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文献综述

附件4:XX XX(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 目 名 称__川芎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题 目 类 别______毕 业 论 文_________

系 别 XX____________

专 业 班 级_______XX

学 生 姓 名_______XX_____

指 导 教 师___________XX___________

辅 导 教 师___________XX_____________

完 成 日 期___________20xx年5月__________

XX(设计)文献综述

川芎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摘 要:川芎嗪又名四甲基吡嗪,本文检索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概述了川芎嗪应用于临床各科的药理作用及治疗疾病的实际疗效。芎嗪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增加冠脉及脑血流量、抗菌和钙离子拮抗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疗效显菩。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 :川芎嗪;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引 言 :川芎嗪是从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的根茎中分离提取的生物碱单体(四甲基吡

[1]嗪) ,现已能人工合成。近年来研究发现,川芎嗪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血压、降低肺动脉高压、抑制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

[2]值,以及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血管药理作用。

1.川芎嗪的药理作用

1.1钙的拮抗作用

川芎嗪的钙拮抗作用已经被多数学者认可。钙在缺血性脑血管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导致细胞死亡的“最后的共同通路”。川芎嗪可直接作用于钙通道,减少钙的内流,并可

[2]‘[3]通过提高脑组织中Ca 一ATP酶活性,增加细胞内钙的外流。

川芎嗪阻滞钙内流还可扩张冠脉,减轻缺血心肌“钙超载”损害。采用心血管药理动力学和电生理学的方法,在离体组织和细胞水平上,对川芎嗪作用的离子机制进行观察,实验结果显示川芎嗪的负变力效应、债变频变传导效应,对多种血管平滑叽的松驰效应,均与异搏定相同,可为细胞外钙离子浓度的增加所逆转,而B一受体阻滞剂对此结果没有影响。表明该药主要是阻滞了电压依赖性钙通道,而并非是特异性受体竞争性拮抗剂。因此认为川芎

[4],[5]嗪是一种新的钙拮抗剂。

1.2清除氧自由基

氧自由基具有强烈引发脂质过氧化作用。在缺血/再灌注时主要通过黄嘌呤氧化酶途径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同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SH—Px等自由基清除酶活性降低,因此导致体内氧自由基聚集,引起幞脂质过氧化。川芎嗪能抑制黄嘌呤酶的生成,增加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的 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含量,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中LPO, 提高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从而减轻自由基损伤,对脑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6]。

1.3影响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

ET为缩血管物质,NO为舒血管物质,因此,保证了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血管组织有保护作用。研究证明,血管内皮素功能紊乱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介导作用,川芎嗪能保护内皮并使其紊乱功能逆转,表现为提高体内NO的含量,降低内皮素水平

[7][8]。

1.4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川芎嗪能改善细细胞的变形性,提高红细胞及血小板的表面电荷,加快其电泳,抑制血小板活化,抗血栓形成。川芎嗪改善血液流变性的机制可能在于它能改变血小板内cAMP、cGMP的含量,减少PIP ,抑制蛋白磷酸化,抗血小板聚集,降低RBC的压积,以及改变TXA /PGI

[9]的比例。

1.5抗组织纤维化作用

川芎嗪对肺纤维化和旰乡_F维化皆有一定的冶疗作用。实验用博莱霉素A 建立大鼠师间

XX(设计)文献综述

质纤维化模型,用川芎嗪冶疗后,肺泡炎和肺间质纤维化皆有明显减轻;利用大鼠门静脉高压模型观察川芎嗪冶疗肝硬化的作用,证明其确有降低大鼠模型门静脉高压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涉及抗炎症反应,改善组织血供,抑制成纤维细胞核分裂和增值,降低成纤维细胞的DNA

[10]和校原合成等。

2.川芎嗪的临床应用及机理

2.1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一般认为长期的脑动脉硬化加上中老年机体的变化,如血粘度增高,血小板聚集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脂增高,使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流速度缓慢,脑血流量减少,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均高于正常。川芎嗪有明显活血化瘀作用,延缓并减轻微循环内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使已聚集的血小板解聚,并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降低血粘度及血脂,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纤维蛋白原,抗血拴形成及溶解血拴的作用,同时能扩张小动脉,增加微动脉口径,使微动脉、及毛细血管口径增粗,血流速度增加,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

[11][12]疏通微循环的作用。

2.2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变基础是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膜发生损伤,它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而且对冠心病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是防止这类疾病的新途径。川芎嗪具有活血化瘀,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压及扩血管作用,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

2.3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缺血再灌注损伤在溶拴治疗、动物搭桥术、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器官移植和休克治疗进程中,它可g 1起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及脑功能、肾功能、肠功能等许多器官损伤,是影响缺血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川芎嗪能有效地对抗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包括心、脑、旰,肾和其它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量的药理实验证明川芎嗪可是缺血心肌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川芎嗪能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至心律失常,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降低室颤和室速的发生率、降低缺血再灌注的损伤后ST段的抬高、缩

