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总结得与失

大一总结之得与失 大一这一年迅速飞逝,转眼间我们便从大一菜鸟升入大二。想我们当时,睁大着好奇的双眼,看着一切不熟悉的环境,怀着激动地心情,步入大学殿堂。当时我们对什么都好奇,对什么都想尝试,大学的各种新鲜炫花了我们的眼,而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很多,见识到了高中所无法领略的事情,明白了许多道理,学到了许多知识,在此,我想对所有老师和汇华学院说一声谢谢。 回首往事,我也发现了我的很多不足。比如大学生活跟高中生活的不同之处就是大学的课余时间超多,这是高中学生所不敢想的。就是这么多的课余时间导致我们不知所从,不能很好且有效的利用起来。当然我有时也有同样的感觉,感觉空虚无聊,甚至感觉大学还不如高中来得充实实在。至少高中时候总是忙忙碌碌的感觉时间总不够用,总有许多事等着去做,而且还做不完。现在想想这么多的空余时间我没能好好利用起来,时间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利用这么多

的时间来复习功课看书,泡图书馆。这对知识与学术的提升是很有益的。进入了大学二年级,抓紧时间,抓紧这美好的光阴,来对大一学年进行个学习与生活等方面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总结。

再者就是,因为社团活动太频繁而疏远了与舍友们的关系。我一直很遗憾从前把自己弄的特别忙碌而很少跟舍友们一起做点什么,哪怕一起去看一次电影,看一场画展。作为要相处四年的朋友,我真的没有给她们足够的重视,而她们一直以来的包容与体谅也让我再想起时觉得自己很过分。 其次,对待社团不够负责,有热心没恒心。记得刚入学时自己凭一时热情报了三个社团,再加上社联与学生会辩论队。但认真说来当初之所以进这么多的组织也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在那里久了不免热情就减退了。因为不感兴趣所以重视不够。大一结束时便退了所有的职务。回顾这一年,其实收获并没有想象中大,除了认识一群朋友,论能力并没提高多少,究其原因就是用心不

一。 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也不少。我其

实是个比较欣赏“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人,大一一年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却疏于联系。有些时候会因为自己已作出安排而拒绝朋友的活动,尽管那些安排有时并非紧迫。说话很直白,不经意间就能引发矛盾或是埋下日后发作的伏笔。知道我的会理解,不知道我的人我也一贯懒于解释与迁就。但尽管如此,我想我的交际圈并不算紧张,顶多就是我不算八面玲珑。同班里同学的关系不能说打得一片火热,就是一直不温不火。同老师的关系也算不上亲近,曾试图几次找导员聊聊,却因各种原因搁浅。 性格上一些不完美让我有时候会遭遇一些不必要的烦恼。我未必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但我觉得我是个比较喜欢制定计划而且有计划才会安心的人。大一让我一度觉得恐慌,未来充满未知,而我无从把握。那时候想法很多,因为并不坚定要将这个专业学下去,所以对未来想了很多,盲目而没有结果。现在想来有点庸人自扰。其次我是个自由惯了的人,我觉得自由的空间是每个人必须的。每次别人问起我要去哪里做什么,或者做了什么的时候我都

会无来由的很排斥,不知不觉就疏远了与周围人的关系。现在想好奇心也是每个人都有的,她们也是关心我罢了。还有一点就是比较冲动,凭感觉,凭喜好,难免考虑不周到。有时候利益与喜好会有冲突,在如何取舍方面我想大一一年做的都并不明智。分析完我的不足和缺点,我感觉在大一我还是有很多闪亮的地方。在各种组织里,耳濡目染久了,能力或多或少也有所提高。而当上班长这一年,历练了我很多,党员一年为人民服务,也活跃了自我,在班里里锻炼了胆量跟逻辑思维,在社联跟部长学习与如何做事情,在社团里组织活动锻炼了沟通能力。忙里偷闲还跟很多学长学姐聊过许多关于未来的话题,不能说醍醐灌顶也是收获匪浅。

而至今,面对高考改革和当今缺乏高端英语人才的就业形势,我不禁对自己的大二生活有了新的谋划。一。学习第一,学习是我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寻找适合自己的高效实际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坚持不逃课,努力学好本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除了上课老师传授的知识

