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调查报告

暑期水利行业调查报告

姓名:罗晓军 专业:11水文与水资源 学号:2011102385 20xx年7月至9月,我有幸在全南水利局实习。由于只是一个实习生,所能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不是很多,所以我只能根据我实习的见闻及三防办里的工作组织概述起来,研究一下三防办行政管理上的状况和一些水环境的调查。

以下是三防办工作组织的一些简单章程的介绍,三防办在国家行政机构中并非三防,而是两防,防旱防涝,防风是沿海地区特有的工作项目,防风即防台风。一般三防办的基本的职责范围是:各级三防办是当地政府的三防指挥机构的常设办事机构。《防洪法》规定,该机构挂靠在当地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全南防汛防风防旱总指挥部就是挂靠在全南水利局这一水行政主管部门上。

三防办公室具体负责贯彻执行上级三防部门和政府有关防汛防风防旱的法律,法规,政策,决定,贯彻执行指挥部的命令,指示,计划措施等,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水,旱,风方面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工作。这样的政策规定表明,三防办不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它也像遍布大地的水脉经络一样是网状机构,有上行下行机构,也需要纵向横向沟通,这样的行政机构中流通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全南三防办属于基层三防办机构的一个环节,基层三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有划分的。省以上的三防办(我国绝大部分省叫防汛抗灾办)内设分工较细。省三防办设有综合科,工程科,通讯科。全南三防办目前未做内设科室划分,但工作内容是清楚明确的工作分工仍是有的,主要工作有八个方面。(一)综合工作,综合工作包括编制三防工作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拟制工作简报,综合汇报,阶段性工作总结;三防报表统计;来往文书收发,传阅,保存,归档,会议筹办,值班安排和日常维护等,而另有一人专职编制工作规划等一类文书。

(二)工程工作,全南主要的防洪抗灾工程种类有:堤围,水闸,水库,排洪渠,电排站,高水头电站,对河流特性影响大的工程建筑物,灌区,河流等等。为此,全南三防办要建立防洪抗旱资料库,并动态更新;掌握工程防洪安全,抗旱方面的薄弱环节;汛前,汛中,汛后的检查及汇报;掌握工程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的运行状况;指导,检查,督促损毁工程的修复;审核,批准工程度汛计划,监督执行情况;河道行洪障碍的检查和清除;工程防御特大洪水方案(防洪预案)编制或审核,管理;工程险情收集,汇报和抢险。工程工作主要由全南三防办其中一名副主任负责安排,这项工作需要整个肇庆地区的大小三防办的相互协作才能完成,并且工程每年都有,工作每季都有,对于三防工作工程的建设与完善都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有阶段性有针对性地实施是目前全南三防办采用的方式。

(三)三防情报各工作。三防情报工作主要指与三防工作相关的雨情,水情,风情,灾情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全南三防办的情报工作方式有:与情报来源单位建立最初的沟通渠道;动态收集雨情,水情,风情;情况异常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分析,结论报指挥部或上级三防部门;情报资料整编,汇总,积累历史资料。以上工作是所有全南三防办工作人员都在做的工作,相当于每日必做的作业。为了更有效更科学地做好情报工作,三防办建立了现代化的通讯网络,运用高科技手段,引进电脑模拟分析系统,架建了自己的工作网页,并且将建立一个网络操作平台以更迅速全面掌握三防情报信息。

(四)通信和计算机系统工作。赣州市全南三防办日常各种都离不开通信与计算机系统的运用,这方面工作包括:保障三防无线专网和计算机网的正常运行;维护三防无线通讯设备和计算机设备;协调有关部门,保障公网通讯正常;规划、实施三防指挥决策系统的建设。这方面工作由专业人员负责,全南三防办配备了一位计算机专业人员,并且有一位负责工程工作的副主任兼管通信设备。日常通信与电脑技术方面的问题就由他们两位负责维护。

(五)防汛物资和专项资金管理,这方面工作由于接触最少,只知道由一位副主任管理,具体事务不能深入了解。管理财务的工作内容及要求有:建立直接管理或委托管理的物资帐目,物资进出仓库记录清楚,手续齐全,帐物相符;定期检查物质状态,作好安全管理,注意防火、防爆、防盗;拟定物资更新、存储计划,防汛类物资在汛期要作好调拨准备;指导、检查督促工程防汛物料储备;作好防汛抗旱专项资金的下达和监督管理。

