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说课稿

心理课《感恩父母》说课稿

包头市东河区铝厂小学 赵莎

一、背景分析:

当前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自动被视为掌上明珠,这些被父母、爷爷、奶奶、姥姥、老爷及周围亲人宠爱惯养出来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和家长顶嘴吵闹也司空见惯,他们体会不到家长的艰辛,更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而与此同时,我们的父母虽然很爱孩子,但由于受个人从小的成长环境、学习经历、工作体验的影响和制约,他们爱孩子的方式方法未必是理智的、科学的;孩子未必能接受,因此,亲子之间经常出现矛盾,冲突。怎样化解矛盾,让学生接受客观现实、接纳并不完美的父母,学会换位思考,深刻感受父母之爱。并回报父母的爱,成为我选定本节课主题的出发点和目标。

感恩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之恩、感恩的人,他的幸福感要强。作为教师从小让学生怀有一个感恩的心,给予他们终身受益的一笔心理财富至关重要,而感恩首先要从与他们朝夕相处,并给予他们生命、含辛茹苦把他们养育成人的父母开始,为此,我设计了主题为《感恩父母》的这节心理课。

二、说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集思广益、共同商讨出化解和父母矛盾的办法。

2、帮助学生体会父母的艰辛与不易,学会理解并接纳并不

完美的父母。

3、帮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并把回报父母的爱落实到具体

的行动中去。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探究当和父母有冲突时,作为孩子

如何化解矛盾,不让矛盾升级。

2、教学难点:让学生从内心里消除和父母的抵触情绪、感

受父母之爱。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心形卡片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案例导入课题

1、出示案例 指名读。

2、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的摩擦。

3、导入课题。

(二)团体心理疏导,感受父母之爱

1、鸡妈妈体验,感受母亲的不易。

2、心理放松,冥想练习。

3、学生真情告白,说出自己与父母难忘而感动事情。

4、播放《天亮了》更难受父母给予的大爱。

(三)踏上感恩之旅

1、怎样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之爱?

2、指名回答。

3、当我们和父母有冲突时,怎样化解矛盾呢?

4、两人一组讨论如何表演情景剧。

5、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展示情景剧。

6、出示全国“孝心少年“赵文龙的视频。

7、交流观看感受。

8、总结并做《感恩的心》手语操。

(四)拓展环节

在你的爱心卡片上,运用文字或绘画的形式表达出自己想要对父母表达的情感。

说课稿补充说明:

其实,化解亲子冲突,需要家长、孩子两方面共同成长、共同学习、共同努力,是使亲子之间关系缓和的主要方法之一。而我今天讲课,主要是面对孩子一方,因此,讲课中主线的设臵、问题的设计都是针对孩子的。设计课之前,我对学生做了一个大致的调查,发现当前学生普遍存在不体谅、不理解父母,以自我为中心,与家长对立,于是我找了一个案例作为切入点,以当我们和父母发生冲突时,作为孩子的我们怎样化解矛盾,不让矛盾升级,这个问题作文本节课的一条线索,来逐步进到学生化解和父母的对立、抵触情绪。

教学过程说明:

一、 案例导入,找出问题,导入课题。

二、 心理疏导,消除隔阂、对立、理解、接纳父母

1、 鸡妈妈护蛋行动,让学生体验妈妈把我们带到这个人

世是多么地艰辛。

2、 心理放松冥想训练,让学生学会理解、接纳并不完美

的父母,体会父母的含辛茹苦。

3、 真情告白,让学生说出与父母难忘的事情,体会父母

爱我们的心永恒不变,但爱的方式却是多挣多样的,理解父母对我们的责骂。

4、 感情升华,体会大爱。

三、 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问题有层次)

1、 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谈。

2、 回到本课的线索,上课初提出的问题。

3、 学生通过讨论、演心理情景剧从而自己感悟答案。

四、 回归主题

其实,我们学会运用冷静智慧的方法化解和父母的冲突,不让矛盾升级也是我们感恩父母的具体表现。

我这节《感恩父母》的心理课,很容易与品德课混淆,因为只要一看题目,大家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品德。在讲这节课中,我也经过好多次的斟酌,尽量让学生回归从自身体验去感悟。但这种严格界限的心理疏导完全不用教师引导,也不切贺卡实际。

我在讲本课时也仔细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这本书,稳重开篇第一句话就说:“中小学心理健康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求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里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面指出“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说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在上期和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我感受到,当一个学生从小的价值观、人生观就被扭曲或不正确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势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而《指导纲要》中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预防尤为重要,引导他们从小拥有料号的心态,如珍惜、感恩,为此我设计了这节心理课。

 

第二篇:心理课课件

第一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 自我意识的含义(P39)

二.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类型和困扰/(P40)

三. 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困扰:

过度的自我接受和拒绝;过强的自尊与过重的自卑感;自我重心倾向于盲目从众;过分的独立意识和过分的叛逆心理;过强的自觉意识和过弱的责任意识。

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1.

