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企业扶持经营业绩证明书

经营业绩证明书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兹证明本单位近两年经营业绩如下:

20xx年本单位资产总额 万元, 万元, 万元,纳税总额 0. 万元,职工人数 人。

20xx年本单位资产总额万元,营业收入总额万元, 万元,纳税总额 .0 万元,职工人数 人。

法定代表人(签字):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日

(申报单位公章)

 

第二篇:论企业经营业绩

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的演进与发展

姚正海 2005-02-15

要: 权变管理理论表明,最好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依赖于它存在的特定环境。西方企业经历了统计性、财务性、战略性业绩三个阶段,我国企业经历了实物量指标、价值量指标、资产贡献率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三个阶段。对中西方业绩评价演进史评,有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业绩评价方法。

经营业绩,评价方法,指标体系 键词:

所谓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定量性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革命,与此相适应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也正在进行一次重大的变革,以满足评价主体客观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需要。本人在梳理中西方企业经营业绩评法演进史的基础上,就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价方法提供政策性建议。

一、西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西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统计性业绩评价(19世纪初-20世纪初)、财务性业绩评价(约20世纪初一20世纪代)、战略性业绩评价(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一)统计性业绩评价阶段

统计性业绩评价阶段,主要是进行成本的计算,诸如每码成本、每磅成本、每公里成本等成为最早的评价企业业绩的方法。早在10年代,美国大型铁路公司为解决不同地域分支机构间的协调问题,加强组织内部各管理层的责任,创造性地设计了财务和统计报表用于监督和评价,以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随着竞争的加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罗提出了自己的科学管理思想

指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使工人掌握标准的操作方法,并把工人使用的工具、材料、机器以及作业环境加以标准化,以此为基础提出准成本的概念,标准成本的执行情况和差异分析结果成为该时期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指标。

(二)财务性业绩评价阶段

20世纪初,亚历山大.沃尔出版了《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论著,选择了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自有资金周转率等7项指标。美国杜邦公司的高层管理者设计了多个经营和预算指标,最重要的指标是投资报酬率,其财务主管唐纳德森.布朗说明了如何将投资报酬率分解成两个重要的财务指标-一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成为对企业财务经营业绩进行分析的重要依据。19xx年杰克逊.马丁德尔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公社会贡献、组织结构、收益的状况、对股东的服务、研究与发展、董事会业绩分析、公司财务政策、公司生产效率、销售组织、对经的评价等等。同一时期。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通过实证研究后提出企业业绩评价的8项指标,包括市场地位、革新、生产率物资源和财务资源、获利能力、管理者的业绩与态度、社会责任。

20世纪60年代,在新古典主流企业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的内部开始划分各个责任中心,如“投资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等用以销售利润率为主要指标,对各个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同时,还广泛运用预算、税前利润和剩余收益等业绩评价指标,对企业管理者补偿的依据。

19xx年,麦尔尼斯(Melnnes)分析了30家美国跨国公司的业绩评价系统,指出这些公司最常用的业绩评价指标为投资报酬率包括产回报率,其次为预算比较和历史比较。19xx年,泊森和莱西格通过对400家跨国公司所作的问卷调查分析中:采用的业绩评价财务有投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率、每股收益率、现金流量和内部报酬率等。

20世纪80年代美国管理会计委员会从财务效益的角度发布了“计量企业业绩说明书”,提出了净收益、每股盈余、现金流量、投资报、剩余收益、市场价值、经济收益、调整通货膨胀后的业绩等8项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

(三)战略性业绩评价阶段

20世纪90年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由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导致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加剧,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

