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观后感

《钢的琴》观后感

今天观看影片《钢的琴》,觉得这片子拍得很美。贯穿于其中的音乐美得让人窒息,悠悠扬扬的背景音乐绝对算是一个亮点。

这部电影是以农村为背景的文艺片。里面没有大牌的影视明星也没有华丽的后期制作。有的只是那份令感动的真诚。

这是一个发生在农村穷苦人的故事,讲的很现实,描绘的很艺术,之所以感动我是因为里面的生活和一些发生的事情以及一些事物能再生活中找到,因为自己是个农村人,确实能身临其境地考虑,也深深的唤起自己童年的记忆。

故事的主线很简单,讲的是父亲为了留住女儿召集村上的朋友为女儿造琴的故事,当然里面还穿杂这些写琐事。当时那个时期,当时那个环境,地点,人们是多么地互助与相亲相爱。造琴是个大工程,父亲唤起父老乡亲来帮忙,在那个时候人们多么热情,都愿意放下手上的活来完成一个父亲的愿望,当然也可能是文艺片的过度渲染创造感情,但是在那个时代是有那么多的好心人,这也能想起小时候各家串门的时候,现在也是有的只是少很多了。 其实这电影最让我欣赏的是其中穿插的背景音乐,很高雅的音乐流淌在破旧穷困的乡村间,反而反差出了别样的意蕴。电影在大喜大开心的大场景上加了点淡淡地忧伤,像结束的时候那份音乐带来的伤感恰当地表现了父亲失去女儿和情人、朋友的痛。

电影还有一点看的很开心,造琴的时候里面很多的造琴工具也是令人怀念的,让我想起儿时村上人们造房子所用的工具,亲切~。

造琴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电影以这个主线,估计也是与当下全国的农村自己圆梦的故事相对应吧,很多地方都有农民自造飞机、车潜艇···这代表着每个人心中的梦想,敢不敢实现其实是自己的意愿,只要有心什么梦想都能上实现的。

造钢琴也让自己怀念起小时候爷爷为自己做二胡的事情,虽然不能用不能发声,但是却饱含着浓浓的爱意,这份爱意什么也无法替代。

最后的场景,女儿弹着钢琴,虽然发出的声音不美妙,但在那个时候每个人都陶醉在里面,这完成了每个人的梦想的钢琴总算是做成了,没有像那个烟囱那样倒塌掉,也深深地埋藏着父亲和大家的爱和期望。

烟囱倒塌那一刻人人注视着,社会的进步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也摧毁了人们的那份美好的记忆。

 

第二篇:钢的琴影评

情与琴 ------------《钢的琴》影评

现在回想起来,这部影片进入我的视野是那么的不经意。在最初很多次听到这个名字后,我依旧没有太大的观看欲望。因为一个造钢琴、争女儿的男人,一个有喜感的离婚故事,总给人缺少严肃与深沉力量的印象。与许多大片摆开阵势碾压进你的视野相比,《钢的琴》显得轻薄了一些。直到有一天我去一家公司应聘,对方给了赠票让我写影评,我才有了要看看这部影片的愿望。只可惜被一些事情耽搁了,未能如愿。

你不得不承认,口碑是最好的广告。就像女士买护肤品,孝子贤孙买保健品一样,他人试用试吃过的好东西,总是很诱人。在身边多位朋友给予《钢的琴》很高的评价后,我也最终在网上看了这部影片。开头就很奇怪!

影片始于分飞的同林鸟。当片名字幕渐渐隐去后,一场哀伤的追悼被解构成了闹剧,而灵堂奇怪的搭设地点也表现出再明显不过的摆拍痕迹。于是,一个“伪现实主义”的风格就此确立无疑。

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影评将《钢的琴》与现实主义联系到一起。因为它表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况吗?因为凋敝的工厂和破旧的砖房占据了影片的全部背景吗?在这里,背景的力量似乎很弱,弱到只是一个隐去的“背影”。

当葬礼变成杂耍,我们可以从中读到什么?我曾看到文章介绍,

北美的黑奴在为亲友送葬后会载歌载舞,笑逐颜开。这种化悲痛为力量,而且是喜感力量的行为背后,似乎隐藏着一种精神。它不仅仅是倔强与不屈,而是更多地表现为蔑视现实的“诗化梦想”。这种梦想也许是虚无的,不太可能实现的,但是这种对现实的“笑”、对虚无的歌颂与追求,恰恰是人类本质力量的生动体现。《钢的琴》正是披着现实主义的伪装,讲了一个梦幻般的故事。它讲述的不是外在的真实,而是内在的真实,也就是诗意的真实。

钢铁与柔情。如果有人问,在《钢的琴》里,除了人物之外,最让人难忘的视觉元素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当钢厂里孕育着钢琴,钢水流淌、焊花飞溅时,你会怎么认识这里的“钢铁”?当冰冷的固态钢铁变为灼白的液态钢水时,你觉得是什么如此强大有力?

