厂”乃产品的制造场所,所谓工厂管理即将劳动力、土地、资本、原材料等各种有效资源导入制造场所,凭借计划、组织、人事、指导、控制等活动,使工厂能够有计划、按步骤地如期达成生产目标,生产出令客户满意的产品。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的生产制造中心,生产管理千头万绪,但精细化生产只需掌握三大要素:人、物、现场。现场情况千变万化,而精细化生产将其归结为“两流”:物流、信息流。为将生产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技术全面深入地推广到企业,使企业真正感受到生产精细化管理所带来的效益,真正的创建节约型企业

在企业中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来提高利润成为企业生产的主要目

2 / 5

的。企业就像是一部机器,是由千千万万个零部件组合而成的,如何把这些零部件运作过程中的浪费降到最低呢?并且由谁来降呢?那么我们就需要认识到什么是精益生产,怎样搞好精益生产。精益生产的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它把目标确定在尽善尽美上,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生产灵活性、实现无废品和零库存等手段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同时,精益生产把责任下放到组织结构的各个层次,采用小组工作法,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把缺陷和浪费及时地消灭在每一个岗位。

精益生产也可以说是一个思想变更的过程,通过变革,让每个人由原来漠不关心态度到积极参与的改变过程,并且利用系统的管理工具对工厂中存在的每个浪费进行消灭。思想变革就是要改变人的思想。在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下,除了高层管理者的变革决心,还需要一套改变工厂里每一位员工的思想的方法,这将会是开展精益生产所需要的第二个筹备步骤。

精益生产方式要求员工原来漠不关心的思想转变到积极参与,那么首先就是要意识到让员工参与进来,才能在碰撞中进行思想的改变。那么企业就需要给员工创造积极参与的平台,因此构建这个平台是推动精益生产的筹备工作的第三步。

精益生产方式要求把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放在平等的地位;将员工看作企业的主人,而不是可以随意替换的零件;鼓励员工参与决策,为员工发挥才能创造机会;尊重员工的建议和意见,注重上下级的交流和沟通;领导人员和操作人员彼此尊重,信任。员工在这样的企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并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完成和改善工作。通过全员参与,改善提案和CIP(CIP,起源于日本的KAIZEN(改善),被欧美企业发扬。意为持续(Continuous)、改善 (Improvement)、流程/计划/专案(Process/Plan/Project))等管理工具的实施,给

3 / 5

员工构建参与管理和改善的平台,让员工充分感受到自己的责任感和改善后的成就感。

有了可操作系统的管理平台后,我们要保证员工延续操作系统的运作,要做好管理基础系统建设。管理基础系统建设包括管理架构、流程与系统机制。我们知道,管理工具的实施和运行需要完整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流程,只有在完善的机制管控下,各项工作才能顺利的开展。因此,机制的建立是精益变革的第四步筹备工作。

筹备工作的第五步是宣传的造势。宣传造势可以让每个人感觉到精益生产的运行是举足轻重的,是不一般的,从而引起大家的重视;同时,宣传可以表扬先进事迹和光荣个人,对全员参与起着巨大的激励作用。

精益生产是一个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是一个思想变革。要改变人的思想,必须要在项目启动前,精于筹备,为项目的运行创造环境,平台和保障。首先,一定要与高管层达成共识,建立共同的目标和保障目标实现的机制;其次要选择合理的管理工具,方法作为项目运行的基础;第三,要对人才培养和培训,让人才在学习中改变,学习中成长,才能最终在整个变革的过程中实现思想的转变。

精益生产的筹备工作是艰辛的,需要涉及到高层,中层和宣传到每一个员工,需要牵涉到生产部,质检部、技术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部和其他职能部门等。筹备的范围是普及到企业的每个角落,并且筹备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在精于筹备的情况下,才能为精益生产的顺利推行打下基础,为精益生产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一般精益管理或IE管理推广精益的难点在以下这几个地方:

1、高层领导的支持态度至关重要。许多工厂只是大集团的一个制造基地,有时会有领导迫于总部的压力,或者客户的压力,走形式的推行精益生产,这种是注定不会成功的。高层领导听说精益生产

4 / 5

是个好东西,也支持推广,可是自己并不真正了解,也认为自己不需要真正了解,因为他找了一个精益生产的专家,由他来推行就可以了,可实际上,推行精益生产要改变对企业运作的考量指标的,只有高层领导重视,中层积极组织,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才会取得好结果。

2、改变人的观念。其实最难的是改变中层管理者,他们是一定意义上的既得利益者,自己有自己一方的天地,每个部门都守住自己的堡垒,如果你要去试图改变什么,受到阻力是理所当然。单纯靠最高领导层的压力,并不足以改变他们的阻力。像“非暴力不合作”这样的消极抵制实在是很难改变的,因此推行精益生产前和中层的充分沟通,取得他们的共识是很重要的。

3、跨领域合作。成功实施精益生产,需要跨部门的合作,特别是拉式系统和库存管理,还需要供应商的协作,而市场订单预测的准确度也会严重影响产品的库存。因此,供应链管理的成功与否,是宏观上能否成功实施精益生产的关键。在微观上,产品设计,生产计划的按时交付,都会对推行精益生产有重大影响。 其实,一个能成功实施精益生产的企业应该是一个“成熟”的企业,一个有优秀执行力的企业,一个勇于变革的企业;而实际上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企业,本身在管理中已经潜移默化的使用了精益的哲学。

5 /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