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调查性新闻报道

从《60分钟》和《新闻调查》看中美调查性新闻报道

纵观世界电视深度报道新闻栏目,美国的《60分钟时事杂志》(以下简称《60分钟》)以其四十余年来在美国电视新闻史上的卓越地位、深度优秀精良的新闻作品以及在美国观众中的强烈反响而举世闻名。在中国《新闻调查》十余年前扛起调查性电视新闻的大旗,开启了新的调查电视新闻时代,节目开办之初致力于打造“中国的《60分钟》”,因此,通观两者栏目,具有一定的对比研究价值。

节目形态比较:

《60分钟时事杂志》是美国CBS广播公司于19xx年9月创办的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四十余年来作为美国电视新闻史上的常春藤。《60分钟》是一档杂志型电视新闻栏目,属于调查性新闻电视深度报道。每周一期,在黄金时段播出。每期的《60分钟》基本由3个独立的新闻深度报道和1个新闻评论版块组成,深度报道各13分钟左右,评论版块4分钟左右,加上片头导视、片花和广告,总共60分钟整。:第一则报道是当晚的重头戏,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时效性,往往由经验丰富的人担任记者和制片人,它所占的时间也最长,约为20分钟左右;第二则报道略短,但仍然较为严肃;第三则报道可视作当晚节目的闪亮点,它富有浓郁的人情味,风格也颇为轻松。主要内容有事件调查、人物访谈、特别节目、人物概评。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最具深度的调查类栏目,当90年代中国电视时代蓬勃兴起,舆论环境日益宽松,国家级电视媒体中央电视台在改制中,人们对深度报道的信息需求就随着电视的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于是,《新闻调查》顺应时代需求诞生。时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任孙玉胜和副主任袁正明明确提出:“我们要做中国的《60分钟》”。19xx年5月17日,《新闻调查》正式开播,首播节目《宏志班》。由于《宏志班》强烈的形式感,从形式到内容上呈现出的独特形貌,所以这个节目一面世就奠定了《新闻调查》的基准节目样态:双机拍摄、记者现场采访、现场评述,对事件多角度分析、递进式探究。这种节目形态一直沿用至今。时长为45分钟,每周1期。每期有一个专题,它以记者的调查行为为表现手段、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基本内容、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气质。

选题比较:

《60分钟》的选题根据三个内容板块的不同而素以内容包罗万象、题材亦庄亦谐、分析,深入透彻、背景充分详实、现场真实纪录、态度客观公允、立场旗帜鲜明的节目风格而著称。其报道内容中严肃的新闻题材最为重要。这类题材通常放在每期的首要位置,是“重头戏”,这类严肃敏感、时事性强的硬新闻题材而家喻户晓,并形成其特有的“侦探式”风格。每期节目中安排一些比较轻松的软新闻报道,成为整档新闻节目中的轻松亮色。接着是著名专栏作家安迪鲁尼的固定的评论栏目。《60分钟》的栏目理念是通过深入挖掘,探讨重大社会背景下的重大社会问题。栏目在选题上以政府行为、社会事件、司法公正、人类灾难、战火纷争等“硬新闻”为主,所以在整体定位上,这是一档严肃的新闻杂志栏目。

《60分钟》把选题定位于严肃的政治性新闻题材和当前最具新闻价值的热点事件新闻人物。提倡题材的新闻性、时效性、政治性和娱乐性。通常每则报道都有自己的新闻由头。这使得《60分钟》作为一档深度电视栏目,三个内容板块之间的新闻题材之间形成较好的层次关系,张弛有度。

《新闻调查》的选题标准:第一是调查性,第二是故事性,第三是命运感。新闻调查在开办初期选题有四种分类方式:主题调查、舆论调查、事件调查和内幕调查。后来栏目几经改版,终于回归到调查性报道的正途。栏目确定选题提出要求:一、有没有真相,是不是有需要反证和澄清的事实。这样的事实有没有关切度,即所调查的问题老百姓是不是关心。二、这个事实有没有价值。三、有没有典型人物。四、它是不是有独家性。选题能否算得上调查性报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调查的内容是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第二,这种行为被掩盖;第三,调查是记者独立展开的。只要符合这三个要素,就是调查性报道。

