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

范六小学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结合淮安市教育局下发的课程计划,根据本校实际,按以下方案实施:

一、课程设置

学校认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制订了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每学期初由学校教导处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执行方案、制定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严格按教学大纲教学。规范了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科学、环保与学校课程、音体美等学科教学,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上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空间。

本学年,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环保、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包括安全教育(一、二、三年级开设,教材是《国防教育》)环境教育(四、五年级开设,教材是《蓝色家园》),环保是学校课程,有国学经典(一------五年级)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包括一年级是《生命与自我》,二年级是《生命与他人》,三年级是《生命与自然》,四五年级是《生命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2)是微机。所有课程、课时,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要求设置,无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现象。重视开展好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兴趣活动四个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课时分配(周)

一年级:语文(8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生活(3课时)、体育(4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环保课程(2课时)。

二年级:语文(8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生活(3课时)、体育(4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环保课程(2课时)。

三年级:语文(6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外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2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环保与学校课程(2课时)。

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结合淮安市教体局下发的课程计划,根据本校实际,按以下方案实施:

一、课程设置

四年级:语文(6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外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2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环保与学校课程(2课时)。

五年级:语文(6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外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2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环保与学校课程(2课时)

六年级:语文(6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外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2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环保与学校课程(2课时)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每课时40分钟,一、二年级每周总课时数26节。三——五。六年级每周总课时数30节。

三、学校课程管理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是把教育目标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桥梁,是培养目标的载体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课程设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新课程设置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认真研究课程设置方案,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并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加强管理,科学设置各类课程。

严格执行新课程设置方案,对于国家课程和环保课程中指令性内容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在课程管理上转变管理思想,研究管理办法,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充分发挥学校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主体作用,保证足够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发环保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时间和空间。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改革小组,成员包括教研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

2013.2

 

第二篇:企业资源计划ERP合作性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企业资源计划ERP》合作性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企业资源计划ERP》合作性教改课程组

2009-2-1

一、课程性质和内容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信息系统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ERP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基本理论、规划设计及典型案例的分析与应用。适应市场对信息管理及综合管理型人才的需求。 本课程共讲授四大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企业资源计划概论。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主要掌握ERP的基本概念,包括ERP的发展过程,MRP、MRPII、ERP的概念及原理,掌握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知识,掌握供应链系统建账与基础设置,了解目前市场常用的ERP系统的基本情况,对一些典型的ERP系统(如SAP,Oracle, U8M,K3等)的功能、特点及操作方法有个大概的了解。

第二部分,ERP中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要求主要掌握生产制造型企业ERP的基本结构及组成部分,包括工程管理、销售管理、计划管理、采购管理、仓库管理等子系统的业务流程、功能、概念及原理,对生产制造型企业ERP系统的管理、操作流程有个清楚的认识。主要包括:

1.ERP中的基础数据,包括物料,物料清单,工艺路线,工作中心,工厂日历等。

2.ERP中的销售管理系统,包括销售报价,销售订单,销售出货,#5@p等业务流程和系统功

3.ERP中的生产计划管理,包括MPS和MRP的设置,运行和结果评估以及企业中生产计划的制定流程。

4.ERP中的采购管理,包括采购计划,货源确定,供应商选择,采购订单管理及#5@p校验。

5.ERP中的库存管理,包括收货,发货,移货,库存盘点和库存分析的业务流程与系统功能。

6.ERP中的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数据采集,质量控制和质量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功能与流程。

7. ERP中的生产订单管理,包括订单管理的流程与功能。

第三部分,ERP中的财务管理系统。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主要掌握生产制造型企 1

业以及非盈利企业财务系统的基本结构及组成部分以及业务流程,包括应收业务、应付业务、资金管理、成本核算、总账业务的基本原理和业务流程。主要包括:

