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个人成长计划(美术)

为了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教育事业中有所建树,担负起培育人才的重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的能力,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视野,适应高素质发展的现代社会。因此,对未来三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制定了以下的计划。

一、 师德养成目标

为人师表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教师职业作为一种培养未来的职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热爱教育事业,尽心尽责,教书育人。今后,我将不断自觉地完善自己的师德修养,严于律己,言传身教,正已育人,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教育指导思想,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岗位上,精心耕耘,无私奉献,以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育人责任感,高超的教学艺术,把爱岗敬业与实现人生价值和谐地统一起来,实现一个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神圣职责。

我要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能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教师所追求的思想境界。因此必须努力学习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丰富自身的人文底蕴;积极投入教育科研,探索规律,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专业成长目标:

(1)、学习成长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担负起培育人才的重任。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系统扎实的掌握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在将来的三年内我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觉的吸纳新理念,摒弃旧观念。通过理论的学习、交流和碰撞,使我更好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改变自己,明确自己在课改中的责任和角色,懂得把专家的理念变成课堂的实践。我还要主动了解相美术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凝聚现代教育理念、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

(2)、课堂教学

在今后备课、上课过程中树立强烈的目标意识,认真学习、研究课程和教学大纲,明确本学段学习内容以及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准确有效地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认真上课,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遵循教育规律、揣摩学生心理,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安排有效的训练,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

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认知特征相适应,

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谈谈自己的感受,努力提高审美情趣。降低美术知识和技能的难度,注重美术文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3)、课外拓展

除平时课堂教学活动外,我还将在所教班级中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美术课内外活动。认真的、切合实际的评价学生。

努力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的学生作品的交流。

二、 教科究目标:

通过主动参与教学研讨活动,进行美术教学理论、课堂教学措施等研究,同组教师相互学习,不断探索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方法措施。

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校为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优质的培训资源,我要利用培训、听课的机会,努力向专家、名师、优秀教师学习,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手段有更大的发展和成功。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每一堂课争取有一个亮点,要逐渐完成从一个合格型教师向特长型教师的转变,多学习他人经验,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足,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去实现目标。

我将认真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方法,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探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利用网络优势,建立个人美术教学工作博客,及时浏览新教育网站和教研专家和优秀教师的博客,学习优秀教师教学风格。在个人博客上发表美术教学方面的体会、感受和思考。积极要求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教学任务,每学期至少在校级以上(含校级)范围执教一次示范课或观摩课,同时积极开展课后反思活动,对自身教学工作进行检查与评定,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功和不足,努力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在近三年内,我将加强学习美术学科有效性教学方面的资料。精读教学专著,研读教学期刊,撰写一读书心得。并将心得总结为教学论文用以与美术教育同仁交流研讨。我还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中的研究能力,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多多组织和参与各级课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体现自身的价值,以上我是对近三年思想、教学、研究的发展规划。

 

第二篇:教师个人成长总结

教师个人成长总结

李素红

时光荏苒,转眼间一学期过去了,回想自己这学期的成长历程。在这里总结一些经验和感想,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是有帮助的。

一.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学生是人,活着的、不断成长着的人,不是简单的容器。小学阶段孩子们正好处于快速成长期,为了实现快速成长则需要更多的养分,谁来供给这些养料?我想作为教师是义不容辞的,由此我真正意识到其实教书并非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出学生的发展应该全面、和谐和可持续的发展。因此,为人师者需要做的实在太多太多。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断思索我这样的教学是否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设计基于学生开展教学;在教学成为历史事件时,不断反思自己哪些有益于学生的发展?哪些是无益的?以为下次实践提供经验的参照。我不断地劝诫自己,数学教学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转变了自己的理念之后我深切地体会到学生常与自己一样体验着如丝般地成长,尽管这种成长看起来是微乎其微的但是他却是不可缺少的。

二.行动决定一切。

行动起来则有百分之五十成功的希望。所谓成功的母亲是失败,正是说明了经历实践过程中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失败尽管会让人灰心丧

气,但是我想它带给我的是更多的反思与寻觅。本学期以来我认真阅读了《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书籍,并做好阅读笔记,结合理论指导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地反思与实践促进自己的成长品味着成长如丝的那一份幸福与愉悦。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感觉到: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使数学知识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接受知识处于被动状态,思维处于压抑状态,产生厌学心理,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我追求一种高层次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尝试,变苦学为乐学。如何变苦学为乐学?我主要采取了三个途径:一是从教学内容入手,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魅力,满足并激发学生的情感需要和求知欲望。二是合理地组织好教学密度、难度和速度,做到有张有弛、难易交替,使学生始终如一地保持饱满的求知热情。三是针对儿童心理特征,创造并交替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设置出引人入胜、乐而忘倦的教学氛围和情景。在这三个途径中,我尤其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创造了“布设环境,引人入胜”、“实物演示,加深理解”、“制作教具,形象直观”、“故事激趣,吸引注意” 、“幻灯录音,动静结合”等五种激发兴趣的基本方法,使那些看来枯燥乏味的数字、符号和概念变得亲切感人,充满纯净的童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