在《钢的琴》里,除了“物态”的钢铁之外,我们似乎还能看到“情态”的钢铁。陈桂林濒临破碎的家庭和充满感情的生活,仿佛就是钢铁的两种形态,而钢的琴则更加直接地将物质与精神做了完美地连接,将坚硬冰冷的钢铁直接变成了灼热如钢水的“诗”。

无声与音乐。熟悉生活的人也许都知道,在离婚分财产、争孩子的那段岁月里,最不愿意做的就是说话,因为那是最累的。任何声音都让人觉得是一种折磨,更不用提音乐了。可是在《钢的琴》里,离婚大战的岁月却始终伴随着音乐,而且是欢快的音乐,甚至为了增加欢乐气氛,在钢琴的开工仪式上还放了三挂鞭炮。创作者用情绪相反的音乐、音响颠覆了事件本身的情绪,解构了现实中离婚带来的巨大痛苦。这种颠覆与解构使得影片有了超越现实的可能,从而成为一种

寓意丰富的象征。在陈桂林的离婚岁月里,他没有通常离婚者的悲苦,只有小小忧愁。这反而成了乐观和积极向上表现。陈桂林对痛苦的藐视成了一种人生态度,甚至一种人生哲学的佐证。

现实的小人物与诗意的生命力

纵观整部影片,以小见大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市井小民呼朋唤友要去解决没有多少痛苦的离婚事件。影片结尾,女儿小元到底跟了谁并未明言。创作者对事件结局的有意忽略似乎表明了对于事件过程本身的看重。而被抽走结局的故事,使叙事的曲折、花哨被降到了次要位置,人物和事件性质跃升到了首要地位。小人物及其事件本身已经被抽象化,成为生命力的一种体现。这一生命力有着超越现实生活的诗化的高度。《钢的琴》与其说在讲述一个有趣的现实故事,不如说是在写一首调笑现实的“诗”。亲情、友情都不是影片的旨归,“钢的琴”亦不能承载影片的深意。反倒是陈桂林那辆不紧不慢、永远向前、哪都能去的小摩托,成了他生命力,也是整部影片最生动、最切题的象征。

当然,如果平心而论,《钢的琴》从编剧到摄制也存在一些瑕疵。比如在编剧上,胖头女儿怀孕被弃的情节就属于多余。删除相关情节,影片在主题、风格、情绪等方面都不会受到影响,那么,这样的情节就有注水和充数之嫌。

在镜头和画面上,能够隐约感觉到创作者在风格的定位及其实现上,没有做到统一。诗化倾向与纪实倾向常常互相掣肘。比如在用色方面,既想保持纪实风格,减少色相,降低彩度,以灰黄统一画面;

又想唤出诗意,在部分场景中增加色相,强化反差,结果采取了折中的做法,把灰黄主调中的鲜红都变成了绛红,效果大打折扣。诗化与纪实,两头不着调,实属败笔。

总的来说,《钢的琴》是一部优秀的国产影片。但这一影片没有取得与其声名相符的票房,也不太可能被观众长久而深刻地记忆,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总结的问题。对于导演张猛来说,我也有着非常矛盾的期待。从中国电影的整体来说,我希望他不要改变自己的风格和题材,最终成为某类影片的领军人物。但是,从导演个人的发展来说,我又相信并期待他能有所突破和创新。

我喜欢这部片子很大原因是因为它的美术和配乐,还有那种东北汉子的江湖气,有很多事情是小时候带来的影响,因为小时候看金庸而埋下对江湖的向往,让我对这种一伙人聚在一起做一件看似无聊的义气事儿特别有好感。真不需要什么催泪的台词,真实生活中的中国人其实就是木讷和内向的,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很多话,也就是喝了酒后眼泛泪光地拍拍肩膀才能吼出来。

电影是否应该完成观众对美好生活的期许,然后臆造出更好的结局?我从来不这么认为,每一天的生活只会比每一幕的影片更戏剧化,或者说更冷酷。有一点点温情就足够了,那种温情可能只是像画在黑板上的长颈鹿烟囱一样无力,但这不是向现实低头,而是有些梦幻的情节,一瞬间就是永恒。剩下的时光,都是为了怀念那一瞬而存在的。

电影美学

(论文)

姓名:朱 帅

班级:09级广编2班 学号:200908020127 指导老师:刘 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