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学习感受

西方经济学学习感受

——社会学院 信息资源管理 1103406016 李苗苗

学习西方经济学已有一段时间,起初对这门课一无所知,想当然地以为听起来这么理论学术的课程名字名字应该和西方文学史之类的没什么区别,老师讲的肯定全是学术性名词,不但晦涩难懂,而且在生活中毫无用处。但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之后,我发现西方经济学完全不是我所想象的那么回事。

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对我们进行了小小的洗脑,我们接触,认识了这门课程,我们了解了该如何去学这门课,为什么学习这门课,学习这门课的目的等等一系列问题,让我们逐渐步入了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门槛。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才了解到,西方经济学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同时在学习这门课程以后,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也会有更深入的领会。

首先,西方经济学的确是具有很大的理论性,它所包括的知识也基本上是比较模式化的,也就是说,相对于政治经济学它联系实际的东西并不是特别多,能与实际联系起来的地方主要是宏观部分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理论、开放经济理论部分等内容。

其次,我发现西方经济学与图形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这样理解,这门课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图形。翻遍《西方经济学》这本教材,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图形,每一个名词解释或是公式解释旁都有图形存在。可以这么说,要想阐述清楚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原理,没有图形配合是做不到的。

此外,西方经济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与数学息息相关。基本上所有的经济原理的推导过程都伴随着以数学公式的推导,看上去十分复杂难懂,尤其是对我们这种文科出生的学生来说,西方经济学和高数一样令人头疼。

通过这段时间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我还是有收获的。

例如,通过对效用论的学习,我知道了应该做个理性的经济人,使利益达到最大化。利用效用论,我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在手里的钱一定的情况下不会一早上喝三杯最爱喝的可乐,而会去买一份早点一杯可乐。虽然可乐是他的最爱,但只有在他喝第一杯的时候他所获得的效用即满足感最大,当他喝第二杯时,根据效用递减规律,他所获得的效用将会减少,而当他喝第三杯时,他可能会因为喝多了而不想喝了,从而第三杯的效用很小甚至会减少总效用。但他若拿买第二杯、第三杯可乐的钱去买早点的话,由于早点可以填饱肚子,所以一份早点的效用大于他喝第二杯第三杯可乐的效用,所以他会选择买一份早点一杯可乐,而不是买三杯可乐,从而使他的效用获得最大,他的利益也达到了最大。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利用生产、成本以及市场等理论去分析解释一些市场上的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

从个人来说,我认为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分析方法,培养个人的经济触觉,学会利用知识、理论去分析、解释问题,学会理性的决策。但却不可以一味地抄书、搬书,要在实际中运用、理解、拓展我们的经济思想。

 

第二篇:读西方经济学有感

?

? ? 苏格拉底的一个学生叫色诺芬,而色诺芬是个有心人,每次把苏格拉底的有关奴隶主如何增加财产财富的思想片段记录下来并结合自己的管理庄园事务的经验编写了一本名为经济学的书。而在中国经济一词起源于经邦济世属于政治学。 ? 1. 人口与就业理论

?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限制人口增长,它包括预防性和积极性限制,前者是限制出生,后者是缩短生命,除此之外,道德限制。

?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否定萨伊定律,人们由于储蓄偏好,积累货币为财富,导致消费不足,而萨伊定律的实质是在关于非货币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社会运行情况的分析,没有认识到货币的储藏价值的手段。 ?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病症,一是危机,二是失业。他认为危机是失业的集中表现,有效不足的原因有:人们的节约心理,企业家对未来的资本预期收益,人们出于交易、谨慎、投机。解决办法:赤字预算,适度通货膨胀,福利措施。

? 威兹曼的分享经济学,他认为西方国家现存的工资制度的才是造成失业的根本原因。由于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和工资刚性。分享制,即企业不按人头设置固定工资,而只是规定劳资双方对经营成果的一个分享比例。它的最大优点在于具有无限扩大就业和 无限扩大产量的倾向。导致社会的物价水平下降,还可以解决通货膨胀,而政府要通过减税和立法等手段来促成这种转变。 ? 奥肯法则,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会减少2.5%,反之。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工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隐蔽性失业。自愿性失业。

?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在分析人力资本形成的时,强调在职培训的作用,一般培训的受益者是是职工,应该有职工自己支付,而特殊培训则大部分被企业占用,应该有由企业支付。

财政税收理论

? 税收的禁区:拉弗曲线,税率增加,税收增加,但当税率上升到一定的时,是顶点时,是最佳税率,如果进一步提高将使税收而减少。拉弗全面否定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刺激的不是需求,而是供给,所以政府应该制定合适的税率,既刺激企业的投资,也不会减少太多的政府收入。 ? 税收的转嫁,要看一商品的弹性,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商品的供给弹性小,国家对这一商品课税则大部分由生产者承担,反之,则相反。如果把政府提供的补贴看作是一种反向的税收。转嫁依然存在,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小,政府的补贴农民只会得到一部分,大部分将会转移给消费者。同时税率的设计,必须要兼顾公平和效率。

