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观后感

一开始我以为我看错了——《钢的琴》?不过这名字我很喜欢。一开始的画面也很精致。第一首音乐过后,我开始欣赏起这部在马克思课上观看的电影。

经典的俄罗斯歌曲很是苍凉悲壮,回荡在上世纪xx年代初的东北,给人一种被生活和时间往后拽倒的无力感。我本以为它会是一部温情片或者励志片。但这个讲述一个男人为了爱、为了梦想、为了尊严而战的故事,被镶嵌在了国企改制时的东北,就使得整部电影成了一出黑色喜剧。

它本该是一幕幕温馨又催人奋进的画面:一位父亲为了能帮助女儿实现她的音乐梦想,给女儿用木板画了一块钢琴键盘,并告诉女儿,心中有琴,耳中有音。但这个办法最终还是没能静住女儿的心。于是,他四处磨嘴借钱买琴,后来甚至被逼到组织作案团伙偷琴的地步。当一次次的努力都被现实击碎,他团结起身边的朋友,用钢铁为女儿打造出一架钢琴。然后在这之前,偏有一连串的“不刚好”。某年某夏,某件大事件后,外资撤离,市场化改革止步,经济停滞,紧接着是大量国企经营不善,无以为继,一时间,需求的锐减把过剩的产能打入了十八层地狱。紧接着是伟人南巡,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大规模的国企改制,国有资产的转卖,当然还有那全民下海的风起云涌,暴发户开始出现。20xx年代初的第一波下岗工人,体验到的,既有前期经济突变、国企改革的阵痛,又有后面个体经济兴起、贫富差距拉开的冲击。于是,原本在钢铁产的父亲下岗后组建了一支小乐队成了乐手,妻子和卖假药的有钱人好上后却光鲜地回来争夺女儿的抚养权;于是,原本当年在一个屋檐下,并肩干“四化”的工人兄弟们,在巨变浪潮的推动下,只能雨打风吹去,被冲上了各自的滩头;于是,大哥落魄了,“小偷”改去做手艺人了,“王子”去卖猪肉了,乐手去为红白喜事吹拉弹唱了??再次凝聚起他们的,不是一呼百应的道上大哥,也不是东北人中的“活雷锋”,更不是天大的发财脱贫的商业机会,而只是一个不济的哥们想在改嫁商人的前妻面前,找回自己作为孩子父亲的尊严??砖墙、烟囱、下岗、厂房、硬碰硬、俄罗斯老歌、生锈的车间、失落的包工头、不卑不亢的父亲、埋在机床里的文艺梦,满含情怀,以及底层的、穷途末路似的智慧。在这个社会一片苍凉的时期,比想象更荒诞的,是他们那个卑微的梦。

这是个怎样的年代——两根烟囱的倒塌没有激起人们心中的斗志,而却是在大伙开着车去找让胖头女儿怀孕了却不肯承认的“负心人”时,才发现《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歌很久很久没有听到了。破旧却让人熟悉的电影院拉近了我和这个年代的距离。小时候,在那样的电影院里看电影时,从来没想过它曾有过怎样一个辉煌而后却又苍凉的历程。苍凉,但并不是凄凉,在残酷无奈之中透出些许悲壮。沉阔立体的废旧厂房配合嬉皮激昂的俄国摇滚乐所带来的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力一点儿也不比名贵跑车相撞的画面和铁皮撕裂的声音来得逊色。

然后就是这样,主人公还是丢了爱情,失去了父亲,分离了女儿。

钢琴最终还是被造了出来,女儿弹奏着最简单的曲谱结束了全剧。

我觉得立在那里的主人公是个站士——站着的斗士。他抵挡住了国企改制的巨变浪潮,拉着手风琴优雅地站着,为他一家人的温饱而战;他抵抗住了制造钢琴的困难险阻,小心却又自信地站着,为实现女儿和他的梦而战;他抵挡住了女儿离开的猛烈冲击,无奈、心疼却又祝福地站着,为他真心的爱而战。