《新闻调查》面对揭露性题材的报道,其目的也、是为了发现问题,揭示现象,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避免问题的重复发生,因而大量中性,正面的题材需要新闻工作者去挖掘,这给了《新闻调查》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记者(主持人)比较:

《60分钟》采用总制片人中心制,总制片人直接领导着栏目的七位主持人。每个板块没有固定的主持人。《60分钟》“被称作一群老家伙的电视王牌节目”,大多数的年龄都在35岁以上,在到这个栏目之前,他们都有过相当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都是非常出色的新闻记者,迈克华莱士等著名主持人,他们有鲜明的主持风格和个人表现力。

《60分钟》的影响力主要是体现在它的独立调查和批判精神,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报道负面新闻,揭露丑行,进行独立的调查挖掘故事,伸张正义。主持人态度客观公正,这突出表现在采访过程中主持人客观冷静的提问上。从主持人的演播室介绍、解说词的补充说明、提问的巧妙设置,再到各式人物的采访,再到节目最后的评论,主持人基本上不把主观的意见和观点直接表达出来,会给观众留下一个整体的态度印象,不影响观众自身的理解和评判。主持人不把主辉的意志强加给对方,从而也不强加给观众,而且通过采访代表不同意见、观点和立场的新闻人物,也会给观众留下客观公允的印象。但观点往往隐藏在镜头与画画的精心编辑、典型画面及细节的突出和放大、主持人的巧妙设问及提问顺序中。

《新闻调查》目前实行记者中心制。在经历了编导中心制,策划人负责制。记者在深度调查中的位置、记者积极性的发挥非常重要,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以三位出镜记者为中心建立三个团队,每一个记者固定搭配三到五个编导,摄像、录音也相对稳定。这样就是赋予记者(主持人)足够的权力,从选题到成片都由记者带领自己的摄制组独立操作。

新闻调查性节目就是一个向观众展现调查过程的节目形式,主持人在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对新闻事实的调查取证。二是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分析是在节目中进行的,这种分析现在多由记者的串场完成。这种分析是对新闻事实的规纳和总结同时使下面即将进行的调查路径相对清晰。 记者面对观众对新闻事实的分析是对新闻事实的归纳而不是评述,形成对辅助性新闻事实的叙述。在《新闻调查》节目中,贯穿节目中的是解说词,这些解说词通过记者的配音体现在节目中,它同时也构成记者视角的一部分。

从《新闻调查》的节目选题内容上从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到对社会贪污腐败现象的揭露、对黑暗势力的鞭策,都体现出记者心怀天下,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新闻调查》是把质疑作为栏目的生存方式看待的,可见其对质疑精神的重视程度。记者在进行新闻调查行动中具有品性和质疑精神。

叙事策略和结构

《60分钟》的叙事坚持真实同时又具有戏剧性、形象性。首先,《60分钟》以讲故事的叙事方式报道新闻。片头设计就是一本杂志,这就意味着新闻报道的情节性特征。从主持人的一句话:“今晚请看《60分钟》的这些故事和安迪鲁尼的评论”,每一则报道中主持人的开篇介绍通常也是娓娓道来,仿佛这是一个故事的开端。至于每一组段落镜头基本上都

是整个叙事过程中的一段情节,画面也是精心选取负载一定情节信息的画面,比如非常重视细节对于事件情节化的表现力。每一个部分都是主持人以讲故事的口吻对事件的发生发展贯穿始终。其次,使用形象的论据。不论是表现主题还是陈述事实,镜头、段落之间都严格按照实证性原则进行蒙太奇结构,以求论据的确凿、论证的严密和论点的有力。比如在《The age of megafire》中主持人亲临现场到超级大火的现场,按事件性质与发展线索采访重要人物,掌握充分详实的资料,使用大量大火燃烧森林被毁的真实画面造成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富含信息量的形象化论据来陈述事实、分析原因、阐明观点。