(六)部门协调工作,这是全南三防办比较重要的工作,工作内容有:提出三防指挥机构的组成建议;拟定各部门的分工与职责建议;协调有关部门通报有关部门三防工作情况;必要时抽调有关部门人员参与三防值班。这是全体三防办工作人员都要参与的工作,对平日以及出现紧急情况时的部门和人员的协调指导工作是三防协调工作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七)三防宣传工作,工作内容包括:三防法律法规政策宣传;防洪抢险防旱及减灾知识宣传;水情、灾情发布。关于这方面工作,对水情和灾情发布这部分是在全南三防办工作过程中显而易见的,对于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和防洪抢险抗旱及减灾知识方面的宣传就一个实习生所见来说,是比较薄弱的,虽然网络宣传在三防办是一个便捷的宣传方式,但是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构成来说,这个方式比较新潮,对于需要这方面知识的民众来说,普及率反而不高。

在这次实习期间对三防工作已经有了些了解了,这次实习还做了水资源环境的调查,我在水情科那里看着前辈们用这各种化学试剂对站上送来的水样进行水质分析,然后记入下来!各种的试剂,看着他们做些实验,蛮激动,真想自己亲自来完成这些实验,不过我做为一个实习生,这次主要是来对这里做个了解,也对自己今后要从事的工作做个了解。

一个星期的短暂的实习调查,让我受益匪浅。首先真的很感谢全南水利局能给我这次机会对水利行业有个了解。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我在这里看到前辈们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工作,对我这个实习生更是不厌其烦的介绍相关的工作,对我提出的问题更是耐心的讲解。真的很感谢他们,让我自己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自己今后从事的工作也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二篇:于对全县水利基础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333

于对全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县委九届三次全会和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精神,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查组,于20xx年5月12日至19日深入到全县12个乡镇和县水利局、财政局及21个水利基础设施现场,就我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上级政府和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历届政府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多年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水利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水利化程度得到提高,初步建立了防洪除涝、农业灌溉、城乡供水、水利发电、水土保持等多功能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全县共累计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51亿元,建成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7座,小(二)型水库95座,小坝塘481个,总蓄水量达1.34亿m3;引水沟渠1596条(流量在每秒0.3 立方米以上的沟渠88条),全长4023.13km;抽水站27座;人畜饮水工程935件;小水窖18407口。解决和改善4.28万户、21.4万人、10.47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85平方公里;水利基础设施控制灌溉面积24.531万亩(全县总耕地面积31.5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18.28万亩,水利化程度达58.49%,为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历年来,县、乡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依靠群众,兴修水利。特别是在盘活存量,发动群众参与建设和管理上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历届政府领导经常深入水利基础设施施工现场,察看和指导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县、乡镇两级政府都有一名副职分管水利工作,及时掌握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协调解决水利建设中的具体问题,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确保了各项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明确职责,分级负责。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初步建立了一套“建管统一,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专管与群管并举”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体制。在建设上,由县级直接负责实施建设的水利基础设施,乡镇级积极配合、提供条件,严格按照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管;由乡(镇)、村、组直接负责实施建设的水利基础设施,在县水利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全部由乡(镇)水管站负责施工和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在管理上,县人民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新平县水利工程管理暂行办法》和《新平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管理办法,对已建成的水利基础设施根据规模和受益范围,确定权属和管理权限,实行县、乡镇、村、组四级协调配合的监督管理体制。

(三)立足当年,加大投入。一是按照“除险加固保平安、水毁修复保生产”的工作原则,抓住每年冬春大搞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发动群众,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切实有效地做好当年的水毁修复、沟渠岁修和库坝除险加固工作。截止4月25日止,全县共完成水毁修复81件,占年计划修复的84%;完成沟渠岁修1329件,占年计划岁修的101%;完成水库除险加固9件,占年计划的47%。二是有效组织实施了第一批甘蔗水浇地工程建设工作,现已完成6件,占年计划的75%。三是小水窖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现已完成3054口,占计划的49%。四是农村人畜饮水及乡镇集镇供水工程建设逐步完善。全县12个乡镇

