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战略策划书

经营战略策划书

编写要点:1.战略企划书的名称及企划者姓名2.完成时间3.明确的企划战略目标4.战略企划的内容5.预算表和进度表6.战略企划实施场所7.预测效果8.参考文献及其他事项

范文:

丰田公司生产战略企划书

丰田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汽车为主的国际知名企业。该公司首创发明了“看板管理”,在当今世界汽车行业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绝对优势,改变了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这种战略的实质内涵是有效地处理了“生产”和“交换”的矛盾,即“扩大品种”与“提高效率”之间的矛盾。丰田公司从而迅速崛起,把欧美企业逼得走投无路,甚至使一些一度占据优势的欧美大企业,也逐渐丧失了主动权。

一、看板管理方式的动因

看板管理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三十年代末,迟至五、六十年代,才最终确立其地位。在这之前,与宿敌日产公司相比,无论在产品品种上,还是在产量与成本上,丰田公司均处于劣势;采用看板管理之后,才扭转了局面。

当时,丰田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难题,是如何利用现有的生产设备,来扩大品种,以适应市场与竞争的需要。减少品种,扩大批量,从而降低单值成本,提高生产线实动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一直是汽车行业的增长与发展模式。美国汽车工业亨利·福特在1908至1927年内,在江丹工厂设立的车型汽车流水生产线优势就在于此。

如今,市场竞争条件发展变化,谁能在现有的生产技术基础上,在现有汽车质量与成本基础上,增加花色品种,谁就能赢得优势。一些欧美企业,没能看到这一点,采取了削减品种的战略,生产经营状况日渐恶化。

但是,要想增加汽车的品种,现有的生产方式是极其不适应的,势必要减少批量,花费一定的“工程转换”时间,调整生产线;那么生产线与工人,只能停工等待,这是一种“花费”。另外,为了顺利地完成“工程转换”,还要制定精确的作业计划与工作程序,而“在制品”必须入库保存,这将会大大增加转换、搬运、保管和管理费用,导致生产率新下降,库存与成本增加。这是一种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看板管理方式的形成

大野领导的课题研究小组认为,只要能够减少“零件生产转换”与“车型生产转换的“调整时间”,就能增加“生产线调整”的频率或次数,从而,就能达到增加“车型品种”的目的;提高生产率,增加连续开动的时间,所以减少工人停工时间,部分抵消增加车型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从车型增加中所获得的“竞争优势”与“推销好处”上获得补偿。

首先弄清楚“经济批量”。生产线调整所想要的时间越长,则批量成本就越高,这只能靠扩大生产批量来抵消成本的增加。降低生产线调整时间,无疑延长了生产线的实动工时,减少了每单位产品分摊的“调整费用”,这就可以缩小生产批量,为增加品种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较少批量,就可以减少库存量和库存保管时间,降低库存费用,反过来有利于进一步减少生产批量。

所以,这里的关键,是如何大幅缩短生产线调整神剑,以及每批产品连续生产的时间,并提出了把每次产品转换、设备调整时间,降低到一分钟以内的具体目标。具体措施包括:重新布置机床和有关设备,以较少设备调整时间并减少库存;添置新设备,包括专用机械及备用机械,以减少转换时间;研制专门的工件工位器具,以减少存取时间;调整器具的存放位置,使器具的存放,靠近机床,以家少存取的时间等等。

减少生产线或者设备调整时间,只是看板管理方式形成的第一步,远不是封条公司生产方式的全部;充其量只能是“一种前提”,“一个组成部分”或者“一种生产新方式的组合要素”。因此,属于“生产管理”范畴;但是,这种生产管理或作业管理的变革,使丰田公司看到“多品种小批量”竞争战略的出路,找到从根本上改变竞争格局的思路,即在低成本高。

