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景观调研报告

城市公园景观调研报告

以金鸡湖广场及周边绿地景观为例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论文  


调研概述及目的:对金鸡湖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在对现有资料的大概了解上进一步体会城市公园景观在城市中所发挥的的重要意义。将对公园景观总体布局的宏观把握与对景观要素的设计手法、广场道路尺度规划的微观局部相结合,展开分析调研。

关键词:生态,城市绿化,空间尺度,植物配置,金鸡湖

正文

城市公园是城市中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是城市的绿洲,它是城市居民进行文化休息以及其他活动的重要场所,对美化城市面貌和平衡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均有积极作用。而同样的,作为一个城市绿地景观系统,在顺应自然,营造生态空间的同时,其总体布局和空间形式,以及尺度把握,无疑也是我们值得推敲和借鉴的。

金鸡湖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即苏州古城区和新区以东,在地理位置上属于苏州中心地带。(图1-1)金鸡湖地区是苏州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占地约12平方公里,为园区的城市湖泊公园。金鸡湖具有无以伦比的风景资源,占地约7平方公里,其环湖地区可以开发成为一个临水的区域性现代休闲娱乐空间。

图0-1 园区中轴线布局

Ⅰ因地制宜 环境引导下的总体布局及规划理念

金鸡湖是在苏州市东区——苏州工业园区的中心部位,其水域面积7.38km2,比著名的杭州西子湖还大1.88km2,定位是开放的城市湖泊公园,因而它必须符合园区的总体规划,园区的总体规划是将中新合作的70km2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均遵循如下规划布局原则,即从北往南依次为工业区、居住区、中心商贸区、居住区、工业区,东西向以苏州干将路的延伸线为中轴线,而金鸡湖正像串在这根轴线上的一颗明珠。设计师在对湖岸周围地块进行一定的分区以后,开始了“创造性保护”的规划。

1969年,克罗(D.S.Crowe)率先提出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创造性保护”工作,即既要最佳组织调配地域内的有限资源,又要保护该地域内美景和生态自然,它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控制,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与安全。从而把景观客体和“人”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来设计,它的基本模式是“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图1-1):

  斑块是指存在的有一定面积的自然区域,以维系一定的动、植物群体及涵养水源。

  廊道是指联系孤立的景观元素——斑块之间的线性结构体。

  基质是指不同于周边地区的本区域所固有的物质属性。

       

           图1-1 景观模式                        图1-2 金鸡湖景观格局

在金鸡湖及其周边区的分析中,设计师确立了以下几个生态“斑块”(图1-2):湿地斑块——芦苇荡,位于波心岛与北岸陆地相连处,用于净化水质;自然植物斑块——望湖角,位于南侧机场路以南自然岛屿,用于保护本地植物及鸟类;湖滨大道——位于湖西人工坡地绿化公园;金鸡湖面——7.38km2,是规划中最大的斑块,是鱼类、水生鸟类、水生植物的保护区域。

而廊道:水面——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廊道,以联系各主要斑块;道路系统——沿湖有较稠密的车行、步行系统,是连接相邻斑块的一些线性走廊;间隔的沿湖绿地——是间断性廊道、是跳板。

  

金鸡湖总平面图

Ⅱ设计理念 景观的二元性

金鸡湖景观设计的核心在于其内涵的二元性概念:一方面,表现苏州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帮助其实现建设一个现代化国际都市的目标。景观设计在尊重苏州传统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将旧城与新城、商业与娱乐,生活与教育功能结合起来。而新的城市设计则会在苏州的新城与旧城之间建立象征性的链接,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艺术与建筑,山体与水体,城市与乡村,苏州与全世界。

