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

第十二章 农业推广项目及其管理

农业推广项目是农业推广计划的具体体现,按项目进行农业推广的计划管理,是推广计划得到落实的保证措施之一,是农业推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掌握农业推广项目的来源、类型,申报程序,文本要求,计划实施,总结验收,请奖等,是农业推广人员的基本工作技能。

第一节 农业推广项目的类型、选择与申报

一、农业推广项目的类型及来源

(一)农业推广项目的类型

一般按照农业推广项目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分类,按照类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组织实施。推广项目的种类较多,常用的分类方法有5种:

1. 按行业部门分。有种植业项目、养殖业项目、工副业项目、引导消费项目、家政指导项目,也可分为农、林、牧、副、渔推广项目。

2. 按专业分。有土肥、种子、植保、栽培、饲养、防疫、放养、捕涝等。

3. 按科学性质分。有试验项目、示范项目、推广项目,开发项目等。

4. 按时间分。有长期推广项目、中期推广项目和短期推广项目。

5. 按项目来源分。有自立项目、委托项目、承担上级项目、合作项目等。

(二) 农业推广项目的来源

农业推广项目的来源包括四个方面:

1. 科研成果。即通过国家和省(市)科委、农业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审定公布的农业科研成果。这些成果一般都是来自科研、教学单位的应用技术科研成果,具有区域、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从规模和效果看,这种来源占主导地位。

2. 农民群众的先进经验。这类技术是农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的创造,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适应性强,容易推广。

3. 技术改进成果。这是科研单位、农业推广单位在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某方面的提高和改进或由推广单位对多方面、多来源、多专业的成果或技术综合组装的成型技术或常规技术的组装配套。

4. 引进技术。通过技术贸易从国内外引进先进成果和技术,发挥后发性优势。

二、农业推广项目的选择

(一) 选择原则

1. 项目的先进性。所谓先进性,一是要创新,即要选择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最新的技术;二是经济合理性,即项目要有最佳的投入产出比,也就是要选择那些对生产有重大影响,能改变地区面貌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项目,不仅要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还要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是适应性广,能够较快地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 一般来说,先进技术应具备如下条件:(1)优于原来的生产技术,并适宜于当地的生产条件;(2) 有效地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有较好的生态效益;(3) 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能持续不断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例如:农业部“十 1

五”期间重点推广50项技术,包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用技术、农民增收与农村发展技术、西部开发农业实用技术、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和主要农产品优良新品种(系)等五方面内容。

2. 项目的成熟性。项目的成熟性是指项目的可靠性和相对稳定性,这是保证项目推广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所选项目在满足其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必须是真正有效的,并保证长时期的稳定性,以免给生产造成损失或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3. 项目的适应性。每项科技成果都是在特定的地域条件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引进和选择项目时,首先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是否适应。科技项目只有在适宜地区推广,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4. 项目产品的需求性。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推广任何农业技术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直接或间接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因此,推广项目的选择必须兼顾产品的市场需求。既要考虑产品的产量,又要考虑产品的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既要销得出,又要价格合理,否则,项目将难以推广。

5.项目的技术要求和农民接受能力的一致性。农民是农业推广的接受者,项目推广的程度和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也就是决定于农民对该项技术的接受和掌握程度。农民接受技术能力越强,取得的效益越高,推广就越快。因此,在选择项目时必须考虑农民的接受能力,要选择那些农民经过培训能掌握的技术。

6. 项目要符合农民的需要。推广农业技术首先是为农民服务的,选择项目必须符合农民利益。在可能条件下,应尽量满足当地农民的需要,至少要满足科技示范户的需要。这不仅要看项目投资大小、见效快慢、效益高低,而且要看项目要求的条件,是否符合农民所处的经济条件、环境条件。

7. 项目确定要充分考虑国家经济计划和技术政策的需要。国家经济计划代表了国家一段时间内的基本方向,技术政策是在一定时期内有关专业技术要适应国家发展的有关规定。推广项目的选择必须符合现行国家经济计划和农业发展技术政策的要求,不能与此相抵触。

(二)选择依据

1.国家需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科学技术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保障我国21世纪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国家会组织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施科技推广计划,如“丰收计划”,“星火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等。这是制订农业推广项目计划的主要依据。