? 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无论以征税还是用发行债券来筹措军费,其效应是等价的。

? 乘数效应:既增加某些支出要引起一倍或多倍的产量和就业量的变化。 ? 经济的内在稳定器:财政政策涉及的税收和政府支出是经济的内在稳定器,以凯恩斯的赤字财政政策,和阿尔文汉森的补偿性财政政策(坚持不平衡)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拳:双松,双紧,一松一紧,一紧一松

货币理论

? 货币理论,非中性货币理论:在市场其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银行降低利率,

哪怕十分微小,也会使物价持续上涨,反之,这一过程叫维克赛尔累积过程 实际利率与自然利率相等时,经济均衡。菲利斯曲线,失业与通胀呈反相关。 持久收入假说,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持久收入,由于长期,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增加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稳定增加的。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弗里德曼认为采用一种对货币投放有约束力的规则取代,因为货币政策有时滞期,比如:货币供应的年增长率长期地固定在与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劳动力增长率大体一致的水平。通货膨胀:由于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收入指数化方案弗里德曼认为定期的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工资,债券,等各种收入的名义价值。

产业经济理论:配第-克拉克定理,劳动力会从第一产业逐渐转向第二、三产业。霍夫曼定理:工业化进程,一国的工业结构会呈现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原材料工业到加工组装业再到技术集约型。攸原的基准,确定战略产业的基准:收入弹性,生产上升率。马歇尔冲突,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是反相关。 马克西-西儿伯斯通曲线:充分享有规模经济,对提升一个企业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熊彼特假说,巨型公司是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动态创新的发动机(计算机,电信,航空事业)。

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比较优势,俩优相权取其重,俩虐相权取其轻。俄林的要素禀赋假说,里昂惕夫之谜,贸易的共享机制取决于双方的贸易条件,而贸易条件又随相互需求的变动而改变。关税同盟,有利于在同盟内加深国际分工,扩大国际贸易,同时也是对非贸易成员的贸易歧视,会带来贸易转移的损失。幼稚工业保护理论,财富的生产力是财富的源泉。普莱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关系中,发达国家居于中心地位,占有国际贸易的大部分的利益,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得到好处少。

国际金融理论,国际货币:一国庞大的经济总量,与世界各国密切的贸易联系,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货币的价格汇率取决与俩种货币的购买之比()影响因素:供求,国际金融投机,货币当局的干预。港币与美元的联系汇率。 国际收支平衡表。特里芬难题,货币供给过少会导致国际清偿力不足,满足清偿力又难以保持币值稳定。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物品是市场失灵的体现,这类物品由政府提供。阿罗的不可能定理,民主也有实效的时候,任何一种多数同意的规则,不能保证投票的结果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投票循环理论),囚徒博弈,寻租与看得见的脚,寻租它是依靠政府的力量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非生产性活动,有损于社会福利。政府失败论,

制度分析理论:凡勃伦传统,人类社会存在俩种基本的制度,一是技术制度。二是私有财产制度。中轴结构。二元体系与新社会主义,加尔布恩思认为现代工业社会中存在俩个经济体系,一个计划体系大企业。一个是市场体系中小企业。计划体系对市场体系存在剥削。林德的混合经济论,寻求集权与分权的最佳组合。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变迁有利可图,并且抵偿了成本还有剩余。产权问题和科斯定理。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合理预期假说,经理革命逐渐掌握企业的高层

决策权。

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实际增长率由储蓄率和投资效果指数相乘的结果,自然是指储蓄和投资的相等。从长期看,还要考虑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哈罗德)新剑桥学派认为要保持经济增长稳定,政府必须使用分配政策调整利润和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但又必须保持公平,二者矛盾。丹尼尔残差,即国民产出的增长幅度,在扣除资本和劳动的贡献,总有一部分剩余,它是由规模经济,资源配置和知识进展产生的。GNP与GDP。贫困恶性循环论,越穷越差,越差越穷的马太效应,发展中国家的大推进思想源于基础设施的不可分性,储蓄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平衡与不平衡发展赫尔希曼的联系效应。发展极与回波效应,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在中心地带先发展起来,但同时是落后地区 的资源流失,造成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变大。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发展中国家,少数的工业化部门被大量的传统的农业包围,刘易斯的无限过剩劳动力发展模式。罗斯托的经济增长论,按生产力划分。

公平与效率:收入均等化原理,将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穷人,会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萨伊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检验福利的标准,帕累托的标准。福利国家论第一混合经济,收入均等化,充分就业,社会安全网。负所得税方案:负所得税=最低收入指标——(实际收入*负所得税率),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实际收入+负所得税额,刺激失业人的积极性。奥肯的漏桶定理,收入转移会导致效率缺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