这简单的电影,重现了古老的烟囱、破旧的厂房、残酷的下岗、经典的俄国歌、失落的包工头、不卑不亢的父亲、埋在机床里的文艺梦以及底层的、穷途末路似的智慧......带给我的,是不简单的回味,无穷。

 

第二篇:钢的琴读后感

《钢的琴》讲述的是:上世纪xx年代初,东北某重工业城市。原钢厂工人陈桂林在下岗后,独自拉起了一支乐队,终日奔波在婚丧嫁娶、店铺开业的营生之中,生活勉强维持。他的妻子小菊离家出走,转投有钱的假药商人怀抱。如今小菊光鲜回归,不仅要与桂林离婚,还要争夺独生女小元的抚养权。桂林慨叹自己失败的命运,于是一心要将女儿培养成钢琴家。为了得到女儿,他四处筹措买钢琴的钱,甚至和女友淑娴(秦海璐 饰)以及当年钢厂的好哥们夜入学校偷钢琴。 当所有的办法都失败后,桂林偶然翻到一本关于钢琴的俄国文献,于是叫上伙伴们在早已破败的厂房中开始了手工制造钢琴的征途…… 影片的开头是,一对并肩站着的夫妻,简单告诉大家他们要离婚。此后的故事都是围绕着这个因由展开。男主角陈桂林历经沧桑和变故,只剩怀里的那架手风琴,就如他身后的棚子已经破旧的只剩支架,而他的妻子得到了想要的生活,衣着光鲜,时尚靓丽,两人讨论着女儿圆圆和谁在一起。而我觉得这是导演对现实生活真实的写照,男主人公诚实的工作,劳动,拼命的对子女付出,却无法得到一个幸福的家庭。虽然影片里也有写了那些创业和再就业的人物,但是任然无法掩盖一种淡淡的讽刺。当他们这些人挣扎生存,一身疲惫的时候,却忽然发现,自己永远无法追赶上“一个卖假药”的无良商贩…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也是每个社会变型期的悲哀。我们无法避免,只有硬着头皮挺住,并想办法迎接下一轮的考验。

影片里,因为夫妻婚姻的失败,父亲想尽一切办法为女儿弄一架钢琴,为的只是将女儿留在身边,而年幼的女儿,在影片中扮演的是“下一代”的代表人物,整片中都是“沉默的”,“早熟的”。但是最后,她抛弃贫穷的下岗父亲,追随嫁给卖假药商人的母亲。这也是暗示我们社会的教育失败,我们爱的方式失败,我们的下一代正在走向一个危险的方向。而影片中造钢琴的这一小团体,同时也是一种暗示,代表着被这个时代,被这个社会抛弃的老工业基地,他们个个技术精湛,但却无用武之地。他们面临着日益疯狂的世界开始困惑;他们开始担心无法负担子女的未来。这就是影片反映的当下的现实。 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不但是对父爱和爱情的表述,也充斥着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更主要体现了主人公在这个矛盾下的成长。在现实面前,只有为自己铸一台“钢的琴”,让自己变得坦然和坚强,经得起时间的打磨,经得住风雨的洗礼,走到成熟的时候,理想和现实也就交汇融合,不再遥远的对立。 砖墙、烟囱、下岗、厂房、硬碰硬、俄罗斯老歌、生锈的车间、失落的包工头、不卑不亢的父亲、埋在机床里的文艺梦,满含情怀,以及底层的、穷途末路似的智慧。一个阶级的倒掉,工厂之子的挽歌。比想象更荒诞的,是他们那个卑微的梦。