丰田公司在达到“生产线调整时间”的目标之后,进一步确立“减少产品搬运量”的目标。孤立地看,减少“搬出搬进”,“搬来搬去”的时间和作业量,依然属于“生产管理”的范畴。也有资料表明,在锻造、加工、抛光、电镀与组装等部门,实际用于本工序作业的时间,只占总劳动时间的5-35﹪,其余40-50﹪的时间,消耗在材料的搬入和成品的搬出上。顺理成章,丰田公司进一步的目标,自然是减少搬运量和搬运时间;其具体措施,改变传统的工艺专业化原则,按对象专业化原则布置工作地与设备,把相关作业层可能地调整到一起,以减少来回搬运的作业量和时间。

这种生产作业过程的变革,意外地获得两种结果,一是减少了三分之一作业面积与堆放在制品的面积;二是物流加工过程变得更加有序且畅顺;从而为“多机床管理”提供了初始条件。所谓丰田式机床管理,其目的不在于提高机床使用效率,而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做法是,把机床呈U字形布置,机床与机床之间哦那可控传送装置加以连接,以减少搬运的人力。训练工人掌握多种多台机床的操作技巧,包括转换、调整与小故障排除等,工人的数台机床之间巡回操作,依次把加工件装上机床、开动机床、卸下成品;机械加工完毕,则会自动关停,待工人巡回回来时再卸下。每个工人分管的机器台数和每次的加工时间,可以随时加以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时利用率。

至此,减少设备的转换调整时间,缩短生产间隔期,调整设备布置,以减少搬运量,以及多机床管理体系确立等等,使丰田公司发现工序之间的相互衔接、生产作业过程的有序性,乃是“效率”的来源,倘若增加品种、减少批量,仍然可以保持稳定的“生产秩序”,而不至于造成混乱。这样,“品种与批量”之间的矛盾,就可以在新的条件下达到“均衡”,使生产领域而变革有了战略意义;使生产领域的变革,成为企业在市场上克敌制胜的关键。

能够找到一种管理方式,在减少转换调整时间,减少搬运量的技术基础上,保持生产工序直接按的衔接、稳定与秩序,高效率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就可以确立。以往各道工序的作业计划,是隔一两个星期制定一次,仅这一项工作就得花费不少时间。而且,按照这种管理方式,难以把各工序有效地衔接起来,相反,由于批量小,生产线连续作业时间短,品种转换频繁,混乱与失效是难免的,再详细精确的各工序疾患,都难以调控瞬息万变的作业过程。多品种小批量的设想,很难转化为现实。为此,丰田公司创造性地提出了“看板管理”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只制定最终工序的作业计划,其他相关工序,只要按照最终工序或前道工序的作业,配合行动,每一道工序,只按上一道工序要求的产品数量进行生产;并使用“看板”进行工序间产品需要量的联络。对加工作业过程,实施“即时空之”,使各工序之间保持均衡且有效额联系,保证生产线连续且有序运作。真正实现小批量、多品种、少运输、均衡化、低库存和高效率的目标。

要使看板管理方式协调地进行,必须具备几个条件。首先,要使各个作恶衔接起来,如同树干与树枝的关系一样,零部件制造如同小枝杈,与局部组装的树枝相衔接,然后统一汇集在总装生产线的树干上。其次,要使各工序或作业点之间保持均衡,产品数量与时间之间要衔接;过快过慢,都会打乱上下工序的秩序。再次,各局部组装线,要有一定的弹性,以调节各作业之间的均衡与协调,避免局部组装线的停顿。适当的库存是必要的,万一出现废品或某零部件短缺,或机械故障,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产生连锁反应,使整个生产线陷于停顿。

三、看板管理方式的战略意义

看板管理的战略意义就在于:第一,提高了工厂整体生产率;第二,缩短了生产周期。小批量、少运输、均衡化、低库存以及看板管理生产作业,既提高了整体生产率,又缩短了生产周期,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与适应能力。所以说,这既是一种生产管理方式,又是一种战略,是一种从生产管理层次入手,谋求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又是的“生产战略”。

看板管理方式,并没有改变现有的生产技术基础,而是巧妙地、当然也是艰难地把缩短转换调整时间、减少搬运时间、多机床管理、看板控制以及均衡生产等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在整体上提高了生产率。

