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文、关注生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严格遵循开卷考试和开放思维的规律,紧扣教材,精心安排复习计划,科学组织复习。整合知识点,收集焦点和热点,迁移训练。大容量快节奏,全面完成任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说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思维水平,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全力迎接中考。

二、学情分析

1、现在的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复习的最大特点就是普遍不够重视,或者说重视程度偏低,明显表现为上课情绪激情不足,平时主动复习的欲望淡薄,有些学生甚至出现练习马虎应付的现象。

2、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牢,能力欠缺,一是平时积累少,或者根本没有积累;二是平时练习时间少;三是平时练习的一些比较有创新的题目依赖性较大,表现为等待老师的答案,或者干脆置之不理。

3、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特别是在辨析这个环节上,学生语言的组织非常混乱,答题结构不完整,导致失分的现象严重。

4、学生自己可控的时间少,自主学习能力非常有限,在各科的复习时间上的安排欠缺合理性,以致于在一些他们所认为相对不是很重要的科目上的复习,学生对历史复习大多跟着感觉走,导致复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5、学生对练习的巩固情况令人担忧,大部分对练习没能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整理和概括,思想上仍是单纯地认为练习过的习题就是不需要再进行巩固了;甚至个别的学生眼高手低,对多次出现的习题不搭理。

6、许多学生的书写仍是比较潦草不清,答案不讲格式,学习习惯比较差;

7、学生对于复习大部分是“西瓜芝麻一起抓”,以致于经常顾此失彼,首尾不得相顾,复习的质量就是大打折扣。

三、复习方法

历史中考已从应试型考试向能力型考试方向发展。在历史中考复习中,离开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去谈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历史中考复习时必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

1、紧扣课程标准、深研中考说明:进入九年级阶段,学习内容和要求、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所要达到的能力,都与以往有所不同。历史事件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历史教材的编

撰也是有其经纬逻辑的。要紧扣课程标准,把握历史复习导向;深研中考说明。要分析教材框架、理清历史事件脉络,通过对书本中一个又一个历史事件的学习和分析,看清教材中每一章每一节编撰的用意。

2、重视标题,按章逐节。历史学科讲究系统性和连贯性,要学会把课本中的知识纵向排列、横向比较、甚至逆向推导。这样能够比较容易地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找准该历史事件的位置作用、影响大小,从而有利于我们记忆和理解。

3、认真阅读,留心细节。课文中的遣词造句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我们要尊重历史,用与书本中相同尺度的语言来讲述历史事实,切忌随意发挥,画蛇添足。要想取得好成绩,还要注意课本中页脚注释、补充段落和照片下面的小字所述内容。要做到这一点,细是基础,懂是关键,活是技能,从而达到用的目的。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习惯。把课本中的文字转变成一目了然的表格,使历史知识条理化、简单化、小专题化,可以很好地增强我们读题、解题、做题、答题的能力。

5、课堂以读议练为主.。课堂上教师讲课的内容,都是经过认真思考和准备的,重点、要点、难点分明,学生以听记为主。复习中,思考自查,学生则要以思考为要,找出自身的弱点、虚点和肓点。要从追求有趣的故事情节,提高为得出有用的历史经验。

6、既要掌握历史知识,也要学会考试技巧。一道结构完整的历史试题,通常由4个部分组成,即提示语、主干语、限定语、项目语,答题时要有意识地按照这4个方面去认真分解试题。答题书写要做到“四化”,即构思目标化、层次条理化、答案要点化、书写序号化。

四、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时间为三月下旬至五月下旬。复习内容为:依据课标,引导学生过好教材关。复习任务:课堂复习和练习尽量于考试说明保持一致性。学生在读好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完成课时练习,真正做到查漏补缺;教会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整体构建;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学会选择答题方向;重视书写和格式,提高应考能力。

利用3周复习中国近现代史,因为这部分内容中考所占比重最大,头绪多,知识点多,学生遗忘的也多,先从这里下手,就切入了重点和难点。

利用2周左右复习中国古代史。

利用2课时复习世界古代史。

利用3周左右复习世界近现代史。

第二轮专题复习。初步拟定以下专题: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中国中央及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3、中外改革

