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村扶贫攻坚规划

冶力关镇后山村扶贫攻坚规划

(20##-2015)

序言

扶贫开发是党和政府为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采取的重大战略措施。为确保我镇如期实现“到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战略目标,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0##年)》(中发〔2011〕10号)、《甘肃省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0##年)>实施办法》、《临潭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20##年)》、《临潭县五年基本消除贫困实施方案》、《临潭县冶力关镇扶贫攻坚规划》,特制订《临潭县冶力关镇后山村扶贫攻坚规划》,规划期限为20##—20##年。

一、基本情况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冶力关镇后山村行政区域,后山村位于冶力关镇区西南部,座落在距镇区2公里的亲昵沟景区沿线,全村共有2个村民小组,142户611人。贫困人口130户,498人,低保户111户,318人,五保户3人,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81.5%左右。全村有耕地面积969亩,草场3097.6亩,人均耕地1.5亩,人均年收入2300元以下,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劳务输出和旅游业为主。

(二)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秦岭褶皱带西段,地质构造复杂,为北秦岭海西尤地槽褶皱带和南秦岭印支冒地槽褶皱带的过渡带,总体地貌属侵蚀构造的丘陵山地。地势平坦。地形分为丘陵山地。主要山脉有大岭山。

气   候  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寒冷阴湿、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多年平均气温5.5℃,1月平均气温-2.1℃,极端最低气温-25℃(1957年1月18日);7月平均气温13.3℃,极端最高气温29.6℃(1966年6月21日)。生长期年平均180天,无霜期年平均11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186.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14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90天。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7月最多。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主要树种有山杨、桦木、栎类、华山松等。区域内乔木树种主要有松、桦、杨、柳、青冈等树种;灌木主要有箭竹、高山柳、杜鹃、小檗、沙棘、蔷薇、忍冬、鲜卑花、绣线菊等;草本植物主要有苔草、大叶草、早熟禾、蒿类、小蓼等。产有党参、丹参、黄柏、大黄、红(黄)芪,茯苓、东芍、柴胡等中药材。

(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教    育  小学1所,在校生6人,专任教师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科    技  全村有各类技术人才29人。

医疗卫生  全村卫生室1所,卫生人员1人。

广播电视  1978年成立有线广播站1处, 20##年末,广播电台有20套节目,农村村村通、户户通120多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0%。

社会保障  201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1户,人数318人;全村应参保391人,已参保384人,60岁以上78人、重度残疾10人,五保户3人参保率达到98.2%;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

(四)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

后山村属扶贫开发村,贫困村2个社。农民人均收入低于2300元以下的有130户,498人,占农村人口的82%。造成后山村贫困的客观原因主要是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开发历史较晚等方面,主观原因主要是人口素质低下、思想观念落后,政策与实践不配套等方面。主客观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经济基础薄弱,难开发、欠发达的不良局面。

(五)发展机遇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和贫困地区发展问题。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优惠政策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二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机遇和藏区特困片带发展以及冶力关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创造有利的内外部条件。

  三是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对脱贫致富、产业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使得扶贫政策已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高涨,盼发展、求致富的愿望强烈,为扶贫攻坚营造了良好群众氛围。

  四是通过整乡推进、整村推进、以工代赈、贫困学生“雨露计划”、贫困村互助资金合作社等项目,使得贫困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产业发展有了长足发展、致富队伍有了发展壮大,群众积累了丰富致富经验。

(六)重大意义

深入推进扶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推进特困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有利于加强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促进跨行政区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互补,推动特色产业化经营水平迅速提升,进一步促进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通过实施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必将大力改善特困片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区域西部大开发、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等战略机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切实改善民生为核心,以转变发展方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保障能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民族文化建设,促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培养造就各类人才;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家园;着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形成全社会扶贫和全方位协作新格局,推动甘南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与长治久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全面发展。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和城镇发展,加强规划引领,采取特殊政策措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保障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各民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充分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对口支援,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所在地区开展对口帮扶,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激发各族群众发掘自身潜力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尊重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律,充分考虑民族特点、地域特征和发展水平,实事求是、因族举措、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梯次推进,各有侧重地“夯基础”、“促发展”、“达小康”。

  ——坚持民族团结,和谐发展。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保发展,共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美好家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三)战略定位

通过规划实施,将建成高原特色产业扶贫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区,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生态循环经济示范区,防灾减灾示范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

