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度榆林市农民工调查分析报告

20xx年度榆林市农民工调查分析报告

白海亮 雒胤淇

关于农民工的定义:“农民工”是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在农村,身份是农民,农村有承包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村劳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方案规定,农民工包括三部分:一是指外出农民工,即外出从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二是本地农民工,即从事本地非农活动,包括非农务工和非农自营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三是举家外出的农村劳动力。

一、榆林农民工20xx年总体形势的基本估计

榆林是农业市,20xx年全市有常住人口334.7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91.17万人,占85%以上。农村劳动力167.26万,占到乡村总人口的57.44%。20xx年度榆林全市农民进行过非农生产活动人数总量达到100.61万人次,占到榆林乡村人口34.55%。榆林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区内干旱少雨,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煤、气、油、盐等地下矿产资源的大力开发,促进榆林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为农民工进城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近年来,榆林城市消费水平渐高,劳动力价格居高不下。在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使榆林农村成为农民工重要的输出地,榆林城镇成为榆林农民工就近外出打工的重要输入地。

为了摸清榆林农民工总体规模,20xx年国家统计局榆林调查队在榆林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配合帮助下,在全市12个县(区)范围内抽取了70个样本村,700户农户进行了入户调查。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榆林农民工总体规模。依据调查

推算:20xx年度榆林全市农民工总体规模达70.06万人,占到榆林乡村人口的24.06%。其中,外出农民工33.51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47.83%,占全市乡村总人口11.51%;本地农民工11.35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16.21%,占乡村总人口的3.90%;举家外出的农村劳动力25.19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35.96%,占乡村总人口的8.65%。

(一)农民工特点

1.男女比例。男女比例分别为75.72%、24.28%。男劳力超过七成。

本地农民工男女比例为69.11%、30.89%。

外出农民工男女比例为77.96%、22.04%。

不论本地还是外出农民工均是男性劳动力占主要地位,相对来说从业方面男性更占有优势。

2.年龄段分布。中青年占榆林农民工的比例大。榆林农民工中16-25岁的青年农民工占43%;26-50岁的中年农民工占43.83%;50岁以上的老年农民工占13.17%。中青年占据了总量的86.83%,成为榆林农民工的“主力部队”。

⑴本地农民工中,16-25岁的青年农民工占12.2%;26-50岁的中年农民工占61.79%;50岁以上的老年农民工占26.02%。

⑵外出农民工中,16-25岁的青年农民工占53.44%;26-50岁的中年农民工占37.74%;50岁以上的老年农民工占8.82%。

从年龄结构可以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年老农民工的退出,青年农民工的增加,榆林农民工队伍将更加趋于年轻化。

3.受教育程度偏低,接受培训率更少

⑴受教育程度:农民工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到11.93%,高出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比例(6.35%)近1倍;高中文化程

度占到19.75%,是农村劳动力整体比例(13.23%)的约1.5倍;初中文化程度占到53.29%,高于农村劳动力整体比例(44.58%)8.7个百分点;而小学及以下仅为15.02%,大大低于农村劳动力整体比例(约35.84%)。

继续细化观察本地与外出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进行对比,外出和本地农民工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分别到13.22%、8.13%,高中文化程度占到18.46%、23.58%,初中文化程度占到53.99%、51.22%,小学及以下为14.33%、17.07%。

⑵受培训比例:总体农村人口有68.46%没有任何培训经历,高于农民工中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的数量(47.12%),本地农民工没有任何培训经历的有59.35%,高于外出农民工中没有受过任何培训的比例(42.98%)。

从受教育文化程度来看,农民工明显高于总体,外出农民工高于本地农民工。充分说明了外出的比本地的高,农民工比总体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高。而培训情况来看受过培训的人员在外出从业方面更具有竞争优势。

