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一、填空(20个 20分)

1、学独立的标志。

2

3

4 视觉。

5

6

7

8

9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10、心理学产生2

11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美国华生,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美国马斯洛、罗杰斯,完型心理学代表人物:魏太默。

12 ⑴“万绿从中一点红”----知觉的选择性

⑵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

⑶作家写小说、设计师描绘蓝图,艺术家构思新作----创造想象。

⑷读科幻小说,人们想象出未来世界的景象,听《梁祝》随之想象故事情节----再造想象 ⑸熊和鱼掌不可兼得----双趋冲突

⑹前有断崖,又有追兵----双避冲突

⑺一个人既为炒股的丰厚利益所吸引,更为股市的高风险而担忧----趋避冲突

⑻人在得意时感到精神爽快,事事顺心,干什么都起劲,失意时,则整天愁眉不展,事事枯燥乏味----心境 ⑼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两种表现:①目瞪口呆,手足无措,陷于一片混乱之中。②急中生智,冷静沉着,动作精确行动有力,及时摆脱险境。

火灾,地震,突遭袭击,参加重要比赛,考试----应激状态出现的原因。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史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差别感觉阈限:这种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两个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

3、思维:是人脑以间接地,概括的形式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内部规律性联系的反映

4、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

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6、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7、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8、能力:是人们顺利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9、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距离、角度、照明等)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却保持相对不变。

10、过度学习:练习程度达到150%的学习。

11、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或危险的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三、简答:

1、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①教师应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学生应明了、理解观察的目的和意义。

②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制定观察的计划。

③在观察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④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2、根据遗忘规律应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复习?

①及时复习

②复习方式的多样化

③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④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⑤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⑥掌握复习的量

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①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增强创造意识。

②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③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⑤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4、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①刺激物本身的特点:a.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的变化和运动 c.刺激的对比 d.刺激的新颖性 ②人的主观状况:a.需要和兴趣 b.情绪与期待 c.知识经验 d.身心状态

5、简述不良情绪调节的方法(情绪健康与情绪调节)

①合理发泄 ②转移 ③自我控制 ④自我安慰 ⑤幽默 ⑥升华

6、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有明确的目的性 ②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③与克服困难相关联

7、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①注重学生早起能力的培养

②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

③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

④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①生理需要 ②安全需要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 ④尊重的需要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二篇: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教育学总结

教育学心理学重点归纳(节选)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概述

(一) 教育的含义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社会角度定义教育,从广义上讲,凡事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从狭义上讲,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个体角度定义教育,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和发展过程。

(二)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教育者:在社会教育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

学习者:在社会教育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

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教育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三) 教育的形态

从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出发:非制度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

从教育赖以运行的空间来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从教育系统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

(四)教育的发展历程(每个历程,教育的特征)

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1、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注意此过程中中西方教育家的思想观点和意义)。这是重点。要了解:

(1)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巴班斯基,维果茨基,苏霍姆林斯基

(2) 第一次教育改革在20世纪初。美国杜威“教育即生活”。

(3) 第二次教育改革在20世纪初50—60年代。苏联人造卫星上天。重视了数,理,化和英语。特点:布鲁

纳《教育过程》:结构主义。探究,问题解决,发现教学等,方法好但离开了大众。可是意义深远!

(4) 第三次教育改革在20世纪初80年代。科学发展。教育滞后,美,日,英,法都以围绕课程改革。重视

了大众教育。亚杰皮——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是看作是一切经验和知识的源泉。知识基本上就是建构。

多元智能———《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和《为和平,为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综合行动纲领》

20世纪初中叶以后,人类教育进入“大众主义”,教育民主和教育公平。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注意此过程中中西方教育家的思想观点和意义)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1)苏霍姆林斯基(2)中国近代:陶行知,徐特立,蔡元培,杨贤江

4、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教育目的与功能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与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注意广义的教育目的和狭义的教育目的,国外有关教育目的的表述)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层次结构: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三)我国教育目的以及学校培养目标