都建立了集镇供水系统,今年1-4月又完成人畜饮水工程30件。五是抗旱防汛工作准备充分。截止6月8日,全县共投入抗旱资金582万元,抗旱人数9.4万人次、机动抗旱设备424台、机动运水车3963辆、抗旱用油214.96吨、抗旱浇灌面积109800亩、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36500人、11000头大牲畜;储备防汛袋25000只,铁丝1000公斤,木桩150立方,块石350立方,砂石料1300立方,抗旱桶5000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由于近年来灾害频繁,特别是“6?2”洪灾和“8?14”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水利设施损毁严重。目前在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老化严重,病害库坝多,沟渠水毁严重,无法正常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在全县现有引水沟渠1596条4023公里中,支砌成“三面光”沟的只有1287公里,占32%;加之工程建设标准低,部分沟渠渗漏严重。因水毁不能通水的主沟渠共36条,180公里,其中三面光沟有90公里。病害水库、坝塘51座,其中小Ⅰ型4座、小Ⅱ型21座,小坝塘26座。

(二)部分水利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主体、轻配套,重开发、轻保护,重投入、轻产出的现象。部分群众投工投劳、兴修水利的积极性下降,对冬春兴修水利工作认识不到位,行动不积极;水费征收困难,标准不一,全县上下尚未形成“以水养水、以水兴水”的共识。

(三)“五小”水利工程(小水库、小坝塘、小水池、小水窖、小水沟)产权制度改革弊多利少。实践结果,出让产权后的“五小”水利工程难于做到计划蓄水、农需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科学管理的运行机制,使“五小”水利工程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群众意见较大。同时,对“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除小水窖外,重视程度不够。

(四)部分村组人畜饮水困难。全县从未解决过人畜饮水的村民小组还有163个,4093户,16369人,12279头大牲畜;由于原建水源点枯竭或管道老化损毁不能正常供水,又重新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的有45个村民小组,900户,3600人,2700头大牲畜。

(五)乡(镇)级水管站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力量薄弱,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六)自19xx年以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资金投入逐年减少,加之工程资金拨付困难(目前未拨资金达976.9万元),严重制约了全县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管理。 三、建议和意见

 (一)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领导。继续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针对我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政策。水利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紧紧围绕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等问题提出具体建设方案,积极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建立科学的水利建设、管理运行机制。要加大对《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做到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要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水利部门的支持,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资金的投入。加强水利投资体制建设,在本级财政年度预算中,设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补助资金”,并及时拨付水利工程款;同时整合部门资金,充分调动各部门参与兴修水利的积极性。继续抓好重点水利工程和配套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抓好“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和烤烟、甘蔗水浇地及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工作。

(三)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建管并重。克服水利基础设施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落实建设、管理责任制,盘活水利基础设施存量,保障工程良性运行,确保工程效益的最大化。特别要切实抓好病害库坝的除险加固工作,消除库坝安全隐患,进一步调动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岁修工作,尽快修复水毁沟渠,确保主沟渠畅通。加强抗旱防汛、

蓄水用水规划工作,做到抗旱防汛、蓄水用水四不误。

(四)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费征收的力度,推动水利产业的发展。一是要按照国务院颁发的《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水利部颁发的《取水许可申请审批程序规定》办理取水许可证后方能取水。二是县人民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水费征收标准,以克服目前乡镇水费征收标准不一、各行其是或收费不到位的问题,要按照“谁受益、谁付费,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的要求,真正做到科学安排,合理用水。

(五)统筹安排,着力解决好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利问题。一是加大水源点建设工作力度,在适宜地区,多建设一些小坝塘、小水池,以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二是以我县“33411”工程中的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快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步伐,改善人饮管网设施,提高饮水质量,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三是在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建设中,要着重保证开发区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并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发展水电业与水源流域区人民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发电用水与农灌用水之间的关系;发展水电业与保护生态之间的关系,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四是进一步完善“五小”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 (六)不断加强基层水利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有计划地选送水利技术人员定期、不定期地到县外、大专院校深造培训,不断提高全县水利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要稳步推进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尽快解决漠沙灌区管理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人心不稳的问题。

关于我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背景

这次暑假回家,恰好赶上家里遭遇了严重的旱情,在帮助父母进行抗旱自救的同时,我对我们村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展开了调查。