1.财务基础参数设置。包括制造业会计业务概述、会计账户设计、接口账户设置、会计期间定义、货币兑换率设置、会计员设置。

2.应收业务。包括应收业务基础数据、收款#5@p业务流程、收款业务流程、自动分录、分录过账。

3.应付业务。包括应付业务基础数据、付款#5@p业务流程、付款业务流程、自动分录、分录过账。

4.资金管理。包括资金管理基础数据、现金账业务、银行存款业务

5.成本核算。包括成本核算业务基础数据、本层成本输入、成本滚加计算、成本查询、有关成本报表。

6.总账业务。包括总账业务基础数据、凭证输入、总账查询报表、财务报表。

第四部分,ERP系统选型与实施。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学生了解ERP系统的选型策略,实施的方法论和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管理。具体包括:

1.ERP软件选型。

2.ERP实施方法论。

3.ERP实施的准备工作。

4.ERP实施工程中的项目管理。

二、课程教学模式

本课程改革以往的单纯由教师进行理论讲授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组建教师团队,集体备课,采用“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进行。每位任课教师负责自己班级的大班授课任务,讨论课时一个大班分成n个小班,这时团队的其他教师加入,负责其他(n-1个)小班的讨论课组织工作,进行团队合作教学。大班课学生数在190人左右,小班课学生数在30人左右。本课程在向学生传授ERP相关理论的同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合作性学习小组,课程一开始就引导他们选择调研企业,随着对ERP各阶段知识讲授的深入,指导学生完成ERP软件产品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模拟企业ERP需求分析与ERP软件选型讨论、模拟企业ERP进销存管理方案讨论、模拟企业ERP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方案讨论、模拟企业ERP技术方案讨论、模拟企业ERP实施方案讨论六部内容的讨论,以学生小组对具体讨论内容的学习和探索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表1:理论讲授与研讨课时分配

企业资源计划ERP合作性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2

(一)讨论课教学流程

《企业资源计划ERP》采取的是“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授课方式。具体说: 第一步:大班课老师教授ERP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并布置好讨论课的作业和具体内容; 第二步:学生在上讨论课之前,事先做好讨论课堂准备、ppt和纸制报告;

第三步:教师组织学生在课上围绕主题进行讨论,教师进行引导,并做好相应批阅记录; 第四步:

第五步:学生根据讨论课反馈的情况修改自己的作业,撰写讨论课笔记,并为下一次讨论做好准备。

(二)学生在合作教学中的角色

学生在合作教学中属于主体地位,要发挥出小组的团队性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小组的任务有: 1、 组建小组

根据教师的要求,在第一次大班课后组建小组,确定组名和组长,并及时上报给讨论课

3

企业资源计划ERP合作性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老师审核通过。

2、 确定项目选题

老师提供讨论的大题目,学生在大题目的前提下自拟讨论的小方向。

3、 组织课外讨论,完成作业

组长根据老师布置的讨论议题,组织成员进行讨论完成,并在规定的截至期限上交与老师。

4、进行课堂讨论,撰写讨论笔记

讨论课上,每组先把自己的讨论的议题进行汇报,然后针对其他同学的提问进行答辩,同时组内指定一成员记录其他小组和老师给与的建议。

5、 修改作业,上传笔记

讨论课结束后,小组修改自己的报告,并将讨论笔记交与老师,为下一次讨论做好准备。

(三)教师在合作教学中的角色

讨论课教师在合作教学中起着引导和督促的作用,扮演四种角色,分别是:

1、做决定:确定讨论主题和学习目标、决定小组人数、决定小组成员、安排位置、准备材料及安排角色。

(1)确定讨论主题和学习目标:

企业资源计划ERP的讨论主题是按照“大方向,小题目”进行的,即老师给一个讨论的大方向,每个小组在这个大方向下拟订一个讨论的小题目。课程共确定了六个议题:

议题一:ERP软件产品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

议题二:模拟企业ERP需求分析与ERP软件选型讨论;

议题三:模拟企业ERP进销存管理方案讨论;

议题四:模拟企业ERP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方案讨论;

议题五:模拟企业ERP技术方案讨论;

议题六:模拟企业ERP实施方案讨论。

(2)决定小组人数

讨论课是按照自然班设置,每个班级大约30名学生,按照5个人一组的规模,可以分为6组。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基本遵照自愿组合的原则,但要求每组男女同学混合。