4.整劳力与半劳力方面。

整劳力和半劳力分别占农民工总量的84.77%和15.23%。本地农民工中,整劳力占68.29%,半劳力占31.71%。外出农民工中整劳力占90.36%,半劳力占9.64%。

从本地和外出农民工分别看出,农民工普遍以壮劳力为主,说明了他们所从事行业对体能的要求颇高。侧面反映了榆林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的不足,缺乏在体力方面要求稍低的高端行业里从业的竞争力,导致仍未摆脱了单纯的体力劳动占主要成分的从业形势。

5.地域分布。就近外出打工是榆林农民工的首选。

据调查推算,20xx年度榆林70.06万名农民工中,有11.35万名农民工选择在本乡打工,成为本地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

6.21%。外出农民工33.51万名,占农民工总数的47.83%。举家外出劳动力25.19万名,占农民工总数的35.96%。

⑴外出农民工中有79.89%在省内打工,约26.77万人。加上本地打工的农民工38.12万人,农民工在本省内从业人数占农民工总量的54.41%。

另外举家外出这部分劳动力外出从业地域不可考,因此榆林农民工还是就近从业占据了多数。

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内从业的乡外县内有41.72%,县外省内的是58.28%。

⑵外出农民工90%以上输入在西部地区。

东、中、西部,分别占6.34%,3.03%,90.63%。

陕西、内蒙古、山西、宁夏、天津、广东、北京、江苏、山东等地成为榆林农民工外出的主要方向,占全部外出农民工的97.52%,其中在陕西省内从业人数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79.89%。

⑶外出地区类型中县级地区比例最多。

直辖市占2.2%,省会城市占9.92%;地级市占22.31%;县级市占35.54%;建制镇占23.69%;其它地区占6.34%。

从农民工外出地域分布来看,农民工主要集中在西部,本省内以及陕西省周边地区较多。地区类型中城镇规模三、四线地区占到了大多数。其主要原因是,榆林老区人的思想观念不够开放,乡土观念比较强,以及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经济战略重心不断西移,榆林地下资源的开发,榆林及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工业化快速推进,建设战线不断延长,为农民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劳动力

价格持续上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打工者,使这些地区成为农民工打工的热点地区。可以预见,随着省政府确定的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成,榆林吸引外来打工者的热度将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6. 低层次职业是榆林农民工主要的职业特点。

⑴从事行业:20xx年度榆林农民工在第一产业就业的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0.41%。在第二产业就业的人数占38.48%。其中,建筑业占23.25%,采矿业占7%,制造业占6.5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65%。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农民工人数占61.11%。其中,居民服务业占20.78%,住宿餐饮业占10.91%,批发零售业占10.7%,交通运输业占9.47%,其余各类共占9.26%。建筑业是榆林农民务工的最热门行业,其次是居民服务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业。

⑵从事职业:20xx年度榆林农民工从事职业种类中,低层次职业人员占到总数的67.49%。其中,服务业人员占19.55%,生产人员占23.25%,其他人员占24.69%。较高层次职业人员所占比例相对较小。私营业主仅占0.82%,企业经理占2.47%,个体经营户占11.11%,专业技术人员占8.02%,办事人员占3.91%,商业人员占6.17%。

职业层次不高,充分说明榆林农民工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才能跻身于收入较高的高端行业。

7.自发性占农民工外出务工方式的半数以上。

调查显示,20xx年度榆林农民工自发外出者超半数,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55.1%。其次是亲朋好友介绍,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37.74%。然后是政府组织和其他形式,均为外出农民工总量的2.

