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实习报告

钢筋混凝土实习报告

砼:读tong,音调二声.就是混凝土的意思.钢筋砼就是钢筋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打混凝土之前,先进行绑筋支模,也就是将钢筋用铁丝绑成想要的结构形状,然后用模板覆盖在钢筋骨架外面。最后将混凝土浇筑进去,达到强度后拆模,所得即是钢筋砼。

按施工方法不同:现浇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 现浇钢筋砼楼板

现浇钢筋砼楼板在施工现场通过支模,绑扎钢筋,浇筑砼,养护等工序而成型的楼板. 优点: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形状可不规则,可预留孔洞,布置管线方便.

缺点:模板,用量大,施工速度慢.

预制装配式钢筋砼楼板

在预制厂或施工现场预制

缺点:楼板的整性差,板缝嵌固不好时易出现通长裂缝

装配整体式钢筋砼楼板

部分极件预制→现声安装→整体现浇

钢筋混凝土(英文:Reinforced Concrete或Ferroconcrete),工程上常被简称为钢筋砼。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与之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一种组合材料。为加劲混凝土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历史及发展

钢筋混凝土的发明出现在近代,通常为人认为发明于1848年。1868年一个法国园丁, 获得了包括钢筋混凝土花盆,以及紧随其后应用于公路护栏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的专利。1872年,世界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极的建筑在美国纽约落成,人类建筑史上一个崭新的纪元从此开始,钢筋混凝土结极在19xx年之后在工程界方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19xx年,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结极形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出现,并于二次世界大战后亦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钢筋混凝土的发明以及19世纪中叶钢材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使高层建筑与大跨度桥梁的建造成为可能。

钢筋混凝土结极的发展现状

目前在中国,钢筋混凝土为应用最多的一种结极形式,占总数的绝大多数,同时也是世界上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极最多的地区。据发改委相关数据显示,该地区其主要原材料水泥产量已于20xx年达到10.60亿吨,占世界总产量48%左右。[1][2]

材料特性 混凝土是水泥(通常硅酸盐水泥)与骨料的混合物。当加入一定量水分的时候,水泥水化形成微观不透明晶格结极从而包裹和结合骨料成为整体结极。通常混凝土结极拥有较强的抗压强度(大约 3,000 磅/平方英寸, 35 MPa)。但是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通常只有抗压

强度的十分之一左右,任何显著的拉弯作用都会使其微观晶格结极开裂和分离从而导致结极的破坏。而绝大多数结极极件内部都有受拉应力作用的需求,故未加钢筋的混凝土枀少被单独使用于工程。

相较混凝土而言,钢筋抗拉强度非常高,一般在200MPa以上,故通常人们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等加劲材料与之共同工作,由钢筋承担其中的拉力,混凝土承担压应力部分。例如在图2简支梁受弯极件中,当施加荷载P时,梁截面上部受压,下部收拉。此时配置在梁底部的钢筋承担拉力(4),而上部阴影区所示混凝土(2)承受压力(3)。在一些小截面极件里,除了承受拉力之外,钢筋同样可用于承受压力,这通常发生在柱子之中。钢筋混凝土极件截面可以根据工程需要制成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同普通混凝土一样,钢筋混凝土在28天后达到设计强度。

钢筋混凝土的工作原理

钢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质决定的。首先钢筋与混凝土有着近似相同的线膨胀系数,不会由环境不同产生过大的应力。其次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有时钢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间隔的肋条(称为变形钢筋)来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机械咬合,当此仍不足以传递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拉力时,通常将钢筋的端部弯起180 度弯钩。此外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提供的碱性环境,在钢筋表面形成了一层钝化保护膜,使钢筋相对于中性与酸性环境下更不易腐蚀。

选用钢筋的规格和种类

钢筋混凝土中的受力筋含量通常很少,从占极件截面面积的1%(多见于梁板)至 6%(多见于柱)不等。钢筋的截面为圆型。在美国从0.25至1英尺,每级1/8英尺递增;在欧洲从8至30毫米,每级2毫米递增;在中国大陆从3至40毫米,共分为19等。在美国,根据钢筋中含碳量,分成40钢与60钢两种。后者含碳量更高,且强度和刚度较高,但难于弯曲。在腐蚀环境中,电镀、外涂环氧树脂、和不锈钢材质的钢筋亦有使用。

在潮湿与寒冷气候条件下,钢筋混凝土路面、桥梁、停车场等可能使用除冰盐的结极则应使用环氧树脂钢筋或者其他复合材料混凝土,环氧树脂钢筋可以通过表面的浅绿色涂料轻松识别。

 

第二篇: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参观实习报告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实习报告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胡益民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参观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理论联系实际、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工地实地考察,进一步掌握混泥土结构设计的知识。

2.通过现场与工程师和老师的交流沟通,去亲身了解现场的施工方法与组织管理。

3.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信心、勇气和兴趣。通过在实践中学习与锻炼,增强专业素质。