要有战略眼光和长远奋斗目标。

由于利润指标具有短期性、易操纵性等特征,同时,忽略了所有者权益的机会成本。19xx年美国一家咨询公司Stem Stewart发明了E经济增加值),它是从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所有资本成本后的经济利润,能够衡量企业创造股东财富的多少。该指标考虑了不同会计选择对收益计算的影响,提高了评价真实经济收益的准确性,还允许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因此,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侧重于财务战略,忽视企业创造长期财富的能力,没有充分考虑无形资产和智力资本。19xx年,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S.卡普兰和美国方案公司总裁戴维.P.诺顿提出了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衡量与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它是在保留企业中原有财务评价控制系统成功做基础上,注入了有关无形资产和生产能力的内容,而形成的一项新的经营业绩评价系统。它是把企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任务和决策转多样的、相互联系的目标,然后再把目标分解成多项指标的多元业绩评价系统。这个系统由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视角组成,该系统有助于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帮助企业去寻找成功的关键因素,建立综合衡量的指标,以促使企业竞争的成功、战略的实现。但是该系统的四个视角未能包括企业实际经营活动的所有方面,雇员、顾客、供应商、杜区、政府等重要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在其中得到反映;同时,目标多元化,不利于企业决策的制定。为此,阿特金森于19xx年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战略业绩评价系统,他组织是由股东、雇员、顾客、供应商、社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构成的,而且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的特征及相互关系。该评价系统的特于:不仅提出了更全面的利益相关者概念,分析了促进企业将来绩效的因素;而且有助于经营者为达到企业根本目标--股东价值最而进行果断的决策。

二、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的发展历程

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经济体制的变化而渐进深化的,经历了实物量指标为主评价阶段(20世纪80年代)、价值量指标为主评价阶段(20世纪80年代一90年代)、资产贡献率指标为主评价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一)实物量指标为主评价阶段

建国以后,借鉴了前苏联的做法,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配套,国家建立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国有企业计划体制,采用产品产量、产品质量、节约降耗等作为主要考核评价指标,并以计划任务作为考核评价的标准。如:19xx年国家拟定的“工

业八项经济技术考核指标”,具体包括:产品产量、品种、质量、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流动资金、成本、利润和劳动生产率;1979简化考核方法,有关部门又将原8项指标改为4项计划考核指标,即产量、质量、利润和供货合同。可见,该阶段的考核评价主导思以实物产量为主。

(二)价值量指标为主评价阶段

19xx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相对立的传统观念,逐步建立有计划的商品体制、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19xx年国家经济委员会等六部委制定了总产值和增长率等“企业16项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当年又补定从中选择10项指标进行考核,采用综合计分法计算经济效益的动态发展指数。19xx年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联合发布了劳动生产率、销售利润率、资金利税率等8项考核指标,但由于没有制定具体的综合评价方法,这8项指标在企业管理和工作中没有得到真正利用。

(三)资产贡献率指标为主评价阶段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注重了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问题的研究和实践。19xx年财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所设计的以财务状况评价为核心的8大指标体系,具体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率、存货周转率、资本金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

19xx年国有资产管理局等部门颁布了以资产保值增值为核心的4大指标体系,具体包括: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净资产收益率、总收益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19xx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由10项指标构成,具体包括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19xx年财政部等四部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对国有企业业绩评价进行了重新规范,重点评价企业财务效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个方面,由净资产收益率等8项基本指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16项修正指标和领子基本素质等8项评议指标三个层次构成,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经营者的业绩。20xx年财政部五部委修订的《企业效绩评作细则》由净资产收益率等28项指标组成,提高了对企业偿债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的评价,使该评价体系更为客观公正,更具有可操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以定量分析为基础、以定性分析为辅助、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互校正,以此形成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合结论。从指标的采用来看。既有财务指标(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又有非财务指标(评议指标),这较之19xx年的指标体系有了进步,但是,该指标体系也有需进一步完善之处。首先,评价体系过于笼统且评价不分其主体:对企业的评价和对企业经营者的评价;对出资人的外部评价与对管理者的内部评价不分;对企业客观公正的评价与对经营者的主观激励考核不分等等。其次,评价体系在设计上沿用了传统的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确定各指标的固定权重方法,依据受托责任理论,业绩评价需求主体应当包括资产所有大利益相关方及企业本身,对于不同的需求主体,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是不一致的,因此,应设计多重权数体系,明确规定其适象和范围,以满足业绩评价工作的现实需求。最后,在指标设计上,该评价体系对无形资产(如智力资产)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重够,缺乏相应指标。

三、对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改进问题的思考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业绩评价方法的基本思路如下:(1)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理论的基础研究。构建业绩评价系统的理论框架,界定评价的不同主体与视角,明确评价目标。(2)国内外业绩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在对我国现行评价方法优缺点分析的基础上,借鉴西达国家业绩评价的成功经验,寻求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评价指标方法。 (3)建立适合多元主体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计算与主观判断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权重大小,探索评价模型以适于计算机程序化运作,使之易于使用。 我国在改进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业绩评价应建立在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基础之上。

