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首先涉及土地利用类别划分及获取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目前我国采用统一土地利用分类。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获取是一项复杂庞大且 重要的工作,需要集技术、专业人才、物力的配合进行全面调查。

2.1.1土地利用分类

19xx年9月,由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颁发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对我国的土地利用现状作了比较详尽的分类。依据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 用方式和覆盖特征等因素,将全国土地分为8个一级类、46个二级类。为全国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提供了分类依据。为进一步摸清城镇土地的状况,原国家土地 管理局于19xx年实施,又于19xx年6月修改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将城镇土 地划分为10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城镇土地的分类是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中“城镇”的进一步划分,从而形成一套我国土地利用的分类体系。这套分类体 系为完成我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土地管理部门掌握各类土地的面积、土地利用状况提供了依据。但是,随着社 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分类和城镇土地分类标准自成体系和交叉重叠的 现象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城乡土地统一管理的要求,根据《土地管理法》 的要求,结合我国基本国情,20xx年8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试行《土地分类》 的通知,规定从20xx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采用新的城乡统一的土地分类办法, 原来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城镇土地分类同时废止。新的土地分类体系采用三 级分类方法:一级类设3个,即: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二级类设15个,三级类设71个fail。为适应新的形式与全省乃至全国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相衔接,仙桃市土地利用分类采用三级分类。见表1(三级地类略)。

2.2.1土地利用现状总体结构

20xx年仙桃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表明:全市土地总面积为251983.27

公顷,其中农用地187625.2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4.47%,建设用地29119.3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55%,未利用地35238.6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3.98%。

2.2.2农用地结构

农用地以耕地为主,占农用地面积的71.77%,园地、林地面积都比较小, 分别占农用地面积的1.33%和2.36%,其他农用地占24.54%,牧草地面积仅有 11.59公顷。

1)耕地

耕地面积134649.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3.44%,分布在各乡镇。耕地 中灌溉水田面积最大为70995.27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52.73%;其次是早田, 面积为56690.64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42.10%;菜地面积为6834.10公顷, 占耕地总面积的5.08%;望天田和水浇地面积极少,分别为28.91公顷和100.08 公顷,仅占耕地总面积的0.02%和0.07% o

2)园地

园地面积为2487.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99%,主要分布在陈场、三 伏潭、沙湖和西流河等镇。其中果园2274.98公顷,占园地总面积的91.46%; 其它果园面积为201.49公顷,占园地面积的8.10%;桑园面积仅为10.97公顷, 占园地面积的0.44% o

3)林地

林地面积为4429.6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6%,主要分布在通海口、 沙湖和杨林尾等镇。其中有林地2041.72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46.09%;疏林 地16.13公顷,占林总面积的0.36%;未成林地2275.96公顷,占林地总面积 的51.38%;迹地为4.“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0.11%;苗圃为91.19公顷,占 林地总面积的2.06% o

4)其它农用地

其他农用地面积为46047.6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27%,主要分布在 排湖等大型湖泊附近的乡镇。其中,农田水利用地和养殖水面用地面积最大, 分别为20625.41公顷和15444.51公顷,分别占其它农用地面积的44.79%和 33.54%;坑塘水面、农村道路和畜禽饲养地面积分别为6105.98公顷、3852.12 公顷和18.47公顷,分别为其它农用地面积的13.26%. 8.37%和0.04.%;设施 农业用地面积最小,仅为1.1公顷。

2.23建设用地结构

建设用地总面积为29119.3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55% o

1)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5510.53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87.65%。其 中城市2016.63公顷,建制镇1793.09公顷,农村居民点19949.26公顷,独立 工矿1615.75公顷,特殊用地135.79公顷,分别占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的

7.91%, 7.03%, 78.20%, 6.33%和0.53% o

2)交通用地

交通用地1406.89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4.83% o

3)水利设施用地

水利设施用地2201.97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7.56%。主要分布在东荆 河和汉江沿岸的各乡镇。

