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以期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促进人与环境、经济、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众多的民众受益。

关键词:以人为本;对策;新型城镇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20xx年,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注重的是人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实现人与环境、经济、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保定是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城市,拥有较为辽阔的土地面积,现已有3区4市18县,在所有人口中农业人口超过了70%。笔者经过走访调研发现,保定市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着人地失衡、城乡失衡等问题,城镇化率较低,这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具体来说,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1)拉动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点,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而且还会促进收入增长和消费转化。从全国范围内来看,目前我国总人口中的50%为城镇人口,城镇人口的消费水平较高,他们对拉动消费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相关部门测算,每提高1%的城市化水平,则会拉动1.6%的消费增长,这样会有效降低人们的投资成本,市场需求会向多元化发展,从而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此外,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那些存在于城市中的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行业会实现与传统业态深度融合,从而激发出多元化的经济模式,将会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

(2)促进社会和谐。人们在从事生产过程中,不仅对自身的需要有所关注,而且也关注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需要。为了确保生产关系的和谐,每一个人都需要满足其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国在努力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社会各个阶层的构成比例要合理,要实现人们社会地位的公平,促进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人与社会的相互协调发展,体现着社会和谐。《富国论》一书也对城市和农

村的关系做出了严谨的解释,城市的发展为农村的产品提供了巨大而便利的市场,使农村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摆脱传统关系的束缚,从而使农村的发展更有秩序。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改善生产关系的重要工作,它可以确保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经济发展成果,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实现城乡共荣、社会和谐。

(3)拓展文化空间。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直接受文化方式的影响,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调整结构、创造有利条件,确保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使其不断创造出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此外,作为文化载体的城镇,它对文化的创造与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但使人们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还为文化的创造与传播提供了空间。

(4)提升人力资本。近年来,我国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在不断下降。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通过较高水平的教育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思想、行为等进行转变,使其成长为新市民,从而适应城镇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在转变过程中,他们的知识结构、文明意识、应用技能等得到完善和增强,保障了城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有助于我国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我国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5)保障生态安全。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的生产、生活不仅要利用自然,更要保护自然、改造自然。但是,纵观全球,人们的发展在透支着自然的承载力,直接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污染、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抑制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可以实现土地、水、生物等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通过不断的开发新能源,实现生产的循环发展,不仅保障了生态安全,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

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

近年来,保定市的城镇化发展进程较快,县城经济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当地政府在不断加快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并加快了与京津地区的产业对接、基础设施对接,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群体为城市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他们的付出却没有得到与之相匹配的待遇,这不仅使得城镇化发展缓慢,而且还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因此,要加快促进农民工市民化。首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目前,"农户"和"非农户"的二元户籍制度人为地造成了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对立,为消除农民工市民化的身份歧视,户口登记要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主,要建立统一、平等的新型户籍制度。其

次,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农民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土地,对土地的承包、使用和收益是农民受法律保护的财产权利。因此,要制定一套有利于农民工的土地流转制度,健全法制和发展土地市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确保农民工能够稳定获取收益。

(2)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是指全体公民没有地域、民族、收入、身份的区别,统一享有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基本公共服务。这就要求政府在其中要起到主导作用,引导全社会各类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社会公民平等的享有公共服务。首先,构建服务型政府。政府的行政执法行为要以人为本,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要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要做好对政府职能的监督和约束,确保政府的行为在法律范围和人民意愿下进行;其次,建立健全公共财产体系。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要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依据,划清中央与地方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界限,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收入,使双方积极地开展工作。此外,建立一套公开、规范的预算体制,增强政府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做好对政府财政收支的监管,确保资金有效运用到公共服务上。

(3)统筹城乡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体制的深入改革,同时要合理调整资源要素结构,在社会经济的大环境下将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放在同一位置,使其平等发展。首先,要对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农民工市民化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但还需根据社会的发展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起城乡居民的双向流动渠道,促进城乡二元社会快速高效地转向城乡一体社会,在土地流转、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向农民工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使其平等发展的权利得到保障;其次,城乡居民的双向流动渠道。城市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大量的资源要素配备给了城市,这是不合理的,国家需改变资源要素单向配置的现象,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使人才、技术、资金和土地等资源要素实现合理配置,确保城乡之间各类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使资源实现其应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点,以以人为本的观念加强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它能够促进人与环境、经济、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城镇化的成果必然要被人民所共享。

>参考文献:

[1]李楠.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3.8.

[2]马晓河.城镇化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4.

[3]张景方.浅议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2.2.

