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学生版)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 、 、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字 , 时期 人,春秋末期的 、 、 ,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二、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不惑( ) 不逾矩( )(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一箪食( )曲肱而枕( )( )( ) 好之者( ) 笃志( ) 三、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乎 5.吾日三省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8.三十而立 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 11.温故而知新 12.学而不思则罔 13.思而不学则殆 14.可以为师矣 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 ,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 ;今义: 。习,古义: ;今义: )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 。三,古义: ,今义: ) .

1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18.饭疏食饮水 19. 曲肱而枕之 20.不义而富且贵 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24子在川上曰 25.逝者如斯夫 26.不舍昼夜 27.三军可夺帅也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 30.切问而近思

3.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 。) (从,古义: ;今义: 。)

5.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 ..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矣( )

3.知:人不知而不愠(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温故而知新( )

七、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八、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2 2.而: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4.乐:不亦乐乎( )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课外阅读训练:

乌篷摇梦到春江

叶文玲

①四年前,在青海戈壁滩竟日奔波时,被辉煌如火的大沙漠灼花了眼睛的我,曾经大发..

奇想:假如让富春江泻到这儿来,那该多好!

②那时,我并没见过富春江,却千百次做过有关她的梦,郁达夫”屋住兰江梦亦香”的诗文和叶浅予墨韵淋漓的画卷,早把我对富春江的梦幻濡染得又浓又甜,那绿沉沉的甜梦中,总是悠荡着乡思绵绵的乌篷船。

③我终于圆了梦。回归浙江仅两年,我已两次遂了与她相亲的心愿。一是去岁金秋,一在今年暮春,两次均作陪客,陪文朋艺友遨游;一棹轻波碧水路,兴致格外高昂,只觉得不枉我作悬肠念的富春江,比梦中更俏更娇美。

④两次遨游,都是旱路走,水路归。这行程颇使人得其佳妙:因为,当你迂回山间行行复行行不胜引颈张耳之苦时,突然,一条银练素带在前方闪闪烁烁起来,你兀的眼前一亮,倍觉这碧波粼粼一江水的鲜活可爱;待盼到归程荡舟起桨开始真正的春江游时,这漾波漫流的大水,更令你陶然如醉,神魂飞扬,彼时,你纵有千种愁思万般忧,也将全部消溶在这一江碧玉里。

⑤我始想,富春江的俏,恐怕全在于江流的曲折多姿,从她与新安江、兰江的汇合处下行,越见委婉袅娜;行过淹没在水中的乌石滩,行至流急涡回的七里泷,(A)富春江裙裾一闪,又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葫芦湾委实别致有趣,湾形毕肖一只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壁立湾畔的奇岩崛石,似乎触手可及,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村居农舍,更添无限野趣。小船悄悄儿荡进湾来,船上人无不惊殊,若再到那流泻百尺飞珠迸玉的葫芦瀑下溅一溅,定会溅得你满身惬意。

⑥我还想,富春江的娇,也在于她的色泽,无怪她有“第二漓江”之称。那江水,真是澄于湖海碧于天,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翡翠绿玉铺就的。行在江上望两岸,只见千嶂染翠,峰峰岭岭尽都浓浓淡淡的绿进去;立在船头看江心,只觉水底天上的云絮,一朵朵一团团,俱是深深浅浅的绿出来,真难说是山染绿了江,还是江浸绿了山,无怪朋友们相视叹曰:(B)喔,一到富春江,眼瞳都是绿的!