(3)安排位置

每次讨论课要求大家集中坐在一起,而不是零零散散的分布,组内的成员要围坐一圈,或坐成一排或前后两排,便于沟通和交流。

(4)准备材料

4

各组要将自己的准备材料分发给其他各组的成员,这样大家就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提问和讨论。

(5)安排角色

每次讨论时,每组都要确定一个组长协调组内的讨论以及与其他组的交流,同时还要确定每组的记录员,记录讨论时反馈的意见和建议。

2、 确定课程:包括解释学习任务、解释成功的标准和传授合作技巧等。

(1)解释学习任务

每次讨论课开始,教师要告诉学生本次讨论的目的和组织方式,向学生说明他们需阅读的材料和理解的资料,可以给出一些例子以及问一些问题。并告诉学生成功的标准。

(2)传授合作技巧

教师要告诉学生一些讨论的技巧和合作的方式。通过聆听或参与每组的讨论,以及设置观察、评点等环节,让学生领悟到如何更好的合作来完成任务。

3、 监督与介入:监督学生的行为,提供帮助以及介入并传授合作技巧。

(1)监督学生行为

当学生展开讨论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组间巡视,看他们是否了解了布置的内容,并立即给与反馈和强化,对好的小组技巧的运用加以表扬并让全班同学指导。

(2)提供帮助

如果学生不明白这次的任务内容,教师要细心清楚的解释他们必须指导的内容

(3)介入并传授合作技巧

当某小组出现合作的困难,教师可以充当其中组员之一,帮助他们一起来组织讨论,教师可以参与到一组,起到示范作用,为其他小组的讨论设立模板和参考。

4、 评估和总结:评定学生的学习、评定小组的合作情况和作最后的总结。

(1)评定学生的学习

评定学生们完成任务的情况并反馈给学生。

(2)评定小组的合作情况

小组合作情况的评定可由个人、小组或全班来进行。首先,让小组按顺序列出三件自己做的好的事情,然后再定出一件他们认为下次可以做的更好的事情,最后,就全班情况做总结。有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评选出本次讨论表现最佳的小组作为鼓励。

(3)做最后的总结

总结这次讨论课的要点,回顾主要数据,强化学生的学习。

以上教师的工作集中反映在每次讨论之前和之后教师要完成“合作课程的工作表”,具 5

体见附录1.

附录1: 教师讨论课工作表

年级: 讨论主题:

步骤1: 上课时间、地点、总体安排: 步骤2:做决定:

(1) 小组规模:

(2) 小组任务:

(3) 空间安排:

(4) 每组需要的材料:

(5) 分配角色: 步骤3:用学生理解的语言设定该节课:

(1) 任务:

(2) 积极的相互依靠:

(3) 个人责任:

(4) 成功的标准:

(5) 具体的期望行为: 步骤4: 监督和进程

(1) 期望表现的行为:

(2) 观察表:

(3) 观察者:

(4) 进程计划(反馈): 步骤5:评估结果

(1) 任务成绩:

(2) 小组表现:

(3) 个人情况:

(4) 下次的建议:

三、学生团队组建说明

在本课程的第一次课后,要求每个讨论班的学生以“自由组合为主,老师指定为辅”的

原则搭建研究团队,形成5人左右的研究小组;小组组成要本着互补原则,尽可能做到男女生搭配、不同寝室的学生搭配。

选出小组组长,为组内成员分配角色,比如报告撰写负责人、图表及PPT制作负责人、小组汇报负责人等。

6

各小组长在第二次课前,按照主讲教师的具体要求,提供小组名称、小组成员的信息名单,包括学号、姓名、专业班级、个人电话、E-mail以及将在调研实践项目中担当的角色。

在今后的讨论课中,每一位同学都要在完成课前作业和预习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言,小组要对讨论情况进行必要的记录和总结。研究小组内部要合理分工、团结协作,在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出色地完成方案分析与设计任务。

四、08-09(2)学期讨论课具体安排

讨论课1:对ERP软件产品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

时间:第2周(2009-2-23——2009-2-27)