2、以独特的城镇建设为抓手

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建设应该强调"风格独特",避免"千城一面"。应在充分保护和尊重现有地形村貌、田园风光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使处于城市近郊、平原、农村区域、山林地带等不同地形地貌的城镇保持各自的风格特色,尽可能在城镇原有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与此同时,在城镇建设中还应突出文化内涵,把当地特色文化有机融入园林打造、广场、道路、住房等建筑的建设中,营造风格独特的城镇风貌,走个性化城镇发展之路。

3、以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支撑

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的关键在于农村产业发展。应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区位和环境优势、经济结构等条件,发展适合本地且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在选择时,一要做到"三结合",政府扶持、市场需求和地域传统三方面有机结合;二要引导农民培育特色产业,做到"一乡一业"或"一镇一品牌";三要深度挖掘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扩展农产品产业链,打造有本地特色的农业品牌,以此带动二、三产业发展。

(3)创造良好环境,提高综合承载力

综合承载能力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的有机结合体。

1、注重绿色高效,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

首先,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功能分区,加强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开发地下空间;其次,强化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环保产业,严格限制污染重、能耗高的项目;第三,加大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力度,提高居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强化对城镇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资金保障,对于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时修复,确保城镇资源环境承载力稳步提升。

2、注重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承载力

发展产业,是提升城镇经济承载力的有效途径。城镇要发展产业,一是,谋划立镇强镇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把本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追求小而全。二是,大力发展和培育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走龙头+规模+特色的镇域经济发展之路。三是,以抓重点项目为突破口,以兴镇强镇的项目为依托,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注重功能完善,提升社会承载力

首先,应按城市化的标准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水电、通信为重点,加强供水、电力、人防、防灾、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注重城镇综合功能的完善;其次,要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应该配套完善科教文卫、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功能,保障公平、均衡供给;最后,要创新社会管理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其社会管理水平,构建新型农村城镇化的管理服务网络,为城镇的和谐稳定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文勇,杨光.以城乡互动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发展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08).

[2]林建.农村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12).

 

第二篇: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发展研究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发展研究

[摘要]中国新型城镇化是在新时期对城镇化的新提法,文章中论述了城镇化与人的发展的密切关系,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同时人的发展又促进城镇化的建设。城镇化建设通过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有新的途径,同时会促进人的发展,并为实现进一步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人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4)02-0011-03

中国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案。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实现农民向农民工再向市民的转变,只有这一过程的完成才算是城镇化的真正实现,而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的发展过程。人的发展和城镇化是和谐统一的,人的发展为城镇化提供的智力、体力的支持,城镇化则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和物质保障。

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含义和重要性

城镇化是城市化和乡镇化的集合。农村或乡村地区以及小乡镇在科技不断发展的状况下,农业生产的部分过程被现代机器所取代,大量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现,并开始向城市转移,城市为他们提供了就业的机会,最终,农民脱离土地开始在城市有了立足之地,并获得同城市人口同样的权利和社会保障融入城市。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其核心是人口的城镇化。乡镇企业已不能满足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城镇化成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在20]2年社会蓝皮书中指出,20xx年中国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了50%。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的城镇化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一条农民工市民化的渐进过程,农民工市民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过程中所独有的,是一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的城镇化之所以称为“新”型城镇化就是“以人为本”决定的。城镇化是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转变人民思想观念,提高人民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满足人民新期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反映出城镇化战略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一论断为城镇化指明了方向。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时也指出要以城镇化为重点发展,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实现人口的聚集,有序的推进农业人口的市民化转移。中央报告为我国实现城镇化指明方向的同时也诠释了城镇化的途径,即农村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人口的生产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精神生活、思想观念等全方位的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在我国当前的发展新形势下城镇化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城镇化滞后发展不利于我国科学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限制当代人的现代化,阻碍我国可持续和科学发展,造成的后果是我们的当代人和我们的后代的生存环境的恶劣,整体素质的停滞不前和下滑,最终会落后于世界。只有实现城镇化,实现农村人口整体的发展,实现农村人口在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时代的健康而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国家的整体素质提高。城镇化已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才能使我国的

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实现经济的全面繁荣发展,才能立足于世界。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始终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目标。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发展好、建设好中国新型城镇化也是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最终目标,是城镇化二次改革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实践活动、社会关系、素质、能力、潜能、自由个性以及人的各方面需求得到的满足状况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与恩格斯曾指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是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还必须坚持自由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意味着人的“自由发展”,即人自主的、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发展,称谓“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全面发展,就是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个性发展,就是全面发展的个性。因此,全面发展的个人,同时也应该是有个性的人。城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同一发展阶段人们的知识文化、受教育层次、技术能力等各方面参差不齐,同时人们长期的农村生活中自由自在不受限制的意识难以一时改变,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对人的发展要始终坚持自由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使每个人在城镇化过程中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

城镇化过程中我国要尽快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城镇化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文化基础,同时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人的全面发展对城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城镇化成功的标志之一。人类的历史实践证明了人的素质的高低与人的发展的程度高低直接决定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大小。农村人口在城镇化过程中素质、能力的高低对城镇化从“量”到“质”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过程中,无论是农民向农民工的转化,还是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化,都要将人的素质、能力、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的提高摆在首要位置,从对人民加大教育技能、文化知识、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人手,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三、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促进的现状