2.2.4未利用地

未利用地35238.6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98%,主要分布在西流河和 沙湖等镇。其中未利用土地2748.93公顷,占未利用地的7.80%,未利用土地 中主要以荒草地为主,荒草地面积为2657.61公顷,占未利用土地的%.68% ; 其他土地32489.67公顷,占未利用地的92.20%,其中以滩涂为主,滩涂面积 为18981.29公顷,占其它土地的58.42%,其次是河流水面6497.77公顷,占 其它土地的20.00%湖泊水面和苇地分别为3914.76公顷和3095.85公顷,分 别占其它土地的12.05%和9.53 % o

第四章仙桃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对仙桃市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利用潜力的分析,仙桃市土地利用主要 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4.1土地负荷量大,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地矛盾突出

仙桃市人多地少,20xx年末人口密度达到587人/平方公里,分别是全国、 全省人口密度的4.2倍和1.8倍,人口增长的惯性将增大人口总量,人地矛盾 本身就十分尖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业用地竟相增长,用地需求量 远远超过可能的土地供给能力。生产、生活用地与生态保护用地、建设用地与 农用地、种植业与养殖业用地的矛盾己经非常突出。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 土地利用率很高,达到了86.02%,未利用地仅为13.98%,其中可供开发利用 的后备资源仅为2748.9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9%。宜农土地后备资源开 发增加耕地受到资源和资金的制约。人口与耕地的一增一减,使人均耕地占有

量不断下降,今后将长期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4.2城乡居民点用地结构不合理

全市城镇用地总体上比较紧凑,但农村居民点用地较为分散,城乡人口结 构与居民点用地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20xx年末,全市城乡居民点总面 积23758.98公顷,其中城镇用地3809.72公顷,占16.04%,农村居民点用地 19949.26公顷,占83.96%;而同期城镇和农村的居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 别为37.20%与62.80%。占全市土地总面积1.51%的城镇建设用地承载了全市 37.2%的人口。

4.3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不尽合理

建设用地规划的空间布局不合理,上轮规划确定仙桃市中心城区主要以当

时的城市规划方案为依据,用地布局向东、西、南三个方向都有扩展。规划实 施期间,随着经济发展良好趋势的延续,城区用地的不断拓展,城市规划部门 重新考虑了城市发展方向,新增城市用地主要在西、南两个方向发展,整个城 区南移的倾向非常明显,上轮规划的方案与实际用地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如不 加以调整则难以适应城市用地布局变化的要求。工业化的加快推进也要求在重 新评估城市发展方向和优势条件下,合理布置工业用地。因此,工业用地的布 局将受到城市布局的影响。

4.4农业结构调整与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存在冲突

仙桃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其中水产业在全省位居第一,在全市农业产值 中三分天下有其一。19xx年,仙桃市政府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把发展水产 业当作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来抓,要求对海拔23米以下的低湖田实施退 耕还渔,20xx年末全市有可调整养殖水面5228.91公顷。同时,为适应生态 环境建设需要,仙桃市政府提出了“打造绿色城市、构建都市花园”的奋斗目 标,规划到20xx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0.2%,林业用地需求将会增加。 仙桃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后备资源少,土地适宜性强,农业结构的调整,肯定会 涉及到耕地用途的改变,而国家为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 的保护力度一定会越来越大,保护耕地与农业结构调整用地的矛盾将会越来越 突出。

4.5土地利用集约度有待提高

近几年,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走向城镇就业,仙桃市人口城镇化的进程步 伐加快,一些农村居民点居住户数减少,“空心村”、“独家院”现象比较普遍, 20xx年末全市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达214.46平方米,不少村庄人均用地 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上,如张沟镇联潭村人均居民点面积达356.09平方米,土 地利用率低下;独立工矿用地面积建设密度小,宽打窄用现象比较普遍;由于