企业的经营业绩主要是由会计系统产生与提供的,因此业绩评价就必定离不开会计信息这一平台。业绩评价以会计信息为主要依据现行会计信息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业绩评价的发展。业绩评价的发展,亟待财务报告的改进和会计信息内涵的扩展。业绩评应注重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并在相关的考核方案设计和业绩评价指标选择中注重加强对会计信息产生全过程的考核。

2.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应包括企业经营效益水平的评价和经营者业绩的评价两个层面。

企业经营业绩表现为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因此其业绩评价应包括企业经营效益水平的评价和经营者业绩的两个层面,采用多层次指标体系和多因素逐项修正的方法,全面和深入地分析涉及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诸多因素。构建适于多元主体的业绩评价平台体系和适于相关主体的分指标体系。

3.业绩评价与业绩管理相结合。业绩管理是通过业绩指标的设计、衡量和差异分析来促进业绩提高的管理系统。

它可以和业绩评价相结合,形成全员、全过程的管理系统。

业绩评价的考核是以人为对象的,目的是要激励经营者和广大员工。但促进人的积极性发挥的根本目的仍然是业绩提高,并且业绩的最终途径和方式仍然要具体到过程和技术因素,所以,业绩评价和业绩管理的根本目的相同,其功能也是相辅相成的。

4.充分汲取相关学科养分创新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未来的业绩评价指标发展将在寻找企业价值动因的基础上。

构建一种框架体系,有效“组合”多种指标,而该体系的构建是依赖经济学或管理学理论,会计学者应从那里获取养分来思考业绩评标的。比如: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业绩评价指标理应服务于管理好知识员工、知识资产,反映知识产权研究与、商标权、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指标应纳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知识资本所有者的业绩。

参考文献:

[1]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盂建民.企业经营业绩评估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张蕊.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蔡莉,郑美群.中、美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演进及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03,(9).

[5]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业绩考核局编著.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辅导讲座[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6]冯丽霞.企业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7]池国华,迟旭升.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系统研究[J].会计研究,2003,(8).

[8]杜胜利.企业经营业绩评价[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9]李苹莉.经营者业绩评价--利益相关者模式[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10]童盼.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演进逻辑及未来趋势[J].财会通讯,2004,(1).

作 者:姚正海

出 处:当代财经

单 位:徐州师范大学商学院

经济类别:经营管理

库 别:国内论文子库

医药行业遭遇三大经营难题

2003-11-04

要: 95家医药上市公司20xx年第三季度报告如期亮相。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已经抹去了上半年所取得

部分功绩。这主要是因为化学原料药物上市公司第三季度遭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重创;产成品价格尤其是原料药物价跌;药品招投标政策对压低药品价格尤其是压低流通费用的作用十分明显。不过不同问题对不同子行业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太一作者预计上述问题可能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解决。好在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已经在上半年取得了不错的经营业绩,因此预计全药行业上市公司整体仍可同比出现一定增长。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药品价格,经营业绩 键词:

95家医药上市公司20xx年第三季度报告如期亮相。将95家医药上市公司的经营数据进行合并再求平均数,结果表明,20xx年前三,95家医药上市公司平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603万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0.47%;平均主营业务利润为22,520万元,同比增长13.5均净利润为3,957万元,同比小幅增长了6.54%。上述增长指标都明显低于上半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增幅28.83%、平均主营业务利润

3.28%和平均净利润增幅18.19%。显示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已经抹去了上半年所取得的大部分功绩。那药上市公司放慢增长步伐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问题之一:原材料涨价

化学原料药物上市公司第三季度遭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重创。由于多数化学原料药物上市公司的毛利率比较低,不少原料药市公司的毛利率不到30%,因此生产成本核算在公司经营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通常情况下,化学原料药物上市公司的稳健经营有赖本的相对稳定。进入下半年以来,化学原料药上市公司的部分原材料----石油化工产品和能源价格迅猛上涨,上市公司的产品成本明显,盈利空间缩小。

我们无法从第三季度报告中分析原材料价格上涨对相关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具体影响有多大,但显然上市公司的毛利率越低,经营就越容易受到原材料价格的影响。事实上,一些毛利率较低的上市公司在第三季度报告中称,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大影响。比如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新化制药第三季度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已经下降到16.16%,比去年同期的25.降了9.75个百分点,降幅高达37.62%。尽管公司的销售取得平稳增长,但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快速下降直接导致了第三季度公司主营业润同比下降27.81%,净利润同比大幅减少60.77%。又比如,普罗药业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为15.31%,同比下降了6.41个百分点,降幅