2.

3.

4.

5. 什么是自我形象? 不良的自我形象所产生的后果? 影响自我形象发展的因素? 健康的自我形象的基础? 用适当的自我信念取代有害的信念

建立好的自我形象:

1. 归属感(是我们认识到我们被无条件给予爱的感觉)

2. 价值感(我值得被他人接受,我对他们很重要)

3. 重要感(一种生活有目标的感觉,与之相伴,一种有能力的感觉)

自我状态 主要特征 行为表现 主要结果 自信 爱自己也爱别人 心胸开阔,大度能容 悦纳自己 自恋 爱自己不爱别人 自以为是,没有同感 戏弄别人 自负 爱自己多过爱别人 自我陶醉,孤傲清高 欺骗自己 自疑 爱别人又不爱别人 敏感多疑,反复无常 怀疑自己 自卑 不爱自己又不爱别人 自我仇视 作贱自我 自艾 爱自己又不爱自己 自怨自卑,推诿他人 怜悯自我 自贬 爱别人多过爱自己 没有主心骨,过分谦卑 羞辱自我

第二章 大学生惯病养成

一. 生活习惯病

形成原因:生活陋习,尤其是集体生活中的陋习影响而形成的

奴性的表现:天生爱被人管

二.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良好习惯的分类:

1. 做人的习惯(核心:爱和宜人性)

真诚待人;诚实可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

2. 做事习惯

遵守规律;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

3. 学习的习惯

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4. 生活的习惯

作息有常;规律饮食;适宜运动;拒烟少酒

<二>好习惯可塑不可惰

1. 习惯形成的规律:被动(三周)——主动(三个月)——自动

2. 培养良好习惯需要坚持

3. 如何避免惰性

第三章 大学生压力管理

压弹定义: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以及其他生活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也是个人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

心理课课件

如何培养压弹能力:

1. 培养主观幸福感

2. 培养乐观人格

3. 认知的调整

4. 幽默的化解

5. 主动求助

第四章 大学生个性完善

一.个性的三定义:

<一>什么是个性

个性,也叫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即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的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

<二>气质

1. 气质的定义:气度,风范,魅力,品性的秉性

2. 分类

胆汁质(热烈易怒) 多血质(热情多变) 粘液质(稳慎迟缓) 抑郁质(细微胆怯)

<三>性格

1. 定义: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心理课课件

2.

心理课课件

结构特征:对现实的态度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

对现实的态度特征:对别人,集体,社会的态度特征;对劳动,工作,生活的态度特征;对自己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感知方面;记忆方面;思维方面;想象方面

性格的情绪特征:情绪的强度;情绪的稳定性;情绪的持久性;主导心境方面的心理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勇敢性

三. 个性培养的目标

<一>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

1. 准确的充分地认识现实

2. 悦纳自己,他人和世界

3. 自然的表达自我情绪和思想

4. 超越以自我为中心而以问题为中心

5. 具有跃然独立的性格

6. 对自然条件和文化环境的自主性

7. 清秀永隽的鉴赏力

8. 真切的社会感情

9. 常有高峰体验

10.深厚的人际关系

11.具有民主风范,尊重他人的意见

12.具有强烈的道德及伦理观念

13.具有哲理气质及高度幽默感

14.具有创造力,不墨守成规

15.对现有文化具有批判精神

四.自我实践的途径

1. 忘我地体验生活,全身心地献身于事业

2. 做出成长的选择,而不是萎缩的选择

3. 承认自我存在,把自己显露出来

4. 要诚实,不隐瞒

5. 能从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

6. 要经历勤奋的付出精力的准备阶段

7. 认识到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

8. 发现自己的先天本性,并勇敢地承担起来

第五章 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广义: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

狭义:心理健康是知,情,意,行统一:人格完善协调,社会适应良好的心态

二.情绪正常的标准

1.有各种正常的情绪体验(息怒哀乐)能与情景相符

2.各种情绪能够正常的发泄

3.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

心理健康的标准P5—P6

1. 虽然有失败或缺陷,我仍被完全饶恕和接受

2. 虽然有过错,我仍被全然接受,并且可以被人接受

3. 纵然我犯了错,我仍完全被爱,并且得接受,而且永远如此

4. 虽然过去有诸多的不快和失败,我仍有勇气改变,并且能够成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