《新闻调查》是深度的调查性报道电视栏目, 要使一期长达45分钟的专题性深度报道内容丰富而层次清晰,不仅需要大量的事实性素材更需要严密的论证结构。在《拷问食品安全》一期中,从食品安全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七次会议上获得通过这一标志性意义的法案说起,从一条流行短信切入到食品安全问题危及的普遍性,然后从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这一典型食品安全的现象就行剖析,采访相关行业的权威人士。从这一现象,深入分析这些行为背后的经济学原因,运用信息不对称、柠檬市场理论、劣币驱除良币等进行解读。第三个层次是通过对相关专家的采访来提出解决食品安全的措施,健全国家监管体系、行业自律和公民监督。整期节目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遵循严密的论证结构。在王志采访刘姝威,几乎很少使用到图像资料,其中大部分内容是对话题的解释,这样在文本写作和编辑制作中就只能采取限制视角,即内外交叉视角来叙述故事。比如《新闻调查》的《拷问食品安全》一期栏目中为了说明食品掺假现象屡禁不止,记者柴静假扮食品生厂商打电话给售卖各种化学药品人,这种电话暗访在国内新闻节目中较为常见。但是《60分钟》中鲜有,他们多是以现场调查的形式出现。

包装形态:

《60分钟》是以节目时间为名称,贯穿节目中的是滴滴嗒嗒的秒表既呼应着节目名称,同时报告着栏目的发展进程,同时秒表的紧迫地滴答声又制造了一种紧张严肃的气氛,配合了严肃的调查性风格。60分钟是杂志型电视新闻栏目,在节目的包装也是一本杂志。耳边是时钟滴答走动的声音,随即黑色背景上出现了白色的方框,勾勒出一本尚未翻开的杂志的轮廓,封面上方写着“60minutes”,其中60是大字体的阿拉伯数字,中间和下方的内容是各位主持人姓名,告诉观众这是一本名叫《60分钟》的“杂志”。杂志的目录是对本期节目的导示,加入一些每段节目精彩的画面和有冲击力的镜头,设置悬念,吸引观众。接下来在每个板块中,主持人的背景是一本有关故事内容的打开了的杂志,占据

整个画面的五分之四空间,杂志左页的下沿是一条从左下方略微向右上方倾斜的弧线,这一画面构图的最大特点就是立体、直观、形象。

《新闻调查》的标志是黑色背景的白色字体,严肃庄重,具有调查性新闻报道的深度感。“新闻调查”四个字本身就表明了该电视栏目的性质。《新闻调查》的剪辑格式是在旋律激昂的开始曲中出片头,新闻调查四个黑底白字,白字黑底在局促的音乐中出现,色彩稳重。每期固定地在往期节目有代表性的名单、采访画面和记者中进一步说明节目的性质和体裁。之后精彩导视中撷取节目中的精彩画面和同期声,制造悬念吸引观众。进而在新闻调查标志下引出本期片名。切换到演播室,主持人简单引入本期节目,一分钟左右的导语,或交代播出由头,或简单勾勒背景,或关注人物命运,或预先提出问题但不做评论。进而进入正题,出镜记者进行现场调查。大约每十分钟左右,随着相关逻辑结构和叙事的结束,插入隔断,固定的片花隔断,再现片名,让观众歇三秒钟,同时标志下一单元的开始。结尾演播室是在现场调查内容结束后,记者在演播室简单总结,或报道事态最新进展,或表明媒体立场,或提醒关注等。

造型元素:

《60分钟》在采访人物时候多采用一对一的过肩镜头和大量特写镜头,通过真切反映被采访者的精神状态和面部表情来给观众带来直观的画面效果,给人强烈的真实感容易引起其情感共鸣。

采用多机位拍摄,在不同角度配合方位地反映事态发展和人物状态。

特技使用上中画面特技轻图标特技。对现实画面和背景画面,运动画面和固定画面,影视画面和摄影画面上主要拼接技巧,带来视觉上的流畅感。为在拍摄文史图片、报刊资料静物时,采取运动摄影,变静为动,镜头按照人的视觉规律和思维习惯,多从文史资料的左侧水平摇摄到右侧,或从上方垂直摇摄到下方;有时镜头会让观众首先介入信息的主体—图片中某个局部的特写,再拉回到信息主体的外沿——图片的整体,让观众以最快时间获得最有效的信息,表现出文献资料的历史感。同时,使用抠象技术,在字块的外框上巧用心思。但由于《60分钟》在论据上大量使用影像资料,是以讲故事取胜,尽量保持新闻的公允客观,较少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的特技。