75%。最后是中介组织介绍,仅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1.65%。这些数据与20xx年上半年农民工监测调查的数据相当接近,构成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全部方式。

自发外出是榆林农民外出打工的主要方式,而亲朋好友介绍也是重要渠道,这种方式的风险在于一旦发生意外,权益受损时,农民工难以得到及时的援助,给农民工的维权造成困难。但自发外出和亲朋好友介绍仍然是现阶段农民工外出采取的最主要方式,这主要是因为,榆林地处偏僻,城乡差距大,农村信息渠道单一,信息覆盖面狭窄。以地缘结合,以亲缘联网,自发性组成的社会信息网络仍是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时,自发性外出,亲朋好友介绍没有成本,成功率高,获取信息直接,是榆林农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而政府组织、中介组织介绍虽然信息准确,信息量大,选择面宽,但成本高,手续相对复杂,加之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对社会中介组织的认同感不足,短时期内仍然不会成为榆林农民工外出的主要方式。近年来,榆林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已经着眼于组织劳务输出,信息服务和渠道拓展方面的工作。建议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规范劳务中介市场,提升农民对中介组织的认同感和信任度,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政府牵头进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有效降低可能发生的劳务纠纷给各方面带来的损失,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利保障,使农民外出务工成为又一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点。

8.稳定性差,流动性大是榆林农民工显著的从业特点。农民工和城市产业工人最显著的区别是人与户籍分离,身份与职业分离,家庭与工作分离,而且短时间内难以统一,也难以转换。农民工工作在城市,家庭在农村;职业是工人,但身份却是农民;居住在城市,但户口却在农村。绝大多数农民工城市有工作,农

村有承包地;有定居城市成为市民的期望,但也有随时回到农村的心理准备;在城市打工有收入,在农村有耕地,有产业。农村是农民工最后的退路。现实决定了农民工和农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农民工的职业特点就是双向流动,亦工亦农,亦城亦乡,平时进城打工,年终回家过年,农闲进城打工,农忙回家务农。农民工的职业稳定性差,这点从20xx年度榆林全市农民进行过非农生产活动人数总量达到100.61万人次,但全市农民工总体规模仅达70.06万人就可见一斑。

(二)榆林农民工的巨大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榆林农民工和全国农民一样,冲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走出农村,走进城市,将榆林的城市和农村,将地处落后地区的老区榆林,和全国发达地区连在一起,优化配置了劳动力资源和生产力布局,榆林各级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榆林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有机结合,这是发展榆林经济,解放榆林农村生产力的有效举措,为榆林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农民工为解决榆林“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开创了新的渠道。榆林地处西部经济边远地区,农村发展慢,农业产量低,农民增收难。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究其主要原因是榆林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均耕地少,土地贫瘠,农村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农村人口就业不充分,隐性失业人口较多。特别是19xx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后,农村劳动力得到又一次解放,富余劳动力增多。而此时走出农村,闯出了一条进城务工的路,成为了必要的选择。这个选择不仅拓宽了就业渠道,为农民增收,也为榆林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事实充分证明,“输出一个,脱

贫一户;输出百个,脱贫一村”。农民进城务工已经成为榆林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途径。榆林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2.榆林农民工使城市更美好,是榆林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化成为宝贵的人力资本财富,为榆林城市化建设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今天的榆林,道路的拓宽,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市容市貌干净整洁,商业服务业不断繁荣,城市居民安居乐业。这些背后都闪动着农民工的影子。据调查,城市的环卫工人、家政服务人员、餐饮服务人员……绝大部分是农民工,城市建筑工地、乡镇企业、宾馆酒店无不活跃着农民工的身影。城市中最脏、最苦、最累的活大部分是农民工来承担。农民工已成为榆林城市建设的生力军,成为榆林城市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是城市需要接纳的对象,而且有不少的农民工,已经走出了榆林,走进各大中城市,成为企业有生力量。在北京、西安、江苏、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到处都有榆林外出农民工的身影。

3.榆林农民外出务工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形式。近年来,随着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开发,榆林城市发展不断加速。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榆林农村发展相对滞后,榆林的城乡差距在不断拉大。然而,农民工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他们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就业获得的收入,除用于必须的生活消费支出外,其余部分带回了农村,为农村发展增添了后劲。农民工进城务工,打通了城乡之间资金流通渠道,成为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实现形式,使人们对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产生了希望。