2. 市场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面对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对加入WTO等新的形势和任务,农业科技推广的重点也必须进行相应调整。因此,围绕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需求特点,选择一批先进、适用、成熟的农业技术,加大推广力度,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努力解决产量与品质,增产与增收矛盾中的技术问题,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3. 农民的需要。农民的需要是制订农业推广项目计划的依据之一。不同地区的农民所处的经济条件、生活条件、环境条件和知识结构有差异,分别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制订农业推广项目计划时应予以充分考虑选择农民最迫切需要的技术,满足大多数农民的要求。

4.专家的意见。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专家,由于精通理论和长期工作的实践,在技术上 2

具有权威性。他们根据国内外的科技信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出发,提出的需要改革的技术措施和推广目标,是需要在制订推广项目计划时认真加以考虑的。

(三)选择方法

1. 调查现状法。

调查现状是选择项目的第一步。即通过各种渠道和应用各种手段,进行细致周密的调查,摸清推广项目中各个环节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本地情况和外地情况,情况必须真实、全面可靠,并尽可能有精确的数据。如通过情报、文献分析或深入现场具体了解;填发统计表格或进行民意测验;集体座谈或个别征询;上下结合,专群结合;有时各种方法可以反复、交叉、互相印证。

2. 分析、预测法。

分析就是把调查的现状、搜集的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去掉那些情况不明、脱离生产实际、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较差的项目,把留下的项目再次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分析研究有利的条件和不利因素,以及推广项目的难度等。

预测就是对项目的未来发展目标进行预测,预测发展的趋势和可能取得的结果。预测的目的,是为了对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最佳的项目,确定最佳的实施方案。在预测时,必须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最基本的经济评价和预测,方能保证项目的完成,达到预期目标。

3. 评议论证法。

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和了解情况的人员对较大的农业推广项目进行评议,广泛听取意见,对推广项目技术上的先进性、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进行评议。评议审查的内容有:①推广单位的基本情况及条件,如人员及技术力量;经济及物质实力;设备条件等。②技术分析及论证,如国内外水平及发展趋势;技术关键分析及解决措施,实现的可能性,结论意见。③经济效益分析,如市场需要情况(现状)的调查研究。④承担项目的条件,如工作基础、物质条件等。

4. 优选决策法。

通过一系列的筛选之后,用优选决策法对推广项目的方案进行最后决策。优选的过程是从分析比较到决断的过程。决策的依据,取决于提供决策的可靠数据。因而决策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再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①项目的名称是否恰当,提出项目的依据是否充分。②目的意义是否明确。③条件是否基本具备(技术人员、国内外现状、水平、推广手段是否掌握)。④技术关键是什么,推广方法是否合理。⑤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是否明确。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如何。⑦协作单位、推广对象和分工是否落实。⑧所用资金和所需仪器设备情况。⑨起止年限。决策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无根据地轻易肯定或轻易否定。

上述4种方法是有内在联系的,在运用时要根据项目大小、所用时间长短综合考虑。

三、农业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准备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为了从技术、组织管理、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实施力量等各有关方面论证整个推广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 推广该项目的依据、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现状、水平、发展趋势,立项的特色和创新, 3

及项目的内容简介。

2. 技术可行性分析。其中包括主要技术路线及需解决的技术关键,及其先进性、合理性和实用性,最终目标和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实施项目所具备的条件,即项目的工作基础,项目的主要实施基地(或技术依托单位)的基本情况,协作条件,项目实现产业化的途经。

3. 市场预测。它包括推广前景和市场前景,国内外需求情况及市场容量分析、产品价格与竞争力分析,及其产业化前景分析。

4. 预计项目完成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般从新增总产值、新增纯收益、节能节材情况、节约利用资源情况、改善环保的作用、对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等方面论述。