1.87%。

问题之二:产成品跌价

第三季度医药上市公司产成品价格尤其是原料药物价格的狂跌几乎是灾难性的。在大宗原料药物中,价格跌幅最大的莫过于维生素青霉素。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际上部分生产企业停产而需求缓慢上升,维生素C的短期供求矛盾逐渐显现出来,价格开始从公斤以下缓慢攀升,到今年上半年维生素C价格突然开始飚升,最高峰时曾达到12美元/公斤左右。上半年国内四大维生素C生产企家庄制药、东北药、江山制药和华北制药一下子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维生素C毕竟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在暴利的驱动下,国内外各大生产厂商纷纷扩产,一些已经停工的企业也很快复产。上海的统计资料显示,20xx年1-8月份,国内有78家维生素C通过上海海关出口企业,出口量达到8,143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0%,有20家企业在去年同期没有出口纪录,表明不少维生素C生产企业在暴利的驱动下已经复产,产品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成为必然。进

半年以来,维生素C的价格急速下跌,目前已经回到了价格起涨点,不到4美元/公斤。维生素C价格的大起大落给相关公司上演了一喜大悲的情景剧。

另一大宗产品青霉素,上半年报价为每10亿单位90元以上。近年来国内青霉素工业盐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张已经积聚了强大的生产,产品供大于求和价格下跌已成为必然。价格大战在今年6月开始终于暴发,目前已经跌到了60元左右,跌幅超过近30%。

大宗原料药产品价格的下跌大大削减了相关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鲁抗医药、东北药、华源制药和华北制药等相关上市公司都报告绩的大幅下滑,其中最为明显的莫过于华北制药。受上述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华北制药的产品毛利率由前一报告期的38.41%降4%,导致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减少5,859万元,同比大幅下降32.05%。由于企业的费用一时难以降下来,因此产品价格的下跌意味接抹去公司的营业利润,造成公司第三季度营业利润出现亏损3,894万元,同比减少5,084万元,最终酿成了公司第三季度利润总现亏损以及净利润大幅滑坡的结局。好在公司上半年在维生素C价格疯涨时已经大赚一笔,因此华北制药前三季度的累计净利润较上期仍增长了50%。

问题之三:招投标困局

药品招投标政策对压低药品价格尤其是压低流通费用的作用十分明显。在我国生产的药品中,97%为仿制药。由于仿制药物只要获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生产文号就可以生产,因此同种药品的生产企业多达数十家的重复建设现象在我国十分普遍,药品市场竞分激烈。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采取药品招投标政策压低药品价格,一方面可以节约国家医疗开支,另一方面可以提供一个公开、公平正的竞争平台,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抑制医药行业的过热投资。

药品招投标的直接结果是药品价格的明显下降,继而压缩了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利润空间,但流通企业的影响更大,因为流通企毛利率更低,多数仅为10%左右。药品招标对医药商业上市公司的影响在第三季度更为明显。上半年非典型肺炎暴发期间,由于短时供需矛盾突然发生变化,医药商业的很多问题被掩盖起来。到第三季度,被掩盖的问题再次暴露出来。多数医药商业上市公司如上海、南京医药、一致药业、广州药业和桐君阁等都报告了第三季度毛利率再度下降的不利情况。上海医药第三季度医药商业毛利率为8.0

上半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降幅达到13.92%;南京医药第三季度医药商业毛利率为7.87%,比上半年减少了0.81个百分点,下降幅到9.33%。毛利率下降对公司经营造成困难最大的是桐君阁。20xx年上半年,桐君阁医药商业的毛利率已经下降到6.95%,与20xx年年相比下降了3.03个百分点,下降幅度高达43.60%。第三季度公司医药商业的毛利率再次下降到6.56%,与上半年相比,又小幅下降%,其结果是公司净利润为-229万元,首次报告季度亏损。

以上三个问题对医药行业的主要子行业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因此第三季度各医药子行业经营业绩出现全面滑坡。不过不同问题对子行业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太一样,我们预计上述问题可能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解决。好在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已经在上半年取得了不错营业绩,因此预计全年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整体仍可同比出现一定增长。