基本情况

我村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有河、沟、渠、蓄水池和机井等组成。其中河沟渠多数修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它们河通沟,沟通渠,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灌溉体系,在沟渠触及不到的地方,又修建了较多的蓄水池,收集天然雨水。蓄水池连接下六,三大夫营,韩楼等村的多处农田,可满足附近耕地的灌溉需求,另外,在不同的年代,根据不同的灌溉需求,村民门在适当的地方,有私人或集体出资,修建了很多的机井,这些努力,使得村民们基本拜托了靠天吃饭的现状,即使数月不见雨水,农村也能依靠这些水利设施进行抗旱,满足农作物的用水需求。

现状及原因

调查是,根据实际情况,我放弃了原先准备的调查问卷等方式,而改用为实地考察和个人访谈方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束后,总结出了如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状及原因。

一、河、沟、渠系统的利用率低

1、 临近沈界公路北侧的小河修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最近的一次维修在20xx年春季,长

期的失修使得河底淤泥堆积,水体富营养,水生植物繁殖泛滥,抗旱农民在浇水时,水泵的下接水管易被堵塞,无奈只能将抽水机器放置在河面窄,水流快的桥头,忙时会出现一个桥头四五台机器的情况,行人路过,极易发生意外。

2、 抗旱开始后村庄上游放水,水流经小河流入二道渠,极大的方便了村们灌溉,缓解了旱

情。然而,由于二道渠以及与之相连的水沟年久失修,工程老化,退化严重,在二道渠经过某路口时,由于堵塞,水流突然停住,与之相连的小沟的堵塞情况更是惨不忍睹。蓄水池常年干涸,早已名不副实。

由此可见,由于年久失修等原因,连接田间地头的四通八达的水渠已经万事俱备,只欠流水了,河沟渠系统的利用率已经低的不能再低了。

二、机井的数量逐年减少

浇水最忙的几天,农民多数凌晨两点多就打起手电下地,有的甚至在惊变打起铺盖就地而眠,仅为了第二天能抢到一口井,现有的井由于出水量少,每口井只能维持一台水泵抽水,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附近其他几口井无人问津。原来由于年久失修,这些井已经干枯。此外,由于小农意识作祟,少数农民觉得井在自家地边儿,会导致别人浇水时损毁庄稼而有意破坏正在出水的井。这些情况加剧了抗旱的严峻形势。

三、政策的落实与农民心声的缺少互动

抗旱的过程中,国家对农民的帮助形式,就是想当然的认为农民需要什么,缺少征询最基层群众的意见。在访谈中了解到,某村争取到了上面拨给到的两眼机井,这是一件让大家交口称赞的好事,然而,打井的位置却很让大家受伤。因为机井打在了一个存水较多的蓄水池旁,这里的农作物相对不缺水。另外,打井队没有给新机井做进一步的清洗工作,导致其不能持续供水,新井成了废井。浪费了财力人力物力不说,农民看着有井不能用,而真正用水的地方又没井,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四、水利设施的维护工作难

豫东平原今年的气候比较反常,春季的小麦大旱,夏季的玉米又大旱,然而这样的气候不可能每年都会出现,因此,当水利设施闲置时,维护给你哦工作便成了重中之重。目前的维护主要靠农民的自觉性,然而,要仅靠自觉性维护好设施是不可能的,当他们觉得因一条水渠通过不便时,便会把水渠上用土堆堆出一条路,造成沟渠堵塞。往机井投入秸秆杂草之类的行为经常发生,这也是水利设施遭破坏的一部分原因。

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针对以上现状,在我县现有的农作物生产模式上,我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整修河沟渠农田灌溉系统,组织村民多打机井

机井足够多,河沟渠经过整修,下次在遭遇旱情,只要上游一放水,大沟小渠都有水,抗旱便不再是一件难事,当然,整修后的维护工作一定要跟上,可以村为单位,各村村组长责任到人。

二、加强政策的落实与农民之间的互动环节

在我们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每一分钱都花在点子上,好钢用在刀刃上,怎么整修,机井打在哪儿。。。。多倾听农民的心声,把党的温暖送到农民的心窝里。互动,是必不可少的。 农业未来的发展与展望

现在的农田都是零星分布,农民不管是耕种还是收割都是来回奔波。我期待有一天,我们这儿能实现大型农场化作业,水利设施都是永久性的,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措施,完善农田灌排系统,改善农村生态系统,农业生产的综合抗灾能力显著提高。

结语

美好的愿景需要我们的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城镇工厂才能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大型的农场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这也是我心目中新农村的农业生产部分。这次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对我们的县委县政府充满了信心,