中国新型城镇化是在我国的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下展开的,中国特色城镇化就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出发,全方位实现城镇化的整体发展。

(一)城镇化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1.城镇化实现了农村人口的生活环境的转移。城镇化的实质是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生,人们为了物质生活更加充实而进入大中小城市进行务工生活。他们开始接触形形色色的事物,在工作以外的时间可以享受到城市文明带给他们的愉悦。在真正加入城市人口的队伍后,他们和城市人口的差距逐渐缩小,享受到同等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接受良好的教育。生活环境的改变,使人们改变了以往农村的生活方式,生活更具规律性,人们思考的问题也不再仅限于粮食的问题,而更多开始关注个人发展、教育、收入、保障机制等问题。

2.城镇化实现了人口思想观念的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之后,农民的意识仍旧比较强烈,城镇观念比较薄弱,整体素质低,这已成为影响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农村人口在进入城镇生活之后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从单纯的农业种植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自身的城镇人口意识,认识到自己的变化,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发生彻底的转变才能从实现农民工向市民的跨越。老一代的进城务工人员对土地的依恋,一直是“离土不离乡”,仅有少数适应了在城镇的生活,放弃了土地开始了新的生活。目前城镇化的对象以80、90后为主力军,这一代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本完成了义务教育,到就业机会较多的大中小城市和小乡镇就业,他们对城市生活适应较快,观念转变也很快,他们放弃了离土不离乡的思想,

从安土重迁中解放了出来。还有一代潜在的城镇化人口就是80、90后的子女,他们生活在城市,接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可以说已经完全融入了城市的生活。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城镇化的建设具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对城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促进了人的素质提高。

3.城镇化通过教育实现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但整体文化素质低下。“目前农村劳动力中有60%左右是小学毕业及文盲、半文盲,每百名农村劳动力中有技术职称的不足1人。”农村人口在谋生技能上除了对农业生产的经验性之外,很少有技术含量,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生存技能,这不利于向城镇化的转变。在新时期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对人口技能的提高,整体素质的提高刻不容缓。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新”包括新的经济组织、新的经济方式、新的经济理念,这就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设计、规划、领导、创新的人才。国家正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为农村地区人口在生产的闲暇时间进行免费的技能培训,技术人员下村指导。可以对具有较强烈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较强的人员,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统一连贯的培训,开展学历教育,进行职业对接教育,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这一系列的教育工作的开展从整体上提高了人民的义化、思想素质,培育出了高技能实用人才。

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开展教育活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教育、对人才的重视,使得人的发展更具全面性。

(二)人的全面发展加速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承担者和推动者。人类历史与实践证明:人的素质高低,人的发展的程度高低,血接决定了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大小。”新时期人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效。中共十六大以来的“_一位一体”、十七大以来的“四位一体”到十八大的“五位一体”都力求实现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入手,最终实现人在物质、思想、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国经济转型新形势下现代农村人口的整体发展加速新型城镇化的律设。

人的全面发展,农村人口教育力度的加强,使得他们对自身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险,以及就业指导更加关心,这从侧面促进了城镇化制度的完善健全,公共服务的普遍大众化。人们对生存、发展要求的提高,为城镇化的全面建设提出了更高的建设目标,以致对城镇化的服务设施,生活环境有新的期待。如今企业开始入驻农村,这种靠近劳动力市场的投资方式既实现了企业利润的增长,也解决的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问题,拉动了当地的消费,带动了新的产业的产生,吸引了大量消费性、服务型产业的加入,就地实现了农村的城镇化。

四、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在建设过程中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合理解决“三农问题”三大目标。

首先,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实现新农村建设。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由于我国的农业的比较落后,农民受教育的机会较少,人口的文化素质低,生存技能单一,影响到了城镇化的进程,影响了农村的发展。目前,国家财政支出对农村建设从义务教育到生活环境的投资较大,农村义务教育成为了国家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农村的孩子实现了有学可上,学有补助,困难学生得到了资助,教育使得农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同时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住房、道路、活动中心进行了重建,农民有整齐统一的住房,有宽阔的马路,在农闲时间有了自己的活动中心,有接受学习的机会,改变以往忙三月闲半年的局面。新农村的建设加速了向城镇化过度的基础条件,实现了人的发展。

其次,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城镇化是促进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唯一出路,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大中小城市

的技术、人才和经济的优势,利用好小城镇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原料丰富的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民主制度不断完善,人民的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实现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就业充分,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城镇化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手段,要缩小城乡差距,无论是经济还是人的素质方面,最终让社会的劳动成果实现社会的共享,实现全面的小康,推动人类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最后,中国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农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农业种植讲说,促进了农业的生产中技术力量的增加,同时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也融入了生产中,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新农村的建设使得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工厂的人村、入乡改变了农村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安静的农村具有了现代化的城镇气息;城镇化解决了农村富裕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城镇、城市对富裕劳动力的吸纳既实现就业,又扩大城市的规模,加快了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城镇化的最终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