作 者:

出 处:中国证券报

经济类别:工业经济

库 别:中经评论子库

钢铁行业:业绩铁定增长

王宇 陈帆 2003-06-30

要: 随着国内需求总量与结构的升级,钢铁工业进入一个新增长周期。20xx年全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高达2.07亿吨,钢材价

在板材带动下强劲复苏,平均价格同比上涨9.4%,各主要钢铁企业业绩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宏观经济形势是钢铁业发展的动因。20xx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依然迅猛,虽然遭遇"非典",但全年GDP增长仍有望达到8%左右。同时,20xx年国家总投续保持较高增长,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预计20xx年实际利用外资可达20%以上的增长。在需求、价格稳长的刺激下,钢铁工业将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

钢铁业,经营业绩,结构升级,经济增长,钢材价格 键词:

与经济同步增长

随着国内需求总量与结构的升级,钢铁工业进入一个新增长周期。20xx年全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高达2.07亿吨,钢材价格也在带动下强劲复苏,平均价格同比上涨9.4%,各主要钢铁企业业绩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宏观经济形势是钢铁业发展的根本动因。20xx年固定资产投资、房产建筑业、机械工业、汽车行业的高速增长是钢铁工业快速成长要的驱动力量,当然,政府出台较严厉的贸易保护措施维护了钢铁市场的稳定。

20xx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依然迅猛,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3562亿元,同比增长9.9%,比去年同期加快2.3个百分点,虽然遭典",但全年GDP增长仍有望达到8%左右。同时,20xx年国家总投资持续保持较高增长,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同资正加速进入我国,预计20xx年实际利用外资可达20%以上的增长。

在需求、价格稳定增长的刺激下,钢铁工业将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

下游复苏 拉动需求

目前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大推动了基础建设投资的增长。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城市地铁及城乡基础建设工程全面展开,使工程机械行业获得迅速发展。挖掘机、装载机、履带推土机等大型工程施工机械的需求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几年工程机械行业所用结构钢材可达260万吨,其中装载机板材年需用量33万吨左右。用于起重机械、铸压设备、各类卷扬机、浮选切机等钢板年需求量在300万吨左右。各种冷弯型钢和异型钢材在今后也将有大幅需求。同样,机械制造业在20xx年的快速发展也成动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技术含量较高的数控机床产品的品种在原基础上提高20%,产值年增长率为18%,且产品质量要求达际先进水平。这将促使钢铁企业提高质量标准,不断创新,加快提升高端产品的生产能力,最终为钢铁行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汽业20xx年仍有很好表现,今后高质量新车型将不断推出,行业经济效益持续攀升,消费需求继续高涨,对钢铁行业的发展形成长期利为更好地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发出通知,要求继续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并放宽投资领域励和引导社会投资以多种方式参与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温家宝总理最近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采取五项保持经济发展措施,对国内钢市影响较大的措施之一是:积极贯彻落实扩大内需的方针,从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明确提出在建项目要加快,已经批准的项目要尽早开工。

供求平衡 稳健发展

以今年1-4月产钢量计算,全年将突破2亿吨,一季度进口钢材同比增长64.5%,按此水平,全年进口钢材将达3591万吨,保守估

口钢材也将突破3000万吨,但仍不是钢产量峰值。今年一季度,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150%,钢铁行业投资的主体有重点大中型企业,投资的主要方向仍然是调整结构、提高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采用先进技术工艺等方面。对钢铁企业龙头三期建设,武钢三炼钢,鞍钢、本钢冷热轧钢改造等投资主要用于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产能扩张比例很少,并不存能无限扩张的现象。

从产品结构看,主要是冷轧薄板、冷轧硅钢片等个别品种偏紧,需要一定的进口补充,大多数钢材品种是能够满足供应的。现阶段、带比例为40%,板材类上升到60%,这是由需求决定的。板材主要投向汽车业,今年预计在400万辆,而基础建设投资则快速增长,此拉动建筑用钢的需求。同时西部大开发和一些重大工程对中板的需求量在大幅增加,中厚板和建筑材产品需求旺盛。目前,以生产类钢材价格保持平稳运行和回升,充分说明市场对建筑类钢材需求是强劲的。