他们是一支充满活力的队伍,一定会带领我们的父老乡亲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当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襄州区质监局驻峪山镇工作组专题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1-05-30 来源:县市局 阅读次数:195 【字体:大 中 小】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当前乃至今后如何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尤为重要。在这次“三万”活动中,襄阳市襄州区质监局驻峪山镇方集社区、许湾村、陈集村、闫坡村工作组,通过走访农户、实地察看,所驻四个村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绝大多数兴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水利工程,为改善当时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粮食高产稳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必须看到,由于当时限于经济技术条件,工程建设先天不足,经过这些年运行,逐步凸显出提水工程设备陈旧、老化失修、灌溉渠系损坏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大等问题。就此问题,谈谈个人几点建议。

一、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

方集社区、许湾村、陈集村、闫坡四个村地处丘陵,基本以种植小麦、水稻、棉花作物为主,调查统计四个村耕地面积为10295亩,其中:水田面积5284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51.3%;水面1817亩,大小塘堰162口。农田灌溉主要依靠老虎垱、杨桥、秦咀三个水库的水源。

从方集社区了解情况看,现有耕地面积600亩,其中,水田215亩,旱地385亩,水面45亩,该村共五个村民小组,其中,一、二组属于农业组,农田灌溉基本依靠老虎垱水库的水源,引水主渠道全长6000米,干渠大约4000米,全年交付老虎垱水库水费7900元,还有一部分农田常年利用生活废水,沉淀过滤到塘堰以保自流灌溉。

从许湾村了解情况看,现有耕地面积2830亩,其中,水田1050亩,旱地1780亩,水面760亩,该村共七个村民小组,基本以农业种植为主,农田灌溉主要依靠老虎垱水库的水源,引水主渠道全长8000米,干渠大约6000米,该村二组地处偏远,按正常年份,每亩农田灌溉水费达到150-180元,其每年全村交付老虎垱水库水费54000元。

从陈集村了解情况看,现有耕地面积3120亩,其中,水田1633亩,旱地1780亩,水面809亩。该村共八个村小组,基本以农业种植为主,农田灌溉主要依靠杨桥水库的水源,引水主渠道全长3000米,干渠大约4000米,并通过6座排灌泵站,总装机134千瓦,提水灌溉该村1至6个小组,其每年交付杨桥水库水费78900元。

从闫坡村了解情况看,现有耕地3743亩,其中,水田1357亩,旱地2996亩,水面203亩,固定排灌泵站2座,总装机60千瓦,该村共五个村民小组,基本以农业种植为主,农田灌溉主要依靠秦咀水库的水源,引水主渠道全长5000米,干渠大约2000米,通过泵站提水灌溉该村四、五小组的240亩农田,其余一、二、三小组的农田全部靠塘堰蓄水自流灌溉。 综上四个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灌溉渠系老化,灌溉面积严重萎缩。这些农田水利工程大都兴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经运行40多年,虽然每年各村组织劳力清淤、修补、加固等措施补救,农田灌溉主、支两渠全部处于漫流状态,宝贵的水资源一半以上被流失掉。

(二)用水难、用水贵。一是用水难,难就难在渠道由于年久失修,不少小型水库、塘堰蓄水量减少,往往供水单位根据有关文件规定按亩配水,按方计量放水等方式。对此,村民形象比喻:供水单位是“货满才发车,客齐才开宴”。这种方式既延误农时又造成争水抢水时有发生。二是用水贵。贵就贵在以村为单位捆绑收取水费,例如许湾村二组地处偏远,现有人口108人,农户28户,耕地488亩,其中,水田127亩,旱地361亩,每年因农田灌溉处于尾水,加之渠道不畅,“跑、冒、漏”严重,导致每亩水田水费高达150-180元,让农民有苦难言。

(三)农田水利设施投入不足。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跨区域特点,目前镇村一级经济薄弱,资金匮乏,与农业生产最为密切的灌溉渠道的硬化建设无力投入,而政府的投入也没有,由此造成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滞后,农民群众最密切关注的焦点就是这一问题,也是基层干部最操心、最难搞的“心病”。

