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组模块三案例分析讨论结果总结

A组模块三案例分析讨论结果总结

1.你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了什么教学模式?

答: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的教学模式总结我们组从两种角度得出(1)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接受性学习教学模式、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2)呈现先行组织者,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

概念的引入采用了发现式的教学模式。是围绕知识点让学生动手折纸,提问思考,引入新知。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探究是探究性教学模式。通过特殊归纳出一般。首先老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引入对乘方运算的学习,。接着,陈老师通过讲解 “ 我们把这种求几个相同因数的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运算,这是继加、减、乘、除之后我们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 — 乘方运算,让学生明白乘方运算的定义。其次,教师帮助学生把新信息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进行了知识的整合协调。掌握学习教学模式:陈老师演示乘方运算,引导学生展开分析,还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把新信息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 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课堂中老师设置问题情景,提供有助于形成概括结论的实例,让学生对折纸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认识新的运算。让学生提出假说,并借助计算机加以验证,得出概括性结论。

2.你觉得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哪些教学策略?体现在哪里?

(1)情境教学策略。

教学始终着眼生活,创设情境,如导入新课,设计了折纸这一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抛锚式教学策略。

在教学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时,给出一些代表性的式子或计算归纳意义。

(3)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让学生通过运算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把学习的主动权放到了学生的手里,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动力。

(4)探究式教学策略。

探究幂的符号规律时,通过逐渐深入的引导性问题,“当底数是正数或零,不管多少次方都是幂都是正数,这是不成问题的,困难在于底数是负数的情况。让我们猜想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启发学生逐步找到规律。

(5)启发式教学策略

体现在由已学过的知识,即正方形的面积、体积过渡到新知

识——乘方。利用以前学过的正方形的面积、正方体的体积启发引导学生出把 n 个相同的因数 a 相乘的运算叫做乘方运算。

(6)合作学习策略。

体现在“ 引导学生展开分析,说明简记的必要性。求 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中。

(7)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i )陈述性组织者体现在学生创设情境,列出算式后,教师讲述:我们把这种求几个相同因数的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运算,这是继加、减、乘、除之后我们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 — 乘方运算。 ii ) 比较性组织者体现在:当底数是正数或零,不管多少次方都是幂都是正数,这是不成

3.陈老师设计用 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你是否认同他的设计?给出你的理由。 答:我认同陈老师的设计。既直观方便高效,又增加学习乐趣,节约学生很多的计算时间,还提升研究意识。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使学生脱离了枯燥的公式记忆和繁琐的计算,不仅让学生清楚、直观地看到了乘方的书写过程和乘方的计算结果,这种直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从理论上已经对乘方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实际计算2的10次、20次、30次??, 50 次以致 100 次的时候比较麻烦,不容易验证理论是否正确,可是通过用 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使学生验证了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节省了大部分的时间。

4、你觉得陈老师的教学设计在创设情境、问题设计、知识扩展等方面有哪些优点?

答:创设情境:陈老师的教学自始至终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如让学生折纸的游戏,能从简单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容易接受。简单直观的引出乘方,创设有利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境。可操作性强,

而且生动有趣,还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并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每时每刻在我们的身边。

问题设计:注重学生的差异性,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突出

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而且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求知,培养其独立钻研、独立学习的能力,

知识拓展:所设计的问题适应于当时的教学情境,且问题具

有启发性、有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要回到生活中去。教师采取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课题,例如 百万富翁与 “ 指数爆炸 ” 以及面条问题, 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升华,体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5.对于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你有什么改进建议?

答:陈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情景导入,问题设置层层深入,知识拓展生动有趣,从生活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体现了教学重点。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比较少,在学生的交流互动以及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方面应该加强。

(1)在给出概念后应该有些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判断一下什么是底数,什么是指数,什么是幂。只有当学生完全理解并掌握数学公式的含义,才会灵活运用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2)当把乘方算式列出以后就可以直接告诉学生乘方的概念,没有必要再由正方形的面积,立方体的体积来引出乘方定义。这样做有点没必要。

(3)我认为在学生完成探究性操作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并归纳总结,由学生自己说出结果,说得不完整

教师再加以补充说明,而不是由教师总结出来。

(4)还有就是可以适当加入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本堂课的设计似乎对于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一直都是老师在讲,在总结。感觉陈老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与学生交流得比较少,基本上是以老师为中心,传授为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比较少,适当让学生参与讨论,得出结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会更深刻。

 

第二篇:模块三案例A

《“发现”的故事》案例分析

1、当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出现困难时,老师应该采用怎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呢?王老师的做法是否得当?