(四)发展目标

总体体现“缩小城乡、区域、贫富三大差距”,以“改善生活、改善生产、改善生态、提高发展能力”为着眼点,按照20##年和20##年两个阶段不要,分别阐述经济发展、扶贫攻坚、民生改善、生态建设、区域协作等方面的目标。同时,用专栏的形式明确相关的主要发展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农牧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城镇化率,人均教育、卫生、社保和就业四项支出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比例,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草原、森林覆盖率等39项指标。

三、空间布局

(一)功能分区

围绕“农业稳镇、旅游强镇、产业活镇、劳务促镇”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全力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千方百计地在增加农民收入上找突破、下功夫。

种植业:引导广大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围绕“山区发展药材种植”的总体思路,药材种植主要涉及后山社和东湾社。

养殖业:认真贯彻全州“农牧互补”战略,大力发展圈养畜牧业,走种草养畜、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结合、综合发展的路子。

劳务经济:及时为广大群众提供务工就业信息,加强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建设,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支持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教育鼓励和引导季节性剩余劳动力和常年剩余劳力外出务工,带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旅游业:充分结合得天独后的旅游区位优势,鼓励引导广大群众在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下,发展旅游产业。

(二)扶贫空间布局

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移民搬迁、易地搬迁力度和农村危旧房屋改造步伐,通过搬迁,彻底解决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村着力发展旅游业及药材种植业。

四、基础设施建设

(一)交通

加快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全村形成干线公路和景区公路为主线、通村社道路为支线,行政村道路和自然村道路为补充和延伸的公路网络体系,有步骤、有计划地解决关系民生的村社道路设。

    (二)水利

    1、发挥水资源优势,围绕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生态屏障目标,坚持兴利与除害结合、开源与节流并举、防汛与抗旱并重的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以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为第一要务,以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为核心,以加强防洪减灾建设为重点,以促进水利行业综合能力建设为保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加强民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亲昵沟的水资源开发和保护,实施流域综合整治和水资源综合开发与调度。通过加强宣传力度,一是保护水源地的原有生态;二是加强对水源地的监测力度;三是实行公众参与的管水、用水、节水机制。

2、加强水环境安全监测。建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防汛抗洪预警预报系统和山洪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加大饮用水源的保护力度,确保水环境安全。

    (三)能源

切实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增强能源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调整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每社设一台变压器,把两项电提升为三项电。

以节能减排为突破,以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开发为重点,改善能源结构,合理推进能源开发利用,使能源开发利用成为转变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倡导使用生物、电力等环保能源,以巩固退耕还林、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成果为重点,扩大退耕还林覆盖面积,建设“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能源、清洁水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好的使镇村达到国家级生态环保标准。

(四)通信和信息化

围绕加快信息化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以建设全村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为依托,集数字、语音、视频服务为一体,逐步实现网络的融合,实现全村通信信号的全覆盖,加强3G、WLAN的网络建设。重点建设广播电视“户户通”,建成供电可靠、运行灵活的配电环网系统。提高农村信息网络覆盖率,建立更为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

(五)乡镇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科学合理、体系完善的规划体系,按照完善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品位的思路,全面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基本建成服务设施完善、功能配套齐全的新框架。

五、产业发展规划

    一)特色农牧业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畜牧业,加快农牧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步伐,改变传统落后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夯实农牧业发展基础就必须从调整经济结构入手,提升农牧业综合效益。

(二)旅游业

    未来五年,我们要加强谋划,注重科学布局,整合资源优势,以绿色峡谷、民俗风情、生态旅游为重点,积极打造具有冶力关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尽快形成城乡一体、多方联动的旅游格局。

 (三) 特色文化产业

    树立品牌意识,做好特色文化品牌传承与保护工作,提高片区文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凝聚核心竞争力。加快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集中展现历史文化、独特自然环境的博物馆建设。健全完善特色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信息库,加大对特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四)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产业协作发展

    加快推进后山村特色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建设,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推动全镇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支持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完善开发与建设的准入机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五) 产业化扶贫

通过产业发展,拓宽农户增收渠道,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大产业基地建设,通过扶持、示范、带头作用,促进产业扶贫。

六、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规划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结合新农村和中心村建设,大力推进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地区异地移民搬迁工作,加大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力度,加强农村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的聚居区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

(一) 村庄建设

    1、贫困村整村推进

以村为单位,借助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保护工程,发展经济林、绿色种植、特色养殖等产业,实施整乡、整流域、整片区扶贫攻坚整体推进项目,完善通村公路、住房、村内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饮水、通信、通电等生产生活设施,努力构建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生态文明示范村,计划从20##年-20##年逐步对全村2个社实行整村推进项目。