《60分钟》画面制作精致,着力使用蒙太奇结构,造就精致的影视化拍摄编辑效果,画面色彩鲜明,构图优美,清晰度高。保持新闻事实性的同时不乏影视的审美性和艺术性。例如在《The age of magefires》中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不同高度甚至使用航拍,大量拍

摄森林失火,熊熊的烈火燃烧的画面让人顿感震撼。当大火熄灭后留下被烧毁的森林枯木,在蓝天的掩映下与昔日欣欣向荣的森林相比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新闻调查》在采访人物时候也同样采用一对一的过肩镜头采访。比如在《神话较量的人》中对刘姝威的采访是在刘姝威的家里,采访刘姝威主要是对其进行过肩采访,这样对刘姝威的动作表情拍摄。比如当刘姝威说到“我们法院不管蓝田窃取国家机密的事”“他说你知道吗?”“我当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以死相拼了。”当刘姝威提到警察的到来以及话语“争议中奖战胜邪恶,你不要怕,我支持你。”时候眼圈红了,充满泪水。说话声音哽咽,这些镜头的对刘姝威在采访过程中的感情变化,进行了准确反映。同时穿插记者王志提问时候的上半身采访和背对式采访。但相对于《60分钟》的超大特写镜头的使用还是较少。

《新闻调查》在历史资料引用上直接进行镜头拍摄。在《与神话较量的人》中起因是刘姝威发表在《金融内参》上一篇关于停止对蓝田股份有限公司发放贷款的一份600字短文,在节目一开始对该文章进行镜头拍摄,并对“机密”二字进行镜头推进式特写,以强调其重要性,这一镜头也贯穿节目提及相关内容时反复出现。在对刘姝威短文中的引用部分采访抠像技术,但外框上没有修饰。

《新闻调查》在表现手法上注重新闻的纪实性。以深度报道内容与节目主打,调查性报道多深入调查事件的现场,进行跟踪、暗访、调查报道。由于这些事件现场多发生在现实社会中的某些不为人知的恶劣环境中,客观环境本身造成了画面具有可观赏性。比如《拷问食品安全》对火腿生产者的暗访,生产地就是在小作坊中,卫生条件脏乱差,生产者从化粪池中走出来后就直接去接触火腿原料猪肉。由于是暗访,造成画面不稳且存在很多杂音。这就造成了《新闻调查》的画面质量上追求表现新闻事实而不同于《60分钟》的影视化特征。

《新闻调查》特技使用更加多元化。作为播出时间较长、内容深度较大的调查性新闻报道,为了使其论证更加充分,配合记者的述评语言,常常借助特技来增强画面的可读性。例如在《拷问食品安全》节目中,在论述市场经济机制时,大量人民币来表现人们唯利是图,受到金钱的诱惑,使用“”字形多米诺骨牌倒塌来比较优势劣汰。在分析食品添加化学物品背后的经济学原因是由于价格恶性竞争战中,借用蒙太奇比喻的表现手法使用网络游戏中的“魔兽”战场画面。在阐述另一个经济学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时,使用动画特技买方和卖方不对等的平衡板过分倾斜,并借用具体实例来解释这一经济学现象。

参考资料:

《电视深度报道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季宗绍著

百度百科 新闻调查

百度百科 60分钟时事杂志

《从新闻调查看中国特色调查性新闻报道》央视国际网 何青 《<新闻调查>记者的职能——王利芬的电视论文》

 

第二篇:诈骗 新闻报道

人大代表:电话诈骗去年掠走100亿 运营商赚10亿

南都讯 “实施电话诈骗需借助两条渠道,一是通信线路,二是银行网络。由于这两条渠道一直监管不力、放任不管,用民警的话说,‘运营商、银行简直是助纣为虐’”,这是陈伟才第三次在全国两会关注电话诈骗。