因此从钢铁市场结构和需求看,市场供求关系基本保持平衡,充分保证了20xx年整个钢铁市场的稳定发展。

预计今年利润平均增10%

随着消费能力进一步提高,消费结构面临升级转型,使产业链上相关行业快速发展和扩张,景气水平迅速提升。汽车、机械制造、产等行业继续高速发展,住房的旺盛需求带动建筑业的发展,建材工业在20xx年基础上产销量和利润仍将保持稳定增长;20xx年,预车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全年汽车产销总量可达370-400万辆,同比增幅达18%左右,汽车工业(含整车和零部件)销售收入增度将达到16-18%,其行业景气水平可达160点左右;机械工业增长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按工业总产值可达15%,按增加值将达12电制造业仍将持续复苏,增长景气继续回升。造船业在20xx年也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这些行业的高速发展,使钢铁产品流入品种和数量大幅度增加,成为钢铁业发展的直接驱动力。钢产量将因此继续大幅增加,并带格上涨。钢铁行业一季度累计生产钢材5056万吨,同比增长16.6%,总体上钢和成品钢材同比增速分别达18.1%和16.6%。仅3月份钢量达1825万吨,比上月增长14.9%。一季度共进口钢材858万吨,同比增长74.7%,出口钢材152万吨,同比增长53.1%。同时,总材价格快速上涨,一季度钢材价格上涨10.8%,其中薄板价格同比上涨19.4%,中厚板上涨34.9%,线材上涨18.6%,小型材上涨6.7有钢材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一季度增长40.9%,累计销售收入1888.27亿,同比增长42.11%,利润110.55亿,同比增长227.38%。毛利高了46.11%,是所有行业中提高最快的行业。

二季度国内需求依然旺盛,钢材需求结构升级加快,各类钢材供需结构在分化,部分钢材品种需求矛盾突出,特别是建筑用钢和中需求大幅提升,使其价格上升,并可带动总体钢材价格攀生,保持在高位运行。同时钢铁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如铁矿石、生铁、废同比平均增长25%左右,对钢材价格形成有利支撑。薄板市场需求依然强劲,特别是热轧板仍然供不应求,在对冷轧板进行反侵销后

半年进口钢材的压力趋于缓和,板材价格仍可保持在高位。因此上半年钢铁公司具有良好业绩已成事实,全年总体业绩预计高于2002期20xx年钢铁行业销售收入平均增长15%,利润平均增长10%左右。

钢价涨不停

从今年上半年国内国际价格走势看,发展趋势一致,5月份,国际国内钢材价格指数均呈小幅回落,国内监测的8种钢材价格指数除板外,其他钢材指数没有超过100%的,充分说明钢材价格水平并仍属于恢复性阶段,未来仍有上升空间。

根据我们的研究,有以下几个因素支持未来钢铁市场价格。

钢铁保障措施支撑冷热薄板价格

一季度价格较高的板材类钢产品3月以来出现回落,一方面,为争抢终保措施配额,板材社会库存急剧增加,钢材经销商对后市产慌心态,纷纷出货,使板材价格出现大幅度回落,再加上从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口的板材质次价廉,也引领了板材价格下滑的速度。另面,一季度投机资金推波助澜,市场行情过度升温,产生"溢价",使库存量增长,对钢铁市场价格造成压力。所以,板材类价格的回调材价格的合理调整,并非需求过剩,对钢铁企业正常运行是有利的。实际上目前钢铁行业结构和需求决定了板材类钢产品仍处于供不的状况。近期企业的钢价已随市场价格的回落进行了调整,板材类产品的价格反弹可期,因此,板材类公司仍会有较好的业绩预期。 商务部5月20日也发布20xx年第17号公告,公布了对原产于俄罗斯、韩国、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四国和台湾地区的进口冷轧板行反倾销调查的初裁决定之后,虽然没有相关的措施出台,但国外厂商均迫于反倾销的压力,纷纷上调外盘报价,这将有利于我国薄场价格稳定在高位。