据对全市700个样本户调查,20xx年度榆林外出农民工带回寄回现金273.35万元。据此推算,20xx年度榆林全市33.51万个外出农民工从城市带回农村的资金大约在25.23亿元左右。事实证明,这部分的总量是相当可观的,成为政府支农以外的有效补充形式。这是各级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无法比拟的。这些资金回到农村以后,为促进榆林农业发展,改善榆林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振兴榆林农村经济无疑会产生巨大推动力。对于正在逐步实施党中央提出的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城乡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产生积极地作用。

4.农民外出打工是培养农村人才的有效途径。和农村相比,城市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功能齐全,是促人进步、锻炼人才的环境。农民工进城以后不仅增加了收入,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增加了见识,更主要的是更新了观念,转变了生活方式,丰富了社会关系网络,提升了自身价值以及竞争力。据调查,20xx年榆林外出从业的农民工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个体经营、企业经理、私营业主等高层次从业人员占到全部外出农民工的22.43%。随着未来农民工队伍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高层次从业者的比例还将不断扩大。这些在城市市场经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有经营头脑和专业技能的农民,回乡后,必将成为未来榆林农民创业先进者,起到示范作用,促进农民展开自主创业,对榆林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5.农民外出务工已成为改革的强大推动力。农民工跨地区流动就业蕴含着深刻的体制变革因素,是推动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力量。农民工潮冲破了城乡界限和地域界限,使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的机制成为现实,促进了榆林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促进了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促进了通过市场合理配置劳动

力资源机制的形成。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大规模、大范围跨区域流动,增强了整个社会的生机和活力,对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对户籍管理制度、对政府体制改革提出了挑战。面对农民工问题,各级政府的职能定位、管理理念、行为方式都在悄然转变,传统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正在发生变革。

(三)未来榆林农民工发展趋势

可以预见,榆林农民工规模将呈继续稳定扩大态势。主要原因有:一是农村常用耕地面积10年比09年增长了1.3个百分点,而10年与09年相比人口自增率为4.89,农村人口数量上升快过耕地面积的增加,导致榆林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占有的耕地下降。每个劳动力占有耕地数量的下降,使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对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预示着榆林农民工规模将会稳定增加。二是随着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成,榆林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必然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必将产生更大的劳动力需求。这必将对农村富余劳动力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种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必将使榆林农民工数量规模稳定扩大。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榆林农民工的流动态势还将持续较长时间。尽管将有部分农民工,随着城市务工环境的改变,务工收入的增加,在城市定居。但从总体看,在较长时间内,榆林农民工还将继续保持亦工亦农,亦城亦乡,平时进城,过年回乡,农闲进城,农忙回乡的流动态势。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农民工低微的收入水平,不足以承受城市高额房价和城市较高的生活消费水平。房屋价格居高不下是榆林农民工进城定居的最大障碍。此外,还有医疗、教育以及生活消费等

等都成为制约农民工定居城市的障碍。因此,农民工问题将是榆林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将要长期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榆林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农民工问题。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工进城务工,改善农民工务工环境的政策和措施,使农民工的务工环境有了相当大的改善。但从总体看,榆林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一)农民工工资待遇较低。主要体现在

1.农民工平均收入水平低于全社会平均水平。以外出农民工与单位从业人员为例做个比较,20xx年榆林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是1989元,而单位从业人员刨除住房、医疗、养老等等之外平均月收入约为2500元。农民工平均月收入占单位从业人员的平均月收入的79.56%,仅为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七成左右。而且要注意到,农民工从业的不稳定性,从事的某些行业有季节性的约束,或者根本就是临时工,随时面临失业,没有机会干满一年12个月,所以人均年收入比例应该更低。