在生产单一品种的专业化工厂中,既不需要更换品种,以及为生产准备保险在制品;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管理费用,无需对生产过程实施变革。随着市场压力增大,需要逐渐增加品种时,制造工程的环节失调就会增加;在调整生产线、保管在制品以及额外运输方面,需要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量;随之而来的是协调、监督人员的增加;此外,为变换品种,消除多品种混流中的无序与混乱,需要更多的计划与管理人员,需要花费更多的简接劳动等等,是比在整体上降低劳动生产率。

看板管理方式的战略意义,不在于节省设备调整的直接费用,即直接劳务费用与停机时间的损失。直接费用在总成本中的比例很小。真正有意义的是节省了大量的“间接费用”,如同加工单一品种一样,当多品种之间的“转换”,不再增加间接劳动时,意味着消除了“批量”对“品种”的限制和综合效率或总成本的降低。对一家采用看板管理的机加工企业来说,在“价格——品种”竞争中已经赢得优势。

采用看板管理方式的第二个战略意义,就是缩短生产周期与历来那种品种转换迟缓、生产线一经开动就难以变化、材料及零部件搬运要花大量时间的工厂相比,采用看板管理的工厂,生产周期仅为五分之一,也就是说,通过减少调整时间,减少搬运量,多机床管理以及看板控制,原来生产周期加入需要半年时间,如今只需要一个多月时间。

从竞争战略角度看,生产周期的缩短,意味着企业生产系统的弹性增强,意味着应变能力的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的产需之间的矛盾。

看板管理的战略意义就在于此。只需要把握每年各品种的总要求,不必弄清各时期的需求量和需求结构;只需要简单地把每年的总需求量,参照历年的实际销售统计数据,按周平均分配或安排“生产进度”,实现“均衡生产”,这样,可以有效地稳定生产秩序,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即使库存量会因产需不完全温和而有所增加,也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得到的好处,予以弥补。不过,事实上,由于生产均衡化后,生产更为有序,消除了众多不稳定因素,包括在制品、保险库存在内的“总库存量”,不是增加,反而下降了。

看板管理的战略思想更为先进,它把对供需矛盾的解决,进一步在上述思路基础上演化,这就是“缩短生产周期”,即大幅度缩短生产周期,以缩短均衡化生产的期间,从而使企业应付需求变化的能力大大提高,整个生产系统的弹性与效率也大大提高。

四、日本公司的财务战略

日本公司所采用的财务管理方法较为独特,其宗旨在于一切为发展服务。公司的经营者们把实现发展目标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因而其财务战略也把发展作为最优目标。

㈠、日本公司的财务战略优势

大通曼哈顿银行曾对日美半导体产业的财务政策,做了一次比较;在报告中,该银行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半导体企业的竞争力,是靠其财务战略来支持的,并对美国厂商们又一次敲响了警钟。

大通曼哈顿银行的报告认为,目前美国在半导体领域,暂时保持着技术与产量的领先地位;能否保持现有的地位,取决于资金的筹措与投入。其根据就是,日本企业正在不顾经济形势和经济环境,大量贷款,向半导体领域进行投资。

而在资金的筹措与投入桑,日本公司具有相对优势。一是日本公司的贷款比例比美国企业高,因而,他们的资金成本就显得格外低,二是,由于资金成本较低,那么,只需呀较低的资金利润率就可以了。如果美国企业也能提高贷款比例,借到像日本公司一样多的钱,资金成本也同样可以大幅下降;问题是美国的商业惯例,是不允许像日本公司那样,可以无止境地贷款,一旦美国半导体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下降,或被日本公司蚕食,产量与效率势必下降,最终反映到资本利润率指标上来;反过来削弱融资能力,资金筹措更趋困难,利润率进一步降低,形成恶性循环,企业存亡,就岌岌可危了。

在大通曼哈顿银行执行的当年,1984年,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设备投资首次超过了美国,日本公司的财务战略,已经开始生效。留给美国人的选择,只有两种,要么说服金融界,摈弃历来的商业惯例,要么把半导体产业,转移到海外工资水平较低的国家与地区。如果听任日本公司如此迅猛的扩张,而不采取措施,抵消他们的财务优势,美国半导体产业的惨败,只是时间问题了。