人们关注陈伟才,更多是因为这个做了xx年警察的人大代表从去年开始转行到格力“卖空调”,而陈伟才这次“两会”最关注的,无疑是他昨日短短八分钟发言的前期工作准备。 陈伟才是昨日上午广东代表团分组审议两高报告的最后一个发言代表,他以“虽然离开警队,但警察情结、群众疾苦挥之不去”这样动情的话开头,当他拿出随身带来的“道具”———一块两面分别显示《20xx年被骗100亿元电话诈骗利益分配图》和《跨境电话诈骗犯罪集团架构图赃款流向图》的图表,开始讲述他的主题———《行动起来,切断利益输送链,从源头和渠道上治理电话诈骗》,全场的镜头全部对准了他。

在陈伟才的发言稿中,电话诈骗让人“痛心疾首”是有一系列数据可以佐证的———公安部统计,20xx年电话诈骗发案30万余起,群众损失100多亿元,比20xx年分别上升77%、25%,其中使用网络改号电话作案的占90%以上。

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陈伟才最想表达的其实是———运营商在这个“诈骗蛋糕”中获得10%的利益,银行则在这个蛋糕中获得3%的利益,为了这13%的利益,事主需要付出100%的代价。

陈伟才认为,解决电话诈骗乱象无非要解决两件事———第一是把虚拟改号的电话拦截下来,不能让这些伪号接通电话用户,这个是“源头”,如果能做到这步,他说,为了这种“小利”,以公众被骗1000万元为例,运营商只赚100万元,而公安机关侦查破案还需跨境进行,国家为此要开支200万元。

如果“源头”拦截不成功,这些虚拟改号可以“无障碍”进入手机怎么办?“如果‘死猪’不怕开水烫,就只能找银行了,就是即便钱骗到进了账户,不要让他取走”,陈伟才认为,拦截电话诈骗的第二道“关卡”是银行,他认为银行应该“管好”银行卡,而非现状的无限制发放银行卡。

据饼图显示,100亿元被骗走的话,过程中银行收取多级转账、取现手续费等费用,会有3亿元左右的收益。

从20xx年提出手机实名制到20xx年提出对运营商和各地非法电话企业的纵容,再到今年提出“切断利益链”,陈伟才三个建议的关键词仍是希望“电话诈骗”能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

作结语之际,除了对“两高”提出从源头和渠道治理电话诈骗,陈伟才“呼唤”汤唯“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挽回部分损失”。他说,目前已有民事诉讼的成功案例,让事主获得银行20%的赔偿,他认为,事主多打一点官司,电话诈骗一定会减少。

两大问题

(一)运营商的问题

网络改号电话泛滥成灾;捆绑电话业务管理混乱;一些员工非法出租网络电话线路参与犯罪;手机实名制未落实,警方每打掉一个电话诈骗团伙,都能缴获成百上千张无记名手机卡,仅温州一家淘宝店,每年销售的电话卡就达3 0 0万张,都无需实名登记;

(二)银行的问题

银行卡发卡泛滥、实名制未落实,深圳侦办“4·4”被骗2264万元一案中,缴获1720张作案用银行卡,无一张是实名办理登记。台湾警方经常发现从大陆运来一整包一整包的银行卡;银行网络在境外转账、分解资金毫无限制,赃款数分钟内在境外被卷走。

两大建议

为从源头和渠道上治理电话诈骗,建议:

一、两高出台司法解释:将出售、购买信用卡行为纳入出售、购买伪造信用卡行为,按照刑法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处罚。

二、最高法通知各级法院依法受理、立案和审判涉及电话诈骗的民事诉讼。

由于用户交付来电显示费用,按电话条例要求,运营商应提供“准确的号码”,而却提供虚假号码致用户被骗,适用《侵权责任法》应负民事赔偿责任。民事诉讼是“不告不理”,全国被骗用户可依法提起民事诉讼,并向法院立案庭提交证据包括:

1.民事诉讼状;2 .身份证明材料;3 .银行账户信息;4 .支付诈骗款项的凭证;5 .电话用户资料;6 .与诈骗相关的短信、通话清单。

机关重重步步惊心

电话诈骗团伙如何炼成?