2.农民工工资标准调整缓慢。城镇单位职工的劳动报酬总是随着国家工资改革,物价水平的上涨有计划的调整,以保障城镇职工的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受影响。而目前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主要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调整幅度并不因物价水平的上涨有计划的调整。这主要是由于榆林农村人口比例大,地处经济落后地区,农民工市场供大于求,预计短时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所以榆林农民工工资难以跟上城镇职工工资水平和调整步伐。

3.农民工进城打工,生活在城市,但户口不在城镇,缺乏劳动保障,要以低微的收入水平,在子女教育、就医、住房、养老等方面比城市人口要承受更加繁重的负担。

(二)劳动保障普遍缺失

1.保障项目单一。目前榆林农村实行的新型合作医疗是参保率最高,保障覆盖面最宽的社会保障项目。据调查,20xx年全市农民工中,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人数比例达到97.94%。覆盖面几乎接近10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几项社会保障项目,参保率低,覆盖面窄,形同虚设,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在20xx年榆林农民工中,16岁以上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口仅占14.81%;不参加任何养老保险的人口达80.66%。

2. 榆林农民工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缺乏是重要特点。榆林农民工参保率最高的是新型合作医疗制度。20xx年榆林外出农民工97.94%以上在农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而城镇用工单位为农民工提供的社会保障却普遍缺失。据调查,20xx年外出农民工中,用工单位缴纳工伤保险的比例仅占11.02%,缴纳医疗保险的占3.58%,缴纳失业保险的占2.2%,缴纳生育保险的占0.83%,缴纳养老保险的占2.48%。因此形成了工作在城镇,而保障在农村的局面。

3.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维权难。超过半数的农民工没有和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即使受到不公正待遇也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这主要是一些企业单位不愿意和农民签订用工合同,将农民按临时用工对待。而农民工自身的合同观念淡漠,法制意识差,也是造成合同签订率低的主要原因。由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率低,农民工自身法制观念差,维权意识淡薄,一旦发生劳动纠纷,维权行动便困难重重。处于城市的边缘、体制的边缘、产业的边缘。农民工难以行使宪法赋予的政治权利和民主权利。

(三)农民工的生存环境差,不管工作环境还是生活质量都不良好

1.农民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较差,往往缺乏有效的劳动保护。他们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环境差、危险性高的劳动岗位,从事建筑施工作业、井下采掘、餐饮服务、环卫清洁等工作。而且,农民工大多数是在条件较差的小企业就业,缺乏防护措施,劳动安全防护设施和劳保用品配备不到位。

2.农民工居住和生活质量差。大量的农民工在工地工棚、生产场所居住,条件异常艰苦。据统计,20xx年外出农民工人均居住支出87.76元/月,人均生活消费约5888元/年。只能穿最廉价的衣服,用最廉价的商品,吃最廉价的食物,住最廉价的房子,生活质量难以提高。

3.农民工的子女教育、卫生医疗难以保障

⑴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渐突出。据调查推算,2010榆林外出农民工33.51万人与举家外出的农村劳动力达25.19万人,二者合计榆林外出农民工,58.7万人。如此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必然引起大量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大量农民工子女进城,使农村中、小学校大量空壳化,农村教师流向城镇中心小学,城镇教师流向大中城市,引起优质教育资源倾向城市。农民子女上小学要到镇上,上中学要到县城,上大学要到省城。从而导致原本就十分拥挤的城市公立中小学更加拥挤,师资力量和办学资源更为紧张。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只能选择私营学校就学。而私营学校的教育费用无疑又增重了农民工的生活负担。

⑵同样道理,计划生育、卫生保健等方面也难以享受到城市及单位提供的公共服务。

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主要有:

1.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产生农民工问题的体制根源。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同为一

国国民,遵守同一部宪法,而不能享受同等待遇。农民工长期被边缘化,处在城市公共服务范围之外。农民工无法成为城镇职工,无法成为产业工人,难以享受市民待遇。

2.现行相关法律、规定执行力不够,是产生农民工问题的因素。许多法律法规明确的对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农民工群体有法律保护条款。《劳动法》、《劳动监察条例》、《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对于农民工作为企业职工的工资标准、劳动安全、工伤医疗保险、劳动时间、休假权利和民主权利等都有明确规定,但事实上却存在普遍执行不力的现象。