5. 推广项目的技术方案及推广范围、规模和年限(项目计划进度安排)。

6. 预计的推广经费及用款计划。

7. 经费偿还计划。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需经专家论证评估。

四、农业推广项目的申报

上级管理、领导部门在确定农业推广

的大方向后,下级部门便开始推广项目的

前期准备工作,开始于项目申请的提出,

项目申请书上交后,要进行可行性分析研

究和论证评估,决定能否立项,项目正式

立项后,推广单位还要拿出更为详细的推

广方案即扩初设计。这一过程有着严格的

顺序,前一项工作是后一项工作的必要条

件,前一项工作没做好,后一项工作就不

能进行。图11-1表示了各项准备工作之间

的关系。

(一)申报书的编写

一般申请农业推广项目时应提供以下几份材料:推广项目申报书;成果鉴定证书;项目简介。

1、推广项目申报书。提供项目申报书的目的,是通过申报书来阐述立项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对项目、技术依托单位给予介绍,将这些提供给项目管理部门,以便使主管人员对项目认识和了解。农业推广计划项目申报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申报项目基本情况介绍。这主要包括:项目名称,主要参加单位,技术依托单位,成果来源,研制起止时间,成果鉴定情况(组织鉴定单位,鉴定证书号,鉴定日期),成果水平,成果应用情况(应用于生产的时间,应用范围),科研投入经费,成果获奖情况(获奖情况,获奖名称,等级及授奖部门)等内容。

(2)申报推广的理由及详细内容。这部分是考核项目的重要依据,第一,要写明推广什么,其中包括推广项目的技术内容、原理及工艺路线、和国内外同类技术的比较等;第二,要阐明推广的必要性及推广范围预测;第三,已应用推广情况;第四,典型实施范例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4

农业推广

推迟立项 不予立项 图11-1项目准备工作程序

(3)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这部分内容除阐明技术依托单位的名称、性质、地址外,主要是阐明技术依托单位在项目实施中所具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及组织能力等。

(4)推广措施。是指项目承担单位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准备采取的措施,一般包括推广方式、布点情况、推广进度安排、主要协作关系等方面的论述。

2、成果鉴定证书。是指成果持有单位完成成果后的最终成果结论。国家科科技部有明文规定,非鉴定成果一律不予列入推广计划。农业部的“丰收计划”、“新品种扩繁计划”以及国家科委的“星火计划”立项都必须有鉴定证书。

3、项目简介。这主要是为了宣传,用以对领导、农民、相关部门的宣传,求得方方面面的支持。简介文字一定要精练简洁、主题突出、通俗易懂。

(二)审批立项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上交后,经过专家论证评估,转入评审、决策和确定项目,然而项目双方签订合同书,最后项目执行单位还要制定更为详尽的实施计划。

1、项目的评估、论证。农业推广项目的评估、论证,是审批立项中的关键环节。它从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对拟选项目进行系统、全面科学论证和综合评估,论证项目的选择是否符合原则,项目要推广的技术或成果是否先进,开题的必要性,技术路线的先进性、合理性,实施的可能性,项目实施后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否显著,项目的经费概算是否合理等,为确定项目提供决策依据,为以后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奠定基础。

农业推广项目的论证一般是以会议的形式进行。由项目主持部门聘请有关科研、教育、推广以及行政等方面的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组成项目论证小组。论证小组一般由7—15人组成。要求参加人员必须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职务),组长应由具有高级技术并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的人员担任。

2、项目的确定。农业推广项目经评估、论证后,就转入评审、决策、确定项目的阶段。 项目的决策人或决策机关在项目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核实本地区、外地区、国内外的信息资料,市场和农村调查情况;根据国家政策,同时征询专家意见,吸取群众的合理化建议,从系统的整体观念出发,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最后做出决策,确定项目。

3、签订项目合同。农业推广项目确定后,项目双方还应签订合同书,至此才正式立项。农业推广项目合同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立项理由(推广的项目、意义、国内外水平对比和发展趋势),项目主要内容及技术经济指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预期达到目标,采用的技术推广方法和技术路线,分年度计划进度(包括推广地点、规模),经费的筹集、去向及偿还计划,配套物资明细表,参加单位和项目组负责人。

4、扩初设计。农业推广项目批准后,项目的准备工作还没有结束,项目执行单位还必须根据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报告、项目合同,制定更为详尽的实施计划。

