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第六章 肿瘤总结

第六章 肿瘤

肿瘤的扩散

1、侵袭:是指恶性肿瘤不断浸润、破坏周围组织和器官的过程,亦即直接蔓延

常沿组织间隙、淋巴管或血管外周间隙、神经束衣浸润

如:胰头癌蔓延至肝脏 晚期乳腺癌至肺

2、转移:恶性肿瘤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他处而继续生长,可以形成与

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

只有恶性肿瘤转移并非都转移

转移的途径:

1) 淋巴道转移(癌早期)淋巴管——边缘窦——皮质髓质——输出淋巴管

——下一站淋巴结——胸导管入血——血道转移

如:乳腺癌转移到腋窝淋巴结 肺癌转移肺门淋巴结

最常见的是左锁骨上淋巴结 原发部位为肠道

2) 血道转移(肉瘤 癌晚期)肿瘤入血后随血液到达其他器官后形成转移

肿瘤一般经瘤组织新生微血管侵入血,亦可经淋巴管——胸导管或经淋

巴——静脉通路入血 侵入血管后形成瘤栓(可阻塞靶器官的血管造

成内皮细胞的损伤)——传出血管侵入组织形成转移瘤

途径:

体循环静脉——右心——肺

门静脉——肝

肺静脉——左心——主动脉——脑 骨 肾 肾上腺

椎静脉——脊椎 脑

最常见于肺 其次肝和骨

转移瘤的形态学特点:边界清楚并常多发散在分布,多位于器官近被摸处,有时瘤结节中央出血坏死下陷,形成“癌脐”

3) 种植性转移 侵入体腔器官表面时,癌细胞脱落,随体腔内液体种植在

体腔内各器官的表面,形成转移瘤

如:胃癌种植到软抄表面形成卵巢的Krukenberg瘤 消化道粘液癌 脑

髓母细胞癌 医源性种植

血道转移的机制:

克隆性扩增,生长异质化,血管生成——转移性亚克隆黏附并侵入基底膜——通过细胞外机制——侵入血管——与宿主淋巴细胞相互作用——肿瘤细胞栓子——肿瘤细胞与基底膜黏附侵出血管——转移灶及肿瘤血管形成浸润生长

三级分级法:

1级为高级,低度恶性 2级为中分化,中度恶性 3及低分化,高度恶性

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继发性感染 出血 穿孔 病理性骨折 感染

恶病质 恶性肿瘤晚期,机体严重销售、无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

异位内分泌综合征和副肿瘤综合症

异位内分泌腺发生的肿瘤能产生或分泌激素或激素类物质,能引起内分泌紊乱而出现相应的

临床症状,称为异位内分泌综合征(ectopic endocrine syndrome) 大多数为恶性肿瘤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由于肿瘤的产物(包括异位激素产生)或异常免疫反应(包括交叉免疫、自身免疫和免疫复合物沉着等)或其他不明原因,所引起内分泌、神经、消化、造血、骨关节、肾和皮肤等系统发生病变,出现相应临床表现,称为副肿瘤综合征 异位属于副肿瘤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 恶性

分化程度 分化好,与起源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相似 分化不好,与起源组织和细胞的形

态差别大

生长速度 缓慢 较快

生长方式 常呈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 常呈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包

膜不明显,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楚,通常不能推动,后者常伴有浸

润性生长

继发改变 少见 常发生初学、坏死 溃疡 转移 不转移 常有转移

复发 彻底切除后不复发或很少复发 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治疗后容易复

对机体的影响 较小,周瑶为局部压迫或阻塞作用。 较大,除压迫 阻塞外 还可破坏临

近组织和器官,引起坏死 出血 合

并感染

仅发生于重要器官时引起严重后果

核分裂象 无或少 无病理性 多见,可见病理性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是相对的

除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外,存在一种在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介于两者之间的肿瘤,称为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tumor)

肿瘤的良恶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良性可 恶变 成恶性

癌前病变 非典型增生 原位癌

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是指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病变,即这些病变长期存在并经演变有可能转变为癌。