有些企业的倒闭,城镇内部还存在一定数量的闲置土地,还有一定的潜力可挖。

4.6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威胁耕地生态环境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仙桃市环境污染日趋突出,工业三废排放量居高不 下,空气中悬浮微粒有缓慢上升趋势。20xx年工业废气排放量为184403万标 立方米,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分别为782.05万吨和3887万吨,工业废 水排放达标率仅为67.70%。沟与渠相连、江河相通的水系特点,加速了水污 染的扩散,通顺河、通州河存在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仙下河水体严重污染。 农药化肥的流失,高浓度的有机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渠导致严重的有机污染,伴 有富营养化趋势。废气、废水、废料严重威胁着耕地生态环境,影响着农作物 的产量和质量。

4,7耕地总体质量下降,生产条件巫待改善

由于受比较效益的冲击,为了更大限度的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化肥, 致使农家肥等有机肥的使用量急剧减少,到现在农作物的种植几乎不施农家

肥。只种不养使耕地有机质处在只取不补的状态,土壤肥力直线下降。化肥中 7o}7s%成份变成盐类物质留存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板结,土壤理化性状变劣, 然后更加剧施用化肥,形成了恶性循环,致使土层“失血”不止,土地生产率 降低。同时,据农业部门资料显示,目前尚有粮食低产、土壤有明显障碍因素 的耕地29857.73公顷。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农村生产基础的家庭性、 生产操作的零散性、生产条件的局限性,以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少,农业 生产条件未得到改善,原有的水利设施管理不善与老化失修,造成农业抗御自 然灾害的能力衰退,难以适应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要求。 同时,农业没有形成规模经营,就没有大的资本投入,也就没有高的效益,使 农业陷入低水平的陷阱。

第五章仙桃市未来土地利用背景及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仙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预期目标:“十五”计

划时期仙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高举邓小平理论 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为出发点, 全面实施“五年翻一番,十年工业化”发展战略,切实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 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努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实现 综合经济素质、城市整体功能、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社会文明程度四个方面明 显提高,把仙桃真正建设成为武汉都市圈“一主两翼”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仙 桃都市区”。城市规划定位为:江汉平原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武汉都市

圈西翼的核心城市,以轻型加工业和旅游休闲为主导产业,环境优美的滨江城 市。正确估计仙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需求:综合《仙桃市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仙桃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及其它仙 桃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资料,仙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需 求主要归纳如下:

1)城镇用地。按照建设新型中等城市的目标,根据“重点突出,协调发展”

的原则,大力发展仙桃城区,优化城镇结构,重点培育中心城镇,仙桃城区发 展布局重点南移。充分利用仙桃现有的交通网络,在空间上开成一个中心、三 条轴线、四个中心镇的“大”字形结构:即以318国道和宜黄高速公路两条发

展轴线,沿中心城区一张沟一郭河一污城一通海口的省道及沿中心城区一彭场一沙湖县 道为两条次要轴线;四个中心镇为彭场镇、杨林尾镇、通海口镇和毛咀镇。城 镇结构以四个层面:即中心城—重点镇—建制镇—中心村四个层面相互

支撑的发展体系。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体系,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合 理流动,到20xx年末,人口城镇化水平由37.2%提高到60%左右,部分独立 工矿用地与城镇接轨后,也将纳入城镇用地规模,城镇用地将有较大规模的增 长。

2)农村居点用地。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 全市重点抓好5个示范镇,各乡镇抓好2^'3个示范村的规划和建设,在示范 的基础上进行全市推广,争取在20xx年以前全市实现生态家园建设。积极探 索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改造“城中村”的新路子,争取在农民公寓建设上取实质 进展,使农村住宅小区化,环境卫生都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加强农村居民点用

地管理,使农村居民点真正纳入规划管理,做好迁村腾地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增加土地利用率。

3)独立工矿用地。通过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项目建设,促进城 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整合乡镇砖瓦窑用地,禁止砖瓦窑占用耕地,应对独 立选址项目从严审查,控制独立工矿用地的快速增长。

4)交通用地。完成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显著提高综合交通的通达性、 便捷性,加强市级路网与全市路网主骨架的衔接配套,完善市级路网体系,提 高道路等级,改善交通环境,市中心城区到各乡镇通达高速或一二级公路,所 有乡(镇、场)通达三级以上公路,所有行政村通等级公路。到20xx年形成 结构配置合理、桥涵和交通附属设施完善的公路网,为仙桃经济的高速发展夯 实基础,这无疑也无原则需要新增大量的建设用地。