日本企业采用这种扩张性财务战略,在尖端产业中,埋头扩大规模,产生了对美国企业强大的竞争压力,所向披靡。日本企业采取这种财阀战略的原因,在于企业、银行与股东三者之间形成的特殊关系,以及与这种三角特殊关系相对应的三者利益目标的协调与统一,这就是积极谋求发展企业,参与企业经营与投资银行以及追求股票价值的股东。三者都希望通过日本企业的扩张性财务,来谋求各自利益目标的最大化。而三者结成的这种特殊关系,也使日本企业能够或者只能采取这种扩张性的财务战略。

㈡、积极谋求发展的日本企业

质优价廉的产品、高涨的市场需求和稳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不管在日本,还是在欧美,这些条件没什么两样。要掌握资金的来源,并促进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企业的财务政策;而财务政策的关键,在于价格、借贷和红利分配。任何企业都会采取积极的财务政策,力争超出对手。然而,企业外商的经济关系不同,其财务政策扩张性程序也不同。

下表所列举的例子表明,财务政策的差异,会给企业发展带来极不相同的后果。表中“A公司”为暂居某行业为首的美国公司,“B公司”为屈居第二的日本公司。

A公司与B公司发展比较表

这两家企业,在财务政策上有着鲜明差别,A公司保持高利润、高红利无借贷;B公司采取低售价策略,利润率较低,不发股息并借下巨额贷款。

A公司财务根底坚实,资金评析表上未欠一美分;B公司贷款与自有资本之比为2:1,债务相当沉重。为了保持发展速度,A公司每年需要追加15﹪的投资额;B公司为30﹪,这些追加投资金额,只能从企业利润留,或者从外商贷款予以解决。

假定A公司不打算贷款,从内部问题的提留部分中解决追加投资金额;那么,必须提高产品售价,保证税后利润达150亿日元;其中一半用于支付利息,另一半用于设备投资即75亿日元追加投资金额,保证年增长率达到15﹪.

单从财务结构上来看,B公司远不如A公司,B公司生产成本较高,售价却定的很低;从表上数据分析,B公司税前利润率仅为37﹪,而A公司为60﹪,两者差距很大;如果扣除应支付的贷款利息,B公司实际税后利润率仅为14﹪,而A公司的税后利润率为30﹪。

在这种情况下,B公司为了保证30﹪的增长率,必须再度向银行借款20亿日元,加上税后利润,即纯利润10亿日元,共30亿元,作为追加30﹪设备投资金额。B公司的负债与自有资本的比率不变,仍然维持在2:1,同时,B公司必须停付股息。

B公司的这种财务政策,在企业竞争中变得十分有利,一是B公司售价低。尽管B公司的生产成本高于A公司13﹪,售价却低于A公司28﹪。二是,B公司的发展速度快。尽管B公司不发股息,并欠下巨额贷款,但增长率确实A公司的2倍,可以设想,B公司用不了多少年,就能赶上A公司。

日本企业采用积极的财务战略,在日本企业之间竞争同样有效。五十年代,本田在当时被东发公司逼得走投无路,就是依靠大量贷款,迅速扩大生产规模走出困境的。当时,本田摩托车的质量水平较高,但生产扩张速度却备受奚落,认为本田的扩张过于冒险,自信过了头。理由是本田利润不及东发的一半,而贷款数额是东发的四位,贷款与自有资本的比率高达6:1

然而,正式这种扩张性的财务战略,使本田的扩张再生投资,急速膨胀起来,实现了40﹪以上的年平均规模增长率,这一速度高出当时市场需求增长速度的50﹪.与本田猛烈攻势形成明显的对比,东发反映迟钝、毫无生气。由此引起竞争格局的逆转,本田的市场占有率从1956年的20﹪,一举扩大到1961年的40﹪,而东发却在同期,从22﹪猛跌到4﹪.