目的:通过本次讨论,使学生在理解ERP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当前ERP产品的市场情况并结合企业的需求了解ERP软件的未来发展趋势;学生结合选定的ERP产品,进行调研和分析,完成分析报告,并对报告内容进行小组讨论。

课前要求:

本次讨论课前学生要完成以下作业:

1、通过书籍及因特网查询,理解ERP相关思想和理论以及当前市场上的主流ERP产品。

2、各组结合选定的调研主题,撰写报告。要求报告内容完整、格式正确,目的明确,阐述清晰。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这两项作业,于本次讨论课上向老师提交;报告由小组讨论完成,按小组提交一份;要求宋体小四号字,1.25倍行距,A4纸打印,注意排版。

讨论的主要内容:

1、每个小组根据选定的ERP软件进行分析,并从市场发展和企业需求等角度分析ERP软件的未来发展趋势。

2、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

3、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小组的报告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

讨论课2:模拟企业ERP需求分析与ERP软件选型讨论

时间:第10周(2009-4-20——2009-4-24)

目的:通过本次讨论,使学生在理解ERP基本原理和了解当前ERP产品的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对选定的模拟企业实施ERP的需求进行分析;并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ERP产品选型,完成分析报告,并对报告内容进行小组讨论。

课前要求:

本次讨论课前学生要完成以下作业:

7

1、通过书籍及因特网查询,选定模拟企业并在理解ERP基本原理和了解当前ERP产品的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对选定的模拟企业实施ERP的需求进行分析;并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ERP产品选型。

2、各组结合选定的调研主题,撰写报告。要求报告内容完整、格式正确,目的明确,阐述清晰。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这两项作业,于本次讨论课上向老师提交;报告由小组讨论完成,按小组提交一份;要求宋体小四号字,1.25倍行距,A4纸打印,注意排版。

讨论的主要内容:

1、每个小组根据选定的模拟企业,并从企业管理和业务发展等方面对企业实施ERP的需求进行讨论。

2、结合企业的需求,对软件选型进行讨论。

2、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

3、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小组的报告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

讨论课3:模拟企业ERP进销存管理方案讨论

时间:第11-12周(2009-4-27——2009-5-8)

目的:通过本次讨论,使学生在了解企业流程和已选型ERP软件功能的基础上,进行选定的模拟企业的进销存业务方案设计(包括功能和基本流程),完成设计报告,并对报告内容进行小组讨论。

课前要求:

本次讨论课前学生要完成以下作业:

1、通过书籍及因特网查询,在理解企业流程和已选型ERP软件功能的基础上,进行选定的模拟企业的进销存业务方案设计(包括功能和基本流程),完成设计报告。

2、各组结合选定的企业案例,撰写报告。要求报告内容完整、格式正确,目的明确,阐述清晰。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这两项作业,于本次讨论课上向老师提交;报告由小组讨论完成,按小组提交一份;要求宋体小四号字,1.25倍行距,A4纸打印,注意排版。

讨论的主要内容:

1、每个小组根据选定的模拟企业在进销存管理方面对ERP的需求及ERP软件的功能进行业务方案讨论和设计。

2、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

3、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小组的报告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

8

讨论课4:模拟企业ERP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方案讨论

时间:第13-14周(2009-5-11——2009-5-22)

目的:通过本次讨论,使学生在了解企业流程和已选型ERP软件功能的基础上,进行选定的模拟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业务方案设计(包括功能和基本流程),完成设计报告,并对报告内容进行小组讨论。

课前要求:

本次讨论课前学生要完成以下作业:

1、通过书籍及因特网查询,在理解企业流程和已选型ERP软件功能的基础上,进行选定的模拟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业务方案设计(包括功能和基本流程),完成设计报告。

2、各组结合选定的企业案例,撰写报告。要求报告内容完整、格式正确,目的明确,阐述清晰。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这两项作业,于本次讨论课上向老师提交;报告由小组讨论完成,按小组提交一份;要求宋体小四号字,1.25倍行距,A4纸打印,注意排版。

讨论的主要内容:

1、每个小组根据选定的模拟企业在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方面对ERP的需求及ERP软件的功能进行业务方案讨论和设计。