外,经常去学校图书馆阅读图书,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业余时间应多花在学习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无意义的活动。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身体是学习和革命的本钱。尽量早睡早 起,少玩电脑不玩游戏,课余时间去跑跑步、打打球,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可以锻炼身体。三、增加与老师同学的交流。多与辅导员、导师联系沟通,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可以给予我更多的正确的指导。与人友好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帮助、互相进步。积极参加学校、院系举办的活动,和其他同学多接触,多向他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执行这份计划,争取各个方面兼顾,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大一总结得与失

大一总结得与失

年。

大一总结得与失

大一总结得与失

大一是学习生活是我人生这条线上的一要的作用,而对未来,我充满信心,我坚信我会活出一个属于我自己完美的大学生活。

 

第二篇:总结大一之谈

总结大20xx年

--------解读大学规划之我谈

肖新和

现代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一直困扰着当代在校的大学生,也许是出于对人生出路的尝试,部分毕业生开始尝试自己创业,马云、俞敏洪这样成功的例子倒是常常在电视、报纸上看到。于是很多毕业生纷纷自己下海创业,据说成功的人还不在少数。于是富有戏剧性的一面出现了,创业一夜之间竟如阿拉丁神灯一样,突然焕发出无穷无尽的魔力来。令很多人头晕目眩,欢呼雀跃。一时间一股创业的旋风席地而起,几乎囊括了全国各个高校,它们纷纷都建立了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另外所谓的GYB、SYB培训也一时风靡全国,甚至有人盖茨之后,休学创业。时代潮流的动迁,动摇了原有的专业至上、文凭至关重要的观点,在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将何去何从成了新的问题。毕业后就业还是创业呢?将左右我们在校期间如何培养自己。

“当别人欢呼雀跃的时候,我们需要比别人多一份冷静。”

“当别人困惑不解的时候,我们需要比别人多一份自信。”

--这样提醒自己

大20xx年转瞬即逝,总结大20xx年,我感觉自己做什么都很积极,但有不清楚自己收获在哪里,以至于我在做一件事时总这样安慰自己:我做这件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这样做了,总比呆在宿舍里玩游戏强。有了这样一个理由,我倒是不乏找不到自己积极的动力,但是当沉下心来时,总有一种碌碌无为之感。开始想找时间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改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生活,如何让自己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曾和一个实验室的朋友讨论到这个问题,她那时已经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考研,她说现在找工作越来越难,以自己目前的条件创业也不实际。她说现在想的不再是自己如何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发展的问题而是怎样才能不至于找不到工作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如何让自己拥有一块敲门砖。那什么才算是敲门砖呢?她曾跟我讲过这样一个实例:

一个初中学校想引进一个语文老师,来应聘的有三个大学毕业生,从学历和试教的情况来看三个人水平差不多,但是作为主要评选的校长最后选择了一个戴眼镜的女老师。 这本不是问题,问题是他的解释--“三个人学历一样,一堂课也很难看出他们的真实水平和性格特点,于是我看我们要的既然是语文老师,那么应该选看书看多一点的,只有这个老师戴了近视眼镜,我想她可能读书读得多一点。于是就选她了。”更为荒诞可笑的是,那

个被录用的女老师在被录用一个星期后就摘掉了眼睛,再也没戴过,原因是她根本就没近视。

她说像这样例子处处皆是,她认为现在的中国人骨子里都依然很传统,这也决定了他们选择人才的观念依旧很保守---学历和社会关系。像我们这样没关系、没背景的就只能靠自己努力找一个好的敲门砖--在学历上取得优势,另外想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发展,我们需要做的也很简单,那就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提升专业技能,实验室似乎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另外实验室也远没有社会那么复杂。

对于她的观点我以前也未曾仔细想过,一时间也不清楚是对还是错。幸运的是,我有一个暑假的时间让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网上查找了很多有名的企业和公司的详细资料,发现他们都对人才的学历和专业水平并没有硬性的要求,他们大多认为太过看重专业反而缺乏灵活性。这让我想起了哈弗大学的校训:“一个人的成长不在于知识和经验,更重要在于他是否拥有正确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而一个人要想有多元开阔的思路,那么这个人眼光就不能太狭隘、自身能力就不能太局限。在校大学生为了获得一张文凭作敲门砖而忽略了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我认为这无异于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绝不可取。