农业推广项目和其他项目一样,其扩初设计应包括如下几点:(1)推广项目的总体设计,包括指导思想、推广规模、主要措施、具体推广目标、所需材料及推广人员的具体安排等。

(2)建立项目的实施机构,包括行政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有必要还应成立项目协作组织等。(3)推广项目的年度计划及每年预期的结果。(4)推广费用的支配方案。(5)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对策。(6)组织领导,主要有领导班子、协调机构和技术指导小组等。项目的扩初设计经项目主持单位的项目组成员及同行专家设计讨论成熟后进入项目实施阶段。 5

第二节 农业推广项目实施与管理

农业推广项目确定之后,搞好组织实施和管理,是完成项目任务的关键和重要保证。推广项目计划制定之后,就要严格按计划所制定的全部项目及经济指标和规模,完成时间等各项规定执行,并实施科学管理。这是完成推广项目计划的保证措施。

一、农业推广项目的实施

(一)制订实施计划,签订实施合同

1. 制订实施计划。农业推广项目确定之后,还应制订项目的实施计划。项目实施计划是一种为有效执行项目计划所需要而安排的活动概要。项目实施计划是由项目主持人主持制订的具体的推广活动计划。项目实施计划包括的主要内容,一是设置项目的目的意义和达到目标;二是项目所要求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经济技术指标,以及分年度推广量及范围等;三是项目技术要点和创新点,重点论述为实现项目预定目标采取哪些技术措施;四是完成项目任务应抓好哪几项工作,包括任务的具体分解、试验示范点的安排、配套物资的供应、技术考察指导、推广方法的确定、推广经费筹措与具体使用以及需要解决的其他问题;五是建立和加强组织领导,主要是行政领导、技术指导和物资服务小组的组成及活动安排,项目参加人员的确定和其他具体要求等。

2. 签订实施合同。农业推广项目的实施计划制订好以后,要以招标或指定方式确定各级项目承担单位及其推广任务、负责人和参加人员。并根据总体推广实施计划制定本地区的具体方案或分课题具体方案,使项目达到层层有方案,有专人负责,形成完整的体系。

在推广项目实施方案批准下达后,由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及该项目主持人与下达项目的单位签订项目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书,将项目的技术要求、目标进度、经费核算、任务期限以及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明确规定下来,作为双方共同遵守的原则。

为保证项目总体计划的执行,项目负责人应与下一级项目承担单位或课题负责人签定二、三级技术合同或责任制合同。

(二)落实实施方案及监督检查

1. 落实实施方案。按照方案的要求,将项目推广任务层层落实到位,做到面积(或数量)落实,人员职责分明。在此基础上,按照推广方法组织实施,编写印刷项目技术资料,制作声像教材,开展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宣传工作。管好用好推广经费,做到专款专用,有偿与无偿结合,责、权、利结合,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同时,各级推广人员要抓好示范乡、村和示范样板田的建设,组织农民参观,并注意对农民巡回指导,认真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 监督、检查。推广项目计划实施过程中,项目下达单位和承担单位应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这是保证项目计划目标实现的重要措施。监督、检查是项目管理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保证项目实施按计划任务书要求执行,并获得预期的效果而进行连续性的监督检查工作;目的在于促进项目能保质、保量、高效地完成。项目监测人员应紧密联系实际,及时发现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将情况迅速地反馈于管理单位,以便提早地找出新的解决方法。

(1)监督检查的内容。① 检查各个项目计划方案落实情况,包括项目推广范围、规模、项目推广组织管理措施、推广人员的岗位责任制落实及承担项目的各部门间协作情况等。② 6

检查项目试验、示范田建立情况。检查试验田技术安排是否符合方案设计要求,各项技术措施落实,田间技术档案建立情况等。③ 对推广效果进行评估。即对技术措施实施后的效果检验,预测能否实现项目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方案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发现技术方案不完善的共性问题,应及时反馈、修正等。④ 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在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总结承担单位好的推广方法和管理经验,对项目执行有推广作用的典型经验,要及时向整个项目示范区推广。

(2)监督检查方法。① 建立定期报告制度。由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执行的各个阶段将项目执行情况结合自查进行认真总结,写成专题报告,向项目主持人和管理单位汇报。必要时可召开项目汇报会,总结前阶段工作,提出下一阶段的指导性意见。② 组织项目联查。为保证项目推广目标的实现,在项目执行的关键阶段,由项目管理单位和项目主持人组织有关专家和管理人员深入示范区联合检查,听取推广人员的汇报和农民的反映,进行田间实地考察,及时解决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联查结束后,写出专题联查报告,向项目管理负责人反馈。