金鸡湖的设计原理是通过采用最少的景观设计元素,来提升人们对于天然景观元素的感受,而不是像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一样,用各类丰富的景观元素在狭小的空间中表达主旨。设计当中鼓励使用本地出产的材料,如花岗岩和木材,并通过传统的技术进行加工。对本土材料的选择主要是为了与苏州旧城相呼应,对苏州旧城所具有的风格、材质以及色彩用一种国际化的现代手法进行诠释。金鸡湖设计中所采用的技术要求为中国的景观设计设立了一个全新的标准,目前国内很多地区的公共空间设计也以此来做衡量与评估。在金鸡湖的景观设计中,细部设计都非常简洁,而且易于维护、保养与建设。植栽设计也尽可能采用乡土品种,并结合色彩和季相的变化进行植栽设计。通过对天空、水体以及开放空间的巧妙构图,使开放空间的重要性与总体的开阔感都得到了加强。

亲水驳岸人性化设计

1.  在滨湖大道的景观设计中,十分注意人们在区域内游览休憩是的舒适、便捷与安全性,沿湖步道系统分为上下两个层次,其间的高差为90cm,起到了隔而不断、步移景异的效果;

2.  区域内几乎所有的硬质花岗岩大道均考虑了残疾人坡道和盲道的无障碍设计,自成体系,使得弱势群体成员也能轻松的到达湖边的任何地方,欣赏到美丽的湖边景色,感受自然气息;

3.  受人文主义及亲水思想的影响,采用垂直、多层次设计的手法,使滨水景观设计更多地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

将水体与人的需求紧密的结合起来,将沿湖滨水区域标高作了四段划分,从城市往湖滨靠近,依次为“望湖区——远水区——见水区——亲水区”。在最低一级“亲水区”又采用了多种不同处理手法,如亲水木平台、亲水花岗岩大台阶、挑入湖中的木舞台等,使得整个区域在三维空间中变得丰富多彩。

“望水区”————绿化带

“远水区”————高出湖滨大道,又乔木与灌木构成的半围合空间

“见水区”————低出湖滨大道,为花岗岩人行道

“亲水区”————戏水区

        

                                图3-2                               图3-3

4.设计中,利用各种具有不同发光属性的光源作为不同色彩、造型的灯具,以光色的冷暖、强弱、显影和投光角度的特殊选择,建立了一个整体的集节奏、韵律、光影为一体的世界。

Ⅳ 硬质构架 广场形态与路网

在金鸡湖的公共开放空间设计中,采用了一系列文化元素的对应、生态敏感地区的设计、公园与广场的特色设计等。新建的2个片区——城市广场与湖滨大道,位于一处混合用地的边缘带上,为苏州市的民众创造了一个大型尺度的公共聚会空间。

无论是城市广场还是滨湖大道,设计师在空间尺度的把握上都别有用心,旨在创造各种不同用途、大小不一的开放空间。将岸线空间与已建成的环境融合起来,精心处理开放空间和建筑地区交界的边缘线,使之富有变化,以创造一个充满趣味的空间和生动的湖滨环境。同时将商业和公共建筑融入重要的开放间区域,以带动空间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在开放空间系统中提供各种娱乐性和教育性的场所。最重要的是针对每个不同的小区塑造特色,同时在视觉及建筑语汇上,保持一定程度的连贯性。(图4-1,4-2)

          

                          图4-1                                       图4-2

城市广场:旨在塑造一个都市中的公园。位置紧临园区商业区,本小区土地使用的特点是将商业和写字楼复合使用的用地与公共绿地系统相结合,并将户外开放空间与水边的公园及散步道连结起来,提供在此上班及消费的人群休闲的空间。城市广场以对称形式与苏州市核心区相呼应,旨在将人群导向湖滨,从而带动广场及湖滨公园的活动。城市广场旨在塑造一个都市中心的大型滨水空间,以商业、写字楼复合使用为主,并将户外开放空间与水边的公园及散步道连结起来,为在此上班及消费的人群提供休闲的空间。

同时广场以开敞的姿态面向金鸡湖,因而设计师在广场设计中附带了音乐喷泉的设计,偌大的广场能够容纳无数观赏音乐喷泉而来的游人。(图4-3,4-4)

  

             图4-3                                    图4-4

广场总面积为26.3公顷,在轴线中央广场的南北两侧设置大型的开放空间,沿着湖畔则有一连串的公共开放公园和小广场供人眺望湖景和新码头。本区以人行步道直接与园区商业金融区的中心连结起来,以鼓励人潮往本区及湖畔移动,以此将整个轴线延伸至金鸡湖岸。