4、中外思想解放运动

5、中国共 产 党的奋斗历程

6、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与演变

五、课堂复习模式

坚持以教材为中心,以单元模块为线索,以学生识记、创新思维为主导,精心设计复习训练题,快节奏大容量,落实课堂效率。具体复习模式:

第一步:依据知识网络,学生熟读教材,初步建立知识体系。

第二步:整合知识点,突破重难点,形成知识平台。

第三步:课堂训练,说写结合,提高应考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第四步:注重知识的迁移,建立知识间的纵横向联系

第五步:课堂练习,量少质高,达到巩固和提高。

总之,历史科目的复习,没有定式,只有规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捷径,来不得虚假,只有付出了汗水,才能进入它那充满无穷乐趣的殿堂。

 

第二篇:20xx年中考历史复习计划[1]

20xx年初三历史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六个班的历史教学,九年级共有学生324人。以往学生对历史课不重视,甚至在上历史课时偷偷做其他的作业,有些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上有偷懒的习惯。老师要讲求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具体措施

1、讲授切合实际、因材施教。以 “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为主。

2、力求知识趣味化,在讲课时尽力穿插一些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狠抓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4、及时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5、教给学生一些好的记忆方法,提高识记能力。

(三)、教学进度及复习时间安排

3月6日前结束新课的学习,整个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教材为本,全面复习,打好基础。七年级上册3月7日—3月14日,七年级下册3月15日--3月21日,八年级上册3月22日--3月28日,八年级下册3月29日--4月4日,九年级上册4月5日--4月11日,九年级下册4月12日--4月18日。第二阶段:综合题型训练,熟悉解题技巧。时间是在4月19日-5月23日。第三阶段:关注热点,专题复习,时间在5月24日--中考。

(四)、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以教材为本,全面复习,打好基础。

基础题所占比例比较大,突出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重点主干知识,大部分知识点来源于课本。因此,复习的第一阶段还是以课本为主,中考复习的重中之重,还是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

第二阶段:题型训练,熟悉解题技巧。

在中考复习中还要重视解题能力的提高,指导学生重视题型的特点和解题的技巧,从中探索出一定的解题规律,以便考出更好的成绩。试题分为几大类型,包括选择题、

辨析题、材料解析题:选择题在考查历史基础知识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覆盖面广,能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和几乎所有层次的思维能力及思想品质,所占分值比重大,解题时,须要求学生读懂题意,抓住“题干”和题中的关键字,理清题目考查的是哪一个阶段的知识点。其后,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解题,如运用直选法、排除法、分析法进行选择极为有效。辨析题是最迫切需要攻克丢分的误区,这部分题目在于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性把握的程度。要设计此类型习题来强化练习,把不准确的、容易混淆的、似是而非的历史概念提供给学生练习。在练习中须规范学生的答题模式。 材料解析题主要侧重于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如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综合概括能力、比较辨别和思维能力等。中考材料解析题的材料结合了时事热点,且多来源于课本,因此复习时要注意课内材料,特别是课本上那些有极强时代性的名言、名句,认真分析这些名言、名句,对帮助理清解题思路、解题过程定的作用。

第三阶段:关注热点,小专题复习。

经过两个阶段的全面复习,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但知识相对会比较零碎和孤立。为了把知识学活、用活,还需要结合教材,打破体系,比较对照,纵横联系,进行一些小专题的复习。中考试题体现了时代性,注重联系社会时事,社会热点,融时代信息于

试题中,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国国内国际大事。

二、 复习措施

1、加强教法和学法研究,提高复习课的效率,规范复习课的教学,保证复习课的密度和质量。

2、科学设计训练题,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解答试题的能力。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复习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分层要求,尖子生拓宽知识面,适当增加一些课外知识;中等生以基础题为主,适度拔高;后进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学多少算多少。努力使每个学生均有所获。

4、正面激励学生,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5、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记忆方法,如按时间顺序记忆,国内外对比记忆,谐音记忆,联想记忆等。

20xx年中考历史复习计划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