4.通过这次的实习参观,亲身到施工现场体验,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

20##年12月7日上午

三、实习地点

武汉市博大科技工业园

四、实习内容

周六上午,我们一行人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武汉市博大科技工业园进行参观实习,主要是参观一些在建的建筑,实地了解钢筋、混凝土的应用和使用条件。我们在来之前已经得到了老师下发给我们的安全帽,在施工场地,为了保证生命安全,必须戴安全帽。因为该工业园区内有数个正在施工的工程,并且施工的进度也各不相同,这为我们的参观实习带来了很大帮助,使得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认识钢筋混凝土的使用过程,和一些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图为两钢筋焊接而形成的焊包,焊接时要保证所有的焊包接头不在同一个截面上,防止因截面受剪力作用断裂。规范中规定钢筋的接头在同一截面处不得大于50%,最好隔一布一相互错开,限制接头面积百分率主要是考虑钢筋整体的传力性能,因为钢筋通过连接接头的传力总不如一整根钢筋来的那么好。

 

下图中箍筋上的塑料圈是用来确定箍筋保护层的厚度的。

    接下来,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构造钢筋和箍筋。图中那些极不规则的钢筋就是构造钢筋。构造钢筋是用来建造构造柱的,相对于受力钢筋而言,是按照构造需要设置的钢筋。构造钢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维护、拉结,分布作用,所以施工中对它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构造钢筋的类型有:分布筋,构造腰筋,架立钢筋,与主梁垂直的钢筋,与承重墙垂直的钢筋,板角的附加钢筋等。箍筋的作用是箍住钢筋,防止纵筋压曲。柱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其间距在绑扎骨架中不应大于15d(d为纵筋最小直径),且不应大于400mm,也不大于构建横截面的短边尺寸。图中箍筋下部密集,上部逐渐稀疏,其中下部称为箍筋加密区。箍筋加密区是对于抗震结构来说的。根据抗震等级的不同,箍筋加密区设置的规定也不同。一般来说,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梁的端部和每层柱子的两端都要进行加密。抗震等级为一级时,加密区长度为2倍的梁高和500取大值,抗震等级为二~四级时,加密区长度为1.5倍的梁高和500取大值。柱子加密区长度一般取1/6每层柱子的高度。但最底层(一层)柱子的根部应取1/3的高度。

接着,老师又带我们去了钢筋加工区,钢筋加工区主要加工箍筋和连接纵筋,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的小棚,里面有一些加工钢筋的机器,如钢筋箍筋弯曲机,还有各种样式和型号的钢筋,用箍筋弯曲机制成各种需要的箍筋。另外一种就是纵向钢筋的连接,除了焊接外,还有一种方法是将钢筋的接头箍起来,前一种用于比较好焊接的纵筋,而对于纵向焊接不方便的位置,比如我之后到二楼参观了一下楼顶和横梁的钢筋构造,就发现二楼的横梁中的纵筋接头的连接用的就是第二种方法

  

 

另外,我发现在承重结构中的箍筋上会固定一个块状的物品,经过向老师询问才知道这个小物件是用来避雷的,好像是通过建筑物顶层导体将雷电引下来的。老师大致讲解了它的工作机理,惭愧的是我当时并没有听太懂。经过老师的交涉,项目的负责人允许我们到正在进行施工的一层层顶参观,我们参观时施工人员正在加设护板,横梁和顶层还没有浇筑混凝土(现在现场施工用的混凝土一般都是商品混凝土,即在混凝土制作工厂制成后再运到场地)。顶层层面是由细钢筋交织成的网状结构浇筑混凝土构成的。我们在上面向施工人员借来了一份平面图的图纸,其中大部分都可以看懂,但还有一部分由于没有实践和学习理解的不够深刻,不理解符号的意义。

接下来,老师又带我们参观了基础的施工。我们参观的建筑基础选用桩基,如下图中所示。桩基础由基桩和联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图中桩基选用阶梯式,这样不仅节省材料,而且施工工艺简单,制作方便。从图中可以看出,基坑中部采用三阶桩基,边上部位选用二阶桩基,这是因为中部基础较边缘基础受力更大,所以基础的承载力要相应增大。

五、实习总结

    认知实习是整个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这次实习虽然只有半天的时间,但足以让我们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感性认知,巩固和加深了对混凝土结构的理论认识,使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为毕业后设计和施工中运用有关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经过这次实践,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一个学期在学校难以了解的。

通过这次实习也使我对工程方面的有关知识在实际上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应该说在学校学习再多的专业知识也只是理论上的,与实际还是有点差别的。这次实习对我的识图及作图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识图时知道哪些地方该注意、须细心计算。在结构上哪些地方须考虑施工时的安全问题,在绘图时哪些地方该考虑实际施工中的问题。到即能施工又符合规范要求,达到设计、施工标准化。没有这次实习也许绘图只是用书本上的照搬照画,不会考虑太多的问题,更不可能想到自己的设计是否能施工。 工地虽苦,但能学的是一些现实东西,锻炼的是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此次实习扩展了我的知识面,对书本理论知识给予了一个很好的补充;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有力的基础,为日后的专业课学习埋下了伏笔; 深入全面了解本专业职业定位,为将来工作有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对生产设备有了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有种实实在在的深刻印象; 对工厂或企业的各个车间间的联系,资源配置,生产流水线,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有更为全面的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