(四)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人自身的发展需要

3、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学说

(五)新中国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

二、教育功能

(一)教育功能及其类型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分类: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二)两种不同的教育观

1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和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2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文化功能)

(三)教育功能的演变历程

1、古代教育的政治伦理功能关2、近代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关3、现代教育的社会改造功能关4、当代教育的功能主义

学校教育制度

一、 学校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1、 双轨制度 2、单轨制度 3、分支型学制

(三)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旧中国的学制沿革,新中国的学制沿革)

(四) 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及其发展趋势

二、教育行政体制

(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概念

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体制的总称。

(二)教育行政体制的基本类型

1、 按中央和地方的教育行政权利分配关系: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中央与地方合作制

2、 按教育行政机关与政府之间的权利结构关系:从属制和独立制

(三) 我国基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四) 校长负责制

三、学校与校园文化

(一)学校

1学校的概念: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所建构的,以专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为核心任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 学校的性质: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具有民族性;学校处于不断变革之中

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二) 校园文化

1、 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

则。

2、

化。

3、 校园文化的特征: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综合文化;校园文化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的文创建理想的校园文化(主题统揽策略;个性塑造策略;传统拓展策略;分步推进策略;重点突破策略)

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及其职业素养

(一)教师及其职业角色

1、 教师概念:广义上讲,凡是把知识、技能、技巧传授给别人的人,都称为教师。

狭义上讲,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

2、 教师的角色(学者和学习者,知识传授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二)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三) 教师的职业素养

1、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2、 教师的知识素养 (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 教师的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4、 职业心理健康(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3、 教师专业发展

1、 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

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2、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深化、专业能力的提高、专业自我的形成)

3、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提高教师的自主反思意识、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研究、丰富教

师的专业知识)

4、 校长

二、学生

(一)学生的特点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二)学生是权利与义务

(三)学生群体文化的特征

1、学生的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2、学生群体的主流文化与亚文化

三、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概念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二)师生关系的内容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三)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四)我国新型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五)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1、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使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

2、良好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教师的素质修养,教育观念,教育水平)

3、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发扬教育民主,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课程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二)课程类型

1、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划分: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2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3、从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划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4、从课程计划、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5、从课程任务划分:基础型课程、拓展课程、研究型课程6、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

(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与教学的现实关系,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关系)

(四)课程理论流派(活动课程论,要素课程论,结构课程论)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内涵

广义: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它是教育的意图狭义:定位于教育内部教育与学生的关系

(二)课程的分类(行为取向性目标,生成性课程目标,表现性课程目标)

(三)影响课程目标制定因素(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体系)

(四)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三、课程内容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是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

(一) 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二)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三)教科书

教科书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课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四)编写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1、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2、 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3、 理论与实践统一

4、 传授知识、技能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5、 教科书的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 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第四节 课程资源

一、 课程资源的概念

指形成课程要素的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二、课程资源利用与教学效率的关系

1、教师是课程资源利用和教学实施的主导

2、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效率的提高互为保障

3、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助于课程资源共享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第五节 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 课程设计 (教材的编写)

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

二、课程实施

1、概念: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将已经编写好的课程付诸实践,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课程效果的必要途径。

2、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需求,科学知识,学习者身心的发展,课程理论)

3、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4、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

第六节 课程评价和管理

一、 课程评价

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提倡发展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

1、 评价的主要类型(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

2、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目标评价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二、课程管理(新课程管理政策,三课程管理)

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 、教学概念: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二、教学的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第二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师的工作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第三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点,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一种认识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四、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性相结合,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第四节 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二、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第五节 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组织的概念

1、概念:指有关教学内容应该按何种方式组织、次序应如何排列以及具体教学活动应如何安排的策略。

2、教学组织的特点

3、教学组织的类型(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分组教学、复式教学、现场教学)

二、教学方法

1、概念

2、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产婆术)