[13]短窦律恢复时间。

2.4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川芎嗪具有扩张全身小血管及解除支气管痉挛,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可改善血流变指标及微循环,也可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各重要脏器的缺血缺氧状况,因此,应用大剂量川芎嗪治疗后改善了肺泡及肺间质的血液循环,解除了肺毛细血管及细支气管痉挛,减少肺泡壁和间质渗出,降低了血液粘稠度及肺动脉高压,使肺弥散功能及肺顺应性改善,动脉血氧分压升高,从而使病人的呼吸困难减轻,临床症状得以改善,提高了生

[14]活能力。

川芎嗪在治疗肺心病时,通常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佐以川芎嗪注射液,这对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促进整个病情好转,较单纯常规治疗效果更好。有实验表明:对60例肺心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川芎嗪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9

[15]例,无效2例,其中死亡l例,总有效率93.3%。

2.5对泌尿系统的作用

肾病综合症川芎嗪可有效缓解肾病综合症患者的高凝状态和馓 栓的形成,与激素联合治疗肾病综合症取得满意效果。以口服泼尼松治疗的30例肾病综合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160~2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30Oral中静脉滴注,qd,连续3—4周。结果表明:治疗组水肿平均消退时间和尿蛋白转阴时间均比对

[16]照组短,治疗组生化指标BUN、Cr、TG 也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另据报道,对小儿肾病综合

[17]症疗效也很好。

XX(设计)文献综述

慢性肾功能不全研究认为:川芎嗪能有效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肌酐清除率,改善贫血,并可通过离子阻滞及膜稳定作用来调节细胞活动,提高人肾成纤维细胞(KFB)分泌的性胶原酶活动,促进人KPB凋亡,从而具有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延缓了慢性功能不全的进

[18]展。

小结

综上所述,川芎嗪在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方面的机理非常复杂。笔者查阅大量文献发现,近年来对于川芎嗪在药理及临床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几乎都是由国内学者完成的,其中大量文献被收入CA。川芎嗪的结构为四甲基吡嗪,其药理效应主要是吡嗪环的作用,当它的四个甲基被不同功能基团取代后产生不同的效应,所以为进一步改造其结构提供了可能性I71。如何利用川芎嗪的作用机理,研制更好的活血化瘀新药,将是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共同面临的课题 。

参考文献

l解庆东.川芎嗪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时珍国医国药,2002,13 (8):485

2徐浩.川芎嗪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5):376

3熊卫红,钟嘉熙.川芎嗪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l(8):472

4 张洁,王健,周其全.川芎嗪抗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国微循环.2003.7

(4):257

5 韩玲,陈可冀.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解放军药学学报,2002,l8(1):42

6 刘浚华.川芎的药理研究新进展.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4,ll(8):701

7 昊志刚.川芎嗪的药理学进展.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3,25(1):28

8 周昌奎,昊晓华.川芎嗪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海峡药学,2004,16(6):4

9获柯坪,杜军英,常立功.川芎嗪在徽血管运动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中草药,2002,33(l0):附8

l0史大卓.川芎嗪的药理作用诌议.中国中西医杂志,2003,23(5):377

l1陈泽涛.川芎嗪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中西医杂志,2003,23(5):378 12 曹成明.川芎的临床应用及其机理探讨.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2,19(3):28

l3 秦生,韩克俊.川芎嗪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n(3):268

14朱雨俐,李玉,贾玉茹.川芎嗪治疗肺间质纤维化27例临床观察, 中医药学报,2002,30(51):35

l5 阎双银.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中国药事,2003,17(12):774

l6 卢志贺,宋福欣.川芎嗪的新用途.山东医药工业,2002,21(5):27

l7廖名龙,李鹏,徐春红等.川芎嗪的临床拓展应用.中华临床杂志,2002,2(3):76 l8李成立.川芎嗪临床应用进展.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3,22(3):68

 

第二篇:XX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调查分析文献综述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学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 目: XX农村社会保障情况

专业班级: 二00五级会计学四班

届 次: 二00九届 学生姓名: 石 顺 学 号: 20055242

指导教师:姓名 刘新芝 职称 副教授

指导教师签字:

山东农业大学教务处

二○○九年一月五日

XX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调查分析文献综述

一、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意义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农村这一特定区域范围内所施行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占我国人口70% 的农村居民大多游离于社会保障之外,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郭玲霞(2003)认为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它表明人类对自身认识水平的提高,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她认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互助互济的优良道德传统,还可以促进社会发展,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李葳(2005)认为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受传统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的影响, 造成现在我国城乡发展极不平衡, 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荃本建立的同时, 农村社会保障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搜盖范圈窄、层次低,土地保降功能日益下降,缺乏法律保障,管理体制分散,农村社会保障政出多门(钟振强、宋丹兵、吴丽莉,2008)。