二、农业推广项目的管理

农业推广项目是按照农业推广的总体计划,对某一专项任务以课题的形式落实下来的,必须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有检查地实施和管理。农业推广项目是使农业推广计划得以落实的保证,搞好农业推广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不仅已成为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加速农业推广,促进生产发展所采取的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

(一)农业推广项目管理的主要方法

1. 分级管理。各级农业推广部门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各自的推广计划,安排各自推广的技术项目。这些项目,一般按下达的级别进行管理。跨省的项目及个别有特殊意义的项目由国家有关部委管理。省、地(市)、县级农业推广部门分别管理跨地(市)、跨县、跨乡的项目。上级推广部门对下级制定的推广项目只备案,不具体管理;下级承担上级下达的项目,要管理本级机构所辖范围内的项目推广工作。承担上级的项目,执行中的修正方案要报上级管理部门批准;项目结束后,档案材料正本要交上级推广部门,自己只留副本。

2. 分类管理。在各级推广部门管理的项目中,一般分为农、林、牧、渔推广项目,隶属各部门管理,部门内再按专业(或学科)划分,以便于按照各专业推广项目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组织实施。

3. 封闭式管理。每个农业推广项目的管理,从目标制定、下达部署、组织执行、反馈修改方案,直至实现目标,必须形成一个封闭的反馈回路,称为封闭式管理。项目管理中如果有头无尾,或只有方案无反馈,不按照项目程序进行,就很难达到预定目标。

4. 合同管理。推广项目计划制定以后,项目下达部门可与下级推广部门逐级签定一、二、三级合同书,将推广目标、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时间、需要的经费、物资、考核验收办法、奖惩办法等写入合同,经各方签字后生效。

5. 项目承包和技术经济责任制。由技术人员个人或小组(集团)对推广项目进行承包,明确技术经济责任,责、权、利结合,签定合同。这种办法有利于调动推广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仪器设备、物资、资金的利用率。

6. 综合管理。根据推广项目在科学上的综合特点和我国行政、技术管理体制的现状,近 7

年来,对农业推广项目的管理正向综合方向发展。即在推广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实行政、技、物结合,多学科结合,多种管理方法结合,进行多因子的综合管理。

(二)农业推广项目的总结

农业推广项目的总结是农业推广项目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总结农业推广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可以达到不断改进工作,提高项目推广效益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检验科技成果,以便得到反馈,促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

项目总结一般除了每年搞好年度总结外,在项目告一段落或结束时,特别是注重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总结,并为鉴定和申请报奖提供主要依据。

项目总结的主要内容包括:

1.立项依据和意义。主要写明项目确立根据和由来,也就是总结项目的根据是否充分可靠,立题是否正确,有没有针对性,是谁下达的任务,并且阐明对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市场经济是否具有积极的作用和重大意义等,从而进一步检验确定项目的准确性和必要性。

2.项目取得的成绩。包括项目实施以来的推广面积、范围、产量水平、增产幅度等。说明是否达到了项目合同规定的指标,执行中有什么发展和突破,取得多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项目的主要技术改进。包括要达到预期目的而采取的技术原理是否科学可行,是否紧密结合实际促进了生产发展。特别要总结项目实施的关键技术及其原理有哪些创新、改革和发展,包括技术开发路线,技术本身的改进、深化和提高,以及技术的推广应用领域的扩大、推广手段和方法的改进等。

4.完成项目任务的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坚持试验示范和以点带面,围绕项目开展研究,抓好技术培训,组织协作攻关,现场考察,交流经验,开展技术服务,搞好技术承包等。

5.对项目的评价和建议。主要是运用重要技术参数同国内外同类技术进行对比的情况,对该项目进行评价,确定项目重要技术参数的先进地位和程度,以及项目技术的特点、特性。同时,从项目实施情况出发,结合项目技术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农业的现状和条件、国家的要求和农民的意愿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今后发展前景和建议,包括技术的可行性与应用地区、范围的适应性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