随着市场占有率的扩大,本田产量不断增长,达到东发的十倍,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单值成本;进而,东发却因产品积压、市场疲软,出现巨额亏损,不得不破除原有“可以财务稳健”的规矩,向银行借贷度日。至此,形式完全逆转,本田的贷款与自有资本比率为1:1,而东发为7:1.正常情况下东发可以从失败的教训中悟出“以贷款求发展”的道理,卷土重来;遗憾的是摩托车行业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市场需求的年增长率已经降至9﹪,进入成熟期,胜负终成定局,1964年,长期称霸摩托车行业的东发公司,最后经营破产。

㈢.参与经营与投资的银行

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够冒着风险借到巨额资金,这和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密切关系是分不开的,实际上日本银行本身就是贷款企业的股东,在利益上相互关联,并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了若指掌。日立、三菱电机、东芝、日本电气等公司,都是某一银行系统的成员。

更重要的是,日本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高。长期以来,日本银行通行的惯例是“抵押贷款”,在贷出一笔款额时,通常需要一定的担保。而日本企业的担保能力,往往比资产平衡表上表面数据大得多。

以日立公司为例。第一,日立的资产表平衡中,列有当年无法回收的一笔有息贷款72亿日元,这实际上市日立与子公司(日立信用卡)共同向消费者提供的分期付款项目。实际上,日立的债权额,大大超过账上所反映的数字。

第二,日立把借给员工的各种垫付的款额,譬如,对超过一定标准的员工,提供抵息住宅大款,仅以将来的收入和住宅作担保等等,列入资金平衡表;在资金平衡表中,这笔垫款高达1,176亿日元,分期偿还期为10——15年。

第三,在资金平衡表中,有价证券的估价大大低于现值。1981年3月31日,日立保有的有价证券,从账上反映出来的数字是486亿日元;这是按几十年前购进的股票价计算的,通常日本公司不倒卖证券,如果按现有价计算,当值1,800亿日元。

第四,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土地的估价。在资产平衡上,日立的土地资产估价过低,从1956年至1981年,日本的地价,实际升值150倍,可是在资金平衡表上,日立的地产价值仍然按购入价计算,其账面数与实际价值差额,当有百万亿日元。

资金平衡表上的这四项差别,即金融子公司债权债务的计算,职工的住宅垫款,有价证券的评估,以及房地产买入价与现值的差额,使日本企业的资产大大低估了,可以说日本企业比欧美企业,其财务状况毫不逊色。日本企业完全可以把这些低估了的“资产”。作为理想的抵押品,向银行获取高额贷款。尽管日本公司在资产平衡表上反映出负值与自有资本的比例很高,但其融资能力并不低,就是这个道理。

更重要的是,日本公司与银行金融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互相持有对方的股票,交换各自的财务情报,并在金融投机中结为伙伴。以日立为例,它的资产平衡表上列有大量的现金和有价证券。据估算,1981年3月31日,约有总额120亿日元的现金,作为定期存款存入银行,这类似于一种投保,一旦出现急需资金的意外情况,可以从银行那里,痛痛快快地获得所需要的贷款。

企业同银行间结成这种关系,使企业一旦遭遇不测,甚至濒临破产,很容易得到银行的帮助。日本兴业银行在帮助日本企业复兴,发挥过重要作用,这家银行在战后对日产的振兴,在六十年代重建“山一证券公司”,以及近十年内对日产氮肥公司于日航公司的整顿,起到了主要作用。

银行在插手帮助如本公司方面,几乎是不遗余力的,除了派人前往所联系的企业,帮助改善财务状况外,对陷入困境的企业,派出得力的管理人员,担任要职,甚至直接接管企业。如住友银行,在本系统系列企业东洋工业公司濒临破产之际,派出改组小组,直接接企业。