二、几点建议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和发展精神,破解以上历史难题,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可持续水利灌溉保证,针对我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创新工作思路,确保农田水利建设有序进行。要以区为单位,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符合区情和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要把如何改革耕作方式,培育、推广使用抗旱品种,发展雨养农业;如何采取工程性措施,大量利用过境水发展低成本灌溉农业;如何利用水文地质资料和现有耕地状况合理布局井位,科学利用地下水发展水浇农业等问题,用规划的形式明确下来。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特别是农民群众、农村基层组织的意见,着力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2、创新投资方式,建立农田水利多元化投资机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联合办水利的新路子。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建立政府、农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新机制,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投入水平。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千方百计做好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重点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小农水“民办公助”、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重点项目的对上争取工程项目资金。二是积极推进农村经营组织创新,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在这一前提下,通过国家投资的积极引导,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速实现农业水利化进程。三是鼓励群众筹资。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民主议事、组织协调和技术服务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群众投资投劳的积极性,在农民自愿和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把政府财政补助与农民自筹挂钩,多筹多补,先干后补,充分调动农民自筹建设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3、创新管理办法,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率。要在摸清本地水利设施底数的情况下,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尊重受益群众意见的原则,全面开展“明确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为特征的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一是加强技术支持。对改革后的水利设施建立档案,协助经营者做好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规划设计,有计划地组织经营管理者开展水利设施建设和维修等方面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加强环境建设。水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干扰、破坏水利设施和妨碍经营者正常经营的不法行为,切实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对大中型水利设施要强化集中权,落实政府的管理、使用和维修责任;对市场价值较高的中小型农田或公共水利设施可拍卖经营权,按照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由购买者自主经营管理;对社会效益明显而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的小型水利设施可采取专户或专人承包的办法承包管理权,并由承包人按合同规定对水利设施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对于新建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可本着“谁建设、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放开建设经

营权,广泛引进农民个人和社会资金参与水利设施建设。

东安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情况调研报告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几年来,我县在省市水利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狠抓全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xx年、20xx年、20xx年三次获得省水利建设最高荣誉芙蓉杯。但是,相比较经济社会其它方面的发展,东安县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十分滞后的,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十分严重的。

一、东安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现状

(一)东安县农村水利建设基本情况

东安县地处山丘区,河网密布,雨量充沛,水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地域差别较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为减轻水旱灾害的危害,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特别是上世纪50—70年代,东安县举全县之力相继新建了以水库、河坝、提灌为主的一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目前,全县拥有各类水利工程3.05万处,其中中型水库4座(双江、金江、松江、高岩),中型河坝3座(湘江、杨江、紫江),国有机电排灌站3处(芦排、石排、紫排),中型水轮泵站1处(湘泵);小(一)型水库23座,小(二)型水库177座,山平塘1.83万口,河坝1189处,总蓄、引、提水量达到3.4亿立方米。总体而言全县水利基础设施框架体系已形成,布局也趋于合理。这些水利工程及设施为东安县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东安县存在的问题

1、病险水库多,安全隐患大。东安县水利工程绝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运行时间长,设备陈旧老化,缺乏有效维修,带病运行,病险隐患多。一是县内4座中型水库均为病库,病库率达100%。高岩水库虽然进行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但工程项目至今没有完工,病险水库的帽子仍然没有摘掉。金江水库、松江水库于20xx年和20xx年度国家安排了除险加固资金,目前这两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正在实施。二是全县23处小(一)型水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隐患,病库率为100%;177处小(二)型水库中存在明显病险问题的74处,占总数的42%。三是大部分骨干山塘都存在着坝体单薄,大坝渗漏和滑坡、涵管、涵闸老化破裂,溢洪道损毁等安全事故隐患。四是山平塘荒废严重,数量逐渐减少。如水岭乡原有的129口山塘70%已经荒废,部分已改为旱土或造林,导致原灌溉的水田也改为旱土。另有30余口山平塘由于淤泥堆积,蓄水不足,防洪抗旱能力下降。

2、渠系损毁多,水量利用率低。全县原有中、小型水库灌溉渠道1500多公里,由于自然灾害和年久失修等原因,渠系损毁较多,现能通水的渠道不足700公里。如金江水库设计灌溉面积8万亩,现实际灌溉面积不到5万亩,灌区主干渠道因渗漏、淤积、垮方、滑坡,从原通水长度的151公里缩短到30公里,仅为过去的20%,水量利用率不到30%,形成上游遭