推广项目完成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由项目的总结反映出来,因此要认真作好项目的总结,在写法上要做到:观点明确,概念清楚,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科学性强,实事求是,语言精炼,逻辑性强。要写好项目总结,首先,要充分掌握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必要时要对一些问题进行调查,要把能说明问题、揭露本质、有一定代表性的事例写进去。有了项目实施的素材之后,还要对之加以归纳,形成概念。第二,项目总结要突出重点,项目总结既能概括全貌又要把某些问题和方面加以重点阐述。第三,写项目总结时要推敲观点,主要是对观点是否明确,形成的概念和提出的问题是否确切、深刻、鲜明,进行反复推敲,增强项目总结的科学性。

第三节 农业推广项目的验收与请奖

8

一、 农业推广项目的验收

(一)验收的概念和分类。

1.项目验收的概念。农业推广项目的验收是项目下达部门对项目承担单位的推广工作完成情况的一种考核。验收过程实际上是签约双方最后的一次履行应尽的义务,下达推广项目的部门将依据合同规定的条款逐条考核承担单位对推广内容完成情况。项目验收的唯一依据就是双方的契约,如合同书、计划任务书等,验收的结论也只能反映项目的完成情况,而不能做出其他评价。

2.项目验收的分类。(1)阶段验收。对于周期较长的推广项目,内容有明显阶段性进展的项目,以及因季节限制的推广的项目,为了能使验收工作简便、准确、直观和易于评价,常常需要在推广项目进行中间进行一部分推广内容的验收,这就是阶段性验收.。(2)项目完成验收。待全部工作完成之后,也就是课题组提交了结题报告以后,由项目下达部门组织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对课题的全部计划内容进行全面验收。

(二)项目验收的条件。

1.阶段验收的条件。 阶段验收的内容必须是较独立的,或者是年度进展要求比较明确的项目。推广周期较长,内容又具有明显的年度特征,因此,进行阶段验收时,课题组必须是按计划完成了相对独立的推广内容,或完成了年度进展要求。阶段验收也需要课题组提供比较充分的试验现场和文字资料、样品、样机等能使验收专家评价推广工作的事实材料。只要能够说明推广工作的完成情况,提供验收组的材料可不拘一格,因为阶段性验收的结果只是整个课题验收的事实依据材料。

2.项目完成验收的条件。推广项目的全面验收,就是对照合同书(或其他有效契约)所规定的推广内容和指标,逐条、逐项的考核、验收。不但考核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效率状况,同时也要考核经费使用情况和推广工作的组织及工作效率状况。为了使验收工作顺利,项目组应提前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

(1)推广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验收的项目或课题,必须是已经正常结题的项目或课题,异常结题的推广项目不能进行验收。对划分为若干子项或专题的大型课题的验收,必须在各个子项或专题验收的基础上进行。课题验收的目的就是考核推广单位履行技术合同的情况,通过验收考核,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单位的推广实力和技术水平,甚至还可以看出一个推广单位的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2)研究工作现场和实物。为了使验收工作更直观、准确,推广单位应尽可能提供必要的试验现场,如试验田、实验室等。对推广结果是产品的项目,还应提供一定量的产品,如样机、样品等。

(3)旁证材料。在推广工作进行当中,一些新技术方法和手段往往可以在扩大试验的阶段应用于某些科技意识强的生产单位。也有一些应用性推广项目,在合同书中就明确规定了必须在一定规模的生产实践中,对试验结果实用性进行检验,生产应用过程成推广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由生产单位或农民对应用该项新技术所产生的效果的书面材料是验收工作的重要辅助材料。课题组应当在验收之前将旁证材料征集完毕,要注意凡是涉及经济效益分析的旁证材料,必须经当地财政主管部门或审计主管部门审核并加盖公章后可视为有效。

(4)分析、检测报告。某些推广项目的指标或标准,必须由国家指定的技术检测部门出 9

具检测报告。例如兽药制品、农机产品、农作物品种等,都有专门的检测、认定机构。凡属此类内容的推广项目或课题,均应在验收之前做好法定的分析、检测工作,并提出相应的报告单来作为技术验收的依据。

(5)经费决算报告。

(三)项目验收办法。

推广项目的验收,依据项目内容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现行的基本验收方式有三种,即现场验收、会议验收和检测(审定)验收。