⑦我再想,富春江的美,更在于她无与伦比的静。由于电站的建成,益发使江水浪敛波平,所以,她虽还是千重涧水汇清流,但那汇和流,仿佛都是在水底暗处悄悄儿进行的,几十里水面竟没弄出丁点儿惊涛骇浪,“临流鼓棹,帆飞若驰”的光景已不复见,那或顺流或逆水的千舟百舸,亦如动画一般悠悠来去,舒泰、自在极了。“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亲。”在轰轰闹闹的现代生活中,烦躁了城市的嚣音后,人们自然格外钟爱富春江这千金难买的幽静。

⑧奇山异水的富春江,钟灵毓秀,风物独绝,而七里泷碑文荟萃的严子陵钓鱼台,尤能展现她扬古启今的魅力。

⑨我又想,古往今来的人对严子陵如此仰慕,大概并不在乎已成百丈悬崖的钓台当年是否真能垂钓,而是敬崇这位先贤不慕富贵不媚皇亲的傲世风骨。试想,几请不出山宁作垂钓翁的归隐客,倘使活至今日,恐怕更要与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开后门发横财之类歪风邪道绝缘;而这位敢把脚搁在刘秀肚子上午睡的严光先生和喝了高粱酒“见了皇帝不磕头”的山东好汉们的神魂,又是何等的相通相似!

⑩哦,钓台不仅是一处风景点,更是历史老人垂落在江边的一只巨手,千年百载,以其特殊的膂力,撩拨着人们心头的重重波澜。

丰哉,富春江,乌篷摇梦梦越酣,惟愿年年得相觅。

1解释文章第一节中加点的一个词语?(2分)

3

2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作者在富春江的所想。(4分)

(1)我始想:

(2)我还想:

(3)我再想:

(4)我又想: 3文中第⑥段写富春江的水,与其最相配的是 ( )(3分)

A.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B。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C.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任选一句)(4分)

(A)富春江裙裾一闪,又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B)喔,一到富春江,眼瞳都是绿的! 我选( )句: 5请说说下面一句话的含义。(3分)

钓台不仅是一处风景点,更是历史老人垂落在江边的一只巨手,千年百载,以其特殊的膂力,撩拨着人们心头的重重波澜。

古诗赏析训练

(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①深不见,浦树②远含滋③。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④。

【注释】①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县。 ②浦树:水边的树。③含滋:湿润,带着水气。 ④散丝:雨丝,这里比喻流泪。

(1) 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3分)

(2)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

4

 

第二篇:《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练习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练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共二十篇。与 、 、 并称“四书”。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字 , 时期 人,春秋末期的 、 、 ,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论.语( ) 2.不亦说.乎( ) 3.不愠.( ) 4.三省.吾身( ) 5.传.不习乎( ) 6.不惑.

( ) 7.不逾矩..( )( ) 8.不思则罔.( ) 9.殆.( ) 10.一箪.食( ) 11.曲肱..( )( ) 12.好.之者( ) 13.笃.志( )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 ) 2.有朋自.远方来( ) 3.人不知.而不愠.( )( ) 4.不亦君子..乎( ) 5.吾日三省...吾身(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7.传.不习乎( ) 8.三十而立.( ) 9.四十不惑.( ) 10.不逾矩..

( )( ) 11.温故.而知新..( )( ) 12.学而不思则罔.( ) 13.思而不学则殆.( ) 14.可以为...师矣( )( )( ) 15.人不堪.

其忧( )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18.饭疏食...饮水.( )( )( ) 19.曲肱而...枕之( )( ) 20.不义..而富且贵( ) 21.于.

我如浮云( )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 24子在川.

上曰( ) 25.逝.者如斯.夫( )( ) 26.不舍.昼夜( ) 27.三军..可夺帅也(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 29.博学而笃.

志( ) 30.切问..而近思..

( )( )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 ,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有朋.自远方来 古义: 今义: 2.不亦君子..乎 古义: 今义: 3.可以..为师矣 古义: 今义: 4.学而不思则罔. 古义: 今义: 5.思而不学则殆. 古义: 今义: 6.饭疏食..饮水.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7.匹夫..不可夺志 古义: 今义: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矣( ) 2.而: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为人谋而不忠乎(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曲肱而枕之( ) 不义而富且贵( ) 温故而知新(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博学而笃志( ) 切问而近思( ) 3.知:人不知而不愠(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温故而知新( ) 4.乐:不亦乐乎( )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 2.吾日.三省吾身( ) 3.传.不习乎(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5.饭.疏食饮水( ) 6.温故.而知新.

( )( )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 1. 2. 3. 4. 5. 6. 7. 8. 9. 10.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