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调查性报道的现状

浅谈我国调查性报道的现状

摘要:随着媒介市场的发展、社会民主化之路的推进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渴求,调查性报道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特殊形式,成为现代媒体上的一种广泛出现的报道形式,更加是各个媒体所关注的重要“卖点”。但在我国,这种报道形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我国调查新报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字:我国 调查性报道 发展状况

一、调查性报道的含义及社会功能

二、调查性报道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三、如何更好的促进调查性报道的发展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和媒介市场的迅速发展,各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这种局面,媒体要赢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方面来说,就得立足于自己的优势,标新立异,为广大受众提供独家报道,来吸引受众的注意。所以各个媒体特别是报纸和杂志以加强深度报来突出自己特色,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调查性报道,成为各个媒体所关注的重要“卖点”。 但在我国,这种报道形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我国调查性报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我国如何开展好调查性报道。

一、调查性报道的含义及社会功能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从公众利益出发,通过相对独立的采访,深入揭露政府、公共机构以及社会存在的问题,并以寻求解决方法为追求的深度报道方式。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报道方式。在我国,它反映社会深层问题,折射社会的新闻自由的程度;它是政府舆论监督的重要的方式,是促进政府民主化管理的有效手段;它担负着维护公众知情权的重任;它更是媒体用以吸引受众、提高发行量和收视率的希望之星。

二、调查性报道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一)调查性报道的发展状况

调查性报道滥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目前,它和解释性报道、客观报道一同构成了西方国家新闻报道的主流。20世纪80年代,调查性报道东来。它在中国一诞生,就显示出特有的穿透力和影响力,并且迅速征服了中国新闻媒体,成为被报纸媒体和电子媒体广泛采用的一种报道方式。

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调查性报道以它敏锐的社会触角揭示尖锐的社会矛盾,关注深刻的社会问题,记录点滴的社会变迁。调查性报道不仅是真实信息的传递者,环境的守望者,还成为了民众思维的启蒙者。

进入19xx年代中期,中国的调查性报道在全国性电子媒体的冲击下,开始了行一轮的勃兴。

在我国调查报道虽然出现较晚,但是发展之速。在新闻界,调查性报道是大家比较重视的新闻报道方式之一,它改变着原来的新闻观念,也满足了公众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然而伴随着新兴媒体异军突起,竞争加剧,为博得更多点击量,为了迎合受众的心理不断炮制出吸引眼球的新闻,新闻报道不断走样,调查性报道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二)调查性报道存在的问题

1、片面追求负面报道的刺激性

近些年来我国媒体一味的追求点击率,片面的满足人们的的猎奇心和窥视欲,不断地“炒作”某一方面的新闻。通过这些报道,人们目睹了在看似“平安无事”的表象下,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真相—矿难、黑幕、腐败??我们过去心目中仿效的楷模、崇敬的偶像都已斯文扫地等等。从而使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刺穿表象,接近真实。

2、调查不全面深入,造成失实

在调查性新闻中,主要针对的是社会问题,它的包涵的范围比较广,很多时候媒体报道的面不够广,深度也不够。但是,我认为造成报道失实,主要有两个大的原因:一是记者责任心不强,专业水平低,调查不深入全面;二是被调查方有意掩盖事实,前者是关键。

比如,11月1日下午,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宣布决定免去《新快报》社长、总编辑李宜航和副总编辑马东瑾的职务。20xx年9月29日到20xx年8月8日,记者陈永洲受人指使,根据他人提供的现成材料,在未经核实,也未对中联重科进行调查采访的情况下连续发表针对上市公司中联重科的失实报道,并收受了中间人几千到数万元不等的酬劳。同时,除了记者本职工作外,他自己还在20xx年6月至7月间,在他人授意下,赴香港、北京,向香港证监会、香港联交所和中国证监会,实名举报中联重科,并收到中间人提供的50万元费用。作为记者,发表不实新闻,还收受贿赂。然而,新快报却为对此事进行调查,连发释放陈永州的文章,严重影响了媒体的信誉。