跨境电话诈骗犯罪集团的“老大”是团伙总头目,以台湾人为主,一般的组成是“合伙股东”

跨境电话诈骗犯罪集团的“老大”是团伙总头目,以台湾人为主,一般的组成是“合伙股东”。

团伙总头目分别“单联”以下几方:与网络电话技术保障组联系,获得通讯支持;与话务团伙窝点联系,并出资组建;与取款头目联系,监控诈骗款动向;与洗钱组联系,诈骗成功之后立刻获得分成。

根据公安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电话诈骗犯罪已演化为3个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产业链,团伙运作变成了体系运作,原来取款的发展坐大为地下钱庄,专门负责替若干个诈骗窝点转取赃款;原来做技术维护的发展坐大为电话线路“供应商”,专门负责租赁服务器,在互联网上搭建诈骗网络平台并与传统通讯网对接,提供任意改号、群呼群叫服务和线路维护,出租给若干个骗子使用;原来拨打诈骗电话的,专司骗术,负责设窝点,拨打电话诱骗百姓上当。也就是说,当前的电话诈骗犯罪一般由3个相对独立的犯罪主体组成,每实施一起诈骗案件都需这3个犯罪主体合作完成。三个团伙之间大多互不见面,以租金、提成等金钱为连接纽带。

几通电话如何骗得受害人转账?

话务团伙窝点专业到什么程度?如果事主回拨会有电话录音自动回复,在通话过程中甚至有“情景配音”

为什么人们会将钱转到一个素不相识人的账户?陈伟才列举出目前最普遍的诈骗手法———“邮包涉毒”,过程大概如下:事主接到一个固定电话号码呼叫,被告知“你有包裹,但是地址不详,无法送达,如有疑问,请回拨×××号咨询(一般是单号或固定电话号码)”,如果事主回拨,就会与诈骗团伙接上线。

然后,事主会被告知“资料不详,报上姓名以便核对”。然后,下一个话务员拨通事主电话,谎称是警方“发现包裹涉毒”。随后,“检察院”、“法院”的电话陆续拨入,最终告诉事主“如果你不是涉毒,就是个人信息被冒用”,以“你的账户已经被犯罪分子操控”等理由,说服事主将钱转到“国家银行管理局有公检法监控的安全账户”,这个“安全账户”,其实就是诈骗团伙收钱的账户。

通过连续五六个不同“角色”的电话接入,并且全部都是显示当地官方号码,事主通过拨打114“核实”之后,信以为真,将钱汇入指定的“安全账户”,最终上当受骗。

操办这个流程的是“话务团伙窝点”,这个团伙一般由约20人组成,全部是团伙头目从中国各省份招聘回来的,统一培训,在每次诈骗中,每个人只扮演一个角色,可谓绝对专业版的cosplay。

话务团伙窝点一般布点在东南亚各地,全部从大陆招聘到当地进行专业培训和专业角色扮演,专业到什么程度?如果事主回拨会有电话录音自动回复,在通话过程中甚至有“情景配音”,比如“公安”打过来,背景音乐会听到其他“公安”也在打电话“处理警情”。

骗到钱后如何“逃避”银行冻结?

台湾街头,团伙里的摩托车手一接到指令,就奔向各个有中国银联A T M机的银行网点取钱

当事主将钱汇到骗子指定账户之后,如果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大可“冻结”账户,对骗子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些账户上的钱拿到手上?

“你知不知道现在电话诈骗三分钟钱就能去到美国和台湾”,陈伟才描述诈骗款被取走的“神速”。要完成“快速取钱”需要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要让洗钱组对“安全账户”的钱进行转账拆分,比如100万元,要拆分成50个账户,每个账户存2万元(因为银行ATM机每日取款额度是有限制的)。洗钱组一般通过网银完成这些操作。

洗钱组将钱从“整”拆为“零”,并由“取款团伙”接手将钱取出。一个“有能耐”的团伙可以在1小时内全部取出20xx万元,取款头目下面可能会有10个“车手组”分头作业,每个“车手组”会有若干个车手。台湾街头,团伙里的摩托车手在各个有中国银联A T M机的银行网点前“飞车”取钱,由于每张卡只能取2万元,一个车手一般不能去太多的地方,否则会耽误时间,而且他们基本只选择摩托车而非汽车等其他交通工具,因为这样“足够快”。

万一未在规定时间将钱取出,而被事主报案并进行账户冻结,取款团伙是要向团伙总头目赔偿的,因为由于他的“手慢”,让整个团伙“失利”。

用于转账的众多银行卡来自何方?