1.现场验收。现场验收是指验收专家组通过考查研究工作现场的方式,对承担项目单位的推广工作结果做出是否完成预定计划的评价过程。采用现场验收的项目或课题,往往是推广结果应用性极强的课题。这类推广课题的重点是解决大范围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推广工作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大都是理论依据充分的前人研究结果,推广的目的就是显著提高生产水平。因此,对这类项目的验收,只需要考查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际效果,采用现场验收的方式可以直观考查研究结果,准确、公正地对推广工作的结果做出评价。

2.会议验收。会议验收是指验收专家组通过会议的方式,对提交验收的项目或课题进行技术审查和工作审查,依据课题组提供的有关资料,并结合实地考查或检测,对推广单位的工作结果做出是否完成预定计划的评价过程。通过会议的方式,验收专家们可以对提交的技术材料、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科学性审查,还可以对推广工作全过程的技术档案进行必要审查,以确定结果的真实、可靠性。

3.检测、审定验收。许多项目的结果,必须要有国家指定的检测、审定机构的认证方可视为合格、有效的结果,例如兽药制品,机械产品和农作物品种等。

二、农业推广项目成果登记与报奖

(一)成果登记

为了促进农业推广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发挥出科学技术的巨大潜力和投资效益,国家科技部和省、市、自治区成果管理机构都实行了科技成果登记制度。该制度要求成果完成单位及时将通过专家鉴定或验收的重大成果及时公布,促进成果转化;二是取得成果优先权,有利于今后成果的产权归属和成果报奖。成果管理机构将已经登记的科技成果定期汇编成科技成果公报向全社会公布,强化科技成果的宣传与报道,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实践的转化。

1.成果登记的条件。

(1)经过合法的成果鉴定或验收过程,通过了鉴定(验收)专家的审核并有明确的鉴定结论或验收意见,该结论得到了组织鉴定(验收)单位和主持单位的同意。

(2)成果的技术水平至少应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者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3)成果的技术资料齐全。进行登记的科技成果必须提供鉴定(验收)的全部技术资料,即研究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国内外技术水平对比情况报告、查新报告、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分析报告及论文专著等附件。

2.登记的程序。

成果完成单位的科技管理部门应根据国家成果管理机构制订的成果登记条例,对完成鉴 10

定(验收)的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将符合登记条件的科技成果挑选出来,并按照科技成果登记的要求准备技术资料。课题组将成果登记报表和成果登记所要求的全套技术资料到对口的科技成果管理机关登记。

(二)成果报奖

农业推广项目通过验收鉴定之后,就可以向有关成果管理部门上报请奖。根据有关规定,目前我国农业推广成果主要是申报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设有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种。承担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的可向农业部申报丰收奖。

1. 报奖条件

省级一等级:凡推广国内已经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时间在3年以上,在推广中对原成果的技术水平或工艺方法等方面有显著改进或创新,推广方法先进,并在推广中形成一整套的配套技术,并在推广中形成一整套的配套技术,其配套技术对推广先进农业科技成果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使推广范围超出一个省或某一特产作物的特定产区,产量提高10%,成本降低5%以上,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省级二、三等奖:比照一等奖所要求的内容适当放宽。

在推广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工作中,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或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获得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以申报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申请地方科学技术进步奖,需要按当地要求。

2. 上报请奖成果应具备的材料

(1)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

(2)项目验收鉴定证书;

(3)推广项目总结报告;

(4)有关证明等材料,其中经济效益证明须加盖行政财务印章。

如果推广项目在某一方面有重大改进或发展,且受总结报告的篇幅限制不能充分表达时,可以单方面自成材料,以示突出。

3、报奖的程序和要求

根据有关规定,科技成果奖励实行归口管理办法。几个单位共同完成的推广成果,由项目主持单位会同参加单位协商一致后,按上述规定上报请奖。但其中部分推广成果是一个单位单独完成的,并可在生产上单独应用的,经协作项目主持单位同意后,也可以单独向归口部门请奖,但不得参与总项目重复报奖。协作推广项目的报奖必须有正式的技术推广合同书,明确推广内容、时间、参加人数、参加单位、主持或牵头单位、项目主持人以及其他有关事项。报奖材料必须认真填写,打印或铅印成文,并加盖公章。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