2、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

3、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小组的报告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

讨论课5:模拟企业ERP技术方案讨论

时间:第15周(2009-5-25——2009-5-29)

目的:通过本次讨论,使学生在了解企业流程和已选型ERP软件功能的基础上,结合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理论,进行技术方案的分析和设计,完成设计报告,并对报告内容进行小组讨论。

课前要求:

本次讨论课前学生要完成以下作业:

1、通过书籍及因特网查询,根据选定的模拟企业的规模、选择的ERP软件及系统管理的要求进行ERP技术方案的分析和设计。

2、各组结合选定的企业案例,撰写报告。要求报告内容完整、格式正确,目的明确,阐述清晰。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这两项作业,于本次讨论课上向老师提交;报告由小组讨论完成,按小组提交一份;要求宋体小四号字,1.25倍行距,A4纸打印,注意排版。

9

讨论的主要内容:

1、每个小组根据选定的模拟企业的规模、选择的ERP软件及系统管理的要求进行ERP技术方案的分析和设计。

2、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

3、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小组的报告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

讨论课6:模拟企业ERP实施方案讨论

时间:第16周(2009-6-1——2009-6-5)

目的:通过本次讨论,使学生在了解企业流程和已选型ERP软件功能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管理、软件实施等理论,进行实施方案的分析和设计(包括实施流程、实施组织、实施计划等),完成设计报告,并对报告内容进行小组讨论。

课前要求:

本次讨论课前学生要完成以下作业:

1、通过书籍及因特网查询,理解ERP实施要求并进行实施方案设计。

2、各组结合选定的企业案例,撰写报告。要求报告内容完整、格式正确,目的明确,阐述清晰。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这两项作业,于本次讨论课上向老师提交;报告由小组讨论完成,按小组提交一份;要求宋体小四号字,1.25倍行距,A4纸打印,注意排版。

讨论的主要内容:

1、每个小组根据选定的模拟企业的具体情况及实施的周期,进行实施方案设计和讨论。

2、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

3、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小组的报告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

五、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本课程成绩由平时考勤、讨论课表现和研究报告期末汇报和期末理论考试四部分构成,平时考勤主要以学生到课情况和课堂纪律情况考核、讨论课表现主要以学生预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讨论课笔记及测验情况来考核。平时考勤占总成绩的10%、讨论课表现占30%、调研报告及调研成果的口头汇报情况占1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50%。期末考试一般采用闭卷形式,重点考核学生对ERP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同时强调学生运用ERP理论及思想分析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题目要全面符合大纲要求,同时要做到体现重点,难度适中,题量适度,对未作具体教学要求的内容不作考试要求。

独立完成作业和自学相关的知识是学生有准备地参加讨论和深入掌握ERP基础理论管理理念的关键。因此,本课程要求教师在讲授完各章节内容后都要布置一定量的思考题、练 10

习题和自学内容。学生的课前作业完成情况和自学情况将作为期末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在讨论课中,教师对小组项目完成情况的总体考核作为评定其组员成绩的基础,也可以采取抽查测验小组中的个别成员来确定小组成绩的方式,促进小组成员通过共同努力、互相帮助来达到共同的目标。这种成绩评定机制将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有益的相互依靠关系,个人追求的是既利于他自己,也利于其他组员的结果,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最终促成了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大化。

附录1:《企业资源计划ERP》讨论课学生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小组成绩(60分)

一、讨论课提前准备情况(小组)(25分)

1. 讨论课前是否准备好讨论所需资料(15分)

2. 提交作业的质量(10分)

二、讨论过程评价(20分)

1. 小组讨论中整体发言情况(10分)

2. 小组讨论整体组织情况(10分)

三、讨论课后的反馈(15分)

1. 是否按时提交讨论后作业修订稿(5分)

2. 作业修订稿的完成质量(10分)

第二部分:个人成绩(40分)

1. 是否按时到课(5分)

2. 是否参与讨论(5分)

3. 参与讨论的活跃程度(10分)

4. 是否公开发言(5分)

5. 公开发言的数量(5分)

6. 公开发言的质量(10分)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