常见的有: 黏膜白斑(伴上皮非典型增生)

子宫颈糜烂(上皮非典型增生)

乳腺增生性纤维囊性变(上皮异生型增生)

结肠、直肠的息肉状腺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伴上皮化生及非典型增生)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皮肤慢性性溃疡(上皮非典型增生)

肝硬化

非典型增生(dysplasia)是癌前病变的形态学改变。指增生的上皮细胞形态和结构出现一定成粗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

表现:细胞大校不已,核大深染,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增多,一般不见病理性核分裂 细胞层次增多,排列较乱,极性消失

多见于鳞状上皮,也见于腺上皮

鳞状上皮分为轻(1级)、中(2级)、重度(3级)三级,轻、中度(累及上皮层1/3和2/3)可恢复,重度(累及上皮层超过2/3未达全层)很难逆转 原位癌属于3级

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指异位增生的细胞已累及上皮的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生长者 子宫颈 食管 皮肤

原位癌是一种早期的癌

鳞状上皮累及黏膜腺体称为原位癌累及腺体 乳腺小叶腺发生癌变尚未侵入基底膜称为小叶原位癌

几种常见的肿瘤

上皮组织恶性肿瘤 特点: 见学姐书

如:鳞状细胞癌

镜下:癌细胞呈团状分布,形成癌巢 与间质界限清楚。癌细胞间可见细胞间桥,中央可见团状角化物,称为角化珠

常发生于有鳞状上皮覆盖的部位,也有鳞状上皮化生的部位

上皮组织良性肿瘤

如:1、乳头状瘤:

2、腺瘤

癌与肉瘤的

组织来源 上皮组织 间叶组织

发病率 较常见,约为肉瘤的9倍, 较少见,多见于青少年

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人

大体特点 质较硬,灰白,干燥 质软,灰红,湿润,鱼肉状

组织学特点多形成癌巢,分界明显,常有增生 肉瘤细胞弥散分布,分界不清,血管丰富 网状纤维 癌细胞间无 多有

免疫组化 表达上皮 表达间叶组织

转移 经淋巴道转移 经血道转移

 

第二篇:药理学第一二章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

1

2、药物: 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范畴。

3、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研究在药物的影响下细胞功能如何发生变化的科学 。

4、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如吸收、分布、排泄、代谢等)及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研究药在体内的过程,即机体如何对药物处理(如吸收、分布、排泄、代谢等)的科学。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和效应

1、药物作用(微观):指药物进入或接触机体组织细胞引起的微观生理生化功能改变及形态学改变(初始反应)。

(1) 广义: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

(2) 狭义:指药物进入或接触机体组织初始反应后引起的生理生化功能改变及形态学改变,只能改变原有的生理生化功能,同时形态学改变。

2、药理效应(宏观):药物作用下机体器官原有功能的改变。(药物作用的结果。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选择性。 .)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1、调节功能(兴奋和抑制)

1)兴奋作用:(excitation 或亢进augmentation):凡能使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水平提高的,称兴奋。 苏醒、亢进、抽搐、痉挛、 惊厥、反跳、衰竭

2)抑制作用

抑制(inhibition 或麻痹paralusis):凡能使原有生理生化功能水平减弱的,称抑制。

2、抗病原体

3、补充不足

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定义:机体组织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其差异性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药理效应选择性(selectivity)是指药物引起机体产生效应的范围的专一或广泛程度。(即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某一组织某一器官发生效用,而对其他组织和器官很少或不发生效用)

2、产生的原因

(1)药物与各组织器官的亲和力(2)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3)细胞结构的差异

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

1、治疗作用(therapeutic effect) 是指符合用药目的、有利于防治疾病的药物作用。

2、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是指那些不符合用药目的,并引起患者其他病痛或危害的反应。

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是由药物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决定而且必定存在的两重性作用。

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反应、停药反、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

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特点:副作用是药物固有的作用。 可以预知。

毒性反应:指剂量过大或蓄积过量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急性毒性 CVS、CNS、R

慢性毒性 肝、肾、骨髓、内分泌 三致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反应范畴。

特殊毒性 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 是指长期用药时突然停药出现的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反跳现象。

3、变态反应(allergix reaction):是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各种类型的免疫反应均可发生,但反应性质与药物固有的效应与剂量均无关。

4)特异质反应

五、量效关系

量效曲线:以药理效应的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血药浓度为横坐标绘图

1.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关系。

1.量效关系:是指药理效应与其剂量或血药浓度呈一定关系。

2.量反应:是指效应可用连续性数量值表示的反应.