5)水利用地。一是加强堤防整治,增强抗洪能力,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重点加培汉江、东荆河、分蓄洪区围堤,加大整险力度,提高防洪标准。汉江 干堤达“64型”标准,东荆河干堤分段达“64型”"54型”和“98型”标准, 杜家台分洪道堤防、分蓄洪区围堤及通顺河河堤、排湖围堤等分别达防洪标准。 二是加大建设加度,提高排灌标准。对杨林尾泵站工程、展翅河改道工程、沙 湖泵站、排湖泵站及多处小型排涝泵站建设,提高整体排涝能力。三是扩大灌 溉面积,改造中低产田,完成泽口灌区配套工程,兴建一批小泵站,疏挖各乡 镇主要灌溉沟渠。四是兴建徐鸳口泵站,为南水北调补水工程服务,确保仙桃 农业用水。要完成以上这些重点水利工程,也需要一定的建设用地作保障。

6)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用地。以建设现代都市农业为目标,走产业化经营之路, 重点发展水产、林业、畜禽、蔬菜等生产基地,促进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 态农业和创汇农业的发展。高标准建设排湖30万亩水产生态旅游板块和30万 亩林业生态板块;重点扶持张沟养鳝、郭河养鸭、毛咀养猪和干河鱼鸭套养等 规模产业。

农业结构调整用地不改变土地生产条件,只是随着市场条件变化而调整 土地的具体用途,因而对耕地保有量没有直接影响。

7)耕地。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积 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国家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保持耕地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指导思 想不会改变,在一定的建设用地不可避免的前提下,必须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 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确保基本农田面积的稳定。

8)林业用地。通过严格保护、大力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力争到20xx年, 全市林地面积达到5100公顷以上,森林覆盖率由15.2%增长到18%,生态环 境明显改观,林业产业实力明显增强,到20xx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0% o 重点发展三个区:西北防护林、经济林区,南部防护林、用材林区和东南部防 护林、经济林与用材林兼营区,这些林业项目既为林业加工企业提供了木材, 又改善绿化了全市的环境。但林业用地需求量大,因此无论是生态退耕还是绿 化带建设,都要考虑耕地平衡的需要,做到有计划地进行,特别是绿化带建设, 不得改变土地的生产条件,保持土地耕作生产能力。

9)生态旅游用地。重点抓好绿化和生态建设,使“水、绿、林、园”成为仙 桃生态环境的突出优势,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快污城风景旅 游区、流潭森林公园和排湖生态旅游区等重要景区建设进度,使仙桃的旅游休 闲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10)水体保护。对自然湖泊实行分级保护,全面禁止非法填湖造地和向江河湖 泊倾倒垃圾。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提高湖泊调蓄抗旱功能,彻底改良现在水 体状况。同时做好水休的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开发,加大对排湖等自然风景区的 保护和景观开发力度。

综上所述,仙桃市未来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将对仙桃市土地利用产生直 接影响,对未来土地利用的需求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中心城区和建制镇用地将有较大幅度增长。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发展,由于经济基础和地理位置的优势,中心城区和四个中心镇都会有较快 速度的发展,同时又会带动一般城镇的发展;同时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中心城—重点镇—建制镇—中心村四个层面发展体系的规划建设,将导

致一部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中心城区和建制镇建设用地需求量将会有较大 的增长,中心城区向宜黄高速公路南移是城区发展的趋势。

二是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用地需求量较大。国家、省、市公 路网的建设布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都要求等级公路的快速建设。随着随岳高 速与天仙高速南北向公路的规划及开工建设,仙桃市的交通将更加便利,接受 武汉辐射作用将越来越便捷,且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标准 都将得到提高,必将相应地推动用地需求的增长。