水灾,下游遭旱灾的局面。原靠金江水库左干渠灌溉的芦洪市镇竹源、伍江、大竹、王家亭、新民等10个村近6000亩稻田失去灌溉,原靠金江水库中干渠道灌溉的鹿马桥、芦洪市鸟栖至腰塘12个村近1万亩的稻田,现只能灌溉三个村约2500亩稻田。又如松江水库原设计灌溉面积4.36万亩,现实际灌溉面积不足2万亩;双江水库原设计灌溉面积2.13万亩,现实际灌溉面积缩减不足1万亩;水岭乡的东源水库设计灌溉营房岭、布衫塘、冷山、骆家、三合等村近3500亩稻田,现仅能灌溉营房岭4组不足200亩稻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家的投资方向也是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水利部门国家水利建设投入重点是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江大河治理,城市防洪等安全水利,中小型灌区配套、小型塘坝维修等民生水利尚未纳入计划,造成中、小型灌区渠道特别是末级渠道国家不管,群众组织不起来的两难局面,致使灌溉渠道通水长度越来越短,灌区面积越来越小,小型塘坝、提灌设施荒废严重,效益明显下降。

3、提灌设施损毁严重,抗旱能力差。东安县近200余处农村机电排灌设施,目前已损毁不能正常开机提水,基本丧失提灌功能的机埠约占70%。如芦洪市镇赵家井村的电排损毁,导致该村140亩农田失灌,被迫改为旱土。湘江水轮泵站原灌溉大江口、石期市两个乡镇9个村1.1万亩稻田,因部分设备陈旧老化及毁损,目前只能灌溉约4000亩稻田。石期市机电排灌站共有电排9处11台机组1080KW,现能正常运行的只有2处4台机组280KW,原设计灌溉面积3.64万亩,现实际灌溉面积不到1.1万亩,灌溉能力大幅下降。特别是芦洪市机电排灌站早已名不副实,所有机电排灌设施已全部报废,没有一处能够正常使用。

4、水利资金投入分散,资金规模效益没有充分发挥。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由于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来源多头,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国土、农业、林业、发改委等十几个部门都有涉农涉水项目资金,部门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的规划,虽然国家每年投入的资金很多,但过于分散,没有形成合力,建设效果欠佳。另外,目前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主体很杂,许多建设资金分散在财政、农业开发,国土、农业、林业、发改委、移民等部门,做为农田水利的行政管理主体水利部门,除非列入小农水重点县,否则国家资金投入很少。造成了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财政资金投入很多,而管理主体水利部门却没有项目资金的怪现象。其结果是建设单位不是管理主体,重建设轻管理,重表面完成任务,轻质量效益,浪费国家许多财力。

5、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财政投入资金效益十分低。国家项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程序十分繁琐,项目规划、勘测设计、设计评审、财政评审、项目招投标、施工监理、审计报告等共10多项非生产性开支。如果是50万元以内的小项目,非生产性开支很可能占到总投资的50%以上,国家投资效益十分低。比如一个普通的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要列入国家项目,必需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做大坝安全鉴定报告、地勘报告、设计报告,加上各项评审,需要费用40-60万元(其实有些水库除险有60万元就可以了)。这些设计工作绝大部分县级水利局完全可以完成,只是盖了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的一个图章。设计单位完全是盖章收费。设计单位如此,施工单位更是如此。参与招投标的都是国家资质企业,但最后施工的几乎全是当地的农民工。资质企业凭资质参与招投标,坐地收管理费。国家资金经过10多次盘剥,真正用于工程建设的就大打折扣了。

6、水利建设和管理难度加大,新问题日趋突出。以户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近三十年来,对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单家独户的耕作模式、土地的分散经营给水利建设和水利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是农民义务兴修水利积极性不高。税费改革以

后,多年形成的政府发动,群众参与,部门推动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失效,特别是取消义务工和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对有较强公益性的水利工程,不愿投工投劳,造成水利投入锐减。二是水费收缴十分困难。农民认为国家已减免农业税、特产税等税费,水费也不应该收取,也应属于农民减负的项目之一。三是权责不明,集中管水实施难。目前我县水利基础设施的管理是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主体不明,产权不清,责、权、利不明晰的状况,中型水库、河坝、国有泵站的管理有专门的水管单位负责,而小型水库的管理主体不明,队伍不稳、责任不清、人员不到位,乡镇、村一级水管人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乡镇水管站人员由县财政每年补助6000元/人,由于工资少,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管理队伍处于涣散状况。而小(一)型、小(二)型水库的管理人员是靠水费维持生活,目前水费收缴困难,小(一)型、小(二)型水库的管理机构基本丧失,处于瘫痪状态,水库、渠道基本上无人管。一些水库下放到村一级,由村支部书记兼管,由于缺乏必要的水利知识,管理很不到位。