(二)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

1、乡村道路建设

    加大通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力推进乡村道路改造,建制村通畅、自然村通畅、小村道和田间耕连通等工程。到20##年,所有自然村通公路,90%的村道实现道路硬化,田间耕作道路网健全。

    2、土地整治与农田改造

    重点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25度以下坡度的土地进行农田平整项目,主要针对全村的900亩耕地。

4、小流域治理

 加强中小流域治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以及水土流失等综合治理。加快小流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合理规划小流域内的农林牧业生产用地,加强统一管理,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加强重点地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快实施生态补偿,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

(三)改善人居环境

    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工程。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健全农村供电网络体系,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全面解决农户用电问题,全镇实现家家通电、通水。全面改善人行便道和田间耕作便道条件。大力推广沼气、太阳灶等能源建设项目,发展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完善农村基本住房保障政策。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控制和降低农药、化肥、农膜等污染,加强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着力解决重点流域水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和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加快实施水污染防治工程,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推进村垃圾等固体废物和医疗垃圾等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

七、就业与农牧村人力资源开发

(一)就业促进与农牧村劳动力转移

1、促进农牧村转移就业。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开发,加大“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实施力度。强化与全省各地的合作交流,积极开拓劳务市场,扶持发展劳务中介组织。支持后山村劳务输转基地建设把后山建成全镇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基地。

2、完善就业服务。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指导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准确可靠的劳务信息,把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最大项目来抓,建设劳务基地,扩大劳务规模,提高劳务输转的层次和水平。

3、就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促进商贸流通,旅游,加工制造等非农产业发展,逐步增加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特别应以旅游业为主体,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拓宽就业渠道。

4、公益性就业。结合退耕还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与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以输转农村剩余劳动力,比如将贫困户的部分劳动力就地转移为公益林管护人员,专门负责公益林的种植与养护;对偏远交通不便的乡村,老百姓看病难,可以配合村级医疗室的建设,每村培养一名乡医,更方便快捷的为老百姓服务。

(二)提高农牧村劳动力素质

1、贫困家庭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提高“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补助标准,给予一定生活补助。对后山村农村中青年农民开展技能专业培训,建立培训基地,增加培训投入,把后山村建成开放式实训基地。对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劳动者,进行农业技能,服务业技能,商贸业技能培训,实现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就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并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农忙种地,农闲打工”就地吸收就业。

2、农牧村实用人才培训。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统筹规划,整合人社,农牧,扶贫,妇联,残联等部门的资金项目,对接产业发展,紧贴农民需求,开展成建制培训。
    3、乡土创业人才培养。逐步加大免费为创业者提供项目信息交流活动和科技讲座,使创业者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大力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同时,将特殊群体纳入零就业或公益性岗位保障体系。

4、“两委班子”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村“两委”班子进行培训,培养致富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八、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

(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1、后山村小学现有教室2间、教职工办公室1间,分别设一、二年级教学班,代课教师1名。教学条件亟待改善,师资力量需要加强。

重建1栋2层的教学楼;配备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教室1间,图书室1间,图书200册,增加美、音、体教师若干名,并配置体育运动器材及音乐设备若干。建1花园,绿化校园环境。

2、建设一所幼儿园,

(二)医疗卫生。

1﹑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减少主要居民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2、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3、继续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计划在5年内,我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全覆盖,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医院新农合管理部门把好门诊筹审核关,指导督查保障农合基金安全正常运行。

4、积极强化计生服务建设,努力改善计划生育服务环境,加大生殖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全面落实优生优育促进工作。

5、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安排人员到上级重点医院进修,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来卫生室指导会诊。

6、强化辖区内预防保健体系建设及突出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进一步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是预防重大传染病发生和降低孕产妇、儿童死亡率的措施。

7、进一步搞好村卫生室规划配置和乡村医生培养工作。目前我村有1个村卫生室,计划到20##年,全村卫生室再次修建、扩建,乡村医生均取得中专以上文凭。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乡村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努力提高乡医的业务水平。                             

(三)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在每个行政村建立一个标准的村级篮球场,解决人力资源匮乏、待遇、福利、“三金”无保障的问题,使得民族文化体育由现在的业余型向专业型转变。修建村级文化活动站、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农家书屋、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占地总面积大约10亩,总投资285万元左右。

(四)科技服务。

通过政府协调等各种途径加大劳务输转人数,开展一批各种生产和服务业的技能培训工作,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2次农民工培训,到20##年由现在的组织劳务输转180人增加到320人,争取每年最少增加10%的劳务输转人数。技术人才培训由现在的58人增加到170人,增加培训次数以及人数,建设一个现代技术化与产业化培训基地,以便推动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显著提高现代服务业和生产业的比重和水平。