三是农业用地结构调整的步伐将明显加快。新型农业的发展要求实行规 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将会促使农民自发地调整农业结 构,发展高效农业,可以预料,直接用于耕种的土地面积将会有逐步减少,一 部分耕地将被调整为园地、林地及其它农用地,但通过制定相应的管制规则, 可以使土地的耕作生产条件并不会改变。

四是农村居民点用地仍有一定需求,但用地总规模将会逐渐减小。随着 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乡村工业向城镇集中,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集中,争取 建成农民公寓,形成农村住宅小区,促进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逐步减少,但同 时由于农村居民点用地开发整理力度的加大,建设用地置换补充耕地激励机制 的实施,通过示范村的规划建设,必然会促进中心村建设步伐。因此,规划期 间农村居民点用地仍有一定新增建设用地量需求,但总体规模呈缩减态势,同 时要做好原有废弃居民点的复垦,提高土地利用率。

五是林业绿化用地面积将会有较大规模的增加。通过实施“绿色通道” 工程,江河水源保护、湿地(湖泊)生态保护、自然景观保护等规划,生态保 护观念将会得到加强,相应地绿化地面积将会显著增加。

六是为了协调建设与保护的关系,将适度开发未利用地。土地利用率将 有所提高,未利用地面积将适度减少。

第六章建议及对策

城乡建设用地外延扩展过快和耕地锐减是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遏 制建设用地的盲目扩张、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开发土地、实行耕地总量动 态平衡,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对耕地的保护、调 整建设用地布局、适度开发土地资源,就是这次规划修编的重点。

6.1实行耕地保护制度.,力争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保持耕地面积的基本稳定,是国土资源部对本次规划修编的基本要求;仙 桃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农业既是主要优势产业之一,又是发展纺织工业和食 品加工业的基础;今后即使城市化目标全面实现,全市还将有40%的人口生活

在农村。因此,稳定耕地面积对全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仙桃市上轮规划所确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标为136646.94公顷,20xx年实有耕地 面积134649.00公顷,比规划的耕地保有量面积少1997.94公顷。而根据土地 需求量预测结果,规划期间全市补充耕地的能力低于耕地减少水平,实现上轮 规划所确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标已不太现实。根据仙桃市的土地资源状况和国民 经济发展对耕地利用的需求,必须做到耕地面积的基本稳定,而上轮规划所确 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标又难以达到,选择既具有一定难度、又符合国家政策、且 经过努力实际有可能实现的目标一保持现有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比较合理的。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自然资源综考会推算的《中国城乡居民主要食物需 求量标准》和仙桃市规划目标年粮食总需求的预测,结合仙桃市经济发展状况、 农业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对仙桃市规划目标年末耕地需求量预钡叮,仙桃市 20xx年耕地需求量为109828.60公顷,人均0.064公顷,20xx年末实有耕地 134649.00公顷。本着对耕地实施“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原则,确 定仙桃市规划期间的耕地保有量目标为保持现有134649.E耕地面积不变。要 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要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促进各项建设少占或不占耕地, 同时加大开发整理力度,使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面积达到规划指标。

6.2基本农田保护力度不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仙桃市上轮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面积为114557.57公顷,保护率为83.83% o 为了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本轮规划修编根据“基 本农田保护力度不减”的原则,保持上轮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率(83.83% ) 不变,以20xx年末实有耕地面积计算,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面积为112876.26 公顷。为保持基本农田的稳定性,必须妥善处理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用地空间 安排的关系,根据本次规划修编耕地布局的变化,基本农田布局应作相应的调 整,使基本农田保护布局更为合理。同时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将部分质量较 好,容易复耕的园地等其它农用地纳入基本农田保护范畴,采取与基本农田相 同的管制规则,保证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环境要求。