四、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议

东安县是一个农业县,农村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大力改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是关键。通过实地调研和赴外地考察学习,借鉴外地的经验,结合东安县的实际,为加快东安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东安县水利工程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县委、县政府必需高度重视水利建和管理工作,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必须进一步提高抓好水利建设对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把思想高度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决策上来,把工作部署到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中心目标上来。县里要成立全县高规格的水利建设指挥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乡镇按要求也要建立相应的机构,并建立专门的班子专抓水利建设。同时还要分区分项目建立工作小组,由联系的县级领导任组长,确定专人专抓,加强对全县水利建设的领导。

2、科学编制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根据东安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现状,围绕创建小农田水利示范县的目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编制好我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2年的近期规划和3—5年的中、长期规划,在编制全县水利建设总体规划的同时,还要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科学编制好各个上型号水库及灌区逐年建设规划。规划制定好后经县人民政府审核发布,逐年组织实施。除特殊情况作适当调整外,一般不应随意更改。同时,农业开发、国土整理、标准粮田建设等有关涉农项目建设要围绕全县水利建设总体规划来进行布局和规划设计,并搞好项目的衔接和整合。

3、不断加大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是关键。要想彻底改善我县农村水利基础条件,根据东安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现状,必须采取各种管用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对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一是要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的投入。水利部门要认真履行好职责,加强调研,摸清底子,筛选好项目,水利、发改、财政等部门共同协作,积极包装和申报项目,并积极主动地与上级主管部门加强联系,搞好衔接。就目前来说,抓紧做好重点项目和大的优势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将这些项目挤进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笼子。二是县财政切实增加对水利建设的预算投入。在东安县农村路网建设已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县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应转向水网建设,并参照路网建设的做法,县财政每年安排水利建设补助资金应不少于1000万元。尤其

是对我县已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水利建设项目,县财政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配套投入,确保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并为争取“十二五”项目打下良好基础。三是整合好部门的涉农项目资金,增加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县财政对涉及到农业、林业、交通、国土、能源等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项目资金,要认真把关,搞好整合和协调,力争每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8000万元以上与水利项目建设匹配投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调度、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各尽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和办法,捆绑相关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精心打造一批我县水利建设合作示范工程区和精品工程区,推动全县水利建设尽快驶上“快车道”。四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修水利,增加我县水利建设的投入。

4、创新创活水利建设体制和机制。一是加快推进全县水利管理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明确全县所有小型水库的产权和管理主体,通过明晰产权,促进管理主体加强对小型水库的管理和建设。二是创新全县水利建设投入机制。要大力推行以库养库,以塘养塘的经营模式,通过出租山塘水库水面的经营权,筹措水利建设资金,以解决水利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

5、积极推进土地有序流转,扩大土地集约化经营。实施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引进大户承包,成片经营,实行集体农庄化管理,给集中管水和水利建设、管护创造条件,更好地利用水利基础设施资源

6、明确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主体。水行政主管部门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国家财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安排的重点应该是水利部门,其它各部门的相应职能应适当撤并。

7、利用国家农业补助资金搞好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国家近年对东安县的农业补助资金每年约6000万,包括粮食直补,良粮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大部分散发放到农户,总数非常大,分散到各家各户数量少,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建议国家出台政策允许这些资金集中管理,统一使用,发挥合力,重点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8、农业灌溉水费由财政买单,取消农民缴纳农业灌溉水费。多年来,中央三申五令减轻农民负担,相继出台了多项惠农政策,特别是农业税费改革,农民减负很大,加上农业粮食直补资金的发放等,国家担负的金费同改革前比相差近亿元。而对于农民意见较大的灌溉水费,东安县应收金额在400万元以下,仅占现有农业补助资金的5%左右。取消农民缴纳农业灌溉水费,农业灌溉水费由财政买单,对整个财政运转影响甚微,而对稳定基层水利管理队伍,稳定农村社会秩序很有作用,是可行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