(五)社会保障。

1、推进制度建设。

2、加快城乡社会保障统筹。整合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和经办管理资源,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

3、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要实现基本覆盖。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建立家庭零就业和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等。对生活困难的农民群众要实行低保100%覆盖。

4、统筹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普遍开展和推进新农合门诊医疗费用统筹。逐步提高新农合政策范围内对农民群众的住院费用支付比例提高到85%以上。   

5、加强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儿童福利、残疾人、养老、优抚安置服务设施建设。

(六)社会管理。

推进管理法律、体质和能力建设,建立镇党委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快构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理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进行农村社区化建设,进一步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九、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一)生态建设

    1、生态林保护与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护林人员基本生活、生存条件,实现通路、通水、通电、通讯的基本目标,同时支出部分资金建设林区道路以及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监测等。

 2、延长退耕还林政策。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我村在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农民也因为领到了退耕还林补助,而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根据我村气候条件和环境因素,退耕地、林地生长缓慢,短期内群众无法发展林产业和得到收益,建议延长补助年限,提高补助标准,由原来160元/亩,提高到320元/亩,补助期限延长到20##年不变。

    3、草原生态保护区建设。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坚持保护草原生态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相结合,实施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保障农牧民减畜不减收,充分调动农牧民保护草原的积极性。需制定提高生态补偿机制、延长补偿期限、拓宽草原生态开发,建议原来每亩10元的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24元,同时配套养畜补贴资金,鼓励群众发展暖棚养殖和圈养模式。

 4、生态文明示范工程。抓好林草植被保护与建设,实施沿河防护林工程、水保和水涵养林工程、荒山造林工程和人居造林工程。抓好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生态林建设。抓好水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抓好环境综合治理,改善排污设施,建设垃圾处理设施。有效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行集中配套突出抓好中心村建设,降低分散住房建设用地面积,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引导公众树立绿色、环保、节约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化基础建设,积极繁荣生态文化。申请后山村纳入国家级生态示范村,享受国家及生态镇、生态村的各类补助资金,提高人居生活环境和水平。

 5、以电代薪项目争取。申请政府电价补贴项目,对后山村旅游区和周边林区群众进行农村照明用电补贴,免除电价,同时提高农村电器使用率,以减少木材消耗量。扩大电器补助种类和范围,普及农村电器使用量。

(二)环境保护

    1、城乡环境保护。改善村生态环境以治水为根本,把加强水环境治理放到工作的突出位置上。以创新环境经济政策作为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切入点,需建立排污点、创建“绿色家园”建设项目,发展城乡环境保护人员队伍,提高美化、绿化、亮化力度,加大投资。

    2、水环境保护。一方面是通过农业科技的进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是通过农业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无污染的生态环保农业。必须从各个方面加快村一体化建设的投入与补偿,加快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的福利水平,包括增加农村水环境公共产品的投入;通过农业农村发展方式转变拓展农民增收的渠道,丰富农民生活质量;从而有望最终通过农村内部和农民自身所释放的“能量”,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与水环境从相互背离逐步走向相互协调的轨道。

 3、农业污染治理。以片区为主,建立地膜回收、处理点,在每一片区吸收工作人员,解决工资待遇,保障地膜无害化处理。加大商品有机肥的补贴推广。通过施用有机肥,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减少化肥施用量。

(三)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监测预警和防范处置工作。制定预案、加强演练,完善减灾应急体系完善自然灾害救助预案体系和灾害应急响应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救灾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修订完善我村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增强村抗大灾、救大灾能力,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应对大灾的自救水平。

十、创新改革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各项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社会事业各项改革。二是扶贫机制创新:扶贫投入增长机制、扶贫攻坚瞄准机制、扶贫工作机制、贫攻坚与跨区域合作的协同机制、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的共赢机制。三协作机制创新:域内协作机制、片区外的合作机制、外开放机制。

十一、政策支持

认真落实贯彻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投资、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社会帮扶政策、特殊扶持群体和扶持措施。

十二、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与协调监督。加强组织领导;跨区域协调机制;单位工作分工;基层组织保障;考核评价体系。

(二)规划管理

严格按照基本程序,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加强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审计,建立健全资金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内控制度和机制,确保资金安全,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果和效益。

(三)监测评估

1、规划的监测体系

建立村级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监测信息系统,开展规划实施监测。

2、规划实施的评估与调整

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提出规划调整意见,确保规划符合实际圆满完成。

十三、附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