第六节 教学理论(发展教学论、掌握学习论、范例教学论、最优化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

学校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与思想品德

1、德育的含义广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狭义:学校德育

2、思想品德

二、中学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三、德育目标

1、德育目标的概念2、德育目标确立的依据3、我国中学的德育目标

四、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主义3、集体主义4、劳动教育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6、自觉纪律教育7、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第二节 德育过程与德育原则

一、德育过程

1、 德育过程的概念 (本质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二、德育原则

1、德育原则的概念: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主要的德育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第三节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 班集体与班主任

一、班集体

1、 班集体的概念

2、 班集体的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

相容的氛围)

3、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五) 班主任

1、 班主任的概念: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

量。

2、 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3、 班主任领导方式

4、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 班级管理

一、班级管理的概念: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穆德是实现教育目标。试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二、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班级活动管理)

三、班级管理的功能和目的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四、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

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力现象又称心理活动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第二节 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

一、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 确定心理事实

2、 揭示心理规律

3、 揭示心理机制

4、 揭示心理本质

二、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有助于教师成为新生一代的培养者

3、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4、有助于教师履行其基本职责

第三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认知过程

第一节 注意

一、注意的概述

1、 注意的概念: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2、 注意的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3、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4、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二、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

三、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注意组织教学3、运用两种注意互相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

1、 感觉的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 感觉的种类

3、 感受性与感觉 限

4、 感觉的相互作用

二、知觉

1、知觉的概念: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3.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

三、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

第三节 记忆

一、记忆概述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记忆系统(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四、良好的记忆品质及其培养

第四节 思维与问题解决

一、思维概述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反映。具有间接性,概括性

1、 思维的种类

2、 思维的过程

3、 良好思维品质的特点与培养

4、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问题解决

第五节 言语与想象

情感和意志过程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

一、情绪情感概述

1、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需要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

2、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3、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情绪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4、 情绪的功能(信号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

二、情绪的识别与调节

第二节 意志 一、意志的概念及其特征二、意志行动的过程三、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1、良好意志品质的特征(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坚韧性)2、良好意志的培养

人格心理

第一节 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概述

1、 需要的概念

2、 需要的种类 根据需要起源:先天性的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会需要

根据需要的对象: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需要理论

第二节 智力与创造力

一、智力与智力理论

1、 智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 智力理论(智力因素论,智力结构论,智力形态论,多元智力理论,三元智力论

二、创造力及其培养

第三节 人格

一、人格概述

1、 人格的概念: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

2、 人格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合型,功能性)

二、人格的结构 1、气质 2、性格

三、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生全程发展

一、人生全程发展观 1、个体发展的阶段划分及年龄特征2、全程发展的主要观点

二、个体的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甚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2、 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三、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学习理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内涵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况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二、学习的分类1、按学习结果2、按学习性质和形式3、按学习意识水平4、按学习内容

第二节 一般学习理论 一、联结派学习理论二、认知派学习理论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的学习与迁移

第一节 知识学习

一、知识学习概述1、知识概念和分类2、知识学习的类型3、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二、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第二节 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概述

1、 学习策略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地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特点:操作性与监控性的有机统一,外显性与内隐性的有机统一,主动性与迁移性的统一

2、 学习策略的分类

二、认知策略 三、元认知策略 四、资源管理策略

第三节 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概述

1、 学习迁移的概念

2、 学习迁移的类型

二、学习迁移理论 三、学习迁移与教学

学习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的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

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其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的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二、学习动机的种类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结果的关系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一、成就动机理论 二、归因理论 三、自我效能感理论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一、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二、设置合适的目标 三、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四、训练归因 五、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六、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教师心理

第一节 教师职业角色

一、现代教师角色关

1、 角色与角色期待

2、 对教师的角色期待

第二节 教师职业心理特征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1、职业信念 2、职业性格 三、教师的行为特征

第三节 教师职业成长

一、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比较 二、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成长

第四节 教师职业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二、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