但是电影演到最后,又是在那个破旧的房屋前,还是之前的一男一女,唯一的区别是那个曾经执着的男人已经放手,对现实放手,对未来放手。 这架钢琴能否造出来,圆圆是否能够留在父亲身边,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他们暗淡生活中的一抹梦幻曙光,这架钢琴如一台时光机,引领他们重温往日的温暖和荣耀,这是这些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群已经忘却很久的感觉了。 《钢的琴》用一个紧凑的故事、貌似轻松、幽默的叙述方式,还有不断插入的歌舞场面,超现实也好、讽刺也好,能让黯淡现实生活,立马活色生香。 它的风格非常杂糅,统一在怀旧的情绪下。大量中俄老歌先以强烈的冲击把氛围铺垫上了。以对称(片头夫妻对话)、夸张的弧线(追逐胖头)和黄金分割形成的构图风格,使它几乎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美感,不像是说故事,倒成了直接从往事中抠取的老照片。叙事则在长镜带着诗性的写实(陈桂林的纸板钢琴),和小品式的夸张贫嘴(借钱)间怪异而和睦地推进着,时而在自嘲中显得卑微,时而又被强行插入的舞台性很强的场景搞得崇高到突兀。如果说《建党

伟业》里angelababy脸上突如其来的光象征资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势介入,那么雪花中射向陈桂林的白光,以及后面一场分别打到陈桂林和淑贤头上的蓝光和红光,就是导演发出的幕间提示:既象征着“钢琴”计划的两个节点,也在舞台上拎出了两个现实中卑微失败者的可贵灵魂。直到几声闷响,烟雾把所有角色吞没,大幕其实已经拉下了。 《钢的琴》虽然心酸但却不失幽默,感动着每一位观众,赢得了观众的泪水,也赢得了观众的掌声与称赞,从影片当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位父亲的爱,也看到了一份爱情的不容易,更知道了那一群人的温暖,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导演所要从影片当中折射出的现实,在那样的情境下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由影片我们回想了自己生活的一切,因而对生活有了新的想法,新的感悟。影片达到了导演想要的效果,就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第三篇:钢的琴观后感

那是我们已经存在却无法深刻体验的时代

很遗憾,不能像东北人一样在这部电影的带领下完成童年的穿越,耸立的高大烟囱、破败的工厂,无尽蔓延的铁路,这些对从小在江南长大的孩子来说,确实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共鸣。很庆幸,电影中描述的那个时代,我已经活生生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喝水的搪瓷杯、小小的理发店、老式自行车,这些东西我的记忆力全部有,尤其是听到陈桂林女儿玩着超级玛丽时那段音乐,对于80后、90初生的孩子真的再熟悉不过。

有人说,好的电影有三种,一种是向观众生动地展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从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一种是向观众描绘一个他们非常熟悉的世界,从而让他们获得共鸣;第三种则是带领观众探寻他们以为自己已经很熟悉的世界,却在里面发现了自己不曾发现或者一直忽视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往往就存在于观众的内心世界里。而《钢的琴》属于第三种。

在我的记忆里,有那么段时间,爸爸妈妈在饭桌上会讨论工作的问题,哪家的谁谁谁又下岗了,现在想来,那大致就是电影里描述的时代背景吧。经济体制的改革让时代的步伐在大跨步向前,需要人们去奋力追赶,有些人追上了,比如小菊嫁给了卖假药的,小元跟了妈妈走;有些人或许追不上,比如其他人。大家在改革大潮中分化成三教九流,画地为区的包工头、下岗后不愿低就以致待业的木工、有盗窃前科的锁匠、小作坊的屠宰师傅,还有打麻将都要偷牌的街头混混。虽然都怀一身绝技,但挣扎在现实里,是一样的奔波于生计。友情难遇,爱情多艰,亲情也在现实里纠结。纵然路上有太多振奋人心的发生,见证这些情愫的坚贞,但最后历尽艰难做成的钢琴,并没有改变女儿要随母亲与做假药者离开的结局。那里的人有着改革前的荣耀,曾经那里是重工业基地,但现在拥有的却是改革后的阵痛,穷途末路的悲戚。