日本银行一企业之间这种毒热的关系,可以用“相互依存、利益与共”加以概括,从而,拓宽了日本企业融资的自由度,增强了日本企业贷款的胆略。

㈣.追求股票升值的股东

采取上述财务战略,常常使得产品定价过低,利润微乎其微,股息很少,企业负债累累,企业受限于银行等等,这不能不使人担心股东的利益。

令人不解的是,日本股东们对日本企业利润之低,居然少有怨言。在过去的五年中,日本大企业支付的股息,平均为股价的1.8﹪;丰田为1.3﹪,日立为1.7﹪;这相当于欧美竞争企业的四分之一弱。并且日本普通股民或一般股东,对红利分配,以及对其他经营方针的发言权,几乎等于零。

红利既少,又没经营上的发言权,看来向日本企业投资,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情。但是,要是股票能升值的话,股东也许大有赚头。

从过去十年的情况来看,日本企业的股票升幅大于美国企业;日本股东平均得到的股票收益,包括因股票升值获得的税前价差利益加股息,为股票购入价的175﹪,美国股东的收益为39﹪;日本股东的好处,显然要比美国股东大得多。换得成具体金额的话,日本股东1973年每投资1,000日元,到1983年共可获利1,750日元;而投资于美国企业的10美元,同期只能获利3.9美元。日本股东的股息收入,占总收益的11﹪,美国为8.5﹪;相反,如本股东因股市升值所得收入,是美国的40多倍。

从税后利益情况来看,日本股东的好处更为明显。尽管日本与美国政府都对股息以高税率,但是,日本股票升值的收益却属于免税范围,这样一来,日本股东的税后利益,比美国股东更高。近五年中,日本股东税前收益率为94﹪,而美国为76﹪;而税后纯收益率,日本为92﹪,美国为48﹪.

日本股东参与经营管理的权利,只相当于美国的优先股股东;在公司有支付能力的条件下,他们可按照股份多少领取股息,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权力。

股息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很大影响,弱小的企业尤其如此,经营不善、即将破产的企业,支付股息后所剩无几,根本没有能力扩大再生产。这种情况,从财务状态中也能看出。表中所示,是日立、三菱电机和东芝三家企业的财力状况,三家企业中日立的业绩最好,其次是三菱,最后是东芝。

利润中可以再投资部分,日立最大,东芝最小,三菱居中,贷款比例也是竞争力越弱的企业越高。这说明竞争力弱的企业,为了维持现有地位,对贷款的依赖程度较高。不管动机与条件如何,控制股息分配、提高企业利润留成,以及前面所说的,增加贷款和压低售价,都将有利于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最终伴随着竞争能力的增强,像日立那样,财务状况变得越来越好,包括贷款与自有资本的比例降低等等。

日立、三菱电机、东芝的财务状况比较表

一旦财务上进入良性循环,员工收入与利益也开始上升。尤其是企业的发展,带动股票升值,是股票的利益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一致起来,股东可用全额获取股价上升带来的利益,并免于征税;企业员工可望在企业竞争力增强、利润上升中,提高薪水等等。

因此,日本多数经营者得第一位目标是,提高市场占有率,即谋求企业发展,提高竞争能力;第二位是总资本利润率;第三位是新产品的开发;第四位才是股票升值。美国经营者则大相径庭,第一位是提高总资本利润率;第二位是股票价格上升;第三位才是扩大市场占有率。甚至有少数美国企业,把股票升值作为第一位目标。

日本企业选目标优先顺序,合乎竞争规律。企业只有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才能增加利润,提高总资本利润率,而要取得竞争优势,首先必须拿出优良的产品然后再陆续推出新产品,稳固领先地位。最终是否领先于竞争对手,还需从市场占有率指标来检验。为了保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尤其是主要产品畅销市场份额,必须进行必要的设备投资,扩大产量,提高或维持发展速度,即使出现亏空,即使获得不了股息,也在所不惜。如不这样做,就保不住自己的市场地位;而现有地位一经动摇,要想恢复很不容易。这一过程,必须咬紧牙,持续到在市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为止。

一旦在争夺市场占有率上取得决定性胜利,利润自然滚滚而来,股价也会一升再升丰田、松下、布里奇赖和本田等日本企业的发展过程,都证明的这一点。

相关推荐