钢铁保障措施支撑冷热薄板价格

一季度价格较高的板材类钢产品3月以来出现回落,一方面,为争抢终保措施配额,板材社会库存急剧增加,钢材经销商对后市产慌心态,纷纷出货,使板材价格出现大幅度回落,再加上从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口的板材质次价廉,也引领了板材价格下滑的速度。另面,一季度投机资金推波助澜,市场行情过度升温,产生"溢价",使库存量增长,对钢铁市场价格造成压力。所以,板材类价格的回调材价格的合理调整,并非需求过剩,对钢铁企业正常运行是有利的。实际上目前钢铁行业结构和需求决定了板材类钢产品仍处于供不的状况。近期企业的钢价已随市场价格的回落进行了调整,板材类产品的价格反弹可期,因此,板材类公司仍会有较好的业绩预期。 商务部5月20日也发布20xx年第17号公告,公布了对原产于俄罗斯、韩国、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四国和台湾地区的进口冷轧板行反倾销调查的初裁决定之后,虽然没有相关的措施出台,但国外厂商均迫于反倾销的压力,纷纷上调外盘报价,这将有利于我国薄场价格稳定在高位。

美国钢铁贸易政策松动的正面效应

美国政府20xx年3月21日宣布再次免除包括平板钢、不锈钢、冷轧和热轧钢材以及钢管等295种外国钢材产品的进口关税,并且先计划适当降低钢材进口关税税率。 虽然受此影响,国内部分扁平材产品价格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美国钢铁进口量的增大,这说明对钢铁需求量的增加,美国钢铁需求量的增加当然有利于国际钢铁行业的发展。这将有利于国内钢铁行业的繁荣,对价格产生积极影伊拉克战后重建的积极影响

伊拉克战后重建中所需的钢材消耗至少在百万吨以上,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中国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并且伊朗、沙特和伊拉克国在中东地区的主要钢铁贸易伙伴。对伊拉克战后重建的钢材需求,中国将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伊拉克对钢铁需求量的增加,将国际钢铁市场环境,可以拉动国际钢铁市场价格的上升,从而影响到中国钢铁市场环境,进一步带动我国钢铁价格的上升。 不利因素

钢铁行业及上市公司获得有利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同时面临一些不利因素:目前国内钢铁产品,特别是扁平材产品价格,受国际市格影响巨大,其产品价格的走势与国际市场接近,虽然部分钢产品受贸易保障措施的保护,但受进口冲击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影响,房地产业出现投资过热趋势,今年增速可能回落,建筑钢材存在一定供大于求的市场风险。

钢铁生产的快速增长,使上游行业出现制约因素,能源和钢材原料价格已开始上涨,钢铁企业显现成本压力。

总体上,钢铁工业发展所面临的有利因素占绝对优势,钢铁工业今年仍将保持健康平稳地运行,钢铁市场继续保持旺盛需求,预计钢产量将达到2亿吨,增长10%左右,钢材表观消费量预计增长12%以上。

子行业苦乐不均

我国钢铁行业包括3个子行业,即普钢、特钢和金属制品。目前统计普钢、特钢和金属制品上市公司分别为22家、8家和4家。普企业的业绩代表了整个钢铁行业的总体效益,20xx年业绩表明,赢利的是普钢类上市公司,特钢类上市公司开始出现扭亏,金属制品市公司业绩仍表现不佳。

普钢企业

主导产品主要为薄板、中厚板和建筑用钢。产销占整个钢铁行业的90%,企业产品结构符合市场需求,薄板、中厚板价格大幅上涨时企业迅速扩大产量规模,使20xx年及今年一季度整体效益得到大幅提升,预计中期业绩将继续保持一季度的良好态势。 特钢企业

主要生产板、棒、管和丝等特殊钢品种,占钢总产量的8%,产品的50%左右流入汽车行业,30%左右用于机械行业,由于汽车和机

业迅速发展,特钢企业发展趋势开始好转,20xx年和20xx年一季度总体效益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特别是大冶特钢、太钢不锈及西宁特益稳定增长。但由于各企业产品品种相似、附加值不高,加剧了竞争,同时原材料涨价,使成本费用提高,因此特钢类上市公司整体没有明显改观。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特钢类企业,与国防军工产品密切相关,由于战争的刺激和对高技术军工产品需求的升级,特钢业将会不断改进生产和经营,未来业绩有望得到提高。

金属制品企业 虽然占有国内80%的市场,但由于上游企业钢材价格大幅上涨,成本大大提高,使20xx年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和净利润同比均出现负增长。由于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预计金属制品行业上市公司下半年业绩整体不会有明显变化。

作 者:王宇 陈帆

出 处:证券时报

单 位:浙江证券研究所

经济类别:工业经济

库 别:中经评论子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