6.3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实现城乡居民点用地结构性调整

规划期间要严格建设用地定额管理,从紧控制农村居民点和城镇用地规

模,明确新增项目用地投资集约度标准和容积率条件,鼓励建设用地内涵挖潜, 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不断降低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土地资源消耗水 平,逐步实行建设用地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针对城市化水平提高后农村居 住人口逐步减少的现实,实施中心村建设工程,加大村庄集并力度,采取城郊 结合部农村城镇化型、小村并点型、小村控制型和中心村型的迁村腾地办法, 逐步做到自然村落缩并。同时,运用经济杠杆,约束和调整城乡居民点用地结 构,使城镇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减少相协调。规划期间,全市 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6379.00公顷以内,其中建设占用耕地不超过6079.20公 顷;城镇用地增加5438.43公顷,总规模不突破9248.15公顷;农村居民点用 地规模缩小6887.08公顷;城乡居民点人均用地水平从160.88平方米下降到 118.58平方米。

6.4调整三大类土地利用结构,适应土地利用需求

规划期间拟开发未利用地1310.15公顷,规划期末未利用地34928.45公顷, 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为13.86%,下降0.12个百分点;规划期末建设用地 总规模29883.73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为11.86%,上升0.31个百分 点;规划期末农用地面积187171.09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为74.28%

下降0.19个百分点。

首先根据城市化发展要求,调整城乡居民点用地结构。随着农村人口向城 市和城镇转移及工业园区向城镇集中,仙桃市城乡居民点结构将发生较大的调 整:20xx年全市城乡居民点用地22310.33公顷,其中,规划期间城镇用地规 模增加5438.43公顷,至20xx年末,城镇用地总规模达到9248.15公顷,占城 乡居民点用地总面积的41.45%,比20xx年末上升25.4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

点用地规模减少6887.08公顷,至20xx年末,农村居民点用地总规模为13062.18 公顷,占城乡居民点用地总面积的58.55%,比20xx年末下降25.42个百分点。 其次,调整农业用地结构,提升基础设施用地比重。规划期末全市实有耕 地面积为134649.00公顷,占农用地的比重为71.94%,比20xx年末上升0.18%; 交通用地面积2457.8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98%,比20xx年末上升0.42 个百分点;水利建设用地面积2953.9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7%,比2002 年末上升0.30个百分点。

6.5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改善土地生产条件

在科学分析各类型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合理确 定土地利用方向,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开发整理,不仅是补充耕地的基本 手段,而且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土地生态环境的重 要措施。从仙桃市的实际看,必须把土地开发整理提升到发展高效农业、促进 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土地保障的高度来认识。坚持 田、水、路、林、村综合整理,总体开发与平面整理同步,增加耕地面积与提 高耕地质量并重的原则,统筹安排,加大投入,提高整理质量,做到土地整理 与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使经过开发整理的农田成为“田成方、路成网、树成 行、渠相通、明水能排、渍水能降,旱涝保收”的标准农田,规划期间,以农 地整理和农村居民点整理为重点,完成60%的农地整理和30%的村庄整治任 务,土地开发整理总面积76602.97公顷,补充耕地6100公顷,建设标准农田 7万公顷。

6.6调整土地利用布局,促进土地生态环境改善

根据《仙桃市林业发展规划》,通过长江重点防护林、速生丰产用才林及 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以及仙桃市西北部防护林、经济林区、南部防护林、用 材林区和东南部防护林、经济林、用材林兼营区的建设,营造平原林网、四旁 植树及城镇绿化,增加林地面积,至20xx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0.2%,增 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建立生态公益林的重点区域,禁止耕地和建设占 用林地;根据《仙桃市农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对优质粮、棉、油、蔬菜、 水产和水果等六大基地进行布局;根据《仙桃市工业经济2003一20xx年发展 规划纲要》对工业用地进行合理布局,减少工业污染,加快工业化步伐;根据 《仙桃市城镇规划》,划定城市建设的红线、绿线、蓝线、黄红和兼容性控制 区,保证城市建设持续发展;根据《仙桃市环境保护规划》,实施生态退耕, 扩大湖泊面积,增强调蓄水功能,改善生态环境。

一要按照产业和人口集聚要求,调整城乡居民点用地布局。根据城镇体系 规划、城市规划、城镇规划和中心村规划,调整城乡居民点用地布局,总的原 则是:人口向城市和重点城镇集中,园区纳入城镇规模,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 集中。具体布局调整方案按经过审批的相关规划进行。