提供身份信息及证件的群体,除了群众演员、建筑工人,甚至还有大学生

无论是诈骗分子对事主指定的“公检法安全账户”,还是取款团伙每次只能取2万元的银行账户,取款的“载体”全部来自中国大陆境内的银行卡。

如果骗取1000万元,需要500万张银行卡才能分拆账户并取出存款。而且取款后的卡一般都作废,巨量银联卡从何而来?

据参与过这类案件的警察说,目前这种银行卡办理服务非常成熟。以北京为例,那些聚集在北京电影厂门口的群众演员也是办卡对象,办卡方式有两种———如果是本人自己去办卡再上交给买卡嫌疑人,这样大概获利200元,但如果只是提供身份证需别人代办,则可能只收入50元。

据称,这些提供“身份信息”的群体中,除了群众演员,还包括工地的建筑工人甚至有大学生。而农村的提供者则更加“简单粗暴”,农民直接将身份证卖给收卡人,然后挂失身份证重新补办,收卡人则拿着“别人”的身份证去办卡,而银行对“是否本人来办卡”的识别是有限的。

显示“官方电话”为何会是骗子?

团伙技术人员远程进入我国程控网,将境外网络电话显示号码修改为“官方电话” 为什么来电显示为公检法部门的“官方号码”,却是“诈骗电话”?完成这项统筹工作的是“网络电话技术保障组”。这个保障组通过向掌控电话资源的团伙购买或承租电话网络资源,“资源”最初的源头来自运营商,一级运营商一路向下发展至二三四五级运营商甚至个人,最后“保障组”从他们手上购买“资源”,并向话务团伙窝点提供“资源”和技术支撑。

根据公安部门的统计,目前境外改号网络电话进入中国大陆的渠道有三个:一是通过广州、上海、北京三个国际端口局落地进入我国程控网。如“9·28”专案,专案组共截获2400万条诈骗电话数据,这些改号的网络电话,就是骗子经新加坡电话公司、香港M 800公司在广州国际端口局联通公司对接落地。

二是各地电话企业违法开办网络电话业务,将境外改号诈骗电话落地对接进入程控网。如“3·10”专案,专案组截获84万条诈骗电话数据,这些改号的网络电话,都是骗子经广东清远联通公司、广州国际端口局联通公司落地打进百姓家。

三是铁通香港公司非法落地境外改号电话并接入内地程控网。如“10·11”专案,专案组仅半年时间就截获2100万条诈骗电话,这些改号为境内公检法机关号码的网络电话,都是从铁通香港公司落地,通过各地铁通公司进入程控网。

取款团伙取款后如何“分赃”?

大图所示利润比例是公安部门根据近年来的诈骗数据汇总分拆而得

整个跨境电话诈骗犯罪集团的利益链是这样的:

第一,话务团伙窝点的话务员收入一般是“底薪加提成”,有说法称是5000元左右的“底薪”,提成则按照“成功率”和诈骗额度等因素进行提成。

第二,洗钱组从“公检法安全账户”取钱后,一般自提5%的利润,然后将剩下的钱“传给”取款团伙。

第三,取款团伙其实要做两件事,一是要准备巨量的银联卡,“下线”自然是收卡的人;二是要快速取款,取款未遂“车手”甚至有可能被警察逮住。所以“成本高”,而回报也相对高,取款团伙会获得12%的利润。

第四,取款团伙取到“散钱”之后并且提取利润,然后将剩下的赃款重新“化零为整”传到统一账户,回到下一轮的洗钱组手上,这些洗钱组按此前的分赃方案,将账款按照比例分别汇入团伙总头目、网络电话技术保障组、网络改号线路提供者的账户,前者占利润的40%,后两者则占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