答:(1)当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出现困难时,老师应该采用以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

第一,创设情境,引导思维。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出现困难时,教师可以多种形式,使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来创设与此学习对象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目标知识点的学习。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正确的引导,就很容易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巧设提问,启发思考。在学生的学习出现困难时,往往教师一个巧妙的提问,就能让学生茅塞洞开,豁然开朗,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第三,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在学生单个人难以完成较难的学习任务时,就需要借助同学们的力量,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了。通过小组的努力,一些较难实现的教学目标,往往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第四,动手实验,共同探究。有时遇到操作性、实验性较强的问题,学生单凭想象和思考,已经无法解决,这时候,就需要动手去实验,大家一同去探究,借助集体的力量,完成任务。

第五,教师出马,解决疑难。但有时候,遇到一些真正的困难,无论教师如何启发,学生都无法解决时,这时候,教师必须自己出马,解决疑难。否则,教学就无法进行了。

(2)我认为:在学生遇困难时,王老师并没有急于把答案告诉给大家,而是在学生“卡壳”处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学生在面对不用测量圆心角度数就能计算扇形的面积这个问题时,老师引导说:“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刚才的扇形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除了从圆心角的角度来考虑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计算扇形面积占了圆面积的多少份呢?”我个人认为王老师的做法恰当

2、在巩固发现成果阶段,王老师设计的活动和分组是否合适呢?有没有更好的活动和更合理的分组方法呢?

我认为:王老师把全班分为2人一组的话,要准备的圆锥模型太多,而且全班的不同答案也多,各个组领到的圆锥大小也会不一样,导致评价难于进行。我建议可以把全班分为4至6个大组,每组领到同样的模型进行比拼。

3、在课堂上总是会有像王楠那样反应快、基础好的学生,也会有像李默那样成绩较差的学生,怎样将每个学生都调动起来,让基础好的学生充分发挥带头作用,让基础较弱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开动脑筋呢?

答: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老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要进行分层教学,既有针对基础弱的同学的思维难度低的问题,也有针对基础好的同学的思维难度高的问题。

4、在王老师的这堂课上,她将大部分的时间都分配给学生自己去“发现”,这是否意味着老师在学生“发现”的过程中就可以什么都不做呢?如果不是,你认为王老师在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答:当然不是。王老师在学生“发现”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当一个旁观者。她在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

(1)创设情境:王老师这个“发现”的教学是一个探究性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总是围绕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而展开。这个知识点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的进度来确定。一旦确定了这个教学出发点或者说学习对象后,教师就要通过问题、任务等多种形式,使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来创设与此学习对象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目标知识点的学习。

(2)启发思考:学习对象确定后,为了使探究式学习切实取得成效,需要在探究之前向全班学生提出若干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并与当前学习对象密切相关的问题,以便全班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究。这一环节至关重要,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这是探究性学习是否能取得效果乃至成败的关键。

(3)自主(或小组)探究:探究性教学模式因为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靠学生个人的自主探究加上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来完成,因此,本环节成为探究性教学模式中的关键教学环节。教师起到引导、支持的作用,学生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4)协作交流:本环节是与前面的自主探究环节紧密相连的。学生只有在经过了认真的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后,才可能进入高质量的协作交流阶段。也就是说,协作交流一定要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之上,才能为学生提供思路交流、观点碰撞、成果分享的平台。教师在此过程中要起到组织、协调、引导的作用。

(5)总结提高: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与总结,对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并可联系实际,对当前知识点进行深化、迁移与提高。

5、你认为王老师的这堂数学课有哪些优点?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和应该注意的方面?

我认为:最欣赏王老师的是大胆创新,大胆扩充圆锥的表面积公式,在探究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相信学生的潜力。要改进的地方是课前给学生布置明确的预习内容,可避免上课探究时“卡壳”,提高课堂效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