那是个怎么样的年代,陈桂林的妻子会跟着做假药的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而引以为傲,在崇尚无产阶级的年代,工人阶级曾是最荣耀的群体,也曾获得铁饭碗、铁工资、免费或低廉的教育、医疗住房等福利,深深地记得汪工说的那句话“没有敢想敢干敢拼的精神,那不是我们工人干的事儿”,钢的琴诞生了,而且奏出了坚强的旋律。然而时代的脚步最终还是将他们抛下了,他们有一身的好手艺,甚至可以造出一架钢琴来,但是他们最终落得的下场是拿不出买一架钢琴的钱来挽回自己的妻子儿女。他们给了那个年代什么,而那个年代又给了他们什么。就像四季的更迭永远都会进行一样,不论多想被大家保留的烟囱还是化为尘土;就像工厂改革不论如何都在继续进行,不论陈桂林多想把女儿留在身边,她还是会选择更好的生活。就像一个坐标系,x轴就是时间,而影片人物那些上蹿下跳的生活,都是y方向上小小的波澜,一切也无法逆转x轴的推移,这种无奈的感觉深入骨髓。结尾的画面,一边是造完钢琴的工人,一边是衣着光鲜的前妻,双方都在听,却好像僵在那儿,背后的对立意味不言而喻。

钢筋水泥、破败工厂这些冰冷高大的东西充斥了那个时代,但也有像藤蔓一样伸到电影各处的亲情。陈桂林用纸为女儿糊了一架不能发声的钢琴,在他跟女儿解释完贝多芬也是听不到音乐之后为女儿弹奏纸琴的时候,内心是有多少身为父亲却不能给女儿带来好生活的无奈、悲凉和愤恨,直到女儿告知他妈妈时常来看她并给她买了新衣服新文具,他心底对自己窝囊却无法改变现实的愤怒和绝望彻底爆发了。他为女儿带着朋友去学校偷钢琴,即使女友几度暗示他在她那里过夜,他还是坚持回去,要给女儿织毛衣,他不惜一切代价集合了所有的主人公为

留住女儿而造钢琴??我在努力回想,爸爸小时候如何把我扛在肩头,帮我洗澡,教我用英文数数,吃我碗里吃不完的饭菜,每位爸爸一定都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在孩子眼里,他们不懂,他们只知道谁给我好的我就喜欢谁,就像我爸爸老是会偷偷给我零花钱所以我喜欢爸爸,像小元说的谁给她买钢琴她就跟谁。小孩都懂得谁好就跟谁,更何况是在那个时代呢。当她几乎是以同等地位的大人的口吻问陈桂林说“你是怎么想的”的时候,我真的很想摸摸小元的头告诉她不要这么和你爸爸说话,其实你爸爸比谁都难受,那么多人在努力造钢琴是为了留你在你爸爸的身边,其实你比谁都幸福。

现实正像片中西方乐器不得不演奏民乐“步步高”一样,原本坚持的东西却如被爆破的工厂烟囱,无论努力拯救与否,它都要坍倒,弥漫起挥之不去的烟尘,昔日理想与辉煌只能在歌声里重现。我们正生在了这个国家的这个时代,一切变化都显得太快,周遭的建筑今天和明天或许就有不同。面对过去,我在想,不管是作为国家、电影还是个体,我们是不是该放慢一下脚步,认真一回,思考思考, 看看以前的面孔,现在是什么模样了。

而抛开电影本身的内容,《钢的琴》是一部小成本电影,但是在院线排片表上场次很少,观众能观赏到的时间周期也很短,男主角的片酬是打着欠条的,女主角还自掏腰包支持影片的拍摄,导演曾经带着剧组住在条件很差的旅馆里,它没有赢得好票房,却赢得了好口碑,电影这东西,票房不是衡量好坏的唯一标准,甚至可能不是公正的标准。看完关于张猛导演的事迹,我想说的是也许我们前半辈子摸索很久都不会知道我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以为很多迁就而为的事情就是我们喜欢的东西,遇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的时候也许就像第一次遇到自己的恋人一般心跳加快并且愿意为之付出所有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