3、调查新闻手法不当,引发新闻官司

由于我国调查性报道出现较晚,缺乏相应社会环境约束,加之一些记者调查意识的弱化和职业素养的缺乏,引发了很多新闻争议。更由于现在新闻渠道繁多,竞争激烈化的情况下,

很多媒体记者,为了满足受众的猎奇性需求,追求新闻的点击度,运用各种手段,如跟踪、窃听、录音录像等,这些行为也曾引起争议。严格意义上说,这些行为也侵犯了被调查者的权利。

调查性报道是针对某些个人或组织故意掩盖的损害公众利益的事实或者公众关心的问题,通过独立、系统、科学的调查而完成的报道方式。但是,媒体在调查中,常常受不住法律的规范和道德的底线,背离了采访的初衷。

三、如何更好的促进调查性报道的发展

(一)记者是调查性报道中至关重要的角色

采访是调查性报道的基石。作为记者,采访必须坚持现场原则,这是刚性要求,即深入到新闻事件现场求证采访,没有在事件现场的求证过程,一般谈不上是真正的调查性报道。在采访过程中,还要具有以下精神。

1、要具有冒险精神,吃苦耐劳

调查性报道又称“揭丑”报道。这就要求记者一方面要独立展开调查活动,挖掘隐藏在表面现象下的真相。另一方面还需要具备在艰苦条件下的工作能力及坚定的信念,此外,记者还要具有相当的分析能力、嗅觉灵敏、思维活跃。在被采访者中,没有谁愿意把自己的丑闻公布于众。所以调查性报道是一项艰苦、危险、敏感的活动。

戴骁军是一个尴尬的英雄,更是一个无畏的记者。人们从他的照片里看到了矿难之后,矿主与记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有仗义执言如孙春龙者,亦有大量的寡廉鲜耻之辈凭借所掌握的媒体公器去勒索钱财。

也许就是几张照片,然而其后面的艰险有谁可知,那不顾生命的职业操守,那执着的职业追求,让他一步步上前。

2、要经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

记者在调查中必须遵守法律、社会道德及职业道德,不仅要结果正确,还要程序合理。20xx年11月,在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矿难之后,一群记者,有真有假,一窝蜂跑到煤矿去领取“封口费”。“陈永洲的事件”更是叫记者感到羞愧,作为记者,未经核实收受他人贿款,发表失实报道。

除此之外,在写作时,也一点要力求真实准确客观,不要被主观因素所影响。美联社记者戈贝赖特便说过:“我们的行当是传播事实。我的指导原则不允许我就我所传播的事实做任何评论,我只限于报道事实。”

(二)媒体是信息发布与传播的重要渠道,对信息监管其关键作用。媒体要加强行业自

律,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新闻从业人员形成有效的规范与制约,使新闻工作者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对新闻报道时,要坚持真实客观准确的原则,做到每一字一句都要有证据,都要符合事实。而不是盲目的迎合受众的口味,歪曲和夸大事实真相。

(三)国家的支持和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国家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媒体进行调查性报道提供原动力,同时要最大限度的保护记者们的安全,与此同时,让记者们看到他们辛苦调查的成果。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调查性报道提供了新的契机。尽管我国调查性报道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给予它足够的重视,相信在大众媒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的调查性报道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第二篇:调查性报道

从心理学角度看调查性报道热的成因

受众是新闻传播的终极地,是新闻传播的最终目标群,研究、分析受众心理,是大众传播的出发点与归结点。近年来,我国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舆论监督栏目开始发挥巨大作用,中国舆论监督的“晴雨表”——《焦点访谈》栏目创造了中国电视界的收视奇迹。从《焦点访谈》开始,调查性报道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焦点访谈》的崛起和这以后电视深度报道的蓬勃兴起被称作“焦点现象”。本人根据十多年的新闻经验从受众的心理入手分析,归纳了以下四点成因。