提到最近校园中火爆的创业论,这让我想起我们知识经济的典范——比尔盖茨先生。人们大都认为他是所谓的软件之神,而我认为,他其实只是经济时代的商业魔鬼或者说商业之神,并不是开发之神,微软很多富有创意的计划,我想这绝不是出于盖茨之脑,说不定就出自哪个中国人的脑袋,但只有比尔盖茨能把它变成一种商业行为,变成一种旋风行动。所以说盖茨强的是商业头脑,是将知识产业化、经济化的大师。我想一个哈佛的肄业生能够成为这个时代的巨无霸,其原因不在他有开发的头脑,而在于他能看出市场潮流,有一流的市场整合手段和整合能力,而这恰恰是中国大学毕业生所缺乏的。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在知识领域往往存在着两个极端,其一:治学论,就是把自己锁在高楼里搞学问、或者低调做技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自成一家,自成体系,自圆其说。他们不缺少孤影青灯,含辛茹苦的奋斗。学有所成后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这似乎成了他们鱼跃龙门的途径,当然这弄不好就有可能成为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其二:攻术论,他们这一类人纷纷从象牙塔里走出来,往往更看重社会实践,更懂得社会需要什么,更懂得社会中的生存之道,他们往往更加油滑,他们做事不拘一格,可往往又显得混乱不堪,。他们轻视专业理论、轻视学校学习。这类人的强项就是应用和操作,效果往往立竿见影。但局限就是往往表现得急功近利,视野狭窄,缺乏坚持和深度,人生往往大起大落,就像经济转型时的中国首富牟其中一样,貌似独胆英雄,实则山野猛汉。

历史见证此两类人皆不是治国安邦之才。辩证的两端我们往往顾此失彼,难以折就。怎样才能实现双管齐下是我所有矛盾的地焦点。

偶然在电视里看到一档题为《走进世界经济论坛之地—达沃斯》的节目。通过节目走进了这个阿尔卑斯山下的冰雪小镇,这让我了解了瑞士这个人称“小国寡民,富甲天下”的神奇国度。

瑞士是一个多元开放的国家,德国人居一半以上,法国人不到1/3,其余是意大利人占大多数,包括很多来自各国的移民,瑞士的特殊之处用瑞士人自己的话来讲“瑞士之所以成为瑞士是因为德意志人不愿做德意志人,法兰西人不愿做法兰西人,意大利人不愿做意大利人。”多元而不杂乱,中立但不孤立,大概是瑞士一个鲜明的特点。严谨的德意志人、浪漫的法兰西人和奔放的意大利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不结盟、不入伙,按自己的原则处理国家事务。常理认为:保持中立是否是作茧自缚?因为你不去承担义务,如何来享受权利呢?而我看到的瑞士却是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入欧盟,并不影响它的公民自如出入欧盟各国;不使用欧元,同样不影响瑞士法郎成为世界硬通货币之一,中立于欧洲反而使欧洲更离不开瑞士,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差异化定位,反而使瑞士远离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也为瑞士经济的腾飞找到了自己的舞台。而达沃斯的会议经济只不过是瑞士绽放的一朵奇葩罢了。

瑞士的成功跟被中国人奉为圣贤的孔孟的之道不谋而合,也许中庸之道是化解矛盾的最好武器!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自身条件不一样也就注定了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或者说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

我想这个社会应该不完全是能者居之的问题,更有可能是适者居之的结果。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是我们这些已经体验过大学并将继续几年在大学中学习的同学们最重要的,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一直坚定的认为:“没有哪一只可以飞行的鸟只有一片翅膀。”像今天这样多变的社会,恐怕没有谁能知道明天会是怎样。

狡兔三窟的故事大家应该是烂熟于心了吧,像现代这样一多变的社会,不论你计划是择业还是就业或者说创业,我想为自己多留一条出路总比孤注一掷要更实用一点吧,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里,我们要想在短时间内找到一条非常适合自己的终南捷径也并非易事,如果我们自己还没有确定自己将要走那条路,那么为自己多做几个打算,多做几点准备我想也并不为过。为自己多留一条路也许要比孤注一掷的人要付出更多,投入更多。就像我们出行时坐的士跟做公交一样,坐的士比坐公交要投入更多,但是我们却能走的更快,坚持下来,我们一定能走的更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