根据交通和水利建设规划,进行基础设施用地布局。仙桃市交通、水利部 门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用地的需求出发,分别编制了规划期间的

《仙桃市路网发展规划》和仙桃市水利规划,本次土地规划修编应优先保证基 础设施用地需求,按照经审定的行业规划方案进行公路和河道用地布局,并与 城乡居民点及其它用地布局相协调。

二要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安排生态建设用地布局。要根据建设生态市的 要求,结合旅游发展规划,确定水源地、生态林、景观保护区、旅游区的范围, 落实到图上,并合理制定生态用地区的用途管制规则。

三要从有利于耕地保护和标准农田建设的角度,调整耕地和基本农田布 局。针对上轮规划对耕地和基本农田指标分配一刀切、基本农田和耕地范围频 繁调整所产生的弊端,本次规划修编,要本着基本农田保得住、稳得了的指导 思想,实事求是地结合未来建设发展用地要求,调整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总 的思路是:耕地和基本农田指标分配不搞一刀切,根据耕地资源情况和建设发 展需求,规划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在布局上,注意与城乡建设布局方案和农 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协调,为未来建设发展预留空间,保持耕地和基本农田 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严金明.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2

[2]吴次芳,潘文灿等.国土规划的理论方法.科学出版社,,2003.9

[3]束克欣,叶燕妹等.土地管理基础.地质出版社,2004.6

[4]江景波,华楠.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5

【习朱红波,刘海容,张安录.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思考.城镇规 划,2004,12:21-23

[6]崔光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借鉴与思考.中国国土资源经 济,2004,17:7-8

[7]纪昌品,陈荣清.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相关问题的思考.土地管 理,2004,11:47-51

[8]张佳.新一轮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思路探讨.浙江国土资

源,2003,6:44-45

[9]赵哲远,华元春,吴次芳等.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调查研究.资 源调查与评价,2003,20:9-15

[10]王如渊.思考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纵深,,2003,11:38-39

【川于礼.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探讨.新疆农业大学学报,1998 ,21 (2): 111 ^} 114

[12]徐建锋.浅析影响规划可操作性的几个因素—写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修编之前.调查研究,2005,1:34-35

[13】许庆福,毕翠红等.特尔菲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价中的应用

2004,12:36-39

[14]郑振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改革.中国土地科学,,2007,18:13-18

【巧』段建南,胡瑞芝.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方法和技术创新思路. 国土资源导刊,2004,12:1013

[16]董晓声,聂宜民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国土资源科

技管理.2004,4:36-39

[171张跃进.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问题与对策.厅局长论坛, 2004,7:38-39

[ 18]廖和平,文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难点及对策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

报,2003,28(6):975-976

[19]董亭美,赵俊三.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若干理论与技术.昆明理工大 学学报,2003,28(4):6-13

[20〕赵正平.浅谈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国土经济, 2003,11:35-37

[21」朱凤武,彭补拙.中国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模式研究.地理科学, 2003,23(3):282-286

[22]吕永成,宋嗣迪.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广西农业生物 科学,1999,18(1):56-61

[23]陈志彪,林其东.适用于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福建师 范大学学报,1999,15(3):99一104

[24]黄劲松,周生路.当前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问题探讨.人文地 理,1999,14:44-46

[25]程克坚,彭补拙.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中国土 地科学,1998,12(5):10-13

[26]倪建平.编制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过程及几点认识.湖南地质, 1996,15(3):176-178

[27]吴良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GIS技术应用研究.热带地理,

1999,19(4):371-375

[28]梁彦庆,葛京凤,Maplnfo机助制图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资源开 发与市场.2003,19(5):287-289

[29〕孙晓,王庆林,刘文楷.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研究.中州煤 炭,2003,1:5-7

[30】林爱文,代侦勇,邓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测绘信 息与工程,2002, 27 (6):22-23

[31』李诗新.乡村土地利用现状及对策.安徽农学通报,2004,10(6):10-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