一、求知求新心理

求知心理。调查性报道通常是以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为报道对象,更为注重挖掘业已发生的新闻事件内在的、隐秘的联系,并向公众解释这些内在联系的重大意义。记者通过深入的调查事实,纵横对比新闻事实提炼新闻主题,表现了超出一般社会认知水平的“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以前瞻性的思维预见问题,以发散性的思维分析问题,以全方位的思维来提供建议,一个调查性报道通常就会解决人们对一个社会热点、焦点的疑惑,人们可以全面的知道新闻背后的故事。以《焦点访谈》为例,该栏目深入报道政治、社会、经济生活中重大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展现典型事件、现象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度分析,并请权威人士具体评论指导,老百姓有了疑惑就可以在此找到答案。

求新心理。调查性报道的深度决定了其时效性的削弱,调查性记者一般要用数周甚至一年、几年的时间去收集证据、整理材料。水门事件的报道长达一年零九个月,《焦点访谈》对冠生园事件的调查也持续了一年有余。但是,时效性较差的调查性报道同样满足了受众的求新心理。因为调查性报道的内容多为当事人有意隐蔽,不欲为人知的内幕黑幕,不经过船头守望者的观察审视,一般的受众是很难有机会去了解其中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

二、受益心理或者受益期待心理

调查性报道记者敢于揭黑幕,通常都是以正义维护者和受害群体代言人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美国调查性报道的重要推动者——著名报人普利策主张“有力的写作和讨伐性新闻”,认为“什么是报纸的特色?就是斗争和揭露罪恶,为社会谋利??(我们的报纸)每一期要有一条‘爆炸性新闻’”。普利策的理论对后来的调查性栏目的采编人员的影响是深远的。著名的调查性记者通常担负着各种潜在的或者现实的风险,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软性和硬性的压力,这种事实对采编人员的各种素质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同时也给他们披上了一件金碧辉煌的外衣,公众会以自己人、代言人甚至恩人的概念来界定这些守望者,因为他们相信这些守望者在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会为他们伸张正义,会维护他们的利益。守望者苦心经营的栏目和报道自然也树立了极强的公信力。

另外,公众在社会中或多或少的要遇到一些不平之事,在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不完善的社会转型期,通过媒体去求得自己合法权利的实现和受损权利的救济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途径。中央电视台门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找《焦点访谈》“告状”的群众,这种对媒体的信任感正是群众在受益心理驱使下对《焦点访谈》“为民说话”形象的行为反馈。

三、宣泄心理

宣泄是排泄痛苦的一个重要方式。传媒的批评揭露性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公众发泄对于种种社会问题的怨气,从而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用美国新闻界的一句话来概括,即“你掏钱买我的报纸,我替你出一口恶气”。这种宣泄心理通常以对于受害者的同情和其权利得到补偿后的欣慰,对于公共“敌人”最终被惩罚的快意为表现形式,这种心理抑制了怨气的无限膨胀,及时排解了心理毒素,压制了反社会人格的畸形,因此,对维护受众心理健康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意义。

四、审美需求的满足

调查性报道报道内容通常是社会的丑恶现象,属于悲剧的范畴。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是美学上一种重要的表现形态,悲剧由于唤起了悲悯和畏惧之情,进而使主体的这种情感得到了净化,于是能获得快感。调查性报道中的灾难、伤害、死亡、失败、疾病、贫困、挫折等悲剧性内容,直接进入受众的审美世界,产生激动、义愤、悲苦、痛楚、同情、惊愕等情感体验,强烈激发受众的审美情绪,因而这种以负面新闻为主要报道内容的调查性报道始终强烈地吸引人。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最佳作品大部分都是悲剧性报道内容。有统计表明,在19xx年至19xx年的580个普利策新闻奖中,约有40%属于此类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