 

                图4-5                                  图4-6

然而对于金鸡湖城市广场及周边滨湖大道的尺度把握上来说,无疑都是大于普通园林尺度的,甚至于滨湖道路的宽度,远大于普通园林小路的尺度3m的常规做法。(图4-7,4-8)

       

           图4-7传统园林景观                        图4-8 金鸡湖景观

古典园林只为少数社会特殊阶层服务,其一个设计原则就是“小中见大,咫尺山水”,即“人在画外以观画”(图4-7),而现代景观设计的成果是供城市内所有居民和外来游客共同休闲、欣赏、使用的,因而这决定了它要以超常规的大尺度概念来规划设计的;同时,又受六 七十年代西方大地艺术思潮及手法的影响,即注重设计空间与大自然的自然力、自然空间的融合。在广袤空间中创造作品,“人在画中以作画”的设计思路,这些都决定了“尺度空间的定量优先于局部”。

在金鸡湖规划设计中,有一条634m长的湖滨大道,它的设计一反园林小路宽不过3.0m的常规做法,将大道宽15.0m,分上、下层,低处湖滨大道宽9.4m,高处湖滨道宽4.075m,中间连接的台阶宽1.525m,以每2.0m一个色带铺地变化重复(不做复杂图案细部变化)建成后气势宏大,与湖面尺度比较般配(图4-8)。

湖滨大道:本小区座落於金鸡湖西侧,紧临商业区。本区总面积为52.9公顷,土地使用包括了从高密度到中密度的住宅区,配合写字楼、商业区和公共机构等不同的土地使用区,以大片的开放绿地做为与金鸡湖交接处的缓冲空间。央杂在住宅区中间,同时有数个小型社区分别提供居民便利的活动空间及视觉的缓冲。沿着河道的两侧是复合使用的核心区,包括了商店、餐厅、市场、写字楼和游艇俱乐部、码头等都聚集在这个架区域内。

    

图4-9金鸡湖道落网  

Ⅴ 生态造诣 植物景观的穿插融会

滨湖绿地景观带一边是天然的滨湖景观,而另一边,相称以自然植物来配合造景,开阔了观赏者的视野,对休憩游赏的人来说无疑是绝好的享受。

 

               图5-1                                     图5-2

滨湖绿带采用乔木、花灌木、草花和地被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图案型种植和混植型自然种植。并兼用点缀的手法,刻画出绿化景观层次分明与精致的立体景观效果(图5-1,5-2)。乔木的选用不追求品种的多样化,而是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树种如香樟、榉树;花灌木的选用力求做到花叶搭配,四季有景,如选用日本晚樱、垂丝海棠、金桂、紫薇、红枫等大灌木和金叶女贞、金叶六道木、红叶石楠、紫鹃、茶梅、黄馨等地被灌木;草花选用四季花卉,展现多姿多彩的绚丽景观,如一串红、万寿菊、孔雀草、石竹、长春花、美女樱等。行道树绿带采用香樟、紫鹃和麦冬草相结合的配置方式,满足行车视线和净空要求。

展望

金鸡湖带来的全新设计理念,是对苏州古典城市风格的有益补充,是苏州朝向未来的象征,甚至帮助苏州丢弃了传统带来的思想“包袱”,金鸡湖景观设计的本意是将景观从封闭的空间中解放出来,建成一个开放的,没有边界的空间,在这里,有商业,广场,公园,民居。它是新苏州的影像,是近20年来若干崛起的新城新镇中接近理想的典范。

面对城市人口的激增、自然资源的匾乏、城市交通和污染的恶化, 我们的城市应该如何接受挑战我们的专业应该如何接受挑战作为环境规划设计的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混合开发强调城市的活力与风格、协调人与自然、优化和保持自然生态系统, 它们带来了金鸡湖的成功, 也将是我们城市朝向可持续未来的有效之路。

附录:

景观节点手绘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