3.政府管理理念陈旧和职能转变不到位,是产生农民工问题的机制障碍。各级政府应将农民工作为城市的主人对待,重点是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

4.农民工组织化程度低。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民工群体自发性强,缺乏组织,依法维权的组织体系不健全,维权渠道不畅,维权环节复杂,维权成本过高,法律援助不力,依法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大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5.农民工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较低。农民工文化素质低,缺乏专业技能,不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规范,不熟悉城市生活情况,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简单工作,在社会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20xx年榆林农民工中,中专以上的农民工只占11.93%,高中占19.75%,初中占53.29%,小学及以下占15.02%。

综上所述,农民工是榆林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最活跃,但同时又是最弱势的群体。农民工的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必将对榆林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产生重大影响,榆林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变。榆林农业发展慢,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低的问题也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必

须充分认识到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认识其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动员社会力量,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解决榆林的农民工问题。

三、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知识改变命运,技能创造未来

1.大力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展开多层次、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扶持民营类的培训机构。增强我市农民工在劳务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提升我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率,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2.大力发展国民基础教育,加大对社会教育的投资力度。如果说搞好培训是专为解决眼前所面临的农民工问题的话,发展教育事业将是对全市整体国民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提高未来的总体受教育水平,培养下一代未来国民整体综合素质,提升未来从业人员的的竞争力。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是整个城市形象的提升,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软件及前提条件。

(二)让城市接纳他们,培养建立归属感

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强,收入偏低的特性,保证其在流动就业过程中社会保障权益也能得到保障,应抓紧建立和完善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增设学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社会,实际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及医疗保障方面遇到的问题,使他们真正能够很好的融入城市当中。从根源上改变他们就医难、就医贵的局面,增加公众对生活城市的幸福感、归属感。如果同在一个城市里生活和工作,他们子女的入学教育、医疗卫生保障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得不到满足,那么就不会对这个城市产生幸福感以及归属感。如果长期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群,享受不到应有的城市公共服务的权利,将会累积社会矛盾。这种

状况不解决,不仅农民工自身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处理不好可能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三)组织输出,就地转移

加强本地经济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适宜于本地且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和龙头项目,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渠道,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更新政府管理理念,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建立和加强农民工管理机构,要健全和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结合社会力量,进行劳务输出。可以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与企业、地方展开多层次、多方面的合作,签订劳务输出意向书,进行有组织地劳务输送。有计划的科学合理的安排调配劳务输出方向,避免一拥而上造成某地某行业的劳动力供大于求,而使劳动力资源价值“贬值”局面发生。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免费的岗前培训工作,包括法制教育。对于组织输出的劳工进行有效的法律援助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使农民工能尽量规避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四)防范胜于补漏,执行硬过口号

许多法律法规明确的对于农民工作为企业职工的工资标准、劳动安全、工伤医疗保险、劳动时间、休假权利和民主权利等都有规定,但事实上却存在普遍执行不力的现象。

1.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政府定期组织多部门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加大法律的执行力度,充分利用法律法规,加强对劳务合同是否履行到位的监测力度。提高对高危行业从业人员的劳动保护措施,对劳资双方相应的权利和责任进行明确。

2.整顿劳务中介市场,规范各类中介行为,形成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强化服务,规范市场,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对于劳务过程

中出现的不合法、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情解决的予以纠正,净化劳动力市场,提升农民工对于中介组织的信任度。

(五)推动政策的变革,打破体制的束缚

推进城乡配套改革,逐步消除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体制障碍。要制订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将农民工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开放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大力发展针对农民工的服务项目和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作者分别系国家统计局榆林调查队调研员、科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