2、几个概念

量效曲线:用效应强弱为纵坐标,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得双值曲线。可将药物浓度改用对数值作图,呈典型对称曲线,即为量效曲线。

量反应:药理效应强弱连续增减的量变。

质反应: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阴 性 或阳性表示 。

最小有效浓度:刚引起效应的阈浓度

极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引起中毒的量(效能)

最小中毒量:刚引起中毒的量

致死量:刚引起致死的量

3、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

1)半数致死量(LD50):使全部实验动物有一半死亡所需的剂量。

2)半数有效量(ED50):使全部实验动物或实验标本半数产生有效的作用所需的剂量。

3)治疗指数:LD50/ED50的比值。

4)安全范围:药物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

4、效能与效价

效能:指药物产生的最大效应的水平.

效价:产生一定效应所需剂量的大小.

安全范围:药物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

安全性评价指标

1.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TI)

=LD50/ED50

2. 安全范围 ED95 ~ LD5之间的距离

95%有效量 5%致死量

效价高的药物,用量小,而效能大的药物疗效较好,各有特点。一般来讲药物的效能更为重要。

六、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与机体细胞结合的部位称为药物作用的靶点(target),药物可以结合的靶点几乎涉及生命代谢活动过程所有环节,可作用在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包括受体、酶、离子通道、核酸、载体、免疫系统、基因等。

所谓药物的作用机制:就是研究药物的作用部位,产生什么效应和如何产生这些效应。要从细胞功能方面探索,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化反应 如NaHCO3用于治疗胃溃疡,是从简单理化作用而产生药理效应

2、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 磺胺类药

3、影响生理物质的转运 如利尿药

4、对酶的影响 如新斯的明

5、作用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 如钙拮抗剂

新斯的明 :

具有抗胆碱酯酶作用,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较毒扁豆碱弱;因尚能直接作用于骨骼肌细胞的胆碱能受体,故对骨骼肌作用较强;缩瞳作用较弱。多用于重症肌无力及腹部手术后的肠麻痹。

1、受体(receptor R):受体是特异性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

受体可由一个或数个亚单位(subunit)组成,形成分子上的特殊立体构型,称为结合位点或受点

2、配体(ligand L):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配体。

5、激动药(agonist):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并激动受体.

6、拮抗药(antagonist):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

7、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而内在活性较弱

8、竞争性拮抗药(双向可逆)

9、非竞争性拮抗药(为难逆性)

10、药物与受体结合的特点:

(1)特异性;(2)饱和性;(3)可逆性

? 受体概念和特性

? 蛋白质:胞膜、胞浆、细胞核

? 极高的识别能力

? 配体:a)内源性,激素、神经递质、血管活性物质

b)外源性

? 高度选择性

? 饱和性

? 可逆性:可解离,可置换

二)受体类型

1、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离子通道型R)GABA受体

2、G蛋白偶联受体 如:α、β、DAR等受体

3、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 如上皮生长因子的受体。

4、细胞内受体 如甲状腺受体存在于细胞核内

三)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

? 1、G-蛋白(由三个不同的亚单位α、β、γ组成三聚体)

? 2、环磷腺苷(cAMP)cAMP是ATP经AC作用的产物

? 3、环磷鸟苷(cGMP)cGMP是经GTP经GC作用的产物,也受PDE灭活,cGMP是激活蛋白

酶而引起各种效应。

? 4、肌醇磷脂 5、 钙离子

? 四)受体的调节

1、耐受性(tolerance):连续用药后药效递减的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