具体来讲,在农村社会救助方面,尤其是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救助理念落后,对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缺乏科学的认识,对农民的救助存在着严重的恩赐色彩;救助对象的界定程序不科学,导致该救助的没有得到救助,不该救助的又得到了救助;救助方式单一,救助资源缺乏,以现金救助为主,实物救助为辅,而服务救助和能力救助严重不足;农村社会救助政策依据粗糙,农村社会保障立法整体滞后,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极不适应(张云英,2007)。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制度供给短缺,政府尚未计划在短期内给农村提供一个可操作的社保制度安排。农村养老制度的建立目前还主要依赖于各地的探索和实践。 养老保障的经济能力严重不足,家庭分散社会养老风险的功能正在退化,以及农村社会救助不足,医疗保障匮乏,都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存在的问题(江兴、冯厚荣,2007)。

农村医疗保险方面,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与原则, 忽视了农民家庭成员身份分化的现实, 降低了制度的目标覆盖率,导致新制度部分目标人群无法进入制度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自愿参与原则将增大逆向选择风险, 加大制度财务负担(杨玲、柯冬林,2006)。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李颖、张云策等(2008)对几个值得关注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农村居民收入偏低是我国近65%左右的农村居民普遍缺乏社会保障的主要原因之一,收入水平偏低已成为农村居民参加农村社会保障的制约因素, 它既不利于农村的发展, 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广大农村居民自身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对社会保障的认识不到位, 导致了他们缺乏基本的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障知识, 一定程度上, 更缺乏对生命的珍爱和对生活与生命质量的追求, 整个农村居民的保障意识缺乏。另外,受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村居民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却很少, 现有的社会保障尚属于一种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与城市开展的社会保障存在较大差距。

四、对策研究

总的来说,农民保障意识普遍提高,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基础;政府财力的进一步增

加,是农村社会保障的坚强后盾;社会多方筹措资金,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有力支撑(李颖、张云策、张宗光、崔桂华、高艳华,2008)。

1.农村社会救助问题

张云英(2007)提出新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应从救助理念、救助方式、管理体制以及社会救助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运用社会工作价值观对传统的社会救助理念进行创新,建立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现代社会救助理念,让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有尊严地获得社会的帮助。在社会救助管理体制的各个层次上,再适当地增加必要的人力资源,专门负责社会救助基金运作和管理。建立多层次的社会救助制度,将救助分为生存救助、生活支撑救助和发展性救助,逐步提高受助者自身的素质,使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尽可能多的实现就业,并最终得以摆脱贫困,融入主流社会,避免他们的疏离化、边缘化。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

根据我国的国情, 勇于探索, 大胆实践找到一条成本低、效益高、操作性强和可持续发展的农村老龄人口养老保障之路, 建立资金来源多渠道、给付水平有差别、实施方式多样化、覆盖面广、受益人群多和成本低效益好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江兴、冯厚荣,2007)。

3.农村社会医疗保险问题

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应首先改变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定, 对不同特征的人口区别对待;其次, 改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愿参与原则,将现行制度中以家庭为单位的自愿参加原则, 变更为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体为单位强制参与, 将具有准社会保险性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转变为真正的社会保险制度(杨玲、柯冬林,2006)。

【参考文献】

(1) 陈育钦,“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应对”,《怀化学院学报》,2008

年第27卷第1期;

(2) 郭玲霞,“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意义”,《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xx年第15卷第2期;

(3) 李葳,“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及对策”,《学习与探索》,2005

年第3期;

(4) 钟振强、宋丹兵、吴丽莉,“促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合作经济与科技》,

20xx年1月号上总第336期;

(5) 江兴、冯厚荣,“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河北农业

科学》,20xx年12月(1);

(6) 李颖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xx年第23卷第3期;

(7) 杨玲、柯冬林,“我国农村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报》,20xx年第5期;

(8) 张云英,“论湖南农村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与制度创新”,《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xx年第8卷第6期;

(9) 刘晓静、倪宏敏,“试论和谐社会中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理论观察》,

20xx年第4期;

(10) 赵慧珠、陈景云,“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义”,《理论前沿》,20xx年

第18期;

(11) 谢敏,“农村留守老人社会互助保障机制建立探析”,《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xx年第14卷第3期;

(12) 张淑荣、刘洁,“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农业经济》,

20xx年第1期;

(13) 汪华丽、卓如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困境”,《企业家天地》,20xx年第2

期;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